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企業的老闆都有“”心腹“”?

貴陽烘焙師


問的有點意思,對我的胃口。其實靜下心來看看身邊的那些企業和老闆,我們會發現每個企業都有一批非常忠心老闆的員工,他們有的是老闆的親戚,有的是跟隨老闆一路打拼出來的“鐵桿粉”。但無論是哪一種身份,你會發現這些人都在老闆的企業裡面擔任要職,發揮著管理企業正常運行的重大職責。也無論有多少外來的員工進進出出,他們這些人好像永遠都不會離開老闆的企業。這樣的員工,應該就是企業老闆的“心腹”吧。

那麼言歸正傳,為什麼很多企業的老闆都有“心腹”員工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談討一下老闆的“心腹”一般都做什麼工作的問題。我覺得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我們也就明白老闆為什麼都有“心腹”了。

在我的理解裡,老闆的“心腹”主要都是做財務、採購、研發、銷售的管理工作人員,這些工作要麼關係到企業的錢財,要麼關係到企業的技術。所以這些崗位的負責人最容易也最可能成為老闆的“心腹”,不交給他們做,老闆根本不放心的。

在知道了老闆的“心腹”主要做什麼工作後,我們就大概知道老闆為什麼都要有“心腹”員工了。這是因為“心腹”才是老闆企業做大做強、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企業必須要有可信之人幫老闆管錢。只有老闆極端信得過的人才可以做管錢的事,所以老闆必須要有“心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幾乎所有的私企裡面負責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定是老闆的家人、親戚或者一路打拼過來的“鐵桿粉”,這些人都可以叫做老闆的“心腹”。因為資金鍊事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老闆只能任用“心腹”去負責。外面的人哪怕你再敬業,品行再好,老闆都不可能放心的,這就是“心腹”的重要意義。
  2. 企業必須要有可信之人幫老闆保守重要秘密。每個企業都有很多重要的機密工作需要可信之人負責,他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掌握了老闆的最核心事情,如財務機密、技術秘密、客戶信息、成本報價等,一旦洩露可能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所以保守企業各種重要的秘密就必須是老闆的“心腹”要做的事。
  3. “心腹”的執行力是最強的,老闆要的就是執行力。想要成為老闆的“心腹”,除了沾親帶故之外,能躋身老闆“心腹”之列的,必然是執行力非常強悍的員工。在企業裡面,不管是推動重要工作還是日常的經營管理,老闆最依賴的就是“心腹”們了。只要老闆一句話,他們就會想辦法完成任務,老闆需要這樣的人輔助他。
  4. “心腹”穩定了,企業就穩定。老闆的企業裡面,只要財務、銷售、研發、採購等負責人沒有變動,只要他們牢牢掌握管理權,不管其他的基層員工走多少,也不管企業的人員流動性有多大,企業的主要工作是不會受到影響的,走的人隨時都可以招人替補,這就是目前很多企業的現狀。因此,對於老闆來說,只要自己的“心腹”穩定,企業就固若金湯。
以上幾點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的老闆都有“心腹”的主要原因。其實在我看來,老闆有幾個“心腹”也正常也很有必要,這符合大多企業的實際情況,但我認為“心腹”不能太多。因為企業老闆的“心腹”一多,企業的制度管理就很可能落後、作用也就不大,容易養成“人治”的模式。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的企業和老闆應該好好的向外企學習。

總之,因為我們的企業還有太多不規範的地方,還有很多工作是制度規範無法觸及到的,還因為我們的社會太注重關係因素,所以我們的企業老闆沒幾個“心腹”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闆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Sir聊HR


這是一個極具“立場”的問題,你是站在老闆的對立面來進行思考的,是不是老闆“隊伍”裡的人。你所說的“心腹”就是和老闆站在同一船上的員工。老闆具有雙重身份,一是企業的掌舵者,二是平凡的社會人。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老闆有自己中意的員工或者員工比較喜歡與老闆溝通都是正常現象。

一、孤獨的老闆

老闆,這個詞已經將他在企業的身份表露無疑。他是企業的一把手,是企業的實際負責人,是企業“利益”的代表。

1.利益“博弈”使得老闆被孤立在很多員工的對立面

有太多的企業,太多的老闆,為了公司的利益或者個人的得失,處處算計,事事計較,與公司的員工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這種形象深深的印在員工的思維裡。即使,出現一些好一些的老闆,也很難擺脫員工的發自內心的疑惑,因為在利益的問題上,老闆是最不可能做出犧牲,也是最不可能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的那個人。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老闆和員工之間就是在利益上相互制衡、相互“算計”的。所以,老闆永遠是孤家寡人,是不可能得到員工信任的人。

這是多數公司和員工的理解,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實。

2.巨大的背景與財富差距使得老闆很難與一般員工有共同的語言。

作為公司的老闆,相對於自己的員工來說,一般在社會地位、人脈資源以及個人財富方面差距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差距,使得雙方在價值觀、處事原則以及處理問題的邏輯方法上面迥然不同。員工很難知道老闆到底在想什麼,也很難和老闆站在一條線上思考問題。

