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平凡的世界》后感觉如何?

陌离啊


恨不早读这本书是在读完整本书后的第一想法,虽然全书充满了悲剧色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展现出来的坚韧,却使人奋进,生命是脆弱的,但又是顽强的,脆弱的难以想象,顽强的同样让人难以想象。第二想法是感谢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我不敢想象少平再次回到煤矿后会发生什么。每次读到关于少平的片段,都会情不自禁的细细体会一番,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人,却因为所谓的成分、阶级而无法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多么的悲痛?如果后面的少平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会崩溃,至少我会。第三个想法是我心里的疑问,在那样一个时代,都说劳动人民最光荣,可这光荣有多光荣?是谁的光荣?辛勤劳作改变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在脑袋里闪过,但是思来想去,我只得到了一个很现实的答案,解决了不再饿肚子的问题,也只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至于所谓的发家致富或者改变阶级,我没看到哪怕一丁点儿的可能。对于少平这种有思想的一类人,只会增加思想的枷锁,增加心灵的痛苦,对于孙玉厚这一类人,只会加深劳作致富,能改变一切的思维,越陷越深,最终却只会黯然神伤。试想如果没有少安走“资本主义”路线开办砖厂,孙玉厚也许到入土那天也不会有这种光景,孙家也不会让人如此羡慕吧。当然我说的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才是致富之路,我想的更多是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如果我身在那个年代,我该怎么选择?


问剑情殇


《平凡的世界》扬扬百万字,厚厚三大部,鸿篇巨制,每每读起,都忍不住彻夜持卷,通宵不眠。她的语言不甚华丽,她的主人公也不“高、大、上”,但通篇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令我对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钟情。

是夜,万籁俱寂,她会引我心无杂念地穿越回改革开放后,1975年到1985年间的西北黄土高原上那个叫“双水村”的小地方,跟随孙少平忍饥挨饿地去上学、去背石头、去下井挖煤,跟随孙少安举步维艰地持家、负重前行地跋涉。

我为他们坎坷的命运和夭折的爱情,为他们的悲欢与苦难、努力与奋争,为他们的平凡与不凡,揪着心,流着泪,感叹着,也感动着。


她是那样给人以力量,通篇灌注了一种昂扬不屈的奋斗精神。没有人像路遥这样,把苦难描写的这般淋漓尽致,有些情景让人不忍淬读。但他没有把苦当做荣耀,而反复吟诵的是人在苦难面前的不屈态度。

你看,当“揽工汉”少平稚嫩的皮肉被石头磨得血肉模糊的时候,他依然“在沉重的牛马般的劳动中一直保持着巨大的热情”,当“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压到地里去,汗水像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眼睛被汗水淹的火辣辣地疼,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怀里依然揣着本心爱的《牛虻》。

穷,也有尊严;苦,也要追求;累,也不放弃精神给养。此时,我们看到了支撑一个人战胜苦难的巨大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信念就会更坚定,内心就会更强大、坚韧,百折不挠。


为此,作者路遥通过主人公字里行间发出感慨:劳动,是光荣而幸福的,是值得尊重和骄傲的。一个人,无论多么贫寒,也不要把不幸当做负担,而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做真正的自己生活的主人!

这样的作品,读来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苦难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种对苦难的崇高感,正是当今很多人骨子里缺少的纯纯的正能量!


她是那样给人以温暖,书中到处弥漫着一股涤荡心灵的热流。如果说少平的“闯”和“拼”让人振奋,那么少安的“善”和“义”, 更让我为之肃然起敬。作为长子,他从小就深知家里光景的艰难。6岁就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父亲一起撑起破烂家,可以说,他自始至终都负重累累。

但是,不管家庭多么“烂包”,他从不嫌恶和泄气,他义无反顾地为之放弃了学业、放弃了爱情、牺牲了自我,拼尽了全力,无怨也无悔。有他的供养,弟弟妹妹才得以继续上学;有他支撑,兄弟少平才得以放心去“闯世界”;有他的心怀大爱,不计前嫌,穷苦乡亲才得以在他带领下一起致富。在心灵的世界中,少安是值得敬仰和伟大的,他传递给周围的东西都是有温度的,令人感动的。


除此之外,全书还有很多细节描述了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和善行,诸如孙玉厚老两口的勤劳朴素、忍辱负重;少安、少平、兰香兄妹几个的自强自立、友善助人;还有润叶、晓霞、金波、矿工王世才师傅、惠英嫂等等真挚的同学情、朋友情、师徒情、乡邻情,让人无不感觉美好而温暖。

扪心自问,这些发自内心的浓浓暖意不也衬出和敲打着我们自己偶尔藏在衣襟底下的“冷”和“小”么?


