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不能吃雞蛋?

糖士


這個問題經常有朋友問起,大家擔心的主要就是雞蛋的蛋黃中膽固醇偏高的問題,很多三高患者因為這個問題捨棄吃雞蛋,其實,如果保證每天1個雞蛋的吃法,對三高患者來說沒什麼太大影響,反而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 是利大於弊的。建議一般的高血脂患者每天吃1個雞蛋,如果高血脂的情況極其嚴重,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是否吃雞蛋。另外,高血糖、高血壓的患者一天1個雞蛋也是完全可以的。

說起雞蛋我們都知道它是個營養小包褲,雞蛋雖然個頭不大,不過相比起很多常見食物來說它是個“全能生”不偏科,雞蛋能提供多種營養成分,容易獲得的,不太容易獲得的雞蛋中都能找到存在,所以,日常吃1個雞蛋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多種身體所需,避免營養短板。雞蛋中的蛋白質最為豐富,而且大部分是優質蛋白,和人體蛋白質接近,吸收利用率都較高;雞蛋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鉀元素、磷元素、鈉,對人體來說較為重要的鐵、鋅、鈣,還有多種含量少的礦物質,如錳、銅、硒等,而雞蛋中的硒元素含量較高,比起常見的很多食物中的硒,雞蛋高出幾十倍,硒元素是“抗衰巨星”,它能抵抗自由基,延緩組織衰老,有助於提高抗病能力。

雞蛋中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成分,總之,我們每天吃一個雞蛋都能夠補充多種有益成分。但雞蛋黃有一個特點就是膽固醇含量較高,1個雞蛋中的膽固醇都含有大概200mg左右的膽固醇,而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日膽固醇攝入量150~200g,吃一個雞蛋難道都會超過這個限定值嗎?其實並不會,膽固醇有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膽固醇佔總膽固醇70~80%,是主力,由我們的肝臟合成分泌,外源性 - 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只佔很小一部分,而且吃得越多吸收越少,最終對總膽固醇的影響很小,因為外源性膽固醇的攝入量並非引起高膽固醇血癥/高血脂的要因,在2015年,美國FDA就撤銷了每日膽固醇從食物中的攝入量(當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肆意妄為吃那些高油高脂的食物),所以,每天一個雞蛋,我們從其中能攝取到1/4的膽固醇都算不錯了,攝入量還遠小於限定量,是不用著急的,每天一個雞蛋能補充豐富營養,推薦每日每天1個。

高血脂的朋友可能會問,正常人每天1個,那我們高血脂症如果是膽固醇高的情況下還能吃嗎?也是能吃的,第一前文提到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並非引起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第二,一個雞蛋的膽固醇攝取量其實遠低於每日膽固醇限定量,最後還有一點就是,雞蛋中的膽固醇更容易提升我們血液中“好膽固醇”的含量,反倒是有助調節血脂的。膽固醇有好有壞,好膽固醇叫做“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加速血液中膽固醇代謝,清潔血液,調節血清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壞膽固醇叫“低密度脂蛋白(LDL)”,愛附著在血管內壁,有增加粥樣硬化風險,所以,我們的控脂的同時,應當注意儘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而雞蛋中的膽固醇多轉化為好膽固醇,加上雞蛋中富含卵磷脂,還有助於抑制壞膽固醇在血管壁的附著,反倒能夠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只有營養師知道


雞蛋這個話題其實炒的很火熱, 很多得冠心病或者做了支架的病人,都不敢吃蛋黃,煮個蛋,扔了黃,只吃清,那麼浪費,家裡有礦啊?

這個實驗,我講過。 100多年前俄羅斯人做實驗,餵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 後來竟然有兩位生物化學家提出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就可以預防膽固醇升高的這樣可笑但貌似有道理的說法。

其實我們人類的身體極為智能!就算每天不吃膽固醇食物,也會製造膽固醇,膽固醇分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膽固醇除了參與動脈硬化的進程,還能合成激素,協助保持內分泌平衡。相對來說,從食物攝入的比例較低。 我們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當吃得多了,身體就會少製造一些;當吃得少了,身體就會多製造一些。

從一定程度上說,如果每天不攝入一定量的膽固醇,身體就會製造更多的膽固醇,當然這也是相對的。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整合了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直到2015年,美國人發現自己錯了,才終於取消這個無理的限制,當然隨之而來的又是大家跟風修改自己的指南。



今年5月北大公衛學院教授李立明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512,891名中國人中,每天攝入雞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1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12%,出血性腦中發病風險降低約四分之一。 而且近來多篇專業論文,發現在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史、60歲以上人群,天天吃1-2顆雞蛋,都不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所以,不要再牴觸雞蛋,扔雞蛋黃了!

當然也不是說控制飲食無用,只是為雞蛋平反,而且就算每天吃八個雞蛋血脂也不會高,我們也沒有必要吃八個雞蛋,任何事情,適可而止!



