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些国企不招三本生,基本要求都要公办二本以上?

丿Top灬哈森


没有为什么,当初选择了读三本,就该想到毕业后就业的窘境。大型国企、知名私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等,一般都要求211、985高校毕业。各地区教师引进同样如此,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毕业生选择空间特别大,根本不愁就业。

可能三本的学生不服气吧,凭什么,花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读完了本科,最后就业却成了大难题。是的,没办法,这就是现实,在抱怨的同时,好好想想社会对三本的歧视是否有道理。大学四年一晃而过,但这四年却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好学校就是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呢?三本的学生以为自己很努力,却不知自己心里所谓的努力,比起名校的学生还差得很远,目标不同、学习氛围不同,努力程度自然不一样。三本学生最好的选择无非两条,考研和考公职。准确地说,考研要考上好学校,就业的面才会真正的拓宽。再有就是考公职了,以考公务员的学生居多,但是考上的又寥寥无几。

显然,三本的毕业生常常陷入尴尬境地,不知怎么办才好。

准确定位,早做打算

大学军训开始,或者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要想好自己今后怎么努力。如果选择了读三本,就要准确定位,早做打算。考研?如果选择考研就早早准备,不是大三才开始慢悠悠地准备,请注意,不是大三才开始准备。我一同学从普通三本考到中传,就是从大一起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同样如此,要早早准备,是否报班、报哪个机构的班、考地市还是国家部委、考异地还是回家乡,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接着就是扎实地努力,笔记、刷题、错题总结。


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三本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太好,要正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不论考研还是考公,要面对的都是实打实的对手,要想脱颖而出,加倍付出是毋庸置疑的。

少玩游戏,少看剧,多学技能

男生少玩游戏,女生少追剧,多一些时间学点技能,尤其是实用的技能。最常见的就是办公软件的应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绝对有好处。我一同学去了保险公司内勤,做培训课的PPT总是做不好,总是被批,如果早些时候就试着去做好PPT,工作后也不会很苦恼。此外,就是多考证,虽然含金量高的资格证书不多,也都有难度,但努力去考和想都不去想是两码事。

总之呢,不管多么尴尬的现在,都是由任性而为的过去形成的,少一些抱怨,做好今后的打算。事实上,这个问题终究还是源于高考,那一次人生大考,真的很重要。所以,即将高考的孩子们,加油!


秾丽的时光


中建、中铁作为国内施工企业的国家队,一直以来都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向往的就业去向,其中整个中建、中铁系统中效益较好的中建三局(武汉)、中建八局(上海)、中铁四局(合肥)也吸纳了众多重点高校的学子前去就业。

首先,以中建某局为例,其员工编制一般分为正式工、劳务派遣以及外聘三种,虽然三者在表面上同为中建某局的员工,但其招聘途径和入职后的待遇都是完全不同的。

1.正式工,也叫自有员工,一般是通过校园招聘而来的一本(包括985、211高校)、传统建筑院校学生(部分是二本,如山东建筑大学),目前后者占的比例相当少;

2.劳务派遣,包括部分二三本院校的校园招聘学生,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公司社会招聘的部分员工;劳务派遣通俗意义上就是指你的合同是与特定人才公司签的,属于人才公司派遣到中建公司来工作的。

3.外聘员工,施工单位具体项目从当地或者临时招聘的员工,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临时工,大多数外聘员工项目施工结束也意味着合同结束。

三者中,正式工无疑是待遇最好的,也就是自己家的亲儿子,五险一金是标配,工作起薪和将来的发展晋升路径都是三者中最好的,因而以中建三局为例,实际上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985,211高校前去就业,其总部以及部分效益优秀的子公司招聘门槛是极高的,想成为这些单位的正式员工,公办二本的学历是完全不够的,一般而言,985高校和部分土建类211高校(如长安大学、西南交大)的毕业生才是标配。