她是那样地真实而缺憾,直面底层的世像百态与无奈挣扎。伟大的作品总是最为平实。书中对农民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种种情境做了生动朴实的描写,那种带着浓重乡音的叙述,描绘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北黄土地上普通平凡的人们,随处可闻的“信天游”中夹带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

不张扬,不矫情,小处着眼,全景式铺排,作者以他赤子般的情怀,以大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的转型为背景,把一个家庭的命运从容地延展开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整个身心都贴近泥土、扑向大地。


然而,当少安面对润叶那封“爱情书”的退缩;当少平经历了种种波折,自甘放弃调回城选择了继续挖煤;当少安的砖厂事业获得成功,妻子秀莲却患上了不治之症,如此种种生活的不完美令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然而,畅读至此,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走在大街上,看着从身边匆匆而过的处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们,我常想,也许这里就有当初的“不出去看一看,一辈子都不甘心”的“少平”们吧?

当理想照进现实,这种城乡结合部里农村青年的出路依然艰难;不得不正视,底层青年对爱情的渴望和追逐,底层民众为摆脱困境而做出的种种挣扎和失败,如此种种的“光景”面前,又有几多无奈。


虽然路遥短暂的人生嘎然止步,但这部他用生命写就的著作却穿越时空与亘古苍凉,引得包括我在内的那么多读者这些年默默持久地注目与怀念。

此时,我都随着他的灵魂一起,虔诚地为这样平凡的人生而歌,为这样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而歌,这般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掩卷良久,仍禁不住为这场令我震撼的心灵际遇热泪长流……


春天笔记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电视剧也看了有3遍了吧。有时候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像翻出来看看。分享一篇寒假和爸妈看完电视剧的感受吧,文笔不好,只希望和各位朋友一块交流一下。

【踏实】

放假在家,又莫名的翻出来把电视剧看了起来。这一次,有老爸老妈的陪同,看的时候,心情澎湃了许多。

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的衣服裤子,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农村土路,稀惶的庄稼地,还有那高粱秸秆做的苦涩的黑面磨磨...看到这些镜头,爸妈都激动的朝我诉说着,本是想教育我吧,到又成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回忆交流。剧里演着,剧外说着,都一样的热火朝天。也正是爸妈的谈论,我意外的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买东西老是去供销社,为什么说我家属五大队,还有为什么老说隔壁爷爷说话硬气,原来他当过我们五队生产队的队长。突然觉得电视剧里那些刻意呈现的年代画面此刻离得特别近,特别真,莫名有种激动的情绪去引领我重新去看一看我身边的生活。


奇怪的是,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相跟的一位学习不好的女同学课桌上看到的。记得当时她只说了一句:很好看,你看吧,有三本呢!光看这名字《平凡的世界》,这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名字确实让我提不起兴趣,再加上这厚厚还三本的书,更让我不想。却是这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的推荐让我产生的兴趣,结果却一发不可收拾,一遍又一遍的看了起来。此时想来,自己真是有点妄自菲薄。


剧中人物演得咋样,我不想过多评价,豆瓣上太多喷他们的影评。看了多遍的书和电视剧,早已把他们都结合一体,分不清谁是谁了,那还有评价一说。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喜欢剧中旁白的解说,有种高中晚上听广播的感觉,很享受。就像不久前很火的都市剧《欢乐颂》一样,喜欢不时读出来的旁白,有种说到心坎儿的共鸣。也喜欢那夹杂着陕西乡音的普通话,感觉就行过日子一样很地道,很踏实。偶尔和爸妈跟着学两句,同是黄土高原上的人儿,总想试着去找到同样的东西。这就是新闻学里讲的接近性吧!



