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情,从我踏入军营时,她就融入我的血液里。

脱下戎装,岁月如梭,而她却依然带着无尽的温暖,让我穿越时空千里寻觅。

相聚的日子里,我感受那熟悉的温暖与牵挂,沉浸在浓浓战友情的涌流中,我陶醉了……

一一题记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人间四月天,战友情谊添。

我和罗光明战友启动江南会战友,拜访原铁道兵十九团后勤处干事莫炳法,是我俩行程计划的最后一站。

2019年4月6日,当我俩还沉浸在与金华战友重逢时,莫干事就打来电话,询问我俩行程和到余杭需要看望哪些战友,他好全程安排。

我说要看曾经一个连队的老兵金贤贵、指导员陈柏森,一个战友群的张乐生战友等……。莫干事说:“你放心好了,我会安排好的。”

莫干事是1966年余杭入伍的老战友,当年在部队是个“多面手”,后勤处的组织、宣传、保卫、群工等职责集于一身,各项工作轻车熟路,有声有色。他转业到地方后,凭能力、素质和才情,曾担任余杭区政协副主席、余杭区总工会主席。

我在部队称他“莫干事”,如今仍然习惯这样称呼,觉得亲切、亲热,零距离感。

10日早晨,我和罗光明战友在杭州市米市巷汉庭优佳酒店下楼,迎面见到莫干事、陈指导员和王文言老战友,令我既大吃一惊,又喜出望外。

此时外面仍下着春雨,马路上淌着雨水。望着相知、相熟三十多年未见,且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莫干事一行,我深深感动了。

莫干事一行为了早点见上我俩,早早就从余杭驾车赶来杭州,真是“只争朝夕”。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罗光明战友称莫干事“司务长”,他俩曾在二十连呆过,相聚更加亲切。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我见到莫干事退休后依然那么帅气,部队时的青春照片又凸显眼前。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莫干事待人亲切,平易近人,从不摆“老资格”。我当新兵时就在铁十九团宣传股搞报道,他总是给我提供线索,并陪我下连队开座谈会,搞调研。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好思想、好品德,终身受益。同时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干事、干事,就是干事”,莫干事做宣传工作很务实,默默无闻的奉献。

相聚聊天时,我看到几张十分珍贵的照片。

那是1968年修京原铁路部队驻地房山县长沟公社,在铁道兵十九团宣传股门前,莫干事与李技术员、王伯谅、于开金、赵雪芳、孔平、张振远等战友一起绣制《大海航行靠舵手》宣传匾。

“男兵也能刺绣”,我钦佩莫干事的“心灵手巧”。


  

当年莫干事在部队是“能人”,写文绘画、书法制图等很有造诣,在铁十九团机关很有“名气”。

召开大会的会标、重大宣传教育专栏等,都出自他手;他曾到铁道兵机关助勤绘制过《白毛女》幻灯片;铁四师举办部队大型宣传教育展览也离不开他……

这张照片,莫干事和孙孝祖、张振远、王素萍等战友,参加“一等功孙明超事迹展览”时拍摄的。他们从筹备到布展,为在铁四师部队开展“向孙明超同志学习”做出了贡献。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这是参加《一等功臣孙明超事迹展览》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照。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1969年,部队在修建京原铁路灵丘段时,经常组织指战员参观平型关战役大捷纪念馆。

为搞好革命传统教育,莫干事亲临平型关旧址,听取当年向导介绍平型关战役大捷的路径场景,撰写“平型关前学传统,大干快修京原线”活动宣传材料。

感染着指战员双手凿通太行山,“让深山穿峒,让山河飞彩虹”,为早日修通京原铁路奋力追梦圆梦。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这是莫干事在当年的平型关战役大捷纪念馆前留影。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在余杭相聚的两天,我们聊的最多、回忆的最多是修建南疆铁路,难忘那段艰苦岁月。

当年部队进驻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乌拉斯台,没有路和人烟,搭建的帐篷安顿好了,午饭时突然狂风大作,把帐篷掀得咕咚咕咚上下翻滚,满“屋”都是土。后来就地取材,挖土和泥脱坯盖房子住,生活环境才有所改善。

最糟糕的是缺氧,连走路也喘不过气来,当时我们嘴都裂开了皮,嘴唇肿得老厚,皮肤都变黑了。馒头是粘的,大米夹生。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是咸菜、豆腐乳、海带、粉条等。干部战士真的不叫苦喊累,迎难而上,不断适应了新环境,打通了“灯泡隧道”,修通了南疆铁路。

南疆铁路,留下了我们无穷的记忆。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莫干事一贯低调务实做人做事,从不张扬。我这次在余杭与战友们相聚聊天时,才得知莫干事转业到地方的奋斗经历。

晚上,我在百度网上搜索,凸显莫干事转业到地方工作业绩。获悉他退休前曾任余杭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

