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養豬業重要信息彙總

農業農村部為中國豬價站臺!但真的上漲可能還需時間

一、一週生豬市場行情

2019年4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9年4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本週市場回顧:

行情寶數據顯示,本週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4.95元/公斤,相比前一週均價下跌0.3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豬價上漲46%,南北豬價倒掛,華南成為低價區。飼料原料方面,玉米、豆粕周均價微增,行情寶測算自配料單價相比上週微增,全國自繁自養頭均養殖利潤在400元左右,相比上週下跌30元/頭。

周內豬價小幅慢跌,週末東北止跌反彈。進入4月份以來,由於屠企對未來屠宰環節大檢查的擔憂,冷庫凍肉出現集中投放市場的現象,加之豬瘟疫情的散發,多地前期壓欄大體重生豬在近期可開始逐漸出欄。豬價整體呈現出弱勢下跌。

2019年4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二、生豬市場分析及預測

市場影響因素分析:

從本週市場變化來看,行情寶分析,未來影響生豬市場的主要因素有:

供需矛盾:凍肉集中出庫及疫情散發共同導致了當前的局勢,生豬的出欄量與豬肉的供應量齊增,短時供應偏多;而需求面則持續弱勢,鮮銷不快、走貨遲緩,屠企紛紛下調屠宰及採購量水平,屠企持續採取壓價採購的策略。隨著大體重生豬的消化以及冷庫庫存的釋放,市場的生豬及豬肉供應會逐漸轉向偏緊的方向,下旬豬價有望逐漸穩定,部分豬源偏緊地區會有上漲。

消息面:海南疫情既讓人驚訝,但其實也不是完全在意料之外。這周的市場消息非常熱鬧,除了疫情外就要數農業農村部的發聲,表示豬價未來要上漲70%,這可以說是承認了生豬產能的下降程度非常大,也是在鼓勵養殖戶可以勇敢補欄,但是養殖戶敢不敢補呢?這個疫情風險怎麼辦?仍然是難題。

行情寶本週觀點:適重生豬整體供應量有限,不存在供給持續增多的可能,除非局地疫情持續發展帶來集中出欄拋售。預計下旬豬價有望逐漸穩定,部分豬源偏緊地區會有上漲,但整體漲幅都較為有限。

闢謠!“非洲豬瘟疫情可在人體潛伏15年”言論不實!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我省萬寧、儋州等市縣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有個別微信公眾號發佈“非洲豬瘟疫情可在人體潛伏15年”言論。對此,海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進行了澄清和解答,認為該觀點不實。

2019年4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海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布勇表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嚴重危害著全球養豬業。我國將非洲豬瘟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烈性外來疫病,其強毒力毒株對生豬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但是,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其它動物不感染該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卻沒有危害,屬於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

因此,非洲豬瘟病毒並不感染人,不可能在人體潛伏。消費者只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經過肉品品質檢驗和動物檢疫合格的豬肉及其製品可以放心消費。建議大家通過具備生產經營資質的正規生產廠家和超市、商場等渠道,選購經過肉品品質檢驗和動物檢疫合格的鮮豬肉、凍豬肉;購買豬肉製品時應注意選擇在保質期內、標籤標示清楚、包裝完好的豬肉製品。

全國飄紅地區增多,豬價開啟新一輪上漲模式?

華東、華中、華南、華北地區:穩中上漲。蘇皖地區生豬價格上漲,主產區外三元出欄價14.4-15.2元/公斤,但高價成交增加。屠宰廠低價難收,外省低價豬源衝擊減弱,當地豬源較為有限,預計短線主線或穩,但局部低價或漲。湖南地區產品需求仍無改觀,制約作用較明顯。短時豬價先穩後漲,漲幅有限。廣西豬價為主,外三元規模場出欄價12.0-12.4元/公斤。養殖場出欄壓力大,目前等待解封,解封前行情穩定為主。

