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国产航母如此难产?

啸鹰评


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其实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建造的,由于各项技术都不到位自然拖拖拉拉很长时间,从切割钢板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15年。不说航空母舰,就说大口径身管火炮,这种在常人眼里“老土”的武器,目前世界上完全有能力生产的国家也就是十几个而已。苏联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曾经这样说过为完工的“瓦良格”号

“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

从上面这句话不难看出:航空母舰本身就是集成基础研究和综合工业实力的产物,不然不可能成为“大国海军的象征”。而印度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实力到相关的管理都不到位,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国外,希望国外能帮他“拼凑”出航空母舰,只要国外“不给力”那么印度的航空母舰进度就要延后。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材料。印度的航空母舰原计划使用俄罗斯生产的特种钢材,然而俄罗斯方面迟迟无法交货,所以印度在2005年“被迫”半道开始自己研制(在国外帮助下研制)航空母舰特种钢材。2008年印度完成了DMR-249A钢的研制并可以轧制成球扁钢,而这个钢材的研制就将整个航空母舰建造计划推迟了整整3年,3年的时间足够让一艘中型的航空母舰下水。下图为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的“维克兰特”号,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其实印度使用航空母舰的经验算的上很丰富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2000年代初期有超过40年的使用经验,远远比我们要强的多。然而这40多年的使用经验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实质性的“长进”,正在建造的“维克兰特”号的设计实际上还是从国外购买的,似乎是法国和意大利的方案,里面还有一些俄罗斯的影子。而舰上其他核心系统则基本全部来自国外,动力系统为美国的LM2500、防空导弹为以色列”巴拉克“、有源相控阵雷达EL/M-2248来自以色列、”奥托梅来拉“舰炮来自意大利、AK-630近防系统来自俄罗斯、Mig-29K舰载战斗机来自俄罗斯、Ka-31舰载预警直升机来自俄罗斯……这种极为低下的研究能力其实从根本上就限制住了印度航空母舰的发展,衍伸到工业和电子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那么更是感人,所以其实从根本上印度就没有研发和建造航空母舰的基础实力。下图为正在试飞的印度LCA战斗机舰载版,可以看到”屁股“上的着舰钩,然而无论是印度空军还是印度海军对这款发展了40多年的战斗机并不满意,最终还是无奈的选择了俄罗斯的Mig-29K,顺便也帮俄罗斯重新恢复了舰载机的生产线

如果说上面这些可以依赖国外的话,那么印度自身的硬件不足和糟糕的管理更是阻碍”维克兰特“号建造的大问题。承担这艘航空母舰建造的科钦造船厂虽然是印度最大的造船厂之一,但是在此之前并没有建造这种大型作战舰艇的经验,而民用船只最大建造能力为11万吨级,修理能力也是只有12.5万吨级。印度方面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开工之前与意大利的芬坎蒂尼船厂和意大利造船金融集团签订了技术支持的协议,但是从目前来看似乎意大利人对科钦糟糕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除了硬件不足之外,印度造船厂的管理也存在糟糕的问题,2018年2月发生过乙炔爆炸的事故造成5人死亡,而与“维克兰特”号同期建造的油轮竟然发生过焊接错误的“低级错误”。这些细节问题更是延迟了这艘航空母舰的诞生,在2011年12月和2013年8月,进度迟滞的“维克兰特”号为了让出工位进行过2次非正式下水,直到2015年5月的第三次下水才算是真正的下水,此时距离切割钢板已经过去10年的时间。从2015年到2019年这4年的时间里,“维克兰特”号一直在进行舾装工作,而航空母舰正常舾装大概需要2年半。按照印度的说法,这艘航空母舰能在2020年左右进行海试,2022年左右才能服役。下图为“维克兰特”号,船厂的环境确实有点糟糕

所以就想我开头说的那样,“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其实是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建造的。当然了,有实力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确实不多,即便是“拼凑”航空母舰的国家也是少数。但是如果能把底子打的扎实一些情况会更好,至少把自己的工业实力咬咬牙提升上去,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是不走这一步永远不行。

