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慶:辣評呼市大學生半價買房現象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辣評呼市大學生半價買房現象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聽說本科學歷值錢了! 呼和浩特新規,本科以上學歷可半價買房,但要先結婚才行。

4月18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呼和浩特市大學畢業生安居工程(試點)實施辦法》的通知公開。其中提及,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往屆畢業生(往屆3年及以內),可半價買房。

同時還規定,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可申租大學生公寓,其中已婚大學畢業生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戶籍的,可申購大學生住宅。夫妻雙方均符合申購條件的,最多可申購一套大學生住宅。

公寓部分,大學生公寓可免租金2年,超過2年仍需續租的按照公租房標準繳納租金,居住涉及的水、電、氣、暖和物業費用由承租人承擔。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輿論普遍認為,呼市打響了全國第一槍,這一槍半價買房,絕對是目前為止人才引進政策中最為激進的、也是最為給力的。

房價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脆弱的神經。呼和浩特此舉無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對其他城市有示範聯動作用。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意思是"青色城",被稱作是“離首都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都市”,內蒙的省會,首府,有國際列車航線通往烏蘭巴托。呼和浩特中心城區,原本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併而成,所以以前呼市在民國時候叫歸綏。1954年4月25日,歸綏改名為呼和浩特,成為內蒙省會、首府。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大家知道很多地方這兩年搞搶人大戰,其實不僅效果不好,而且被質疑變現拉高房價。通常的路徑是——各城市低門檻搶人——戶籍人口增加——開始買房——房價微漲——政府限價——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買到就是賺到)——炒房團進入——房價大漲預期增強——無房可售——加劇上漲預期——更多人買房——房價暴漲。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一邊調控房價,一邊以搶人來救市,實際上繞過調控政策行救市之實。

為什麼這樣說呢?告訴你真實的大城市“搶人”的邏輯:中央的房產調控不可避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又不能受影響,如何既不放鬆調控,又能藝術地穩住房價?於是,打破戶籍桎梏,大量引進人才,絕對是任誰也挑不出毛病的妙計!

年輕有為的大學生,就是張“行走的房票”。他們要消費就業、戀愛結婚、扶老攜幼,妥妥的房地產剛需。用幾萬塊“引進人才”,卻能買斷了一個人的“購房期權”,再為城市創造人口、創造財富,這對地方政府來說絕對是筆“好買賣”。

中國的房價,早已大大超出普通民眾的正常購買承受力,集數代之財力購房已成常態。

這些年來,中國人的房子好像不是住的了,變成一種投資對賭物。價格暴漲,意味著存在資產泡沫,泡沫不是啥好事,房價泡沫的壞處是——會擠出消費和實體經濟投資,侵蝕民眾財富,加劇社會不公。就目前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還沒有刺破,反彈嚴重。

中國的房地產,其實已經綁架了地方政府,如果房價下跌,土地賣不出去,那會怎樣?不誇張地說,簡直就要了老命。地方也很焦慮,要死一塊死,對於土地財政依賴嚴重的地方來說,中央的調控要聽,不能有所違背,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周郎妙計安天下,不是要我搞搶人大戰嗎,那馬上迂迴,曲線救一救房地產市場還是可以的,這招擦邊球,任你也說不出多大毛病來。

中國各地的地方債大概是40萬億,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現在要讓他還債,他說工資都發不出來,財政困難得很,怎麼辦?所以現在欠的這些債不說還本,還息許多地方都還不起,中央明確地方債打破剛性兌付,誰犯的錯誰擔著,中央不負責兜底。

地方一屁股債,公務員出國、接待、培訓費用沒錢,工資都困難,機關單位暫停招人,才會有去年的六安事業單位,特別是教育口子上,教師幾個月發不出工資的事情發生,加大地方稅收吧,企業主有不幹了,中央表態要降稅減負,公務員群體眼看沒錢了,這可咋辦?怎麼辦,還得找財神爺—土地財政想辦法,房地產市場不能不救,還是不能看著大小房地產倒掉、死翹翹啊!