這種巨大的差異,使得老闆明顯不能也不會參與到員工的“圈子”裡來。

3.老闆的孤獨

我個人接觸過不少老闆。普遍意義上來說,老闆都是孤獨的,一方面其他人很難理解老闆面對企業發展和經營的壓力,也無法體會巨大的競爭和市場風險帶來的夜不能眠的感覺。老闆是孤獨的。但是,沒有一個老闆願意孤獨。

除了在自己的社交圈子找到可以溝通交流和學習的朋友之外,如果在公司內部發現某些員工能夠體會自己的感受,能夠同步自己的思維,尤其可以在工作上擔當起企業的重任,老闆一般都會格外青睞。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無奈。

二、那些形形色色的“心腹”們

用“心腹”一詞來形容某些與老闆走的比較近的員工,總有一種鬥爭的氣味在裡面,總有一種“非我一族,其異必誅”的調調。

1.有好事者,以逢迎他人為職場生存法寶。

在公司裡,總是有些員工,工作能力一般,但是溝通能力與交際能力確實強項。如果有機會接觸公司的高層,比如老闆,他們察言觀色,左右逢源。通過自己積極的態度和恰到好處的表現,很快取得他們的認可。

老闆也不例外。尤其是當他壓力比較大或者對一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能夠有人主動找上門來,主動溝通並提供信息。對他來說是由很大幫助的,一方面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變相減輕了自己的心理壓力。這些人充當了信使的角色和心理調和劑的作用。

老闆不是傻子,這樣的人如何,他是清楚的。但是隻要有用,就可以溝通交流,老闆在意的是他們身上的“價值”而已。稱之為“心腹”,還遠遠達不到。

2.員工檔次各不相同,總有一些老闆的“知音”

無論在企業經營管理還是在日常生活喜好,不能說員工都不如老闆,也不能說員工的品味與水平都不好。其實很多高階員工在涉世深度、企業閱歷和個人生活方面都是比較有造詣的。他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活著某些方面能夠與老闆同步,這個時候老闆便有了“知音”的感覺。

能夠很好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同時又能夠以自己認可的方式來對待工作或者生活,哪個老闆不願意呢?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便成為老闆欣賞的“人才”,成為公司的棟樑。但是,對於一些員工來講,他們的“走紅”,儼然成為“心腹”的代名詞。

3.帶有色眼鏡看人,容易把同事“歸類”

在公司裡,總有一些員工,平時工作量一般,閒暇之餘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上,不是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琢磨其他人的雞毛蒜皮的瑣碎事情上。張三長、李四短,只要他的眼光所及之處,寸草不生,沒人能逃得過他的評價。

如果,某些員工與其趣味和想法一致,那就是“朋友”;如果有些員工想法不一致,那就有明顯的“工作”隔閡。如果在某些問題上,有些員工站在老闆角度說話、替公司站臺或者與老闆溝通比較頻繁,這些人便被輕而易舉的劃入老闆“心腹”的那一類了。

對這些“心腹”,平時說話要遠著點,做事要防著點,因為他們可能會“監聽”你的談話,“監視”你的工作,會隨時“打小報告”。

三、這是一類扭曲的企業文化體現

無論老闆真的找“心腹”“對付”員工,還是員工被自己同事“劃分”到“心腹”圈子,都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1.老闆是企業的代表,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體。

兩者雖然在利益上有矛盾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一致的地方。作為老闆,必須認識到所有的員工都是自己這條船上的人。對於個別有差異或者不合格的員工自然有制度與績效的體制來解決,不需要自己再搞什麼“心腹”。

老闆的一行一動,都對企業文化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每一句話都會在員工的心裡產生巨大的波動。所以,事不可輕做,話不可輕說。

2.作為員工,彼此之間卻是存在行為邏輯和價值標準的巨大不同。

這種不同導致員工之間形成認知和工作上的差異,甚至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為了一點利益斤斤計較,彼此爭鬥不休不止。整個公司在這種毫無意義的內耗之下成為一潭渾水,烏煙瘴氣。這種環境之下,無論老闆還是想做事的員工,都忍受不了。是企業衰敗的原因之一,也是真正的人才流失原因之一。

四、老闆需要所有員工都成為自己的“心腹”

儘管在利益上、管理上有缺陷和差異,會導致部分員工有怨氣或者工作上的不配合。但就全局來講,如果企業效益不好,員工的利益會受到影響;如果員工不積極努力,企業的經營也會受到影響。

1.不排除少數老闆或者員工的“心腹”論

我們不排除少數企業的老闆或者員工有這樣的觀點和行為,在這些企業渾水摸魚和勾心鬥角已經上升到了公司的高度,連老闆都親自參與進來。但是,這樣的公司能有什麼樣的未來。

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如意算盤”還是為了暫時的工作安定,都是弊大於利的。

2.一個由格局的企業,老闆與員工是站在一起的人

我們總說聰明與智慧。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小聰明”的老闆或者員工會崇尚“心腹”,真正聰明或者有智慧的老闆與員工,會鄙視這種行為。因為一旦“心腹”現象出現,企業就開始內耗,無論哪位員工都逃脫不了彼此的算計。