与之形成对比的中国在“辽宁”舰服役之前没有实际的航空母舰使用经验,只是拆过一艘二手的“墨尔本”号,改造过2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直到”瓦良格“号的到来才让中国有可以用的航空母舰。而然这个”瓦良格“号在外界看来只是把别人的二手货给翻新了一下,但是中国在”翻新“的过程中其实一直不断“吃透”相关的技术,以“能够自己搞定”为目的。所以中国改造航空母舰虽然花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但是在2012年“辽宁”舰入列一年后我们就开始了002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2017年正式下水,2018年开始海试,2019年应该就会入列。而新的带弹射器的003型航空母舰也已经上船台建造。这一切所谓的“中国速度”就是基于中国扎实的科研和工业实力上,这比航空母舰本身的意义要大很多。


雏菊西瓜Peterpan


怎么评价印度国产航母的努力?再难也要造,非造不可。实事求是来说,印度是没有制造航母资格的,完全没有技术制造条件嘛,强拉硬弓,生拉硬扯,就是这,有人还蛮佩服他的,你看看人家印度,啧啧,那么难还是要造。魂舞大漠,对印度没什么歧见,对其国造航母,倒是想问一句,你造得出来吗,就是造出来能用吗?如图,印度航母这不是成形了吗?怎么说就造不出来呢?成形了是不假,看着也有模有样,只是这三次下水,船未造好就下水,对船体结构应力改变有多大,可以估量一下吗?如之种种野蛮操作又有多少?天知道。像这种造法,造出来的航母,能不能用?浪费大量钱财,造出来还不能用,那么试问,非要建造的道理又在哪里?如果不把这点事说个明白,有人还挺佩服他的呢,真是咄咄怪事。这不是忽悠人家印度吗?

▲印度并不好忽悠。作为南亚大国,是滑贼一个,无论周边,还是国际上,没有吃过太大的亏,反而便宜沾尽,风光无限,这是印度的大智慧吧。其精英们多有高明的政治设计,然而野心太大,能力太低,自不免要出乖露丑,顿时现出原形来。航母作为大国重器,拥有航母本身,并没什么错,可是要说自己建造,实现的可能性还真是不高。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完成程度30%都不到,甚至更低,就要发疯打造海上高科技城堡,这就像一个小破孩,生生要举起一块石头来,故事的结果不复杂,自砸脚面是好的,砸成重伤,从此落下一个终身残疾,完全可能。有人质疑的一点,印度不是有那么多科技发达国家帮助吗?帮助是帮助,有些东西能卖,有些东西是不能卖的,比如航母用钢,印度找了一圈没找着,航母已经开工了,居然发现没有特种钢材好用,于是急了眼,这事闹得!千求万求,俄罗斯总算开了金口,作为国家战略物资,一般来说是不卖的,只能给你一千吨,1000吨哪能够啊,自己研制,居然成功了,只是印度所有的成功,到现在都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究竟行不行,确实难说。本来钢材质量一般,又扑通通下了三次水呢,这对没建好的航母本身应力,将发生多大的改变,现在还很难估计。

▲第三次“下水”的时候。时当2015年3月,订制的外国部件迟迟不能到来,为了腾出干船坞,给其它舰只建造腾地方,直接放水移出去,结果一步没走,才发现出不去了。因为等得太久,船坞前的航道造成淤积,不是荒草就是淤泥,如何出得去,话说这个问题就没走过脑子吗,就不能提前清理一下?印度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然想不到。就是这样,东一个没想到,西一个没预见,一切似可随心所欲,漫不经心,仅草图就请人画了三次,画一次给一次的钱,不是花钱太多,观之印度当年动静,还想造一个更大的,志气颇高,只是本事太小,几可忽略不计。所有部件都是拼凑而来,如老太太早市买菜一样,这多少钱,那个能否便宜点,便宜不了,都是为印度专门研制生产的,从设计到生产,撂在一块,价格便不能问了。开始只计划几亿美元,有人估算,现在70亿美金也造不下来了。我的天,当时俄罗斯免费送的航母,不过23亿美元,这一艘4万吨的国产货,居然高达70亿美元之巨,这真是要造死的节奏。