要说到最喜欢谁呢?作为女孩子肯定会在心里为自己选一个称心如意的人。高中看书时,毫不犹豫的会选择少平,觉的他就像自己,同是农村人,有着农村人天生都具有的自卑感,渴望摆脱家里亲戚鸡毛蒜皮的纷争,渴望考上大学做上火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理解少平不甘努力改变眼前势力的现实,却也能心安理得的接受。理解他一开始对晓霞真挚却又不敢相信的感情。我也佩服他,同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他却始终有着一家人的担当,还有那什么苦都吃的下的悍劲儿,不抱怨、不埋怨。脚踏实地的去改变着自己自己的命运。


到看了多遍电视剧后,我却喜欢上了少安,这个充满了一股子悍劲儿的农村大哥,十二三岁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十八岁就被推举为大队队长,又承担起了一队子人的庄稼担子。也许是电视剧刻意的放大,少安变成了活神仙,可以承担一切。但和小说一致的是,他有着自己青涩纯真的爱情润叶,也拥有了爱他一生的秀莲。这么厉害有担当的男人,让身为女生的我不禁有着神往,甘愿成为秀莲去陪伴他,拥有他。


好了,不说了。大半夜渴的起身喝了杯水,睡不着了,竟想起晚上做的梦隐约是这些人,莫名到来手机写了这么多。该合上手机再续一下梦,哈哈!

庆幸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可以在这个世界奋斗,活自己!

晌午曰


说起来,《平凡的世界》的大名想必大部分网友都听说过,但是它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

今天畅读小历就跟大家聊聊这部经典名著~

作者路遥出生于1949年,中学毕业后曾在革命委员会工作过一段时间,1969年回乡务农,1992年11月17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作者路遥)

全书百万多字,完成于1985年,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的,各阶层普通人的故事。

在路遥搭建的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没有玛丽苏的爱情,没有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一切都是真实甚至残忍的,但就算经历了人世间最大的波折,主人公也能保持着一颗平凡的心,坚韧的生活着。

《老友记》中有过类似的价值观,“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透了,但你会喜欢的。”

《平凡的世界》豆瓣评分9.0,有网友评价其为“能够改变人生的那一类书。”

事实上,这本书的确感动过无数人,包括很多大佬在内都是它的忠实读者。

马云说:“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我的人生。”

潘石屹说:“《平凡的世界》陪着我度过了人生最低潮的生活。给我最大的智慧,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考验,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你碰到的困难越大,碰到的考验越艰巨,你的进步就越快。”

马云读完,一下子从蹬三轮的成了你爸爸,潘石屹读完成了地产大亨……

还有更多读者,在《平凡的世界》的激励下,努力与命运抗争,成就自我。

那么,《平凡的世界》魅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说实话,在畅读小历看来,《平凡的世界》并不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小说,人物命运很苦逼,叙事手法很平淡,畅读小历还记得自己当初在书中看到大段大段关于煤矿的抒情语句,顿感累觉不爱。

有些豆瓣网友也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都这么高。

(ps,以下评价均属畅读小历一家之言,无意冒犯经典,仅供参考)

用现在的眼光看,《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没有终成眷属的爱情,没有白手起家后的功成名就,只有平凡的、真实的世界。

男主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他们家里穷,很穷,非常穷。

少安的经历是这样的:6岁开始帮老爹干农活,13岁小学毕业后辍学,专心务农,18岁成为双水村的生产队长,跟村书记田福堂的女儿润叶青梅竹马,但是田福堂不愿意自己女儿嫁给穷小子,于是棒打鸳鸯,少安从外村相亲并娶来了不要彩礼的媳妇贺秀莲。

结婚后孙少安开始琢磨着怎么脱贫,事实上他的确通过开办砖窑脱贫,先富了起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位“二把刀”师傅烧坏了砖窑,砖厂倒闭,少安创业失败(估计看到这的时候马云心里也会咯噔一下子),然后少安重办砖窑,结果就在日子有了起色的时候,一直支持他的媳妇得了肺癌……

相比之下,他弟弟少平的经历就属于丧2.0版本了。

小说开始时,少平是学校里连最便宜的菜都吃不起的穷学生,到小说结尾,少平是身有残疾,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

能从头到尾都这么苦逼的主人公,估计除了《平凡的世界》,再没别的小说了。

孙少平是整部小说的精神支柱,曾有人推断作者路遥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造的这个形象。

