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談論東北大米好的時候,就會有人提到東北原來不產稻,東北產稻不過百來年這件事?

ZBLiu


很多人認為:東北大米的起源是日本和朝鮮開拓團!

近代歷史記載,1931年左右,日本策劃朝鮮的開拓團,選擇在長春的萬寶附近開墾水稻,引發了震驚中外的萬寶山事件!事後在中國東北的朝鮮人為避免受中國人報復,逃往鐵道沿線避難(日本控制南滿鐵路,即中東鐵路)。直至日本完全侵佔東北。1931年前後,吉林省曾派出100多名農業種植技術專家專門到朝鮮和日本等地學習種植技術。一年後,100多名專家學成歸來,並利用所學技術在德惠市試種,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水稻也隨之在德惠市松花江岔路口一帶,開始大面積種植。才有了今天松花江沿岸的優質東北大米,供應全國!

那麼,在日本人引進日本大米之前,東北是貧瘠的北大荒?荒無人煙?

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看民間傳說:

傳說中,位於北緯40度——45度之間的長春,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最適宜水稻生長的氣候條件,還曾經是東北第一個政權夫餘國的王城;也曾是渤海國的重鎮與重要的商業中心,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傳聞稱,康熙皇帝曾於1682年巡視現在的吉林省,在看望清朝皇族根基時品嚐到了長春松花江大米。此後,長春松花江大米便開始出現在紫禁城的御膳房裡,皇親國戚的餐桌上。

如果傳說不足以為信,東北種植大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這是有史料可尋的!

渤海鎮(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市)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且響水鄉所處的地理條件特殊,土質鬆軟、肥沃,優於其它稻田,極利於水稻生長,因此響水大米早熟且飽滿、優質。早在明、清時代,響水大米就被譽為“皇糧”、“御米”,是向朝廷進貢的貢品。

史料記載:

稻又名稌。崔豹在《古今注》中日:“稻之粘者為黍,亦謂稌為黍。”

《新唐書·渤海傳》記有“盧城之稻”,盧城就是渤海中京顯德府的盧州(今吉林省安土縣石門鎮一帶)。

《吉林通志》載:伊通河一帶產稻最佳,粒長色白,俗名“本地鮮”。伊通河即是渤海盧城故地,這一帶氣候溫和,水系發達,便於灌溉,有利於水稻栽培,至今仍是吉林省重要的水稻產地,此地種水稻遺俗和渤海不無關係

石門古稱盧城。有著悠久的水稻種植生產歷史。

喜歡吃東北大米的武則天

渤海國全盛時期,以吉林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東岸,韃靼海峽沿岸與庫頁島相望,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的咸興附近。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其時,坐落於北緯43度附近的中京顯德府盧州(今吉林省安圖縣石門鎮一帶)成功地種植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亞寒帶水稻——盧城之稻,並一時間聞名遐邇。《新唐書·渤海傳》記載:“俗所貴者,曰大白之菟……柵城之鼓,撫餘之鹿……盧城之稻”。

唐代貴族稱讚,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湯如乳、溢濃香,被譽為稻米中的極品,古渤海國曾多次沿朝貢道向唐朝納貢此米,供皇室享用。

野史傳聞:

1.當年武則天攻打高句麗,就是為了盧城之稻的貢米!後來讓大臣們每人吃一碗

也有另一種說法:唐代以胖為美是少數民族的眼光,包括武則天本人就是吉林人,在關內執政後,非常想念家鄉的大米!

多次要求渤海國進貢!

(當然,這只是坊間傳聞)

不過,盧城之稻確實有史料記載的!

《新唐書,渤海傳》中記載:“俗所貴者,曰大白之菟,……柵城之鼓,撫餘之鹿,……盧城之稻”。盧城稻米在唐渤海時期就享譽全國,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湯如乳、溢濃香,譽為稻米中的極品,古渤海國曾多次沿朝貢道向唐朝納貢,供皇室享用。

此後,高句麗戰敗後,“盧城之稻”又被引種到南邊的朝鮮半島後因蒙古入侵,朝鮮難民跑到日本

成了今天日本和韓國引以為傲的優質大米的母本,這段歷史無論真假,都對世界稻穀種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

所以,東北大米不能簡單的說是源自日本,而是迴歸吉林!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傳說在翻天覆地的鉅變中雖已無從考證,但松花江大米卻被後世人廣泛播種,代代傳承。

古往今來,這片肥沃的土地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自然培育了優質的東北水稻、大豆、高粱、穀子等!

從而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東北同胞!

