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很多人说中国是“熟人社会”,也就是“圈子社会”,最早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曾提出的概念,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应该说“熟人”这个词含义虽不复杂,但比较特殊,容易意会而不好言传,查百科,大意是熟悉,打过交道,有关系,但不是至亲密友。

和“熟人社会”相对的应该是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提出的“陌生人社会”,我们所依赖的社会服务,比如安全、住房、教育、交通、健康等等,几乎都是由陌生人的劳动提供的。

当经济规模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人员流动性增强时,熟人社会就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于是,不少人就会本能地想把将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

有人说,熟人社会强调的是人治不是法治,办事情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生熟程度、感情程度。而陌生人社会运转则靠的是契约、制度。但也有人觉得,陌生人社会容易带来不信任和冷漠,增加人们的负面情绪和社会的运行成本,削弱道德的约束作用。不过,后者也提出,改变陌生人社会这种状态,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呵呵,貌似有理地对“熟人”这个话题啰嗦了这么一堆,主要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总有熟人来找,于是某日心血来潮,加之受人之托谈论这个话题,就问了一下度娘“给熟人看病?”,还真是个热门话题,几十页了还没结束的意思。大致浏览一下,所有意见和观点,不管直接或间接,按来源分,大体是医护人员

vs患者或吃瓜群众两类。前者大多数是不大愿意,各种吐槽,少数觉得无所谓;后者则是一边倒,可以概括为俩字“要找”!

先说说患方,理由不外乎下面这几点:

1. 可以省去很多周折,挂号、检查、取药……,那么大个医院,挺复杂的,有个人指点,当然好啊!而且最好是检查、治疗、手术等等可以插队,缩短就诊周期。

2.可以打听内部消息,比如某科哪个医生最牛,能不能帮忙加号、介绍之类。

3. 希望医生更用心,态度更好,避免“不必要”的检查用药,减免费用而得到额外照顾等等。

4. 有熟人才可以对诊疗措施更放心,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宽慰。

总之,这可不是“吾日三省(xing)吾身”,而是“三省”,省心、省钱、省时。其实可以理解,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个源远流长的熟人社会,有讲人情的传统,加上资源有限,医疗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老百姓处于相对“弱势”位置,因为对疾病的无知而恐惧,缺少安全感,于是就会对医生产生过度的信赖,或者过度的怀疑,当然也就会千方百计去争取机会找熟人啊!

再说说医方中的少数吧。

看病,本来就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朋友熟人一把,有什么不可以?难道因为是熟人,就不该得到帮助吗?而且,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到熟人、朋友,是不是心里会更舒服一点呢?

有人说其实你自身的价值,是与你能产生的价值相关的。如果你是个毫无“用处”的人,自身价值当然不会高。所以,有熟人来找,至少说明自己还有用啊。

熟人好沟通,除了间接介绍来的患者,直接认识的,多少对其有一定了解,距离就会近一些,防御心理自然也会小,说话容易找到切入点,不用转弯抹角而有所保留。有些,也不用过多解释,因为他觉得是熟人,对你放心啊!如果能做到遵守医疗原则,即使诊疗过程中有些瑕疵,也容易解释,而且有人情在,发生纠纷的概率会更低。

正是因为有这些“好处”,其实我很愿意帮熟人、朋友、同学的,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做点事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这倒也不是说对陌生人就不负责任。

而多数吐槽的,大概有什么理由呢?

1. 怕“遇人不淑”,因为有熟人,就特别啰嗦、托大,大事小事不分时间场合来找,还提各种不合理或者不切实际的要求。最后搞的介绍医生在同事面前很没面子。

这个我也经历过,不过只是极个别的。有一次另一科的同事(老医生了,算是前辈)介绍来病人,我是小字辈啊,自然重视。一直相安无事,治疗结果也不错。不过出院时要求超标带药,整理病历的学生说不敢,于是她就发飙,絮絮叨叨说:“才几个学生就敢这么刁难病人,可见别人说你们医生就是欠揍,信不信我找人来收拾你们”。学生们没吭声,我在旁边本来不想多讲,礼送出境就行了,不过听了“欠揍”那个词,忍不住了,过来说:第一,医保和医院有制度,我们不能违反,医疗原则不是在菜场菜价,可以讨价还价,假如您以往就诊有医生那么帮您了,那是他错了,不等于我们有义务跟着犯错误;第二,不管您是谁的朋友,为难学生觉得自己很厉害吗?您如果无理取闹动他们,我做老师,绝不会让您这么出院离开的;第三,尊重是相互的,您讲“欠揍”时是不是觉得自己特有优越感?听我说这些,她不吭声了,悻悻地办手续走了。我猜想她可能会去“告状”,觉得又不好主动去找同事解释什么,心里挺不爽。不过后来见面,同事还打招呼说上次照顾他朋友,非常感谢!看来她自己也觉得有问题,没好意思向同事提这事,我自然也就不烦心了。

2. 如果不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找其他科同事。而医院规模越大,来找你的熟人也越多,偏偏还医院越大,你与其他科的同事熟识程度就越低,总之,你也得欠人情啊!

3. 害怕没注意到的细节,得罪委托你办事的朋友、熟人,反而还不如不管这事。医疗是个概率问题,技术再好,不能做到绝对保险啊,并不会因为是熟人,出问题的概率就会降低,可问题出在熟人身上,人之常情,内疚感会更强。

4. 不大可能因为是熟人就小宇宙爆发,医术超水平发挥。而且熟人往往会刨根问底,不仅占用时间,还干扰治疗。

5. 如果插队,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甚至纠纷。

6. 而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隐患,理论上,医学是非常严谨的,决策过程中不应该掺杂任何情感因素,当然,这个不是说不去考虑人文关怀,而是指具体的医疗措施的实施。但掺杂了情感因素,或碍于情面,就会瞻前顾后,一念之间,就可能导致做出不规范、不专业的决策,或者简化正常的医疗程序,必然就会增加风险概率。据报道,贵州省医学会分析了进行技术鉴定的100多起医疗纠纷,发现1/5是找熟人后发生的。

这个我自己也是有点小小的教训的。刚参加工作那两年,同学带老家远亲看病,反复交代家里穷,希望帮忙省钱。血尿,下级医院有CT报告单,正常。我省略了这项检查。结果主任批评,要么患者回家取原始胶片(路程很长,来回得耽误1天多),要么重新检查。我虽然补了检查,但心里不爽,怕同学说闲话。但检查最终发现是小肾盂癌,对此深感庆幸,否则要更大地“得罪”同学了。

不管怎样,对这个话题,医护人员中上网吐槽的,或者表示愿意的,在医护群体中所占比例不见得很高,没有上网发表观点而只是默默无闻干活的医生应该占大多数。即使在吐槽的,现实生活中也绝非六亲不认,也应该是认真负责的好医生。其实,从我自己的经历看,文初讲到的“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无论说好说坏,都提到契约、制度、法律,如果能做到看病过程中遵守医疗制度,尽量做到专心专业,心里坦荡,为什么要害怕“熟人”或者害怕“陌生人”呢?

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在医院工作,熟人找你看病该咋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