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高中學習|高中數學學習及複習策略

下個學期,會有一批孩子從初中進入高中,那個傳說中人生博弈的地方。下個學期,也會有一批孩子,走進高三,那個傳說中至關重要的一年。

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特別整理“高中學習法”系列,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高中知識,不負高中,不負高三!

家長必讀:高中學習|高中數學學習及複習策略

一、抓好基礎

數學習題無非就是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的組合應用,弄清基本定理是正確、快速解答習題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立體幾何等章節的複習中,對基本定理熟悉和靈活掌握能使習題解答條理清楚、邏輯推理嚴密。反之,會使解題速度慢,邏輯混亂、敘述不清。

1、熟悉課本;

2、在做練習時遇到概念題是要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再認識,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認識、理解概念。(例如函數的單調性)

3、理解定理的條件對結論的約束作用,反問:如果沒有該條件會使定理的結論發生什麼變化,例如線面垂直、平行的判定

4、歸納全面的解題方法。要積累一定的典型習題以保證解題方法的完整性。例如數列遞推公式

二、制定好計劃和奮鬥目標

複習數學時,要制定好計劃,不但要有本學期大的規劃,還要有每月、每週、每天的小計劃,計劃要與老師的複習計劃吻合,不能相互衝突,如按照老師的複習進度,今天覆習到什麼知識點,就應該在今天之內掌握該知識點,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研究該知識點考查的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在每天的複習計劃裡,要留有一定的時間看課本,看筆記,回顧過去知識點,思考老師當天講了什麼知識,歸納當天所學的知識。可以說,每天的習題可以少做,但這些歸納、反思、回顧是必不可少的。望你在制定計劃時注意。

三、精做習題

學數學要做一定量的習題,但學數學並不等於做題,隨著

高考的改革,高考已把考查的重點放在創造型、能力型的考查上。因此要精做習題,注意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當你做完一道習題後不訪自問:本題考查了什麼知識點?什麼方法?我們從中得到了解題的什麼方法?這一類習題中有什麼解題的共通性?實現問題的完全解決我應用了怎樣的解題策略?只有這樣才會培養自己的悟性與創造性,開發其創造力。也將在遇到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和未來的高考題目中那些綜合性強的題目時可以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解決它。

四、常做高考題,揭開高考試題的神秘面紗。

高考題是最好的習題,它在考查知識點時的切入點新而不俗,它正確地控制了對所考查的知識點的難度。解答一定的高考題,有助於把握高考對該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助於判斷高考題目與平時常見題目的異同,增強判斷題目信度的能力,防止做偏題、怪題。特別在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複數、立體幾何、極座標、三角部分的高考題,難度不大,而平時所見的複習資料中,有相當的習題已超出高考難度,其實,高考題目中這幾部分的習題複習時都能做,並不是很難,更不可怕,可見常做高考題,會克服對高考題的恐懼感。增強將來決勝高考的自信心。

五、歸納數學大思維、大策略。

在平時聽課時,一個明知的學生,應該聽老師對該題目的分析和歸納。但還有不少學生,不注意教師的分析,往往沉靜在老師講解的每一步計算、每一步推證過程。聽課是認真,但費力,聽完後是滿腦子的計算過程,支離破碎。老師的分析是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自己設計出處理這些問題的大策略、大思維。還要花一定的時間認真總結、歸納理解記憶。要把這些解題策略全部納入自己的腦海成為永久地記憶,變為自己解決這一類型問題的經驗和技能。

六、理想的得分計劃

數學試題分為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選擇題、填空題是基礎,解答題是提高分數的關鍵,攻克這三種題目的解法,特別是選擇題的解法,它解法靈活多樣,如:直接法、代入法、特值法、排除法、數形結合法等。掌握多種這些解題方法,會使解答試題速度快而準確,同時為解答最後六道解答題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最後建議,在平時練習時,要求自己做選擇填空題時,時間要控制在一分鐘一道題,要學會巧算和巧解。選擇填空題和前3道解答題都是數學基礎分,後3道題不是隻做第一問的問題,而應該猜想評分標準,按步驟由前向後爭取高分,要用“豬八戒拱地”的精神對付難題,由前邊向後邊拱,往往能先拱到4分,再往前拱能拱到8分一直到10分,最後剩下2分、4分得不到就算了,因為後邊屬於難點的分值,需要天才才能做得滿分。

總之,數學學科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的一門學科,數學是高考中三科綜合科之中一門拉開綜合成績的重要學科,學數學有方可尋,有法可學,望你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不盲目跟風,隨波逐流。力求溫故知新,利用領悟和理解攻克數學知識難點真正提高數學成績。

高中生學習建議:

一、高一新生到底要怎麼學數學?

從初中升入高中,是人生中的一大進步,許多學生會在這裡產生極大的波動。因為與初中相比,除了課程難度增加、課業負擔變重,班裡個體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又加之,很多同學離開父母家庭,開始過寄宿生活,尤其需要一個長短不一的適應期。這些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許多同學會產生一些適應性問題。

歸納出普遍存在的適應性問題如下:

(1)高中學習節奏太快,難以適應。

(2)作業太多,晚自習時間不夠用,往往做不完、只能囫圇吞棗,甚至抄襲。

(3)競爭激烈,壓力過大。約80%的學生都反映,進入高中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一些在初中階段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更是突出感覺到班級學霸太多,又各個用功,壓力難以釋放,甚至個別同學有失眠症狀。

(4)學習方法不適,不知道怎麼學。大部分學生感覺進入高中後學習方法不適應,學習效率低。高中學習要求養成做筆記的習慣,而學生做筆記不知道記什麼。

(5)初高中知識銜接困難,部分學生基礎差,初中知識掌握不好或根本沒有掌握,現在接受高中知識顯得十分困難。

所以同學們要注意這些學習方法:

①一定要認真聽高中開學的前兩個月,任課教師在教學中介紹本學科的學習方法。比如,一題多練好過多題一練,從而幫助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比如,晚自習時間的安排:每天晚自習開始,先不要急於做作業,而是把今天晚上的學習任務列出來,計劃每項任務的時間,然後開始學習。②弄清與初中課程的不同要求,鼓勵學生自覺適應高中學習,同時探索初高中的銜接問題。高一年級編寫銜接教材,對中下等學生,複習與高中數學密切相關的初中數學知識。

二、寫給高二、高三學生的學生

高中考試的頻率明顯增多,大考小考階段考,很多學生會考到麻木、考到疲憊、考到應付。

有些學生錯誤地認為這些考試不像一模二模高考那樣重要,不必認真對待。其實每次考試都是對這段時間複習的內容作一個測試總結。聰明的孩子總會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點,實現又一次進步。

一定要珍惜每一次考試的機會,因為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重要的鍛鍊機會,每一次考試都是對自己複習效果的一次檢驗,我們把每一次考試都當成高考一樣來認真對待,應該把心態調整到高考考場的心態,把要考的部分充分地複習好。

希望這些可以幫到同學們,大家加油!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