▲多久能入役?都在这么问,成为建造传奇,每一步都有故事,这要是日后汇编成册的话,1000万字恐怕也讲之不尽。步步惊心,自2006年开工到今天,已是14年之久,入役时期哪是印度所能定的呀,人家件不来,什么也干不了,此前也不知道什么是个愁,现在觉得有点太不像话,有一丝丝尴尬和难看,于是请来美国航母专家,到上面走了一圈,看得人家连连摇头,临了一摊手,一幅爱莫能肋的样子,不过临走留下了一句话,下一艘吧,下一艘,我来帮你。听了这话,印度更加心里没底,这一艘,“维兰克特”,大家不都是说在帮我吗,想不到竟然是这个样子的了。把此前的志气搞得一点脾气也失去,再不能说欢迎中国加入航母俱乐部的话,面对媒体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了,再问何时入役,只能讲大概,也许,没准,之类,世上如印度这样造航母的,是头一家,世人不免看个稀罕景儿。2018年简氏报道称,螺旋浆,方向舵,泡得太久生了锈,不急不急,换了就是了,如之种种,不一而足,等着瞧吧。


魂舞大漠


缺技术,缺产能,缺钱。缺技术不用多说,这是印度第一次建造航母,就印度目前的工业科技水平而言,显然是达不到建造航母的标准的,大量的设备和产品零件需要依靠进口,而不是自己生产,这本来就程序复杂,拖延了工期。


印度有多缺技术?印度这艘航母是典型的俄罗斯设计的X型飞行甲板,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发的舰体和舰岛,俄罗斯的舰载机,以色列的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这样的组合而成的多国技术结晶,因此印度本国估计除了个舰体壳子外,其他倒也没有弄出什么来,这种局面之下严重的考验了印度的工程人员整合和施工水平,自然施工进度慢。


印度也缺产能,印度的造船厂水平低,科钦造船厂的军工制造能力估计还不到大连造船厂的十分之一,前些年还在生产护卫舰的时候造成了护卫舰的侧翻,一个印度的造船厂内都只能同时在小船坞里生产几个小军舰,大型军舰一直产能不足,技术工人缺乏,先进机械设备缺失,连一个大吨位的龙门吊都没有安装,全靠吊车组装,自然能力较差。


最后印度也缺钱,很多人懵了,咱印度还能缺钱?没错,印度看上去不缺钱,总是大手笔购买武器,可是印度也缺钱,因为印度本身军费也就400多亿美元,这些钱每年要花费一半以上用来养兵,近一半用来采购武器,比如200亿欧元的阵风,120亿美元的轻型战机,就剩不下几个钱去造军舰了,延误了工期,所以我们看,印度的航母可以拖上十年造不出来。


海事先锋


1999年印度国会通过了建到印度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航母的相关决议,2006年开工,直到2019年,印度这条航空母舰满打满算已经建造了十三年那么为什么印度海军这艘航空母舰这么难产呢?

实际上有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印度海军对于这艘航空母舰,本身就没个明确的定义。一会儿觉得2万吨就够了,过了会儿觉得不行,能不能做个3万多吨的?又过了没几天,继续推翻了原有设计,要个4万吨的航母,来来回回更改设计航母的速度快的了吗?

第二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动力设备,发动机,飞机,拦阻索,雷达甲板钢,你能想到的所有至关重要的设施,全部都是进口其他国家的发动机,是美国的lm2500,相控阵雷达使用的是以色列的,泰雷兹雷达,飞机使用的是俄罗斯的米格29k以及印度自产的lca(嗯,这东西其实没比米格21先进到哪里去.....)