我們只需要知道,雞蛋不是讓咱們高脂血症的元兇就好了!雞蛋吃多了當然不會引起血脂升高,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吃雞蛋;就算是高脂血症,冠心病,也可以吃雞蛋,蛋黃也可以吃。

我們需要健康飲食,需要全面營養合理低鹽低脂低糖飲食;但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吃,更不是放開了吃。而且造成高脂血症的元兇還有高脂飲食、缺乏運動、代謝減慢等,絕不是雞蛋能把控的!

雞蛋不但不會引起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而且還有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 千萬別再扔雞蛋了,不吃可以扔給我!

心血管王醫生於2018.7.12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一、高血脂包括哪些情況?

高血脂,是“三高”中有名的一高,也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慢性病之一。高血脂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來了解一下血脂,血脂包括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液中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的情況就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主要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或兩者均升高的三種形式。

二、高脂血症的由來有哪些?

高脂血症的來源,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原發性的高脂血症,多為遺傳性的,比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相對來說比較少見。另外一種則是繼發性的,多繼發於飲食不當、生活方式不當、糖尿病、腎病綜合徵、口服避孕藥等。繼發性的高脂血症比較多見,也就是後天生活方式或者飲食不當或者疾病導致的高脂血症比較多見。

三、高脂血症能吃雞蛋嗎?

由高脂血症的來源可以看出,高脂飲食及生活方式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產生原因。所以,控制飲食非常重要。但雞蛋真的就不能吃嗎?也不是這樣的,高脂血症不是不可以攝入高脂食物,而是需要控制高脂食物,所以,雞蛋可以吃,但要適量吃,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親,看懂了嗎?可以吃雞蛋,但是要適度,比如根據自身情況每日一個雞蛋,可能就是比較好的飲食習慣。


心健康


首先明確解答這個問題,高血脂患者可以吃雞蛋,但是需要注意吃雞蛋的量控制在1個,不要吃太多,更不能把雞蛋當做主要的食物。其實,別說是高血脂患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吃雞蛋,但是同樣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吃雞蛋的量,不能夠太多,一天吃一個,問題不大。關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吃雞蛋的量控制在一天一個的這個說法,來自於哈佛大學的某些研究。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是這樣推薦的。

高脂血症分為高總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個類型。但是,雞蛋影響的主要是膽固醇這一項,吃過多的雞蛋可能影響的是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這一項,這一項又是形成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所以大家這麼重視吃雞蛋這個問題。但是,人體膽固醇只有30%來自食物獲取,大部分還是自身合成的。所以,對於很多膽固醇升高的患者來說,別把黑鍋全丟給雞蛋,也可以看看是不是自身的代謝出了問題。


張之瀛大夫


高血脂患者是可以吃雞蛋的,因為蛋黃雖然脂肪含量高,但也含有一定的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這兩種成分已經確認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的作用。到底是怎麼降低的,高脂患者該怎麼吃?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降脂機制

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成分對人體有極其重要的保健作用,可以降低 “壞膽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提高“好膽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我們知道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負責將膽固醇運送到血液裡,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過高,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阻塞。高密度脂蛋白主要負責將組織或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轉運至肝臟。在肝臟,膽固醇會被部分地分解成膽汁,最終排出體外。體內的血脂水平下降,可以預防或治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這是一種人體必須氨基酸,而穀物和豆類中蛋氨酸相對較缺乏。


高脂患者一天吃1個雞蛋即可

上面消除了高脂患者不敢吃雞蛋的疑慮,但是能吃也不要多吃,一天吃1個即可,因為蛋黃中也含有較多脂肪。此外,我們知道人體的膽固醇來源於食物和膽囊,所以作為高脂患者,我們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 多吃高纖維食物

纖維作為糞便骨架,可以吸附脂肪排出體外。如各式蔬菜、豆類、水果等。

2 動物油脂替換成植物油

烹飪時最好將動物油脂替換成植物油,如橄欖油、核桃油、大豆油等,這些植物油相對動物油脂來說,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佔有絕對優勢。

3 少吃脂肪含量高食物

除了魚肉、魚油外,各種動物的肉、油、內臟等都含有較高膽固醇,這類食品不用嚴格忌口,但要少吃。

4 適量運動

運動鍛鍊能加快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流動。




首先,高血脂可以吃雞蛋,因為食物來源的膽固醇對血膽固醇影響較小。


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一是外源性的,靠食物中吸收的(佔1/4),二是內源性的,靠身體自己合成的(佔3/4),靠食物吃進來的膽固醇對血液總膽固醇影響較小。


對大多數健康人而言,維持血液膽固醇穩定更主要靠的是自身的調節機制,吃得多了合成就相對減少了;吃的少了合成就相對增多,很多人血脂高跟自身調解機制異常有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很瘦,吃的很清淡,甚至吃素,依然會血脂高。