2019年4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東北地區:漲跌調整。今日遼寧豬價上漲,屠宰廠收購良雜豬價格參考14.4-14.8元/公斤。黑龍江下滑0.2-0.3元/公斤,良雜豬主流收14.4-15.0元/公斤。東北供應雖仍顯不足,但下游接貨能力減弱,市場供需逐漸制衡,預計近期生豬價格或主線穩定,黑龍江高價區有下滑可能。

西北、西南地區:整體穩定。西北市場生豬禁止跨省調運。受疫情影響,縣域間禁止調運生豬,市場交易較少,許多屠宰場處於關停狀態。短期止跌企穩。

需求面則持續弱勢,鮮銷走貨遲緩,屠企紛紛下調屠宰及採購量水平,屠企持續採取壓價採購的策略。屠企開工水平降低,加上國內多數地區豬價下滑,預計近期價格幅度或收窄。

全國畜牧總站發佈:最新非洲豬瘟防控措施

當前非洲豬瘟疫病流行嚴重,國內多區域都有發生,各養殖企業(場、戶)要想保住豬場,將非洲豬瘟病毒(ASFV)阻擋於豬場外部,最有效的方式是切斷傳播途徑。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全面升級防疫硬件,築牢三道防線//

首先,要築建三道防疫體系。圍牆防疫體系:完善豬場周圍圍牆,只留大門口、出豬臺、出糞池等位置與外界連通,其他區域全部圍蔽,不留任何漏洞。排水溝用鐵絲網阻攔,防止貓狗進入。生活區與生產區圍欄防疫體系:徹底隔離生產區與生活區,確保所有進出只能通過唯一大門口進入。豬舍與豬舍隔離體系:隔離區域、片區生產區域、環保區域之間築建隔離帶,用不同顏色的衣服,區分不同區域的工作人員,做到不交叉。

其次,要將廚房外移。場內廚房移至豬場外圍,選取防護距離合理的地點,對食材進行消毒,對食材進行加熱熟化,所有飯菜都經過高溫後進入豬場。

再其次,要將消毒點前置化。在現有豬場門口,增加一道消毒關卡,使用有效的消毒藥物消毒。該點要具備對車輛,道路、人員、物資、藥物疫苗的消毒。具備物資加熱功能,對所有能進行加熱的物資進行60℃,30min的加熱。

最後,要建立車輛清洗烘乾中心。所有進場或靠近豬場的業務車輛(飼料車、豬苗車、種豬車、豬糞車、垃圾車),在靠近豬場之前,都要在洗消中心進行清洗,消毒,烘乾。烘乾要求60℃,30min以上。

//二、全面封場,嚴控“五進五出”//

五進是指除了飼料、藥物、疫苗、豬隻及必要生產物資進入豬場,其他物資減少或禁止進入豬場。

飼料入場前要對飼料車進行徹底消毒,通過中轉的方式接駁進入豬場,有條件的可使用散裝料塔傳送進入豬場,阻止飼料車及飼料袋入場。

藥物疫苗在場外進行2次消毒,1次臭氧燻蒸,可以加熱的進行加熱處理後,方可進入場內。疫苗必須經過有效消毒藥物浸泡後,經過臭氧燻蒸方可入場。

外來人員、本場休假人員進入豬場,存在較大風險,視為紅色警戒。人員回場前進行有效隔離,邀請政府單位協助檢查,對需要回場人員進行ASFV抽樣檢測。檢測合格後,回場人員執行沖涼、換衣鞋,生活區隔離後,方可進入生產區。在疫情高危區域,可執行封場。