所以说就继续导致的阅读的被动很危险,你向外国购买设备是他们的电子设备交付,不可能是那么的看好你的时间,而是在出一个问题,那出一个问题,今天发动机没到货,明天甲板钢缺货了,后天以色列的雷达研发出的问题供应不上。

所以印度的航母舰那是一拖再拖。

现在至于一群人都觉得印度航母恐怕是还没服役就该退役了。

并且看看印度这艘航空母舰前后的差距有多大?对于印度海军思想的混乱就窥得一星半点了。


啸鹰评


现代航母的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上百个专业,上百个高校,上千家厂家协调配合;还需要大量的人才,以及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航母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国家意志力的综合体现。航母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加上印度工业实力不足,航母难产相当正常。

说到航母,在这个地球上美国可以藐视一切对手。10个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数十年的航母研发,维护,作战和使用经验。目前世界上在航母这个领域,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目前世界上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屈指可数,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合起伙来算一个。


美国福特级航母
美国目前在建造2艘10万吨级的福特级电磁弹射航母,代表着世界最新水平。除此之外,英国目前正在建造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我国正在建造003航母,印度在建造维克兰特号。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来自原来的“蓝天卫士”号计划,后来为了纪念已经退役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蓝天卫士改名为维克兰特号。这是印度举国之力,全力建造的一艘“国产”航母,如果追溯到1999年,印度议会通过自造轻型航母蓝天卫士计划的话,印度的这艘国产航母已经建造了快20年了。

网络上对印度阿三的调侃不断,这艘三下水的航母也当然不能幸免。很多人将印度人建造航母的速度称之为“龟速”,这其实兔子比较委屈,毕竟乌龟跑赢了兔子。自从那兔火了之后,兔子几乎就成了我国的代名词了。不知道网友们这个是单纯的调侃,还是拿我国航母建造速度来反讽印度。

印度国产航母建造缓慢最主要的就是自己国家工业实力不足。印度近些年来经济形式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印度人很穷,很享受穷,但是印度政府却富得流油,买起武器来丝毫不带手软。而且近年来印度的国际环境也很不错。说近一点的,南亚几个国家被他治得服服帖帖,除了巴基斯坦以外其他,毫无对手,毋庸置疑的南亚霸主。往远了说,印度那是东西通吃,无论是美国先进武器,欧洲先进武器还是俄罗斯的,他都能轻轻松松买到。


正因为能买来好东西,导致印度的工业发展,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种畸形状态,过于依赖外部,自己的毫无核心技术。印度现在的国防工业就和我国的汽车工业一般,外国合资车企的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本土车企业毫无竞争力,几十年了都未能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印度现在的军事工业就是这样,战斗机买的,军舰攒的,步枪进口,子弹都是外国批发,连导弹也是俄罗斯帮忙搞得。

现在的印度军事工业连干个组装的活都不利索,而航母建造是需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上百个专业,上百个高校研究机构和上千家工厂协调才能完成的巨大复杂性系统工程。这对现在的印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这也是印度“国产”航母进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这艘所谓的维克拉特号航母依然是万国造,印度做的工作顶多全是组装。其舰体设计是法国人主导,意大利人辅助完成的;动力系统是美国的LM-2500燃气轮机;船电系统是多国合力提供;舰载机是俄罗斯的米格-29K。估计真正国产的就只有在甲板上拉飞机的拖拉机了。

其实20年的维克兰特和30年的光辉战机,还有40年的阿琼坦克相比,已经算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维克兰特号根本还未建造完成,印度就已经提出了第二艘航母的建造计划,预计在几个月之后就要开始实质性实行。这八成是收到了我国航母建造速度的刺激,不过印度这走都还没学会就想像我们一样跑起来,八成要摔跟头,估计这个维克兰特号的建造工期还要后延。