而除正式工以外的劳务派遣合同才是大部分公办二本院校毕业生所签订的合同,与正式工相比较而言,一般来说没有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待遇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有部分子公司在绩效、节假日补贴的发放上存在着差异),当然职业晋升路径上没有正式工宽阔,但劳务派遣合同只要你足够优秀,在公司工龄足够长是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编制的,不过这就看个人努力了。

外聘员工毫无疑问是三者中最惨的,项目结束后基本就要找下家,并且五险一金都不一定是标配。

所以题项描述上是错误的,实际上除了公办二本之外,专科生也是有机会进入中铁、中建等施工企业工作的,只不过绝大部分都为劳务派遣合同或外聘合同,在待遇和职业发展预期上都差正式员工一大截,如果是外聘合同,表现不好很有可能项目结束后就失业了。

所以综上,想要成为中铁、中建系统的正式员工,其学历恐怕并不是公办二本那样简单,其系统内效益好的子公司,如中建三局总承包,投资公司,甚至其部分职能岗位招聘门槛是985,211高校。而公办二本高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中铁、中建系统进行工作,其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上相比较正式工会差一些。除此之外,专科生也是有机会进入中铁、中建系统工作的,但大部分是以劳务派遣或者外聘合同的身份进入工作,其职业发展稳定性与待遇与前两者相比较而言较差,不过现在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中铁、中建系统中需要在施工项目上工作的工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施工员。如果是职能类岗位,学历要求可能就得再上升一个档次了。

附中建三局某公司的招聘要求:

说到底,学历自始至终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啊~

每天一分钟,高校一点通~

更多有关高考、就业的相关问题也可在下方留言,或者点击头像查看我们过去的回复。


高校一点通


我对中铁、中建的不了解,但我身边有不少人在五大行工作。我认为五大行不招三本,是因为现在一本二本毕业生很多,而且他们当中想进国企的人也很多。

1,以前中专生都能进建行。我亲戚当年是银行中专毕业的,建行到银行中专招聘,他当时通过了面试,一毕业就在建行做到现在。跟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多到了建行和人行。他说早年大学生不多,想到银行工作的人没现在多。拿着某名牌大学结业证书的学生,都可以进建行和农行,他们也是从毕业一直做到现在。

2,工资福利好、稳定的工作,就有很多人想去。人都想往高处走,往好的地方去。有一段时间,做外企的工资福利好,很多毕业生都想到外企工作。有朋友讲起他所在的外企,是世界500强。他们校招只到985学校,还能招到各省市的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985毕业生入职他们公司。可选的优等生多,他们根本不考虑非985和211的学生。现在做外企没那么受欢迎了,轮到国企业有很多可选的优等生,因为很多一本二本的学生希望到国企工作。国企只在一本生中挑选,就可以招满了他们有空缺的岗位,所以能进国企的二本生非常有限,那更不说三本生了。而且,能读一本的学生,在准备高考时学习力会更强、他们在高考中临场发挥更好,凭这一点国企当然会优先选择一本二本生。

3,其实,进了国企、银行工作,也不一定是想象中那么好。有一位学霸,中学时就是她所在地区的第一名,高考后高分进了上海一家很著名的985学校,学习非常热门的专业。本科毕业后顺利进了中国银行,工作几年常常加班,工作压力非常大。她说觉得自己有命去挣银行的钱,都没命去花在银行挣到的钱。实在没法坚持 ,她辞职考研,读她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做些没那么辛苦的工作。


金鱼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一个伪问题。

不招三本是正常的,公办二本都是层次比较低的。一般都是985/211高校,还需要英语、计算机等系列证书,以及社团、社会实践等经验,属于优中选优。

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些国企都是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的单位。

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名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会高一些,虽然普通院校中优秀个体的能力“比肩”甚至超出名校学生,是可能的,人数很少,所占比例很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里所说的普通院校主要指公办二本。

那为什么基本没有三本呢,那是因为

根据办学性质的不同,将全日制大学分为公办和民办,其中公办含一本和二本,民办含二本和三本。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从出发点来说就有了政府政策倾斜与私人资金倾注的不同,其办学与师资力量理所应当地就有了本质性的差别,从起跑线就落后了别人一截,差距初显。