豬隻引種要謹慎。ASFV病毒感染豬,具有一定潛伏期,引種之前檢測為陰性,並不能確保該豬沒有被感染。在疫情高危區域,可以暫時閉群,不引種。

所有物資進場,先經過消毒水徹底噴淋,有內孔的(如管道),也必須用消毒水消毒;物資必須經過60℃,30min加熱後,方可入場。

五出是指所有人員、豬隻、醫療廢棄物、垃圾、豬糞出場,必須經過中轉,外來車輛不得進入場內。

豬場出豬臺設置單項迴流關卡,確保豬隻能出,不能進。

運輸車輛使用密封式豬車,確保運輸安全。

人員外出必須經過場長或者更高級別的管理人員審批,堅持只出不進,減少風險。

在疫病流行高危區域,建議停止垃圾、豬糞、醫療廢棄物外運。確實需要外運的,經過中轉的方式轉運出去,對中轉點進行徹底消毒。

疫病高危區域,實行“封場、閉群”,切斷外來可能的傳播風險,保證場內安全。

//三、切實控制飼料生產防疫安全//

飼料廠接觸的外界車輛最多,人員來源複雜,原料產地較多,運輸途經路線較長,感染風險大。通過一系列防疫手段,提高飼料廠防控等級。

第一,建立前置清洗消毒點。所有到飼料廠的車輛,在前置點清洗乾淨並消毒。原料車與成品料車使用不同的地點。

第二,廠區門口消毒。對所有進入廠區的車輛,使用噴淋系統,對車輛進行徹底噴淋消毒,駕駛室使用霧化消毒機消毒。司機人員換衣、換鞋,經過霧化消毒進入廠區。

第三,原料與成品區域隔離。原料車與成品料車從不同入口進出飼料廠,做到不交叉。飼料廠區域內對原料區與成品料區進行物理隔離,用不同顏色衣服區分,不交叉、不串崗。

第四,飼料生產區域隔離。用物理隔離帶把飼料生產區與生活區隔離開,員工上班必須進過沖涼房沖涼換衣進入生產區域。進入生產車間進行二次換衣換鞋。

第五,高溫制粒生產。更改飼料生產工藝,對所有飼料進行高溫處理。80℃,3min以上制粒。

//四、健全防疫體系,壓實防疫責任//

豬場場長要制定符合本場的防疫體系,落實防控責任。每一個防控環節如何操作,制定流程圖,對操作人員進行思想及操作培訓。建立監督機制,監督每個防疫環節落實情況,確保無漏洞可鑽。

//五、積極與政府溝通協作,打贏防非攻堅持久戰//

與當地動物防疫部門緊密聯繫,掌握實時疫情動向。邀請防疫部門提出防疫指導意見,不斷升級防疫硬件,制定合理的防疫流程,監督落實。對豬場周圍3公里的散養戶進行規範,消毒。監控豬肉產品及生豬進入豬場周邊地區,確保大環境安全。

巴西部長:中國豬瘟疫情將推動巴西肉類出口大增

北京時間23日消息,巴西農業部長特雷扎・克里斯蒂娜・迪亞斯(Tereza Cristina Dias)週一表示,巴西對中國的大豆出口今年肯定會下降,因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其對動物飼料的需求減少,但肉類出口的潛在增長將抵消這一影響。

迪亞斯表示,中國非洲豬瘟的爆發對巴西的農業出口構成了威脅,但同時也提供了機會。

巴西是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進口國。據估計,此次疫情導致多達2億頭豬死亡,影響了對穀物和大豆、玉米等油料飼料的需求。

迪亞斯在巴西動物蛋白協會(ABPA)總部與業界利益攸關方舉行會議後表示:“我們將以每噸2000美元的價格出售我們的蛋白質,無論是雞肉、牛肉還是豬肉。這肯定會減少我們的大豆出口,但我們會增加價值。”

浙江:每日從外省調入生豬約1.4萬頭

“我們公司主要養殖‘外三元’生豬,年銷售量在1萬頭左右。和去年相比,產量變化不大,豬肉價格略有上漲。”江山市石明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毛石明近日告訴記者。

記者也從剛召開的全省(浙江)畜牧獸醫工作會議獲悉,去年以來,我省(浙江)豬肉貨源供應充足,豬肉價格總體保持平穩。接下去,各地畜牧獸醫部門將持續加大衛生監管力度,並積極推進生豬產業調量提質,做到安全和供給兩手抓、兩手硬。

嚴管嚴控確保安全

根據統計,目前我省從省外生豬調入量呈上升趨勢,每日從外省調入生豬量約在1.4萬頭左右。

這麼大的生豬調入量如何做好監管防控呢?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採取了“禦敵於外”的策略,重點在全省各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設卡嚴查。去年以來,全省已累計排查各類重點場所130萬場(次),追溯省外調入生豬及生豬產品3萬餘批次。

