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縣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顏值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毛紅平)位於紅安縣城關鎮南端的建中村,去年以來,該村不斷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民參與,讓周邊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在建中村,村民們習慣性地將垃圾分類,放置在家門口,城關鎮黨委、政府通過公司化運作,安排了專門的環衛人員,一天兩次上門蒐集垃圾,哪怕再遠的村落,也能做到兩天一次,實現了垃圾從產生到處理的一條龍處置。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場硬仗!”2019年4月17日,黃岡市委常委、紅安縣委書記餘學武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動員大會上發出動員令。全縣要以治理“髒、亂、差、散”為突破口,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抓組織領導。該縣部署了《紅安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分工表》,成立了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靠實工作責任,凝聚工作合力。

抓宣傳發動。充分利用“黨員活動日”、“三會一課”、道德講堂等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進行集中宣講,同步通過微信、qq等網絡載體和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實物載體持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開展集中宣傳、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設置宣傳牌,全面形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良好氛圍。紅安縣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安排專門力量,對各鄉鎮(街道、社區)集中整治工作進行跟蹤報道,各村(社區)除廣泛召開黨員群眾會進行宣傳發動外,還利用村村響廣播、電子顯示屏、網格微信群反覆宣講上級政策要求,全縣逐步形成了合力攻堅、整體突破、集中行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抓舉措創新。編制鄉村治理規劃,做到“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以規劃引領村莊建設;每月對村內外進行一次拉網式清理,清除道路、邊溝、綠化帶、房前屋後、村內空地、村口及村周圍的積存垃圾,徹底消除“髒、亂、差”現象;廣泛開展“美麗庭院”、“衛生家庭”、“美德在農家”、“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不斷強化對村民的道德約束,“約”出了道德新風尚、文明新風氣。按照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落實網格管理職責,以衛生保潔和教育引導村民“門前五包”為重點,綜合整治村民不講衛生行為,全面提高村民的衛生意識,持續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成果,徹底改善村組環境衛生面貌,展現新時代農民新風貌。

行走在紅安城關鎮大小鄉村街巷,已很難再見垃圾的蹤影。放眼所見,一棟棟整潔靚麗的農房沿著寬闊的道路,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沿著道路前行,家家戶戶門前的仿舊花臺裡,栽滿了各種花卉喬木,置身於這一個個小花園中,彷彿讓人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通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中村民說起如今的環境變化,言語間滿滿的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