相比其他城市假搶人真救樓市的做法來說,呼市的做法要實在的多了,是真的利好。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你要知道,呼和浩特的工資水平在內蒙古倒數,房價卻漲幅全國居前。呼和浩特人口在內蒙古排第三,經濟總量甚至落後於鄂爾多斯與包頭,只排在內蒙古第三位。作為省會首府呼市看起來是真著急,是要真引進了留住人才了。

現在呼市的房價多少呢?目前呼市全城新房均價是9225元/平米,其中賽罕區和新城區的房價都在10500元以上。可以說這個房價不低,在西北城市中,銀川最繁華的興慶區新房房價7582元/平米,西北中心城市西安的新房均價是12708,如果不調控,都快趕上西安房價了,和湖南省會長沙全城房價均價9392元/平米基本追平了,和黑龍江省會哈爾濱繁華市區道外區、香坊區的房價12000元/平方,也差不多了。

有人不以為然,那咱們再盤盤呼市和成都比,成都的房價均價現在是新房均價9916元/平米,呼市中心市區的房價也趕上成都的房價了,這難道還不恐怖嗎!一個西北二線城市,這房價其實真的不低!有點嚇人了,甚至比東北大城市遼寧省會瀋陽的房價均價還高出2000元。

呼和浩特市的房價有啥特點呢,一句話二環以內的房價,總體以市中心為中心,向四周遞減。呼市的地王是一個叫做興泰御都的樓盤,這個樓盤價格最高,達到27082元/平方米,因為位置好,在呼市中心新城區。為什麼這個地方房價高呢,除了市中心還是學區房,據說是有內蒙古大學和呼市二中、內師大附中,在呼市接近名校的房價處於12000元/平米以上。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如果大學生半價買房的政策可以落地,這的確是個大好事,呼市的工資低,房價又如此畸形,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絕大多數買不起,除了啃老把父母的血汗錢拿出來,別無他法。當地人絕大多數人買不起房子,一個統計數字就能說明情況,呼市310多萬人口,三月份房子只賣出了197套,這不到200套房子,也可能是鄂爾多斯的土豪和烏海的礦老闆買走的。

要說這內蒙是個奇怪的地方,有錢人根本不在省會呼市,內蒙古四大富豪,第一在烏海,其他三個都來自鄂爾多斯。

你要稍微瞭解一下內蒙就知道,鄂爾多斯這裡盛產羊絨,羊絨很貴,鄂爾多斯靠著一樣特色就能經久不衰;包頭地理優勢,重要商圈,有稀土資源,烏海作為內蒙的工業城市,礦多,這些地方都是出土豪的地方,根本數不著省會呼市。

鄂爾多斯有多富?在鄂爾多斯大街上,路虎、雷克薩斯越野車隨處可見,保時捷、奔馳、奧迪、寶馬、法拉利、凱迪拉克、邁巴赫、林肯等豪華轎車,也屢見不鮮。鄂爾多斯有保時捷3000多輛,奔馳、寶馬2000多輛。

服氣不?就是放到江浙城市和珠三角城市都毫不遜色,鄂爾多斯富裕,連各大航空公司的空姐,見了鄂爾多斯身份證的土豪都要另眼相看,人家靠的產業主要是揚(羊)眉( 煤)吐(高嶺土)氣(天然氣)。整個中國的羊煤土氣四大資源,在鄂爾多斯就佔了一半,能沒錢嗎?前幾年鄂爾多斯GDP超香港這個事兒,傳的太火了,遍地豪車內地迪拜的名聲也太大。

這幾年經濟有所衰退,又說鄂爾多斯成鬼城了,說煤炭資源枯竭了,資源詛咒了,但是還是那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經濟再放緩,拿錢砸倒你,也是可以辦到的。

和鄂爾多斯、烏海、包頭比較,呼市人雖然貴為省會首府人,但是兜裡確實沒啥錢,沒啥可以靠天吃飯的營生,家裡也沒礦,所以看著呼市的房價蹭蹭蹭往上瘋長,一點轍都沒有!只有跺腳罵孃的份了!