赤焰哒哒哒


印度人做事慢是出了名的,在印度很多城市里你都能看到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在街头闲逛或者坐着闲聊。你去路边的商店哪怕是买包烟,都会发觉店员是慢吞吞地取货收钱找钱。航母建造有是一项集高科技于一身的庞然大物,我大天朝造一个已经是半成品的“辽宁号”,都花了七年多的时间,那么印度人自己造一艘全新的航母花个二三十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印度目前有一艘退役的航母 “维拉特号”,不过这艘航母是英国人在1944年建造的,在英国一直服役到1985年之后,被印度人买了过去,直到去年才退役。因此“维拉特号”算不上印度人自己建造的航母。

印度目前有一艘正在建造的航母,名叫“维克兰特号”,排水量37500吨,大概是“辽宁号”的一半多一点,这艘航母从2006年就开始建造,目前已经下水了三次,不过下水的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空壳,里边航母应有的功能几乎都没有。据说这艘航母在建造时碰到了各种供应商相互推诿扯皮以及各种质量不过关的事情,看来这艘航母是真的难产了。前段时间印度官方给出的“维克兰特号”首次航行试验是2020年,按照这种速度,2020年这个目标是否能达得成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个人觉得能在2030年之前交付就已经很不错,不过到那时,这艘建造时技术就不怎么先进的航母就已经算“中老年”了。

(下图为“维克兰特号”第三次下水)

就在“维克兰特号”还在不紧不慢地建造服役时间遥遥无期的时候,印度人已经开始计划自己的第二艘航母“维沙尔号”了,印度想把自己的第二艘航母打造成65000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目前这艘航母还停留在图纸上的幻想。在第一艘航母不知何时才能交付的情况下,印度人便匆匆急着上马第二艘航母,又是如此低下的效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印度人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的浮躁心态。

(下图为“维克兰特号”设计方案)


熊猫爱飞行


这能怪谁?估计印度人第一会怪中国吧!

印度本身确实亚洲航母大国,印度海军可能是亚洲各个国家中,对航母使用从来没有中断过的国家,特别是二战之后印度海军基本一直保持着航母的使用。这一点印度方面也从不谦虚,确定自己拥有航母就是本事,所以先不管自己的造船业强大不强大,先搞国产航母再说。所以从2004年开始印度就决定和意大利双方联合设计新航母,这艘航母就是现在难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印度虽然号称是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航母起家却是防空舰,特别是印度自知技术不行,就赶紧在很多关键技术上采取了积极寻求国外支持的做法。

印度找到了意大利芬坎蒂公司,印度认为意大利人设计的航母好看呢,并且曾经建造“加里波第”号航母、“加富尔”号航母,除了设计外意大利芬坎蒂公司与印度科钦造船厂签订了两项具体合同,一个是整体构造,一个是电力系统和辅机。据称印度要求意大利所有的技术专家必须等待印度维克兰特号海试结束后,才可以离开印度。印度这艘航母号称国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其依赖大量意大利技术。

而印度航母建造迟迟延缓,甚至被印度方面认为是缺少中国的龙门吊,这个“锅”真心有点大。不管如果印度计划2012年服役维克兰特号航母,在2018年年底了都每个动静,也不会到这些意大利专家看后如何评价印度人。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航母本质上是什么?

是一艘船,对不对?


印度造船

世界造船90%是集中在东亚,而中国又其中吨位第一。曾经的欧洲造船业基本上破产的破产,卖掉的卖掉,包括波兰极其有名的格坦斯克造船厂,这是曾经团结工会诞生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团结工会打倒了波共,甚至连锁反应到了整个东欧,然而格坦斯克造船厂最后由于竞争不过东亚,最后破产了。

想造一个航母,必须首先造一条船出来,而印度连民船的基础都很缺乏,谈何航母呢?