在打好對外“阻擊戰”的同時,我省展開對內“陣地戰”,各地農業農村、公安、建設等部門密切配合,開展聯防聯控,對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等違法行為“零容忍”。截至目前,全省已搗毀150個私屠濫宰窩點,9起案件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為了確保群眾能吃上“放心豬肉”,各地畜牧獸醫部門還持續加大對“瘦肉精”等違禁物質抽檢力度,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9%以上,活畜養殖環節已連續4年保持“瘦肉精”零檢出,全省93%的獸藥經營企業實現二維碼追溯管理。

據悉,接下來我省將繼續採取清理整治倒逼、兼併重組推進等措施,逐步淘汰退出屠宰點。加強冷鏈標準和體系建設。支持引導集屠宰加工、鮮肉分割、分銷配送、專賣零售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肉類生產企業發展,實現從“調豬”為主向“調肉”為主轉變。

調量提質保障供給

浙江燈塔種豬有限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改造養殖設施、改善養殖環境,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運用新工藝提質增產。

“我們力求通過農牧結合、資源循環的方式實現生態養殖,助力生豬產業良性發展。”總經理林純潔告訴記者。

目前,這家企業年存欄種母豬1千頭,年對外可供應優質種豬8千多頭,商品豬1.2萬多頭。

據悉,全省各地在嚴抓嚴管疫病防控措施的同時,穩步推進生豬調量提質工作,保障豬肉正常供給,維護生豬市場穩定。目前,全省有平陽、象山、德清等10個縣(市、區)實現生豬養殖增量。“各地要落實豬肉產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完善畜牧業保險等扶持政策,重點在農業‘兩區’、低丘緩坡、沿海灘塗等宜養區,配套建設一批高水平的規模養殖場,力爭全年新建萬頭生豬生態牧場10家以上。”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要求,面對生豬產業發展形勢,務必切實加強“兩頭烏”等地方豬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研究出臺穩定生豬生產的扶持措施。

綠色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江山市石明畜業有限公司是我省首批省級美麗牧場,這家企業在汙染防治和循環利用上成績斐然。企業投入130餘萬元引入異位生物發酵床技術。該技術使用木屑、穀殼等作為墊料,豬糞尿等排洩物經過發酵床處理後,就轉化成了優質有機肥,“每天可以處理25噸汙水。這樣一來,排洩物得到有效處理,公司300餘畝的果蔬和苗木基地省去了買肥料的錢,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毛石明說。

去年以來,我省畜牧業綠色發展成效明顯,順利通過了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省創建中期評估,臨安、象山、寧海等11個縣(市、區)成功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併成功創建了省級美麗牧場324家,市縣級近千家。

我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8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8個百分點,全省所有地市和56個縣(市、區)制定出臺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畜牧業綠色發展已成為了新時期我省畜牧獸醫工作的新亮點和有力抓手。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還專門發文,要求各地開展生豬產業全鏈條嚴管“百場示範、千場提升”行動,重點突出入場管控、飼料原料、基礎設施、養殖環境、出場管控等關鍵環節,落實全鏈條最嚴格的“閉環”管理要求。

根據文件要求,我省今年將完成1000家規模養豬場、屠宰企業改造提升,好中選優推出100家示範場,通過2年的努力,實現全省規模養豬場、屠宰企業改造提升全覆蓋。

江西2019一季度生豬存欄下降10.2%

一季度,江西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0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9和0.2個百分點。畜禽生產出現下滑。生豬出欄782.4萬頭,下降9.0%;生豬存欄1410.2萬頭,下降10.2%;豬牛羊禽肉產量下降4.5%,其中豬肉產量下降7.6%。蔬菜生產穩中有增。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67.6千公頃,增長1.6%;產量373.4萬噸,增長2.2%。漁業生產保持穩定。水產品產量69萬噸,增長1.8%,其中,名特優水產品產量19萬噸,增長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