感謝這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我可愛的故鄉


家東北味道


東北的水稻種植歷史缺失挺短暫的,大概也就200年左右吧。水稻的大面積種植,還是近40年左右的時間。對於東北水稻的開發,我聽說過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日本侵華時帶過來的水稻栽培技術,還有一種說是以前從朝鮮進入中國的朝鮮人帶來的水稻栽培技術。但是基本上可以明確的是,東北的水稻栽培起點確實是從外國傳過來的。


不有首歌唱的好嗎?“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哪裡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也就說明了,以前的東北主栽作物是以大豆、高粱、麥子這類的旱田作物為主。之所以以旱作為主,就是以前的東北地廣人稀、沒有機械化的介入,憑藉人力和畜力是很難大面積開發耕地,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建國後的十萬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的壯舉。


所以,像題主說的那樣,東北的水稻種植歷史確實很短,能夠大面積的栽培還是在近40-50年的時間,我沒記錯的話在80年代之前,東北的主要食物還是以玉米麵和高粱米為主的。主要原因在於水稻栽培需要付出的人工、財力、物力遠超過玉米、大豆、高粱的種植難度。如果沒有機械化的參與,現在的水稻栽培遠遠達不到現在的規模和水平。

因此,說東北的水稻栽培歷史短沒什麼不妥。但是那又能怎樣?東北獨特的氣候條件、土質和粳稻品種特有的優點,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只能說,說出這話的人可能點嫉妒的心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這片土地上種水稻的歷史有多少?以前還問過專家,說的也是個大概,不過基本脈絡和大家能查到的資料也都沒有太大的出入。其實倒過來想想就不難理解了。第一、闖關東之前,東北這片土地上是什麼人在生活?第二、闖關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第三、為什麼要闖!一想就明白。

咱先說第一條,闖關東之前的年代(東北)黑龍江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什麼人?遊牧民族啊,逐水草而居,人家也不種地啊!能種些玉米和小麥之類的就已經不錯不錯的了。像水稻這種既需要固定種植地塊,又需要大規模引水灌溉,收穫之後更需要專門建儲存場所的作物,自然是入了食譜的。

再說第二條,闖關東什麼時候開始的?這點很關鍵,這些闖關東過來的先民才是東北這片土地上真正的拓荒者、種植者。但是!最開始也沒幾個人種水稻!就算他會種,也不敢種!原因太單簡了。費盡力氣,開水田,引水修渠、從種到收......沒等收呢,就是收拾了!!!人家不讓種唄。為啥不讓。又涉及第三條了。

第三、為啥要闖關東。當年的大饑荒等原因固然重要,但為什麼不往南方去呢?南方可種的地已經有本主兒了啊,去了這麼多人......“搶”得過人家嗎?那就往東北走!成片成片的“無人區”啊。土地太吸引人了。但是隻能用“闖”的方式去。人家不讓。這是龍興之地,已經封禁了。

這個時間順序想一想也就明白個大概了。專家的說法是,東北種水稻是分四個階段的。水稻引入東北一般認為是十九世紀中葉。算算時間點也差太多......其實資料上網一查就知道了。反正東北大米很好吃!有機會原嚐嚐當年新打的稻米吧,跟您在超市買到的肯定不是一個味!香!


生活報


儘管東北種植水稻的歷史很短,但是東北的大米品質確實無可挑剔,這得益於東北的自然環境。由於生長週期長,東北大米的營養價值是高過南方地區的。

比如知道的五常稻花香,五常稻花香種植坐落於五常河套種植區域,為松嫩平原最肥沃地段,全年無霜期140天,年日照2629小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

條件,成飯後其味道清淡略甜,軟綿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豔麗,剩飯不回生,並含豐富多種營養物質,煮粥漿如乳蒸飯油亮清香(維生素E含量高),是目前國內最高檔大米之一。但是,由於利益驅使市面上假貨太多。市面五常大米的量高出產量的幾十倍。

東北是出好米的地方,加之生態環境的改善更使東北大米更加提升檔次。

不要管歷史多長!前些年蘭州的白蘭瓜就比原產地美國品質高是一個道理。



四十多年前在吉林省居住,家在山地和平原交界處。向東、南是山地,多種植旱作物,玉米、穀子、高粱、大豆、地瓜、土豆等等;向西、北是平原,還有沼澤溼地,除了旱作物及小麥,有不少地方種植水稻。有朝鮮族群居的公社、生產隊,他們特別善於種植水稻,出產的大米米質特別好。還有部隊農場,利用溼地開墾成水田,附近的學校組織師生搞學軍活動,去部隊和軍人一起插秧、施農家肥、除草、除蟲,秋天還去割稻子。那時的稻田,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純有機的大米,比現在的五常大米還好。


俺那旮沓


鍾情三農以為,現在媒體也好,群眾也罷之所以選擇性的不提及東北種稻歷史並不悠久這件事,主要還是為了遮羞,這是一段並不光彩的回憶!

