二胎出生後,12歲女兒喝藥離去,大家怎麼看這件事情?

jessica宣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一悲痛的消息,我的心如刀絞,我心疼那個在花樣年華離去的小女孩,更心疼那對父母,恐怕以後的日子會悔恨中度過。“二胎”政策的放開,迎來了一大批新生命,成為了一個“二胎”群體,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二胎”連鎖反應,比如怎麼處理老大與老二的關係,做父母的怎樣平衡愛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這裡分享下我的經歷:

一是多陪伴老大。我家老二出生時老大8歲,正好是狗還嫌的年紀。那時候的他非常的敏感,我從醫院回來後,因為在月子中,一家人照顧我和小的比較多,老大正好放暑假在家就被冷落了。感覺孩子性格別的暴躁焦慮,經常會問:“媽媽,你不要我了嗎?”剛開始以為是孩子在撒嬌,沒太在意。隨著孩子每天不斷的追問,尤其是當別人帶著禮物來看老二的時候,老大變得更調皮,隨之也會招來責罵。現在想來,那時候的調皮,是孩子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我出月子後,就刻意多帶老大出去玩,比如去圖書館看書、去廣場做踢球、去遊樂場玩等等,花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讓他知道我們給他的愛,不會因為弟弟的降臨而減少。

二是不做裁判員。現在老二大一些了,會和老大爭搶玩具。凡是老大拿著的,老二必要奪過來。老大不給,老二就來告狀。這時,我是不會做裁判員,讓老大讓著弟弟的,因為弟弟原本就是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老二想辦法,多喊幾個“哥哥,謝謝”,老大讓給老二。或者老大想辦法,轉移老二的注意力。反正都是他們兩個自己去解決。這樣,可以避免家長夾在兩個孩子中間,做出任何決定,必傷害另一個。

三是樹立老大的威信。都說教育好大的小的就不用管了,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我家老二就是處處模仿老大,老大吐口水,他也學。老大給我捶背,搬凳子,他也學。因此,我們要有意識的樹立老大的微信,讓老大做好榜樣,告訴老大,在家裡他永遠是皇太子!

希望更多的二胎家庭更加關注老大的情緒,別讓悲劇再上演!


瑞媽銳言


二胎出生後,12歲的女兒喝農藥離去。在我看來,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當然在不幸的背後,也反應出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個年幼的生命僅僅因為這麼一件小事而終結,難道作為父母的不該反思一下嗎?

首先,我認為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情,沒有必要去徵求孩子的意見。到底要不要生二胎,這是父母在考慮了家庭條件、經濟能力以及各種因素之後決定的事情,而不是孩子來決定的事情。而且在生二胎的時候也儘量早一點生,這樣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小,相處起來也會更容易。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時候老大還不太懂事,這樣也避免了出現文章中的情況。當他懂事的時候,他發現一直都有一個比他小的孩子,他會覺得這就是生活的常態。

其次,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否則他會越來越自私,那麼就無法接受另一個人來分分享他的寵愛。現在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過於寵溺,從第一個孩子一出生就小心翼翼的照料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一家六口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人的愛都給了著一個孩子。別說哭了,哪怕孩子皺一下眉頭,家裡人立馬就會心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自私,他們不懂得關心別人,不懂得與人分享,他們天生認為所有人對他的寵愛都是理所應當的。而突然有一天另一個人的出現分走了他的寵愛,那他內心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最後,要正向的引導孩子,無論是否有弟弟妹妹,都要他學會分享,學會關心他人。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舅舅第一胎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他們把我妹妹教育的就非常好。我妹妹從小就很會關心人,而且非常懂事,也很喜歡分享,非常善良。後來舅舅舅媽又生了二胎,我妹妹不僅沒有鬧,反而還幫著他們照顧這個剛剛出生的小弟弟,說是寵弟狂魔都不足為過。整天抱著弟弟到處玩,有好吃的一定會先給弟弟。媽媽忙沒時間照顧弟弟的時候,她還會幫弟弟穿衣服,喂弟弟吃飯。簡直就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弟弟也很喜歡他。

這個事件就提醒廣大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功夫。不要覺得孩子只要不生病,其他的怎樣都好說。如果孩子從小沒有教育好,長大了他會遭更多的罪。


