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并没有义务促进经济增长,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并不是教育越发展,经济增长就越快

各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小学入学率只有66%,现在已经达到了100%,中学入学率也已经从14%提高到了40%以上。

无论是哪个流派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作用的也好,主张自由市场的也好,都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会带来正的溢出效应。也就是 说,要是大家一起好好学习,比每个人自己好好学习,带来的收益更大。 按照这个推理,发展教育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真的是这样吗?2004年,曾经为世界银行工作多年的哈佛大学经济学 家兰特·普利切特( Lant Pritchett)发表了一篇报告,题目叫《教育都干什么用了)( Where has all the education gone?)。他分折了1960-1987年间 几个富国和穷国的数据,结论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教育发展和人均产出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说教育越发展,经济增长就会更快。

教育并没有义务促进经济增长,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举例来说,非洲的一些穷国教育发展其实很快。1980-200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人口识字率从40%上升到了61%,但就在这个时期,这些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了0.3%。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非洲国家一开始教育水平太低,所以才显得它们的教育发展速度更快,不能高估它们的教育水平。

那我们不妨再看看东亚四小龙。很多人认为,东亚四小龙之所以实现了经济起飞,是因为这个地区的人们更重视教育。而其他亚洲经济体,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一直落后,是因为教育不行

我们把时光倒回1960年。这一年,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口识字率韩国的识字率是54%,菲律宾是72%。台湾地区实现了腾飞,菲律宾没有。同一年,韩国的识字率是71%,阿根廷是91%。韩国实现了经济腾飞,阿根廷没 有,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苏联、东欧国家的国民受教育年限并不亚于西欧和北美,但其人均GDP却远远低于后者 你可能会说,东亚的孩子学习更刻苦,老师教得更卖力。你可能还会 说,苏联、东欧的教育体制不对,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各国之间的教育质量是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似乎并不足以解释它们经济增 长的巨大差异。

◆学校教育和技能训练脱节

如果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很大,那么,发达国家之间的救育差异应该没有那么大吧?让我再告诉大家一个“瑞士悖论”。瑞士不能不算是发达国家吧,而且它可以算是发达国家中的发达国 家、优等生中的优等生。奇怪的是,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是富国中最低的20世纪90年代,瑞土的大学入学率只有富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1996年,瑞士的大学入学率只有16%,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大学入学率是34%。2007年,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提高到了47%,但芬兰是94%,美国是82%,丹麦是80%,事实上,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比希腊、立陶宛和阿根廷都低。

教育并没有义务促进经济增长,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让我声明一下,不是说教育没有用。教育启迪了民智,充实了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即使教育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也不能因此就给教育判了死刑

◆不要对教育过于迷信

为什么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某些知识,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直接的作用。如果你是个小提琴手,学习微积分并不能提高你的演奏水平。如果你是一个银行家,学习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并不能提高你的经营业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区分学习和教育。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教育是老师的事情。学习大于教育。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里老师照本宣科教给你的那些知识,但要是真的想提高技能,实习和在岗培训比学校数 更重要。真正的技能都是”从干中学”的,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传”的,不亲身体验就无法体会

如果给政府提个建议,那就是不能对教育过于述信,增加教育入是对的,但更要关注怎么教、教什么。我们的教育政策不是没有过错误。从1989年开始,为了救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政府搞了“希望工程”,建了很多“希望小学”。有用没有用?当然有用、但不是那么有用。

我曾经到很偏的山区调研,发现村子里村民的房子破破烂烂,半山腰上却有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希望小学”,但走到门口一看,门是锁着的,镇是生锈的。“希望工程”没有考虑到后来发生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很多农村的孩子跟着父母到城里去了,村里没有那么多学生了,190年.大学开始扩招。这本来是好事,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该到哪里就业呢?这个政策实施了十几年,弊端越来越多,不得不叫停。

教育并没有义务促进经济增长,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如果给家长和学生提个建议,那就是不能对教育过于迷信,学校教给 学生的,不是都有用,或至少不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有用的。找到孩子 真正的天分和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 队精神,才是更重要的,面学校里未必教得了这些。拿一张文凭,就能汽 到一个理想的、稳定的工作,这种思法已经越来越不靠谐了 最后,还得要告诚大家,不能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太功利 不是所有 的教育都是为了以后挣更多的钱。如果你把教育当作投货,就必须认真 第划,尽量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但就算是你认真地等划了,很可能也 不得不面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不断降低这个黯淡的前景,如果教育投资的 收益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高,你会不会就不再学习了呢?其实,教育也可 能不是投资,而是消费,甚至是一种必需的消费。要带着你的好奇心去学习,学会用平常心看待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