少平在高中经历了失败的初恋,结识了高官之女田晓霞,毕业后离开农村来到外地煤矿打工,并与田晓霞确立了恋爱关系,然后晓霞为救落水农民意外死亡,少平因矿难毁容、受伤,并且拒绝了留在县城的机会,回到矿区……

少安的初恋女友润叶在二爸的安排下嫁给李向前,但婚后过得并不如意,对丈夫施行冷暴力,最后李向前酒后开车出了车祸导致残废,润叶又回到他身边……

书中其他人物也是各有各的丧,毫不夸张的讲,没谁好过过。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情节设置,让畅读小历一度觉得,《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激励那么多人,估计是因为读者都把它当作反面教材了。

“你不好好读书,就只能跟孙少平一样,当矿工!”

“你不努力奋斗,就只能像孙少安一样,把自己老婆熬死!”

……

这个想法太狭隘了,鉴定完毕。

事实上,无论是少安还是少平,就算他们经历着接踵而来的磨难,他们都不曾颓废,更不曾怨天尤人,他们一直都是实在的,坚韧的活着,即使到最后,他们兄弟都没能跳脱出自己的阶层,成为被人艳羡的“上等人物”,少平热爱读书,却也没能改变命运,但就算如此,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情……

正如路遥所说,“平凡不是指你没有成就默默无闻,而是面对世上千般荣辱,还能踏踏实实活着。”

琼瑶小说告诉我们,主人公会为爱情不惜背叛全世界,“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

金庸小说告诉我们,主人公会在跳崖、跳水、受伤、生病之后遇到武功秘籍或者绝世美女;

而《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爱情会被现实打败,跳水会死,生病会死,受伤会残疾……

相比之下,当然琼瑶和金庸更加美好,但《平凡的世界》却更加真实。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就算你一辈子都无法成为马云、潘石屹,你依然要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努力的生活,并且拼尽全力抵抗命运强加给你的所有磨难。

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想亲自感受一下“平凡的世界”?

执导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宋提刑官》、《走西口》等经典作品的著名导演宫晓东,这一次将《平凡的世界》搬上话剧舞台;

国家一级导演、陕西人艺院长李宣担任制作人;

剧本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孟冰执笔,之前火爆全国的陕西人艺话剧《白鹿原》就出自他之手;

(孟冰,左;宫晓东,右)

制作班底其他主创还包括《恋爱的犀牛》的舞美师张武、话剧《简爱》的灯光师邢辛、电影《追凶者也》的造型师丁翼燕、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的配乐师赵晓丹,主演则来自陕西人民艺术剧院……

为了更加真实的还原路遥笔下的形象,主创特意到路遥故居采风,还向当地农民学习农具的使用方法和陕北的生活习俗。

这次巡演覆盖西安、北京、天津、石家庄四座城市,而且还成为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开年大戏。

据畅读小历所知,北京连演三天,5个价位的票已经全部售罄,还能不能捡到“落网之鱼”,就看各位的运气了!

最后,VIVA畅读作为话剧版《平凡的世界》的独家商务战略合作伙伴,将持续为大家解读小说和话剧的台前幕后,欢迎持续关注~


VIVA德胜门娱文乐


《平凡的世界》是我到目前为止看的最长的一部小说,我曾看了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当时我并没有认真看过这部小说,对于剧中细节没有过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位文友告诉我说剧中的情节跟原著有很大出入,没有书看得过瘾,于是我决定买书,在去年双十一期间趁着打折我买回了这部书,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平凡的世界》。

我之前曾在空间说说记录里提过:在没有真正仔细品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感动着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故事,感动着路遥笔下那些朴实的农村女人和那些积极向上的男人们。但是当我认真仔细品读的时候,我发现,《平凡的世界》中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动容。

路遥所刻画的那些人物形象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让人心酸的同时还忍不住想要抹上一把眼泪。

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他们那代人到底吃了多少苦,我想我们这代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除了“穷”,或许再也找不出更加贴切的字来描述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

少安结婚前他的父母亲为了他的婚事愁得整宿睡不着觉,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厚着脸皮去了金波家借钱,在这个细节描写中,金波的父亲和母亲的表现让我极为感动,那个年代的人,他们之间的情谊是那样真,那样纯……