航母集成度

航母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比民船复杂的多,造航母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是来自于乌克兰,中国建立在把航母图纸吃透的基础上,才开始修建第二艘航母。


而印度的航母是来自于俄罗斯,不巧的是,由于苏联瓦解后,俄罗斯造船非常凋敝,实际上俄罗斯自己都要靠西方造船,俄罗斯的两栖登陆舰刚开始还交给了法国人造,前苏联时期拥有强大的造船技术,但实际苏联瓦解后,大批的人才出走,导致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没有多少像样的造船人才了,从俄罗斯成立到今天,俄罗斯基本上自己都没有增添什么军舰,所以印度指望俄罗斯能帮助印度,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


印度最近军工一系列的问题谁都看得出来,阿琼坦克下马,光辉战斗机变成了“暗淡”,印度到现在连步枪都成问题,印度军队还有相当一部分使用英萨斯步枪,印度陆军对这个枪怨声载道,抱怨枪支质量不佳,快慢机、提把、枪尾的螺杆也很容易损坏,枪管易膨胀,高原使用很容易破裂。连枪支,坦克和飞机都造不好,指望印度造航母,实在是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从大的方向看,印度造航母困难的底层原因,是因为印度的制造业不够发达所导致的。


李建秋的世界


作为地域性大国的印度,早在2009年,印度的国产航母就已经开始开工建设了。在开工之前,印度也大概的解了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建造航母所需要的时间。在了解欧美国家建造航母的时间为六七年的情况下,印度人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五年,也就是在2014年就能够让自己国产航母服役。

可是现在已经整整十年过去了,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进程,却遥遥无期。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速度,让世界人民笑掉了大牙。前段时间,还有国外媒体报道称印度国产航母在海水里浸泡的时间太长,致使航母的螺旋桨腐蚀,已经无法再使用了。印度这艘航母的建造远远的早于中国,可是中国的第二艘航母,已经下水海试过四次。



为何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速度如此之慢?其根本原因就是,印度的工业体系其不完整。就拿建造航母的钢材来说,航母使用的是HY100特种钢。印度完全不具备制备这种钢材的能力,所以必须从其他国家进口。一开始,印度向美国购进,但是美国以这种钢材是战略物资为由,禁止向印度出口。所以最后印度又不得不高价从俄罗斯进口。

不仅仅是各种材料缺失,印度海军建造航母的费用也极其紧张。印度国产航母最初的建造费用仅是5亿美元。五亿美元,怕是连航母的主体都建造不出来。

根本原因还是印度的实力不行。近期印度媒体报道,他们的国产航母预计在2023年服役。即使能够在那个时间服役,印度的国产航母也足足用了15年。这个时间,西方国家能够建造出两艘航母,而中国却能建造出三四艘航母。究竟印度能不能在2023年建造出自己的航母,让我们拭目以待。


军武哨兵


最近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传出最新动态,在11月14日,印度海军司令苏尼尔·兰巴上将与伊朗海军司令侯赛因·堪萨迪共同出席了一项旨在纪念马拉巴尔海岸和波斯湾之间昔日海上贸易的帆船出海仪式。在仪式结束后,有印度网友上传了含有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照片。



一年了,我们又看到了印度国产航母的消息,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这个惊喜就是没有任何惊喜,为什么这么说,整整一年印度的国产航母似乎没有任何进展,虽然印度政府新闻信息局在2018年7月发布声明称在2020年印度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将进行航行实验,但全世界对这份声明持怀疑态度,保守估计得到2025年,到时候就算印度航母能够服役,这个时间也够长的。

那为什么印度的国产航母如此难产,造航母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它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几百家企业各司其职,还需要强大的经济能力作为后盾才行。

就拿基本的材料来说,2005年剪彩时,说正式开始建造航母,但是连建造航母的特种刚都没有怎么建,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何况三哥还是个粗心的大汉。怎么办?没办法 有钱买吧 去美国买,美国说这是战略资源,我不卖你。没办法又去俄罗斯,俄罗斯说我只能卖给你一点应急,其余你要自己搞。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的国防工业,有多落后,所以说航母难产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