東北大米種植歷史不到200年!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已經超過了6000年,但是東北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也就是一半多年的時間,也就說清朝末年才開始的,至今仍不到200年,在此之前的數千年裡,東北主要農作物並不是大米,也不是玉米,而是大豆和高粱這些雜糧雜豆。

想必大多數朋友都聽過一首具有東北特色的歌曲——《松花江上》,正如這首歌曲中唱的那樣,東北都是“遍地的大豆和高粱”。確實如此,因為東北地區的主要的糧食作物都是大豆和高粱,哪怕是玉米的種植歷史也不夠長。

這個歷史長度和我國長達6000年以上的水稻種植歷史來比,相差還是很大的,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鴉片戰爭後,東北水稻種植得以推廣!

因為據筆者瞭解,目前的東北大米近現代的種植歷史和近代西方侵華戰爭有關,這算是我們民族的一道傷疤,被很多人選擇性的忽略掉了,導致很多人對此並不是太清楚。

如果真的追根溯源的話,東北從19世紀中後期,也就是清朝末年的時候才開始有了大規模的粳稻種植,具體時間應該是在鴉片戰爭後,也就是1850年前後,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徵收更多的賦稅以進行對外賠款,加上當時的朝鮮還是清朝的附屬國,就默朝鮮農民來東北的吉林部分地區開始種植水稻,當時朝鮮農民種植的多是粳稻,一年只能產一季,和我國南方地區種植的秈稻有較大的差異。

此後,在東北當地的民眾的辛勤和汗水下,東北的水稻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由原本的中朝邊境地區逐漸向什麼辦法擴散開來。

現在,東北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中晚秈稻產地,為全國人民貢獻了大量的優質大米,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不能忘卻他們。


鍾情三農


東北種植水稻的歷史真的不長。

以前東北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高粱和大豆。其次依次為玉米、小麥、穀子、糜子、稗子。

東北小面積零散種植水稻的歷史不過200年。小規模種植水稻的歷史不過100年。規模種植水稻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大規模種植水稻是包產到戶以後。

東北小規模種植水稻最早的是清末民初時期的朝鮮移民和滿洲國時期的日本開拓團。當時朝鮮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當時種植的水稻以日本品種為主。

直到現在,東北水稻品種和日本水稻品種的親緣比較近。和我國南方的水稻品種親緣比較遠。上世紀70年代,我國引進日本水稻品種豐錦,是我們盤錦市的主栽水稻品種。80年代又引進了秋光等日本水稻品種。

現在我們盤錦市主栽的所有水稻品種,幾乎都與日本水稻品種有親緣關係。

日本水稻品種培育更注重大米的口感,非常好吃。現在我們盤錦市種植的水稻生產的大米也非常好吃。有不少水稻和大米出口到了日本。

頭幾年有報道說,有人從日本以每公斤上千元的價格買回日本大米,到家後發現這些大米正是中國盤錦出口到日本的。

水稻種植歷史是否悠久。並不代表水稻種植技術的高低。與大米是否好吃更不存在關聯。

東北水稻產量很高,品質上乘,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良品種。

東北水稻幾乎都是常規粳稻。很少有種植雜交水稻的。黑龍江省水稻生長期達到130天以上。在遼寧盤錦,水稻生長期達到158天至170天左右。營養豐富的黑土地加上較長的生長期,使東北水稻的果實積累了大量的營養物質,造就了東北大米優越的品質。


盤錦陽哥


東北以前漢人不種水稻的,種水稻的只有朝鮮族,他們主食就是大米,我七九年的,我小時候就看見我跟前朝鮮族種水稻,我八九歲以後我父母還有我們農村大隊漢人才種水稻,而且漢人種水稻是撒稻種,朝鮮族是插秧苗,我快二十歲以後,漢人才開始學朝鮮族插秧苗,撒稻種產量肯定低。所以小學學地理書沒說東北產水稻,就說東北產麥子,麥子地我就見過一次,麥稈我可沒少見,這裡人用它做大坯蓋棚子用,都小時候見過的。


東北女人yxm79


這是我們的文化習慣,一般情況下有人就某件事特意表揚別人的時候,大多數人會找幾件他不好的地方來證明他不好,尤其是大義這方面。說東北大米好,在那些人眼裡就是說東北好,我們幾乎所有人小時候都經歷過別人家的孩子,從潛意識裡就觸了這些人的“逆鱗”了,所以他們抗爭的結果就是這麼個意思:你的大米好有什麼了不起,你不過是個爆發戶(好吃但是種植時間短)。這和聲稱我們多少年文明,美帝還不如我們一個朝代長的人一個心理


用戶不一樣的看法


就知道小日本來之前就有水稻了,我家興凱湖農場,有條界河叫松啊叉河,聽老人說河邊叫東北林子,一個高崗一戶人家,後來日本人來了都整雞西挖煤死的好象就倆戶回來了,我在東北林子開荒時幹完一塊地一看這不是水田嗎,有池埂有上水有下水,後來還掉菜窖裡一回是連車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