娟說育兒


事件回顧:李紅(化名)生了二胎,生前和女兒做了溝通,女兒也期待弟弟的到來。可是當二寶出生後身體不太好,李紅和老公對二寶更加用心,忽略了女兒。

有一天李紅叫女兒起床,卻發現女兒沒了呼吸,崩潰的李紅並不知道一向乖巧的女兒為何會自殺,直到收拾女兒的遺物發現了女兒留下的日記:

爸爸媽媽又帶著弟弟去醫院了,我一個人在家嚇得不敢睡覺。我恨弟弟,他的出生搶了我的風頭。我原本是小公主,現在成了空氣,可能哪一天我消失了爸媽都不一定知道。我是這個世界上多餘的人……

李紅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對女兒的疏忽導致了女兒,後悔也沒用了,活潑可愛的女兒已經……



這件事讓人特別傷心,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這個家庭將終身活在悔恨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個女孩在日記裡告訴了我們,因為她的愛被弟弟奪走了,自己變成了孤獨的一個人。這種事情在弟弟出生前根本不會發生,自己從家人隨時關注的焦點,變成了透明人。落差太大,讓一個12歲的小女孩無法接受,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喚醒爸爸媽媽的愛。



現在的家庭,全都把孩子當寶貝,我的家庭也不例外,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圍在孩子身邊,孩子稍有不適,一家人恨不能立刻帶孩子去檢查。這樣的環境,把孩子包圍在蜜罐裡,他只要一個眼神,立馬有家人圍上來噓寒問暖。

孩子習慣了被捧著,突然來了新人,他不再是唯一,眼神再也換不來家人的關注,甚至自己受傷家人都會說小事,不在乎。試想,如果換作是我們,能當作什麼事都沒有嗎?能喜歡新來的弟弟妹妹嗎?



也許因為大家都沒有想到二胎會開放吧,只有這麼一個寶,當然要拼命寵拼命愛了,可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生二胎了,能生當然要生了,以前給大寶的愛肯定不會少,而且多個夥伴,大寶也會開心。可是卻忘了,分了一半的愛,根本滿足不了大寶,因為他以前得到過更多的愛,在那些愛面前,爸爸媽媽承諾的愛就少的可憐了。

二胎這個詞,真的很美好,可是我現在不敢生二胎,因為我的孩子已經被慣成小皇帝了,他得到的愛太多了。我怕有了二胎,他的愛被分走,也怕自己做不到公平,傷了大寶的心……


濤媽育兒漫畫


事情原本很小,小到可以忽略。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小美12歲的女兒與弟弟在玩耍時,弟弟將姐姐的日記本給撕壞了。姐姐情急之下打了弟弟,弟弟哭著去找媽媽。小美一邊安慰兒子,一邊罵女兒不懂得讓著點弟弟。女兒也感覺到委屈,跟媽媽辯解。這時候,煩躁的小美打了女兒一耳光。女兒哭著回房間,反鎖了門。直到吃飯時間也沒出來,叫也不開門。這時夫妻倆趕緊撞開門,發現女兒躺在床上已經沒了氣息,地上一隻農藥瓶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女兒在遺書裡說:爸爸媽媽只愛弟弟了,不愛我了。我要去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有愛我的爸爸媽媽! 一個十二歲的如花生命,就這樣香消玉殞!



這場悲劇至少可以給我們帶來幾點思考:

第一,大寶不同意,我們究竟該不該要二胎? 結論肯定是要,畢竟這是家庭大事,不能由一個孩子來決定。 但是,你一定要疏導好孩子的情緒,讓他明白這是好事,而且爸爸媽媽依然會非常的愛他!

這位媽媽就做的很好: 我兒子出生時女兒兩歲七個月,回家後發現床上多了小弟弟哭得撕心裂肺,讓我扔掉,我就耐心哄她,我說你是我的右眼弟是我的左眼,沒了一隻眼睛媽媽會痛的!還說弟弟會長爸爸那麼高,誰要是欺負你弟弟會替你打他!我和老公都比較寵女兒,我兒子也是很乖他也崇拜姐姐,所以我們孩子二十多歲了就沒吵過架!