而如今,不得不感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再也不会为了吃喝而发愁,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一部分人开了豪车,住上了豪宅,当然这没什么不好,追求高质量生活这无可厚非。

可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生活是越来越好,道路是越来越宽,人们的内心也是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跟着一起变得越来越遥远……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是多么让人艳羡。

在当下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已经很难看到纯粹的爱情,但小说中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感情是那样纯,让人感动,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让人惋惜,这些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中,小说里的另外一个人物孙兰香我特别喜欢,这个女孩儿太懂事了,记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演到兰香要退学的那个片段,我忍不住落泪了,她太懂事了,让人心疼。其实,在整部小说中对于兰香,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但是我却对这个女孩儿非常敬佩。

他们是一群平平凡凡,几乎没有闪光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小人物,这部小说从始至终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没有此起彼伏的故事情节,但是这部著作却魅力无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它吸引了无数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一代人!

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值得你我他细细品读!

张海贞,河南驻马店人,不喜胭脂水粉妆饰自己,不喜金银首饰那些身外之物,喜读书,爱写作,拙作散见于《知音》、《中国青年》、《深圳青年》等国内知名期刊。写你,写我,写他,亲情,爱情,世间情,欢迎私信给我,你说我听,我愿意用手中的笔去书写那份温情。


遇见灵灵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好不容易扭转了扩大经营砖厂的亏损局面,有了钱,资助了学校,可秀莲得癌症死了。少平更是经历种种苦难,找到了在矿上挖煤工作,看到希望,要和晓霞实现约定的时候,可田晓霞却被洪水冲走淹死,在矿上帮他的那个老大哥也出事故死了。润叶的丈夫因车祸成了残废...结局似乎有点悲,而生活还是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一切终又会归于平淡,或许,这也才是真正的生活。不过兰香这个不甘贫困自强自立的女孩,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赢得了爱情。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平凡的世界》就是我的精神的支柱,总能在最痛苦的时候给我前行的勇气。





琴剑天泽



用意志支撑起《平凡的世界》的路遥发出对人性灵魂的拷问,用形容少平的话形容他就是"虽然经历各种磨难,但他的一生是辉煌的!"。而他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也是辉煌的,那平凡世界里的感情世界亦是灿烂的,予人一种踏实感。

可以说《平凡》在描写感情世界时对"阶级鸿沟"和"门当户对"两大词汇有了更准确的定义,那便是后天思想和三观的殊途和对等,自然跳脱出出身阶级和硬件设施的浅薄谬论。像健全而一路踏实做事业扶摇直上的"农民子弟"润叶和截肢瘫痪沦落修鞋匠的"官二代"向前,精神结合早就跨越阶级和外在,像"慧根苗子"少安和"斗字不识"的秀莲,两个人的苦干意识和心灵相通是紧密结合的真象。像少平和晓霞用知识牵引行动拓宽格局摆脱出身的天差地别使之"门当户对",亦诸如兰香和仲平,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三观格局相同相通是他们沟通结合的桥梁,是《平凡》里的感情基调。而顾养民和金秀以及金秀和少平则是强劲反面例证,他们彼此的精神是不相通的,纵然身世或背景地位相似亦无济于事。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农村,从小衣食拮据,毕业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张欣,14岁移居香港转而留学英国,荣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年薪百万。两个人背景不同环境不同以至于生活习惯都迥异,一个豆浆油条一个牛排咖啡,却能天壤之别相重合,用张欣的话说"欣赏潘石屹骨子里的自信、淳朴的品质以及独特的思维。"不论你曾是素人或富翁,感情无疑都需要精神和格局的契合……


一个人用自己的精神一笔一划描绘出的三观格局,是最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捞不着,有别于物质和皮囊,一眼可见的。却能奇迹地使人与人快速而紧密地结合,还牢不可破。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尤其在感情世界里精神契合是"地基"和"主框架",其它都是陪衬,而它延伸出来的力量更是无穷尽的,甚而能跨越生死。《平凡》里的感情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不凡啊……

正是古人说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今人说的"恋爱或夫妇生活,如果没有精神上的一致、意志的契合,在精神力非常强的人,那是最大的悲剧"啊……

