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忍受孤獨,到享受孤獨,讓你感覺如何?

忍受孤獨享受孤獨


從忍受孤獨,習慣孤獨,至享受孤獨,這是人思想的一次重大昇華。沒有人喜歡孤獨,真正表現出來孤獨的人,都是自我與社會的脫離。真正孤獨的人,是思想上的孤獨,是曲高和寡的孤獨。

忍受孤獨,是被動的孤獨。這時的人生處在黃金期,生命活躍期。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生命充滿陽光。但生活總會給活躍期的你以迎頭痛擊,讓你嚐嚐真正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時,就經常會有孤獨感,覺得沒人理解自己。習慣孤獨。隨著年齡的增大,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孤獨,越來越不喜歡熱鬧,越來越不喜歡嘈雜,熱衷於獨處、幽靜、冥想,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開始有了家國情懷,開始思考宇宙的構成。這時的你,已經習慣了躲在小樓成一統,習慣了用第三隻眼看世界。享受孤獨。則是人一生的沉澱,人生的厚度、寬度、高度都超然物外。你會發現人除了這副臭皮囊,真正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是思想。這時的你,會真正享受孤獨,覺得只有孤獨,才配得上你的思想。

孤獨是人生的境界。有的人把沒有朋友、沒有事業、沒有金錢認為是孤獨,往往製造熱鬧,營造熱鬧,來收割心中的荒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有的人把思想上孤獨作為人生追求,在深山老林,曲徑通幽處,南山悠然處,種植思想中的花園。有的人大隱於市,遊走於販夫走卒、權貴士人、樓臺亭閣,卻始終保持著思想上的高貴。這時的你,真孤獨。

孤獨是孤獨者的墓碑,孤獨是孤獨者的墓誌銘。


天山雪松211345061


在百度上查看一下孤獨的具體含義: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按照以上孤獨的概念自己應該還沒過這樣的消極狀態。但是從日常生活中自己確實有過一段孤獨的日子。這就是因為孩子在外地,結婚有了孩子一直都是婆婆帶的,自己在假期和愛人一起過去替替孩子奶奶。2017年暑假由於單位有急事需要回家。於是開啟啦一個人的生活。開始幾天好像還沒什麼感覺,之後自己感覺下班回到家越來越孤獨,一個人不願意做飯,不願意吃飯,覺得無聊的很,特別是到了晚上失眠。有一天晚上睡不著,自己就隨手拿起一本《聲律啟蒙》這本書,看著看著睡著啦。第二天晚上自己仍然拿起這本書躺在床上看,不一會困的眼鏡睜不開啦。之後這種孤獨的日子也都是這樣度過的,反而沒有了孤獨感,反而對這種孤獨感有了一種從沒有過的清淨。漸漸的自己開始喜歡上這樣的日子,感覺是一種享受。現在自己也不喜歡到人多的地方,也悄悄的退出有些朋友圈,過去是沒事時大家一起家長裡短聊天。現在感覺特無聊,在單位沒事的時候自己看看書,教練字,現在經朋友介紹我又上了頭條號,在這裡感覺自己知識貧乏,更要加強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

不知這個答案是否滿意?


王鳳雲wfy


從忍受孤獨,到享受孤獨,我感到涅槃重生

忍受孤獨:總是在失意無助的時候,孤獨感就莫名其妙地紛至沓來,所有的熱鬧和喧囂都無法一一排解,那份傷痛和落寂無法訴說也無處訴說,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忍受著孤獨,暗自神傷。

涅槃重生:經歷過無數次的傷痛和打擊,也經歷過無數次的從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的歷程,終於明白,人生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沒有人會一直地陪著你走。不管人生的路途是精彩還是落寂,最終都只能獨自欣賞。頓悟之後一身輕鬆,孤獨也就不再是忍受而是享受了。

享受孤獨:靜靜地獨對自己的心靈,品香茗,賞繁花,讀好書,寫美文,閒暇之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原來享受孤獨,是如此的美妙。


攬勝lansheng



愛玉努斯


當孤獨是被動地孤獨時就是忍受孤獨,比如失戀、被朋友傷害等等,那樣的感受是十分難受和難熬的,甚至生不如死。而享受孤獨的狀態,那也不應該叫孤獨了,更準確地說是獨處,或獨處、或呆在大自然中,享受獨處的美好感覺⋯


寧波櫻桃谷


能享受孤獨的人,是在先天的條件下,根據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經過人生百味津泡,歷練,磨難,醒悟,悟透,看開,經過長時間的靜修才能達到的一種修為,才能享受孤獨。要悟透,不然是孤單。


赤誠為一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害怕孤單,卻已習慣了,漸漸愛上了孤單,因為那樣沒有人能傷害我,就這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挺好!


林十玲


忍受孤獨,說明那時的狀態是向外的、相對浮躁淺層的;享受孤獨,應該是逐步做到了內觀和自我覺察,將心靈、精神往內深度沉澱了,靜下來了;這種感覺是非常舒服的,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篤定,也是真正個人幸福所在;人最終,都應學會享受孤獨。


少年應得五車書


從忍受到享受孤獨的過程是人生成長的過程,是內心自我修煉的過程,是經受,歷煉,明悟,放下的過程。不經過時間的洗禮,是無法沉下心享受孤獨的。閱歷,智慧增長到一定階段,享受孤獨是水到渠成的。


qzuser


從忍受孤獨到享受孤獨,我們經歷了一個深刻的歷練,但也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飛躍,變得更有力量,更深刻,更包容,更慈悲,更有智慧,更懂得感恩,愛自己,愛身邊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