第二點,對孩子不要有偏頗,不能給孩子造成“媽媽只愛弟弟”的感覺。 像這件事,不是因為生二胎導致的,而是父母毫無原則的縱容二胎,即使二胎撕了大胎的作業,也向著二胎,打罵大胎。給孩子造成了一個誤解,認為媽媽愛的是弟弟!孩子還小,她沒有辨別能力與獨立排解情緒的能力。這就需要大人及時的疏導。

第三,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 這裡的“愛”指互愛、指分享、指互諒、指包容。 教會孩子如何面對生活,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這至關重要! 粗暴的巴掌教不會孩子! 這事其實是重男輕女的原因,給作業撕了本身就已經很氣了還要再打一巴掌,一個女孩你打臉?孩子雖小她也應該受到尊重不是嗎?而且夫妻倆都是這態度,隨意打罵孩子不顧及孩子感受,孩子躲房間裡沒人理會這說明了什麼?真是可恨!



所以,年輕父母們,生二胎之前,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暖暖育兒經


12歲的女兒本來性格活潑、學習優異,爸媽圍繞身邊,從生活到學習事無鉅細,是個幸福的小公主。二年前弟弟出生,打破了這種一人獨寵的幸福。弟弟從出生後身體就不好,經常生病住院,爸媽天天為此擔憂,根本沒空也沒精力管女兒。孩子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也不肯交朋友,學習成績更是直線下降。孩子自己拿著鑰匙回家,自己買飯吃,不會做的題自己看著哭...終於在拿成績單的頭天晚上孩子留下日記喝藥走了,“爸爸媽媽又帶著弟弟去住院了,我一個人在家嚇得不敢睡覺。我恨弟弟,他的出生搶了我的風頭。我本來是小公主,如今成了空氣,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消失了爸媽都不會曉得。我是這個世界上多餘的人……”


文中的新聞悲劇,其實爸媽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兒子生病,完全忽略了女兒的感受,這種長期地冷漠和無視,在女兒心裡,不啻於用刀在凌遲。從獨寵到冷落,這種落差,讓一個十二歲的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怎麼去消化承受?

這樣的新聞雖然是個例,但是生活中確實經常聽到身邊朋友抱怨因為生二胎,導致老大心理失衡,心生怨氣,導致家庭關係不和睦的。其實,對於一個多年來習慣了享受眾星捧月的感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來說,突然橫殺出來的二胎生物,確實不異於入侵的外星物種一般恐怖、無助。因此,生二胎,不僅僅是爸媽商議就決定的事,應該事先同老大做好溝通,讓孩子有個思想準備,並且給孩子承諾,絕不會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就少愛他一分,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從獨生子女到非獨生子女,從一個人享受所有關愛到與弟弟妹妹分享,這不僅需要身份和角色的置換,也需要的適應和調節。爸媽要對老大及時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給予更多的守護和陪伴,從孩子的生活語言中及時打撈利益訴求,讓孩子感受到人生更多的光亮和溫暖,和孩子一起順利走過二胎過渡期。


嘉媽育兒經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兩娃的寶媽。這個二胎出生,女兒喝藥離去的新聞還沒聽,但幾個月前,聽到一個新聞,全家忙著給二胎做擺酒,大娃把二寶直接從樓上扔了下去。

有二胎,女兒喝藥,出了這樣的事,我們做家長的都要深刻反醒,有句話怎麼說,孩子會生,還要會養,會教才是重點。我們關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個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這幾年,孩子犯事的案件也不斷上升,像我們80後那會,家裡窮,兄弟姐妹多,反而覺得特別幸福。愛孩子沒有錯,過度的寵愛和溺愛,都會害了孩子。

我家二娃的故事

今年大寶11歲,二寶4歲,現在兩人感情很好,特別是弟弟,做任何事都先給哥哥留一份。哥哥也經常很用心的照顧弟弟。大寶剛出生時,先生都40多歲了,寵孩子寵的完全沒有個度,五歲多都還要餵飯,什麼都要照顧。

13年有二寶時,我和大寶溝通,說給他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他當時氣鼓鼓的說,不行,你要生就把我賣了吧。後來又給他分析有小弟弟的好處,還舉例,我和舅舅的感情都很好等等,而且還多了個玩伴,多好,後後來,他終於接受了。