惭愧浅尝辄止,然感君一阅


洛洛文化


那真正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或许自己在少年的时候,对阅读是抱有偏见的。那时总喜欢在一些辞藻光鲜的文字中找一种对事物的感同身受,现在看来,显得浮躁幼稚。承载以前的观念,对于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产生抵触与规避,毕竟网文泛滥,年少轻狂,所以很多赋予流光幻想的文字在当时更能牵动内心的悸动。这本书让我感受不同。

1、文学的理解

如果说曾经沉迷的文字让我天马行空,那么这本书它让我真真切切踏在了土地上。有一个误区需要说明,不是所有文学都那么阳春白雪,让人高不可攀,它可以是通俗的,让我们深深沉浸的…

2、情绪暗流涌动

回想看完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难以平复的,波涛汹涌,难以名状。比起历史的厚重,其中的情感更让人感染悲怆。正如书中所说“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对于书中的那些人儿,我不知该是惋惜还是无奈,沉痛却是难免的。

亲情,爱情,友情。在那样一个久远的时代,是那样弥足珍贵,因为它有着时代的延绵,有着最质朴的美。或许那该是最恒久的,或许又是最脆弱的。有一种哀伤流入心里,不知我在为谁而怜悯,或许该是命运对众生的怜悯。就像书中那个如故事一般破碎的约定,一个早先被女主人公提到的,带有遗憾和泪的伏笔。

太多东西想说,却恨词穷意未尽。

用书中提到的吉尔吉斯人的那首古歌做个结语——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突然忘了,书中的泪眼,究竟是属于你我,还是属于每一个梦中人...


阿谦的故事小酒馆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格,当我一次次为人物的意志所折服,并为他们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时,往往灾难也如期而至,在心里建立的高塔也轰然碎了一地。希望与失望总是这样交织。


说说少安和少平

我把希望寄托在在开始出场的少安身上,可是这个精明又善良的农村小伙子是那么理智,爱情和现实不能得以平衡,两位有着地位差距的人怎么能在一起呢?农村小伙子自然配农村姑娘,于是我们理智的少安选择了理想状态的农村姑娘秀莲,丰满的身体,能吃苦的精神。润叶为此伤心难过郁郁寡欢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可是我们不能怪少安,他13岁不上学就开始为一大家子人操劳,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是马车上吆喝着大家前行的人,由不得他任性,在那样的时期也由不得出差错。可是这样我暂且不能接受,时长想如果少安和润叶在一起了会怎样,一定也会历尽艰辛吧 !随着事情的继续发展少安和秀莲在艰苦劳累的日子建立了爱情,而润叶和向前也在苦难后走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不相同,缺又是经历事事的必然。少安在事业上开办砖厂,有起有落,最终成功,为了他亲爱的双水村资助建学校,一切多么美好,幸福生活在前方招着手。可劳累的秀莲看见了那双手却过不去了,走向她的是肺癌,然而在那天学校落成时她是高兴的吧,像结婚一样穿起了新衣服,这就是他们的婚礼啊,领导那么多,村民那么热情,场面红火热闹,他们是双水村最受欢迎的一对夫妻。我在心里祝福这少安和秀莲,在病魔中可以乐观的享受着最后的爱情。


而少平的爱情也已开始,少平长大了,上了高中,读了不少书,是个有知识有头脑的青年,他一定会在在贫困落后中走出来,然后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在经历了那么多动荡那么多插曲,少平和晓霞青春萌动的心终于贴在了一起,他们分居两地,跨越地点,跨越时间,只能在书信中倾诉爱意与想念,用现代的话就是异地恋,可有了电话,没了时间的差距,却往往难在一起,让我时长感动而又惶恐不安 。爱情总是既甜蜜又痛苦,对于未来,少平又那么多愁善感,是啊,一个是大城市的记者,一个只是个掏媒工人,天差地别,天壤之别,谈何容易,可晓霞是新时代的人物,是浪漫的“男孩子”,为这千里迢迢来到大牙湾,让她心爱的人放心,她永远是爱他的,他们是要相爱一辈子。像《热尼亚-鲁勉采娃》中那样,两年后在他们常常散心的古塔后小山湾的大树相约,事事变化无常,命运往往那么又那么相似,结局像书中的一样,我向往的、祝福的女主角牺牲了,为了在洪水中救小女孩。我忍不住责备她,救生人员不是比她更专业么,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善良的人可能都会那样做,这是好人好事,值得赞颂,可是少平怎么办,我在书外那样担心他心疼他,同时又心酸无比,明明很有才华,却要干那么肮脏那么劳累的活,只能靠出卖力气生活,只能躺在肮脏的破被,露出要烂掉的后背,借着蜡烛微弱的灯光读书,原谅我就是那么庸俗,少平是我在这本书中心灵的寄托,我愿希望之灯永远照耀他,他已经那么多不幸,为什么还有在他伤口撒盐。命运反复无常的捉弄他,回到大牙湾,忙忙碌碌的干活可以让他暂时忘掉恋人离别的悲伤,可当上井时,他只能躺在山林里独自想着亲爱的晓霞,就这样还不够么,作者不让读者心痛是不会罢休的,井下危险重重,受伤在所难免,我们忧郁帅气的少平毁容了!!!