莫干事担任区总工会领导18年,心系职工,团结带领工会一班人,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他倡导并积极推行的基层工会主席由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制度,《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新闻媒体曾作专题报道,受到各地工会的广泛关注。

余杭区总工会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工会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工会,他还出席了中国工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为莫干事从铁道兵走出来的“余杭区总工会主席”而骄傲自豪!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莫干事看重战友情。邀请余杭的老战友同我俩在一起聊,在一起聚餐,情感就是不一样。

在余杭两天,春光明媚,气候宜人,繁花似锦。老天爷也很眷顾作美,在春雨连绵季节,我和罗光明战友到达,竟然是晚上下雨,白天没有遇到雨,天也凑热闹。

余杭这座文化古城给我留下了特别美的印象,尤其是享受哪里的环境幽雅,舒适恬静,空气新鲜,让我舍不得离开。

我同余杭战友欢聚,几十年的战友情,高兴和愉悦常常溢于言表,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照片左起:陈柏森、王文言、仲凤鸣、吴洪明、罗光明、张乐生、翟基生、何叶根、李小花、朱菊娣、金仁娣、盛晓梅、梁作义、莫炳法。)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陈柏森指导员是我当新兵分到十九连时认识的,那时他是副指导员,后任勤务连指导员,十分熟悉。

陈指导员和莫干事、王文言战友自接上我和罗光明战友后,先陪同到溪口村拜访金贤贵战友,随后又陪我和罗光明战友游景叙情,真是一路“奉陪到底”。

陈指导员说:“你俩千里之行,来杭州看望战友,战友相聚,高兴!开心!”

他还说:“难忘铁军艰苦岁月,战友情深意重。分别四十多年,一朝战友相聚,真是难舍难分。道不尽的心里话,说不完的战友情,真的不想说那句再见!”

(照片前排右一为陈柏森指导员。)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11日早餐后,我意外见到张乐生战友驾车来到宾馆,惊喜见到了二十连的老排长梁作义、何叶根战友,十七连的老排长吴洪明等战友。

他们告诉我,是莫干事通知他的,特地来陪同我和罗光明去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参观,说说话,使我很受感动。

我与张乐生战友原在部队机关就熟悉,近两年又同在[铁兄弟姊妹]战友群,聊天、娱乐常联系,这次能在余杭面对面拉家常,彼此非常高兴。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我与张乐生战友在参观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相拥同框。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张乐生战友说时间太短了,余杭大剧院、尚艺小镇只是开车遛了一圈,遗憾的是没有留影。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11日晚,莫干事设宴为我俩送行。

当我俩见到余杭区原政协主席、军嫂李小花以及金仁娣、朱菊娣提前在宴席厅等候,令我俩大吃一惊;

当见到仲凤鸣战友拖着正在康复的身体,和老伴盛晓梅特地从杭州乘坐40多分钟的地铁,为了再次与我俩见一面,更是喜出望外,让我俩惊喜连连。

还有战友王文言、陈柏森、张乐生、梁作义、吴洪明、何叶根等老战友,两天来不辞辛苦,不顾疲倦,一直陪伴,令我忐忑不安,久久难忘。

又见当年的军嫂,那是当兵人一个亲切的称呼;军嫂,那是当兵人心中敬佩的军人贤惠妻子;军嫂,更是当兵人感激她独自撑起军人的半边天。

“丰收果里有军嫂一半”。想当年“老铁”在边疆修路,有了军嫂的辛劳,“老铁”的后方才得以稳定;有了军嫂的无私付出,“老铁”的志在四方信念才得以坚定;有了军嫂的悉心照料,“老铁”的“家”才更加和谐幸福。

军嫂虽不是修桥铺路的英雄铁道兵,却是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最坚实的后盾。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我给军嫂们再敬一个“军礼”!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们用手机抢着留下一张又一张“我与军嫂们”欢乐的瞬间。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难忘的军营生活,奠定了我们终生的战友情谊。

忘不了,那些曾经过去了的岁月,我们不管是后勤处,还是政治处、连队,都是在铁十九团的大家庭里,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我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团结奋斗,默默奉献,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如今在余杭,莫干事联系家住余杭区的“老铁”战友,使我见到了久别的陈柏森、王文言、洪强、张乐生、梁作义、吴洪明、何叶根等老战友。

虽然大部分有四十多年未见,但是,在一次次敬礼、握手中重续战友之情;在一声声老首长、老指导员、老排长、老司务长的称呼中显得依然那么的亲切和熟悉。

久别重逢,触动真情,手拉手亲切交谈,肩并肩合影定格,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再一次表达着战友情感的共鸣,再现我们这群古稀之年“老铁”内心那份最真诚的战友情。

这是我们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以至多少年了,每想到部队的那些生活和感受,总有一种说不完的话题,总有一种无形的亲近。