二寶剛出生,忙的我和先生團團轉,完全忽視了大完的感受,直到那天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很委屈的要老師抱一下,說爸爸媽媽不愛他了,整天只陪弟弟,那時我們就認真深刻的反省,並經常抽時輪流出來陪大寶。而且經常當著二寶的面誇大寶能幹,是個很棒的哥哥。

孩子有錯,是我們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大愛,學會分享是我們教育最重要的事。我們從小教孩子,要學會分享,現在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家庭比比皆是,什麼好吃的都給孩子吃,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學會分享,孩子給你吃的時間一定要吃,然後表揚孩子。不能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都是他最大。孩子一定不能太寵太溺愛。生二胎,一定要和大寶談心,並保證多抽時間陪伴,讓孩子真正感覺,有了二寶,爸媽對他的愛一點也沒少,讓孩子的幸福感加倍,那麼孩子就會更愛生活。孩子有大愛,便很容易接受新夥伴,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愛,就會更幸福快樂,那就不存在做什麼極端的事!


王書霞19


二胎出生後,12歲女兒喝藥離去,大家怎麼看這件事情?

我們看看一些小學生對父母生二胎的態度:

這位小學生為爸爸媽媽考慮了很多,生多一個弟弟或妹妹,不僅花費會大很多,而且還需要花時間精力照顧他,所以他勸爸爸媽媽還是不要生了!

這位小學生看得很開,爸爸媽媽喜歡生那就生,但要生個好看一點的!看來是各外貌協會的小學生!

這個小學生不想讓爸爸媽媽生二胎,生二胎是添麻煩!

這位小學生覺得爸爸媽媽生了二胎,對他的愛就會少了!他我出事了也不會全力去救他,因為覺得父母心裡會想著:沒關係,死了一個還有一個呢!

很多大寶不願意讓父母生二胎,最主要的原因是像最後一個孩子說的:害怕家中添了弟弟妹妹後,父母就不愛自己了,覺得自己會不被重視,會失去家人的寵愛,會被二胎弟、妹搶走了父母的愛,也因此內心產生恐慌,沒有安全感。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沒有考慮到大寶的感受,甚至強迫他們接受二寶,就可能會讓大寶產生一些過激行為,以死相逼不要父母生二胎的行為,就像題主說的:二胎出生後,12歲女兒喝藥離去。

這個時候,父母要給大寶多一些關愛,例如大寶看到媽媽抱著小寶寶,也吃醋要抱抱的時候,不要粗暴地拒絕,要耐心和大寶解析一下:媽媽很愛你,現在弟弟或妹妹需要媽媽抱,抱完弟弟妹妹,媽媽也來抱你哦!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大寶解析為什麼要生二寶,是有了二寶他家裡就有伴一起玩了,有了二寶他就可以當哥哥(姐姐)了!


人教無類


說一個真實的事例

男孩的媽媽在男孩十歲的時候懷了二胎,當弟弟生下來了時候,家裡的全部重心都轉移到弟弟身上而忽略了男孩的感受。

本來男孩學習成績很好,可那一年成績一落千丈。也不怎麼跟同學玩了,後來聽媽媽說那一陣子男孩回家也是很少說話,就自己拿個玩具在那玩。父母發現異常後帶男孩去檢查,發現患上了輕度抑鬱症。



現在的孩子懂事早遇事敏感,也渴望得到尊重。大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無論什麼事。你如果要二胎事前不跟孩子溝通,他會認為自己哪塊做的不好,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而產生精神負擔,這種負擔無處傾訴久而久之自然對孩子的情緒精神產生影響。而對新生兒的關注冷落了孩子,他們那麼大會自我調節麼?



