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機鋒評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在消費級民用的音頻產品市場中,耳機從幾十元到百萬元不等,價格跨度特別大。除了價格外,技術、聲音等是否會跨度更大?造成價格如此之大的因素又有哪些?筆者想通過這篇文章來為感興趣的各位燒友說叨說叨。

  • 首要因素:產量少

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奢侈品,除了品牌價值外,另一大原因就是限量,只要和“限量”沾上邊,基本就確定了這款產品價格一定不菲。售價高達111萬元的HE1限量版耳機系統就是如此,Sennheiser和天貓小黑盒將在雙11獨家首發只針對中國市場推出限量款HE1宮廷紅版本和夜空黑各1臺,也就是說這兩款特別限量款配色在全世界也只有各1臺。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售價111萬的HE1

全世界僅有這1臺耳機系統,其價值基本已經脫離了“共享”的階段,進入到“獨享”狀態。因此,在定價方面,就可以做到“為所欲為”,定價多高都不為過。

當然,促成產量小的最直觀因素是:材料特殊難找、製作週期長、工藝複雜。咱們就不拿售價高達111萬元的HE1限量版耳機系統來舉例了,因為並不具備常規性。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國產耳機品牌也有突破萬元售價的耳機系統

咱們拿知名國產耳機品牌HIFIMAN出品的一套耳機系統SHANGRI-LA香格里拉來講講吧,雖然其售價也達到了300000元,但是這套系統和Sennheiser森海家那套111萬的耳機原理相似,都屬於靜電系統。因為不可能量產,所以基本上從耳機到耳放,都為人工手工組裝。加之音頻器材零部件非常多,專業組裝人員非常少,所以最終導致人工成本非常高。

  • 原始材料成本高

其次,這種頂級hi-end音頻器材經常會採用一些老電子管,例如西電300B等。雖然電子管的音色非常好,但畢竟時代比較久遠,加上產量低,因此能用在機器上的膽管就少之又少,進一步增加了其成本。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頂級器材通常配置也非常奢侈

除此之外,這更不用提Sennheiser HE1聯合天貓小黑盒推出的限量款HE1宮廷紅版本和夜空黑版本,因為這兩款設備採用的大理石底座也非常尊貴,其大理石品種為“Deutsch Rot”,在德國南部的巴戈利亞州由人工開採。採石場幾十年前已經關閉,全球僅存的大理石的原材料非常珍貴。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廠商有高端技術專利“壟斷”權

其實在高售價的另一面,是靜電耳機技術並不像動圈、動鐵、平板耳機等技術相對成熟。靜電耳機從面世到逐漸被大家熟知,再到發燒友圈子中熱捧起來,不過僅過了十幾年。此外,採用靜電技術的音頻廠商,需要專利技術的不斷投入,加之技術封閉,所以就導致了廠商具有一定的“專利權”,其實每個人針對“專利”的解讀都不一樣,筆者是這樣理解的,專利,就是為高效解決某個問題,同時,也是某一領域內最精通某項技能的廠商在解決這項問題時,這一段時間內的特權。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華為與世界著名的音頻及媒體技術研究機構Fraunhofer IIS簽署了一項MPEG-4音頻專利組合的全球許可協議。

因此,在相對小眾的音頻市場,就更容易形成技術壁壘,這樣高端技術只會存在於廠商手裡,不會有技術下放(靜電耳機和高端動圈/平板耳機都有更先進的技術,像手機那樣,下放到中端價位耳機中,是基本不可能的)

  • HiFi器材價格越高越難搭配

其實還有一部分因素,是在器材搭配上,換句話說,300元耳機絕對不會需要你考慮搭配問題,因為這個價位耳機擁有多種連接方式,除了傳統3.5mm耳機外,藍牙也是一種不錯的傳輸介質。目前高通、華為、索尼等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無線藍牙技術,例如apt-X/X HD、HWA、LDAC等等。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無線藍牙音頻技術更新迭代非常迅速

在一般消費級,如千元以下價位,目前有一大趨勢:採用無線藍牙技術的耳機越來越多,因此消費者可選擇性就越廣,帶來的競爭也越激烈。

而高價位耳機需要一個很好的“前端”去驅動耳機,所以就讓整個高端耳機的門檻進一步提升,可選擇性也變少。

  • 技術和調音決定了消費者聽音樂的感受

有人說了,300元耳機和300000耳機不是都發聲嗎?聲音音質差距是否和價格差距一樣大?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高端音頻技術

在筆者看來,雖然沒有價格差距那麼明顯,但是頂級Hi-end級別的音頻器材,基本上一耳朵就可以聽出和普通價位耳機的差別。筆者舉個例子,在聽HIFIMAN SHANGRI-LA香格里拉時,那種聲音臨場感是非常出色的,加之靜電耳機本來在瞬態和動態上就非常出色,所以經常可以讓試聽者感受到極致享受。俗話說的好:萬元以下聽個響,雖然是一句調侃玩笑,但是其實也說明了音頻器材中的一個規律:高檔位耳機在聲音上,比千八百價位的耳機出色,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用“天經地義”來形容也不為過)。

300元和300000元耳機區別在這 消費者表示看完“瘋了”

無線降噪耳機已經成為主流價位主流配置

其實這也受限於耳機類型,比如中端價位的耳機主要為入耳樣式,其振膜大小決定了在表現三頻上,能做到均衡,基本是非常困難的;同理,耳機振膜越大,在實際參數中就表現越好,因此表現三頻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 附加值:座頭等艙接你去工廠參觀

其實像Sennheiser森海塞爾在天貓雙十一發布的限量版本HE1,往往有很高的附加值和後續服務:品牌將誠意邀請宮廷紅與夜空黑的買家遠赴位於德國的工坊進行參觀,親眼見證音頻巔峰之作如何由6000多件零部件純手工打造而成。而至德國漢諾威頭等艙往返機票、往返的五星級酒店以及接送豪車也將由品牌一應提供。

而消費級耳機,很可能在購買後,能收到免費耳機包就不錯了。

  • 總結:

其實到最後,我們討論300元耳機和300000耳機的區別,不如講產品定位問題。300元耳機適應於大多數音頻愛好者.這些產品功能全面,藍牙支持制式非常多,基本覆蓋了apt-X和LDAC無線傳輸技術,同時,其產品使用場景基本是上下班通勤、戶外運動等,因此會“淡化”音質部分;而高端價位耳機,例如售價在萬元以上的產品,其定位均是在室內,比如專業錄音棚、聽音評測室等場景,所以為了保證音質,不會在體積上或技術上做出限制,而且通常會是大耳機樣式,也並不適合在戶外佩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