毎想起我们团结奋进的铁道兵战斗岁月,我们就会倍感亲切,心中充满幸福。

正是一种深深的战友情结,才把我们天南地北不同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潜在的感情。可以说,铁道兵生活已经成为了浸透我们一生的难舍回忆﹐也是我们一生中为之光荣的回忆。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最难忘是战友情,最动情是相聚时。在余杭两天,我们常常聊天忘了作息时间,每一个军营故事的回忆,好似一串串音符,绚丽而动人心弦;每一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经历,好像一幅幅画卷,鲜活而记忆犹新,让我俩一起领略老兵风采,一起经受铁道兵精神的洗礼……

我和罗光明逐个给老战友“借花献福”,感谢王文言(照片右一)老战友两天为我俩辛苦奔忙。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梁作义老排长,我俩再敬您一杯酒!”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那天,在“欢送宴席”上,我向老战友又一次行“军礼”,激情回忆军旅生涯,共叙战友情谊,这是我一次盼望己久的交流,更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聚会。

这样的相聚,不是为了吃喝,不是为了游玩,就是为了一起说说话儿,聊一聊分别后的感受,叙一叙生活的家常。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在这天晚宴上,我被老战友和军嫂满怀真诚、满心愉悦前来赴约相聚感动着,仿佛又回到军营、回到军嫂来部队时的热闹场景,其乐融融。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两天来,余杭战友不顾七十多岁的年龄,或驾车,或乘坐公交车、或坐地铁、或步行,为了同我俩见面,为了难得的一次战友重逢的机遇,他们纷纷忘了自己的年龄,丢下含贻弄孙的家务事,一个个忙前跑后,满满的战友情。

分别时总是恋恋不舍。哪天晚上,莫干事对我说:“感谢你们俩能在我有生之年专程来看望我们,给我们战友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谢谢你和光明,谢谢你用美好的文字记录着我们的相见、相爱、真诚和友谊……其实,我也不想说'再见'!”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杭州、余杭,她让我俩留恋不舍;战友、老兵,您们让我俩激动不己,重逢的时间倍感珍贵。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难忘余杭和杭州之行,更难忘“4.11”的今夜无眠。

欢送宴会上,我不想说“再见”,可我却忍不住激情燃烧,有许多话要对老战友和军嫂说,战友情涛声依旧,语无论次的说了许多相聚的知心话、感激话,我又一次醉了……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怎能忘,在余杭短暂的两天,莫干事和老战友们陪同我和罗光明游览景点,边赏景,边畅叙战友情。

我俩在溪口村就见到了原在铁十九团宣传股工作过的洪强战友,他坚持陪伴我俩一块游览塘栖古镇后才分手回家的。

(照片左起:洪强、陈柏森、翟基生、莫炳法、罗光明、王文言)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我曾到过乌镇、西塘、周庄等古镇,第一次游览京杭大运河上明珠一一塘栖古镇,让我心旷神怡。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那天雨后路滑,莫干事担心我腿行走不便,时而搀扶着我,时而提醒坑凸处,还当起编外“导游”,带给我的是贴心的照顾,游的开心快乐。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漫步在塘栖古老的七孔广济桥上,一览整个古镇的水乡风情,想起我的故乡湖北广济县与塘栖七孔广济桥同名,顿生好感,它带给我的是远离城市喧嚣后的宁静之感,使我流涟忘返。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怎能忘,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景点,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身临其境。

早就听说余杭区塘栖镇超山村有一个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的风景区,莫干事带我俩来了。

据说超山二月梅花盛开期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誉,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 杭州——超山,苏州——邓蔚,无锡——梅园)。

我们游览时,“空山人去远,林幽不见梅”,一个错过了观赏季节的超山梅园,却让我见证了古老的唐梅和宋梅依然绿叶葱葱。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中国有五大古梅著称,楚梅、晋悔、隋梅、唐梅、宋梅,超山梅园就占有唐梅和宋梅。

(照片左起:王文言、洪强、罗光明、翟基生、陈柏森、莫炳法)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怎能忘,在“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莫炳法、陈柏森、王文言、张乐生、梁作义、吴洪明等战友,陪伴着我俩参观。

讲解员熟练精彩的解说,使我俩对“吴越春秋”、“江南市镇”、“水乡风情”三个展区内容入耳入心,犹如穿越千年时空,感受真实与幻想、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错,对以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有了新的认识。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参观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照片左起:吴洪明、陈柏森、梁作义、翟基生、罗光明、张乐生、王文言、莫炳法)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怎能忘,12日早餐后,莫干事、陈指导员、王文言战友又早早来到宾馆,他们是为我俩送行的。

王文言战友特地同司机一起把我俩送到杭州东站,说声:“再见!我的好战友!”

离开余杭亲爱的老战友,我回到北京己经一周了,依然沉浸在惊喜、快乐、幸福的记忆里……

短暂的余杭会战友,给我们彼此留下了太多的不舍之情。

战友相聚 情暖心扉


铁道兵公众号第2019-519-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