要說大企業,呼市數得著的大企業恐怕只有兩家,一個蒙牛一個伊利,所有呼市對外宣傳的名片是“中國乳都”。最鼎盛的時期,呼市乳業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鄂爾多斯市2018年的經濟總量 3763.2 億元,佔全省總額的 21.7%,呼市GDP只有2903.5億元,作為省會城市派在老三,第一是鄂爾多斯,第二是包頭,這在省會城市裡是一個尷尬的現象。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但是我們再看看呼市的這個政策說,本科生畢業三年內可以半價買房,那麼超過三年的呢?對於那些在呼和浩特工作多年,還沒有買房的本科學歷者,這個政策並沒有照顧到,還是有瑕疵的。都是本科生,要照顧你照顧全面點啊,為什麼只有近三年畢業的本科生可以享受這個重大福利,而以往早些年畢業的本科生享受不到?在住房限購時要求滿足繳納社保年限,才可以買房,這就被卡死了,弄得有失公平不是?

另外呼市的政策上說,這個大學生半價的安居工程(試點),先行在呼和浩特科技城範圍內施行。科技城在哪呢?我們查了一下大致位置,呼和浩特科技城選址於東河以東區域,西至東河、南至機場高速、北至G6高速、東至機場連接線,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區佔地24平方公里,賽罕區佔地6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這個科技城,佔了新城區24平方公里、賽罕區6平方公里,看看那邊房價情況吧,呼市新城區現在的新房均價是12796元/平米,賽罕區現在的新房均價是11714元/平米。呼市房價較低的區縣是金川開發區、金山開發區和林格爾縣,那邊的房價起不來,都是郊區了,金川和金山開發區的房價只有5000-6000元/平米,林格爾縣的房價只有4200多元/平米。

網上很多噴子一聽說新建的科技城,就會認為這地方肯定荒郊野外,說呼市的誠意不夠,糊弄人呢?問題是那些人有沒有核實下這個科技城的具體位置呢?不做調查就胡亂判斷,實際情況都被這些鍵盤俠、網絡噴子寫死了!

其實這個科技城位置,不是很偏,那邊的房價也是呼市的高房價區域內,呼市還是有一定誠意的。可以看出來,呼市這個政策從短期來看,實際上是想帶動科技城的建設和大學生創業,與其說是搶人大戰,不如更直接說是想短時間內帶動科技城建設,官方的說法是——科技城已建成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業園,集聚310家創新創業企業。

有人問呼市讓大學生半價購房,是為了留住人才還是促銷房子?也許很難回答,或者說兩者都可以有。搞科技城需要人才支撐,搞土地財政同樣也需要樓市興旺,但是有一個問題,半價購房,這個對當地那些原本暴利的地產商來說,也不是很樂意的,齜牙咧嘴的其實也未必想執行,但是他們會不會虧呢,我看也不會虧,房地產商的利潤其實很高,房產泡沫其實很大,成本高不是在於建築成本、建材成本而是高在拿地成本,各種利益輸送,招投標背後也是該送的送,該給關鍵人物,弄點油水,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官商勾結、利益勾兌,權力尋租腐敗嗎,大家都懂的。

中國大多數城市的所謂搶人大戰搞到今天,大家其實也看明白了,其實上演的是各種搶戶口、爭房產的鬧劇。留下人才的關鍵是——城市的發展潛力和更好的就業、創業機會,要有安全放心的法治環境,還要配備靠譜的生活、教育、醫療、社會保障......

搶人大戰,其實各大城市,搶的不僅是人,別以為什麼本科畢業就是高學歷了,現在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職場上是學士不如狗,碩士滿街走,博士還能抖一抖。其實中國各個城市也是為了儲備年輕勞動力,應對老齡化,其實官方想搶的是——更給力的消費者、更多納稅人、更有活力的養老金供給者,其實是給捉襟見肘的土地財政和承重的地方債,減壓紓解,希望有動力來盤活城市發展動力,老的力量不夠了,需要新動力推進。