猶記得前段時間有個孩子玩手機爸爸勸阻不聽,一怒之下將手機從高層拋下,孩子為了撿手機跟著跳了下去釀成悲劇。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孩子都成熟的早,你要溝通尊重,不能強加自己的想法。現在的孩子壓力大孤獨,整天不是上課就是補課。可能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孩子眼中都會演變出其他的版本。

不是說孩子不同意就不要二胎,可以循序漸進的對孩子灌輸自己的想法,即使短時間內孩子還是接受不了。那小寶寶出生後千萬別冷落了孩子,讓他知道弟弟妹妹的降生不會剝奪父母對你的愛,血濃於水,早晚會接受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剪刀腳613


二胎出生之後,12歲的女兒喝藥離去,看的人心痛。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少年說》裡的關於二胎的討論,有個男孩迎來了剛出生幾天的弟弟,他在節目中說:媽媽給我生了個弟弟,大家都來恭喜我,我臉上雖然笑著,卻不平衡。我擔心弟弟的出生,會奪走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這個孩子的心聲,應該是每個有二胎家庭老大的想法,在二胎家庭裡,通常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首先,父母在要二胎前不會和老大商量。很多父母認為這是大人之間的事情,會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怕孩子拒絕,往往是直接選擇生。

但是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員,孩子是有義務知道父母做這個決定的,最好生之前可以和老大進行溝通。

其次,在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中,老大對於老二的義務是責無旁貸的。我也是老大,小的時候出去玩,媽媽老是讓我帶弟弟,那個時候就非常不高興,整天和弟弟吵架。

尤其是今天,很多二胎的年齡相差都是在十歲朝上,父母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很容易選擇偏袒老二,苛責老大,畢竟老二太小。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你是姐姐/哥哥。

第三,老大獨寵多年,父母太過溺愛,孩子的心裡承受能力太差。生活中,很多的老大就是心裡不高興,更多的是做出叛逆或者不聽話的一些舉動,但是不乏有很多孩子是心裡太脆弱,選擇輕生。

對於更多的家庭來說,二胎難道真的不能要嗎?其實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折射出的都是家長的教育問題,二胎當然要,只是想要二胎的家庭,父母應該付出更多的心思,來放在老大的身上。

二胎家庭父母應該更多的關注老大而不是老二

身邊的一個朋友,當他開始準備要老二的時候,就開始給女兒看各種各樣的繪本,來引導老大接受老二,父母要做的是,告訴孩子老二的到來,會多一個人愛老大,而不是爭奪父母對老大的愛。

第二,不要因為老二忽視了老大的感覺。我孩子幼兒園同學的家長,說因為生老二把老大放在了姥姥家,這是孩子人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竟然是因為老二,從那以後,孩子經常會問爸爸媽媽:你們愛我嗎?真的愛我嗎?

所以,老二出生後,家裡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愛在老大身上,而不是老二身上。

第三,讓老大參與到照顧老二的過程中。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小,怕傷害到剛剛出生的孩子,其實如果給孩子時間,老大會感受到照顧老二的樂趣,或者媽媽一起帶著老大和老二玩,會讓老大感受到手足情。

第四,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老大是比較大,但是不能沒有原則的包容老二,制定好家庭準則,做到一視同仁。不要總是偏袒老二。

二胎時代已經來臨,但是請父母們生孩子的時候多多考慮考慮老大的感受。


豌豆媽媽育兒


我家倆娃,懷老二時,我不同意生下來,老大就跟我喊“要妹妹要妹妹,”我住院好幾個月保胎,一次次想放棄,我家老大說“媽媽,妹妹不怪,等媽媽把她生下來,再打她屁股,可不能不要她,妹妹不知道媽媽難過,妹妹可以改”。

妹妹的起名字也徵求了老大的意見,問他哪個好聽,他想讓妹妹叫什麼。

生下來後,雖然倆孩子差四歲,也老是爭搶玩具,吃的,但只要妹妹一哭,他就立刻給妹妹了,我也特別注意怕冷落了老大,所以,有時候妹妹犯錯,我打她,我家老大也是攔著,不讓打,有次我老公打了妹妹,老大急的過去攔著大喊“不許打我妹妹,我妹妹還小呢,不能打,”他爸說你不是有時候也打你妹,老大來了句我一輩子不能忘記的話“我的妹妹,我打可以,別人打一下都不行”,老公當場傻眼!樂的我不行。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大人,大人首先擺正心態,兩個娃,哪個都是親生的,厚此薄彼,親小疏大,萬不可為,孩子最明白,他知道大人處事方式代表的意思,所以,真的得特別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