某教育专家指出:“三本院校学费高昂,除了能考研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出路,找工作时,三本的毕业生和专科生一样待遇。

所以回到话题。如果这些国字头单位大量招入三本院校毕业生,才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公平的。


体制内斯基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很多国企,尤其是好的央企,人家要求的不是公办二本,而是211重点院校。

像题目里这种只要求二本的,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工程、项目等需要出差、条件也比较艰苦,所以才降低要求,二本就可以。

其他很多单位,都要求211院校的。

比如,以中海地产为例。

中海号称房地产里的黄埔军校,从里头走出的人是非常抢手的,以至于业界有一种说法叫“海盗计划”,专门去“盗抢”那些中海出来的人。

2018年的时候,中海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南京等13个城市开始【海之子招募计划】。

然后收取了简历差不多有44000份。

而招募的人数是多少人呢?

答案是350人。

淘汰率为99.2%,说是百里挑一绝不为过。

而且,最关键的是,投递简历的很多就是211院校的。

比如,我以前毕业的时候就曾经参与过这个【海之子招募计划】,很幸运走到了终面,但是因为其他原因最终没有选择去中海。

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就发现,来面试的几乎清一色是211院校的,而且很多还是研究生。

2018年的招募中,进入展示评估环节的人数有6000多人。

我们可以看到,211、985院校的学生占比超过80%,剩下的很多还是国外高校,甚至有哈佛这类。

可以想象,进入中海这样的牛逼国企,你不是211的话,机会真的是非常的小。

所以,别说你是三本,专科,哪怕你是二本,甚至是一本(非211),很多好的国企、好的岗位,你连入门机会都没有。


道理很简单:做啥都讲究个门当户对,找工作、找对象都如此。应届生太多,而人家单位牛逼,自然是精挑细选的,而学历学校就是第一道非常直接且高效的门槛。


那普通二本三本学生就没有出路了吗?

当然,不是!

只不过,你要明白,刚毕业的时候,你确实是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你家庭普通的话。

这时候怎么办呢?

需要做好三点:

  • 第一,提前为毕业做准备。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寻找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 第二,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刚毕业的时候,薪资真的不是特别关键,只要你是在一个还不错的平台,还可以的行业,做自己相对喜欢也擅长的事情,那就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用几年时间来提升;

  • 第三,瞅准时机,实现晋级跨越。在你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准备之后,开始去外面寻求更多的机会,实现跨越和提升。

毕业这么多年,见了那么多人的之后(没有上万也有过千),真的发现,最终那些做得好的人,都是在一个方向持续积累,深入耕耘的人,而那些浅尝辄止,在各个方向上都没有自己的积累,或者原地踏步,总是做着重复性琐碎工作的,五年八年之后就基本上都废了。


以上,是个人真实感悟和观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冯起升


这你可错了,我就是中铁的,三本出来签的正式工合同。反而我们这届学员只有一个体育硕士毕业的,其他都是本科毕业,二本居多,但是重点相当少,因为一般重点毕业的大学生很少选择这类施工企业,工作地点不稳定(大多先分配到施工一线项目部,三五年就完工接别的工程),其次工资待遇不多不少,但相对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一定觉得少。所以这类施工企业会招聘很多的普通大学本科生,而且每年大量招聘(工作1年后会有接近一大半离职)


乌云下的光明


当你有钱了,你是去吃馆子还是吃地摊?道理就这么简单,满街都是大学生应届生,同样价钱,人家为什么不买一本的?挑苹果你还挑个大的呢。这是人才市场的自然规律,目前毕业生(今年本科毕业将近千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用人方当然要招条件好的了。假设有一天,人才供不应求了,这些央企照样也得弯下腰求你们二本进门呐。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央企只招公办二本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你的题目中招公办二本这个信息不准。央企正式工普遍以本科以上为主,除非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岗位,一般不招二本生。中铁、中建因为涉及一些偏远的工程项目,本科生不一定能招满人,才有可能面向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学校招聘二本生。五大行,很少有招二本生的,可能一些偏远支行的柜员需要招一点二本生吧。如果是一二线的央企招人,基本起步就是名校一本生了,稍微好的一点岗位,非985的研究生都不好意思投简历。主要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导致学习水涨船高。还有一个原因,一线城市的户口指标也要求是本科生学历以上。