但是現在的搶人大戰,實際上已經演變為搶房大戰,放大了房地產市場泡沫,讓引才走向歧途,變成了變相逃脫宏觀調控,被輿論指責為變相救樓市,哄抬推高房價了。和這些變了味道的搶人大戰來說,呼市的這個搞法,其實比其他城市要接地氣、也厚道多了,誠意的話其實還是有的。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搶人大戰火熱推進,其實有一個啼笑皆非的現象——曾經的逃離北上廣又變成了重返北上廣,年輕人回到二三線城市嚇了一跳,看到家鄉的房價也恐怖、社會人情關係重,不看能力看關係,沒錢買房,一紙難求的戶口要了也沒用,紛紛打道回府,重新北漂。看到當地狹窄的擇業通道,逼仄的科技天花板、僵化的體制和複雜關係網,興奮勁馬上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煙消雲散。回來幹啥,受氣憋屈,難為人,浪費才。

回到一個常識商來說,經濟運行的邏輯是什麼?大白話就是人跟著錢走,錢跟著項目走,哪裡給的工資高,人才就到哪裡去!

現在呼市的工作多少嗎?2019呼和浩特平均工資是¥4786,2K以下 4.8%,2K-3K 22.5%,3K-4.5K 16.7%,4.5K-6K 21.7%。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拿到4786元的平均工資的,呼市應屆本科大學生,能拿到的高工資也就是3500-4000元左右,不吃不喝的話3個月工資,才能買得起賽罕區1平米房子,有當地年輕人抱怨——感覺每月都是做白工,交點家用付點這費那費,和朋友們一起玩玩鬧鬧,買買買後,就只能吃土了!

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其實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不僅沒讓這些想留下的人買上房子,反而推高了房價,各大城市房地產土地供應其實早瀕臨枯竭了,土地財政搞了幾十年,能賣的早都賣差不多了,給人才弄的住房保障又準備不足,可憐巴巴的住房保障,根本無法滿足人才大量落戶的需要,到頭來熱鬧非常宣傳造勢強烈的搶人大戰,最後也是一場鬧劇,一個美麗的肥皂泡。想用戶口把人才忽悠來,犯得著用戶口拴人嗎?戶口管得住人才自由遷徙流動嗎?要留得住人,還得靠高一點的工資水平和更多就業崗位。實際上,搞“搶人大戰”的各大城市,是沒本事做機制改革,中國改革的本質是改政府,是政府的重新定位——“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

就現在的情況是,這些幾十年不重視人才的城市,忽然嚷嚷著說自己特別重視人才,本來就有點奇怪了,你一個城市,要是社會保障達到讓年輕人不僅敢工資月月光,而且還敢借錢消費,工資夠高,有一定醫療、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的話,你這個城市不用搞搶人大戰,大家都會搶著來!

這年頭,最流行的話都是,何以解憂,唯有暴富。壞老闆跟你談夢想,好老闆跟你談錢。

內蒙,一個聽起來就很粗獷地方。大草原上騎馬射箭蒙古包,鐵血丹心射大雕,讓每個年輕人能頓頓吃上肉,這才是內蒙官方的正義。

(作者為國內知名媒體人——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院長陳安慶、中國第一代調查記者代表人物)

2019年4月22日

加入南傳交流學習群,為小夥伴們答疑解惑啦!

只要你渴望媒體展示的舞臺,南方傳媒書院就是你的目標!

別再猶豫,南傳需要你的參與!

陈安庆:辣评呼市大学生半价买房现象

往期推薦:

陳安慶:奔馳質量維權輿情刷屏,還有哪些被忽略的追問?

陳安慶:女副鄉長為男領導按摩捏腳,女公務員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熱點 | 沒點心理承受能力,你敢網絡維權嗎?

招募 | 想跟傳媒老炮兒學新聞採編獨門技巧!點開看吧!

乾貨 | pr基礎快捷鍵,學會效率高一倍!

熱點 | 誰還童模一個完整的童年?

陳安慶:你我皆囚徒—巨頭勒索式營銷VS中國自媒體內容生產困局

陳安慶:失落的煤城—鶴崗白菜房價,一面鏡子照出很多問題...

外企利星行貓膩:“金融服務費”一項涉嫌偷漏稅數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