真正聰明的老闆會主動敞開態度與胸懷,把所有員工都當做自己的心腹,因為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企業的一份子,都在為公司發展盡力;真正聰明的員工,也不屑於所謂的“心腹”之說,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公司有自己的發展平臺,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就好好幹下去,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坦誠布公,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和平臺。

老闆有自己的“心腹”並不奇怪,他有自己的工作需求和利益需求,不外乎這兩種原因。在這種問題上無需深入分析,因為對員工的真正成長和職業發展毫無意義。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我們要做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態,不斷努力磨練自己的優勢,強化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因為這才是職場強大的根本。



指尖視野


想明白這個問題很簡單。

如果你是老闆,你需不需要有自己的心腹?

我想90%以上的人肯定會回答:當然需要!

在我的職業生涯當中,我遇到的民營企業老闆幾乎都有自己的心腹,只有一個老闆例外,而這個例外的公司連年虧損,最終開垮了。

這個老闆為什麼沒有心腹呢?因為一旦有人單線向他彙報實際工作情況,他轉身就會把對方“賣”了——他會叫來當事人,說,剛才某某說你哪方面有問題!

這樣做的結果是,跟了老闆多年的老臣也不敢說實話,相互打哈哈,有點混日子的感覺。

更嚴重的是,沒有人敢把實際看到的情況彙報上去,導致一些高管報喜不報憂,遇到問題首先是捂蓋子,說難聽一點就叫欺上瞞下,導致公司上下不能正視問題,相互討好欺瞞。明明自己管的板塊問題多多,成本高昂,卻不願意暴露出來。公司表面上看上去很太平,私底下卻暗流湧動。

我能理解老闆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覺得自己不需要心腹,他把心腹等同於搞辦公室政治,他非常痛恨辦公室政治,因為在他打工時深受其害!從這一點來看我能夠理解他,不過有些矯枉過正,有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而且也不能單純的把心腹等同於搞辦公室政治。

當然我很反對,像朱元璋那樣搞錦衣衛去監視文武百官。但設置必要的耳目,收集信息還是很有用的,只不過這種功能現在被很多互聯網軟件所替代了,從人轉化為物,也避免了人的主觀因素,這是一大進步。

不過,俗話說,一個籬笆三根樁,一條好漢三個幫。老闆再厲害,一個人也是成不了事的,他需要自己的核心團隊!

哪怕是幾個知心體己人,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做老闆的,壓力都很大,他需要分擔,也需要能夠說上話的,高大上一點的叫法,就是價值觀相同!

你覺得呢?

答主簡介:喻派職言,經管作家,職場導師,企業管理顧問,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進入到新的環境,工作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向上看是屁股、向下看是笑臉、左右是耳目, “耳目”老闆的“心腹”別稱,你的一言一行盡在掌握之中。

無論誰當老闆都會有一批近在身邊眼前的心腹,老闆要的是忠心人為己乾的忠心事兒!看到有一則故事小食品廠老闆為討要欠款給手下員工發工資失手傷了人入獄三年,副手便領著這二十多人集資,把危困的小作坊發展成二三百人規模的企業,出獄了老闆特意開會,副手及其員工把當初的賬目及贏利、集資回發、人事任免,賬目一目瞭然,老闆對此感激涕零當眾跪謝,表示分出股份給這二十多人。

回頭再看看現在的老闆“心腹”實在是不敢恭維,見著老闆笑臉相迎回過頭指高氣昂,整個就是個變色蟲。


6697585424


別看企業的老闆在公司里人五人六,但放在市場上,有如汪洋之中一葉舟;放在社會里人微言輕。稍有不慎,即船毀人亡。他們中的許多人長期處於戰戰兢兢經營狀態。

為此,很多白手起家的老闆,身邊都有些“心腹”。一類“心腹”源自公司骨幹,他們在公司各口為老闆分擔壓力,衝鋒陷陣。久而久之,由骨幹發展成能依仗、在某些方面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主從關係。這類“心腹”一般特點是能力強,情商高,在公司中基本都能受同仁認可。

另一類“心腹”級別可能不高,甚或外人,但時間多常常圍著老闆轉。局外人視他們為巴結精,但實情往往沒那麼簡單。

巴結精雖然經常接受老闆特殊差遣與小恩小惠,但實際上在大多數老闆眼裡,頂多算是勤務兵消遣者,算不上可以依仗的“心腹”。真正另一類“心腹”,是能夠幫老闆在一些抬不上桌面問題上排憂解難,又能守口如瓶的人。倒不是說幫老闆違規犯法,但公司遇見不確定因素時,能幫老闆出主意提個醒,需要時能找關係找路子。簡單一句話,這類人是帶給老闆稍許安全感的“心腹”。

所以,我們在企業裡經常看到老闆身邊總有些“心腹”,因為,老闆們有需求。企業經營中需要骨幹“心腹”支持,企業環境中需要外務“心腹”依託。此類現象習以為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