第二,央企招聘主要分为两种员工,一种是正式合同工,一种是劳务派遣制合同工。正式工一般从事关键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自认为要求高吧),所以,把门槛设为一本是基本条件。劳务工,虽然给央企干活,但不是央企的人,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遣到央企工作。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务工一般安排在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主要是保洁保安司机服务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工人)。央企那些基层操作工人,一般都是招职业学院的学生和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劳务工的工资待遇与正式工相比要差很多,所以,要求学历也不高。

第三,央企要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竞争。比如,央企都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某某公司,如果与外企相比,我们的人才结构不如国际知名公司厉害,尤其是本科生比例不高。央企承担着重大的经济责任,覆盖各种较为专业的领域,需要人才素质整体提高。所以,从一进门就要提高学历层次,逐步拉高学历比例,达到国际一流的学历结构水平。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公司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某某公司,到2020年,本科学历比例要提高到60%、硕士要提高到20%、博士要提高到5%。原来的老人学历都比较低,所以,从五年前就一律招985/211高学历的了,目的就是尽快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职场火锅


举个例子,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这档节目中,一企业前人事经理直言:“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就丢到桌子上,被清理了。”然后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和她的辩论,这个学生不是毕业于985名校,投了150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这个学生问到:“都是大学毕业生,都没经验,985也没经验,您为什么只用他们不用我们呢。”人事经理的回答才是重点:“你又不是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的老板的孩子,我不认识你啊!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不用手边的资源而去了解你并且把机会给你呢?”

是不是觉得很残酷,没错,就是这样。先不说五大行的招聘标准,至少大型施工央企招人肯定是二本起步,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二本的学生都招不完,他们又不缺人,为什么要去招三本。

学历不代表一切,学历也不等于能力。但是高学历肯定是高起点,是一块敲门砖,在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更高的学历肯定更容易得到企业的青睐。


头老王条


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们都会奔波于各种公司应聘、体制内考试、创业项目考察等,他们都是在为了自己今后的前途奋斗,也是希望今后可以有个比较好的工作。近来有人提出,为什么中铁、五大行等国企基本不招三本生,基本要求公办二本以上。其实,这些国企招聘大学生,一般的公办二本也基本没戏,要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进入国企,最少也得是小有名气的高校,否则想都别想。

众所周知,国企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是很好的,虽然近年来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待遇相对于以前大幅下降,但相对于其他社会工作来讲,国企的其他福利待遇还是很优厚的,也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他们的各种待遇很好,那么他们的招聘条件往往也是很高的,而且有时招聘过程的公平性、透明度广受质疑,甚至有时是一种“公开黑”。

不可否认,在中铁、中建、五大行等国企的招聘中,如果你有关系,那基本上就可以成功进入其中,往往考试也仅仅是一种走过场而已。如果作为一般院校的学生,别说是公办二本、三本,就算你的学校属于一本,不是重点院校的话,那你成功进入国企编制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说实话,按照笔者自己的理解,现在的国企招聘还不如公务员、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平。在笔者所在地,公务员、事业编的公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且作弊是非常难得,处理的后果往往也是非常严重。


东爱雨小公


1)劳动力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连年大学扩招政策下,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2019年更是达到834万人,进入典型的买方市场,国家每年都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而作为像中铁、中建、五大行这类国企中的央企,自然是求职学生心目中的热点和焦点,趋之若鹜。

2)三本院校中大多数是民办院校,办学时间短,科研力量弱,社会认可度差,学生入学分数低,与其他公办院校有明显差距,更不用说双一流、985、211一类的知名大学。

3)如果把央企比拟成一个经济人的话,衡量投入产出比,总体上选择三本学生会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