可我自私的想那样是不是就可以离开大牙湾,重新生活,在不用去劳累,不用一身黑水?我不如少平对劳动的含义理解深刻,我单纯的不想他受苦,可是大牙湾对少平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越劳累记忆越深刻,那里是他心灵的归属,也是他埋藏伤疤的地方。(不想提惠英嫂,尽管她是好人,对少平也好,可越好我却害怕他们在一起,剧情发展也许是也许不是,可是我个人不愿,我希望少平去阳光下,离开那,秀也可以,别人也可以,重新开始)


愿离开妻子后的少安,回到大牙湾的少平,寻找青海姑娘的金波,以及书中的每个正在热恋,正在生活的人们,一切安好!


蛮吉344


<平凡的世界>很经典的一部书,每次看完后的感触都有些不同,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小说,它真实的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无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从不言弃对生活的希望。少安和少平身上的闪光点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学习和效仿的:无论生活条件有多艰辛,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换来的劳动成果、创造的财富,才能使我们的腰杆真正地直起来,只要坚持,就有希望!故事里的晓霞,是一个对待生活积极向上,对待爱情坚贞不渝的年轻时尚女性,以及对生活在每个阶层人民的深刻理解,敢于面对现实、批评现实......她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榜样。田润叶这个人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千万个,照样,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无数个田润叶式的爱情,润叶是那么地善良,她的灵魂和她的内心世界是那么地干净,年少的她以为只要自己全身心的爱着她的少安哥,不管什么千险万阻她都能克服,可她还是败给了她的少安哥,败给了残酷的现实。在她听天由命、精神游离的嫁给深爱她的李向前时,她还没有接受现实,她还活在她为自己和少安哥编织的梦里,当她看到少安哥幸福的过活时,她的心死了。她的冷和触不可及的美把向前的热情和灵魂活活的扼杀了,以至于当向前把他的下肢遗失时,才触动了润叶那颗冰冷的心,她的责任、怜悯、和善良驱使她接纳了身体残缺的李向前。她开始用一颗怜悯的心去了解这个视她如女神的男人,经过时间的洗礼,润叶的心暖了,又有爱了,她渐渐爱上了这个视她如珍宝一样的男人,慢慢的她把她的少安哥封锁在"青春的记忆"里,少安哥只是她为自己编织的梦,人不能一直都活在梦里,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她要从梦里走出来,要从现实中过有滋有味的日子。秀莲是火一样的女人,是中国千千万万典型妇女的缩影,她爱少安哥,从她第一眼看到少安,她就知道,这就是她要找的男人。在残酷的生活里她用她全身心的爱暖着这个冰冷的男人和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只要能和她的男人在一起,她已付出了超乎常人的体力去维持着这个家,"你笑,俺和你一起笑,你哭,俺为你抹泪,只要有你在,再苦俺也不怕!"面对这样一个女人,再冷的心也能化了,少安爱上了这个女人,他要尽他的所能把日子过好,让这个跟他受苦的女人,也能过上几天好日子,这是这个男人一直奋斗的目标。政策变了,日子终于好过了,可常年的操累让秀莲这个可爱可敬的女人过早地患上了肺癌。生活啊,你为什么要这么地残酷?没有回答,只有默认。这就是生活,我们还要面对。"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可以过不平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