所以不管是哪種食物,只要是無毒無害,吃一吃還是可以的。何況雞蛋還是個很好,很有營養,性價比很高的健康食品。



其次,血裡膽固醇已經高了,吃雞蛋時,量還是要控制的。


如果你的血膽固醇已經升高,說明血脂調節機制出現異常。


研究發現人群中對膳食膽固醇敏感的人群約佔15%~25%,也就是食物來源的膽固醇對血脂影響挺大,那麼膳食來源的影響就不能忽略了,尤其是來自膳食中的脂肪、膽固醇,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血液膽固醇的水平。


禽類的蛋黃是高膽固醇食物,有的含量極高,像烏骨雞的蛋黃——每100g含有2057mg,其他雞、鴨、鵝的蛋黃雖略有遜色,但也能坐上100種高膽固醇食物的前20把交椅,是不折不扣的是富含膽固醇食物。而且雞蛋是最大眾的食材,吃的機會和概率非常高,所以關注雞蛋,尤其是蛋黃很有必要。

 那麼針對已經患有高膽固醇血癥人群,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必須強調嚴格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每天吃的蛋黃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或者就是吃一個蛋黃,這才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作者:蔡建霞 主管護師 註冊營養技師 衡膳學院首席講師


營養百事通


高血脂患者是可以吃雞蛋的。

就因為雞蛋富含膽固醇,讓大家對雞蛋有了這麼大的戒備,也讓雞蛋揹負了高血脂不能吃的名,雞蛋快都委屈死了!

高血脂,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血脂濃度過高,引起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主要分型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混合型高血脂症。



因為雞蛋富含膽固醇,所以很多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就認為不能吃雞蛋,其實,大家只知道了其一,而不知其二,這是因為:

第一、雞蛋中脂肪含量為62%-65%,主要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同時還有28%的卵磷脂和6%的膽固醇,蛋黃中隨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磷脂,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特別是卵磷脂,不僅能較低膽固醇,而且還不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第二、人體膽固醇的合成,外源性從食物中合成的只佔到20%-25%,而肝臟自身合成,即內源性的佔到75%-80%,所以,合成膽固醇主要是肝臟。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是不好的,膽固醇是機體內主要的固醇物質,它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又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及膽汁酸的前體。



綜上所述,高血脂的人是可以吃雞蛋的,建議一個星期吃飯4-5個就可以,雖然膽固醇取消了上限,但是也不能放開了吃很多,特別對於已經是高膽固醇血癥的人來說,他們的肝臟代謝不穩定,血脂水平會很敏感,還是要注意攝入量的限制。

【營養師提醒】

雞蛋無論是從益於心臟還是蛋白質吸收率來說,帶殼煮雞蛋都是最好的吃法。

烹調方法很重要!


李愛琴營養師


雞蛋是一直被大眾公認為有營養的食物,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很多人就是在每天一個雞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但是也有些人認為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點高,對於本身已經出現血脂問題的高脂血症患者來說不能吃雞蛋,這種說法正確嗎?

之所以有人會認為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吃雞蛋,原因在於雞蛋中含有的膽固醇。雞蛋中膽固醇的含量卻是比較高,一個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在200多毫克,難道就因此而讓人放棄雞蛋?其實不僅僅是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吃雞蛋,冠心病、高血壓、肥胖患者都可以吃雞蛋。

膽固醇是人體許多生物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而人體的肝、腎及腸等內臟器官以及皮膚、脂肪組織都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事實上,人體內的膽固醇不僅來源於某些食物之中,人體自己也是可以自行合成膽固醇的,而來自於食物中的膽固醇僅佔30%,更多的膽固醇則是來自人體自身合成。對於很多膽固醇升高的患者來說,問題並非是來自於與食物中的膽固醇,更多的可能是您自身身體代謝出現了問題。

雞蛋的蛋黃中不僅含有膽固醇,還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以及其他營養物質,蛋黃也是雞蛋中營養價值所在。卵磷脂被譽為與蛋白質、維生素並列的“第三營養素”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能將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中性脂肪乳化成微粒子,溶於血液中並運往肝臟被代謝排掉。雞蛋是卵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建議您還是每天吃上一個雞蛋,別再扔掉蛋黃。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首先回答您,高血脂患者可以吃雞蛋,但是要減少蛋黃的攝入量。

說到雞蛋,那可算的上是最常見的營養品了。眾所周知,雞蛋可以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蛋白質,還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多種營養元素,例如:維生素A、B2、B12、D等,還有葉酸、卵磷脂、膽鹼,鈣、鐵等礦物質。

雞蛋中的營養適合孕婦、產婦、寶寶、老年人。其中,雞蛋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可以預防老年人患老年痴呆,可以幫助素食者預防貧血。

高血脂患者能不能吃雞蛋呢?首先我們要清楚,人體的膽固醇有2個來源,一個是內源性,就是肝臟的合成,另一個是外源性,主要來自動物內臟、蛋黃、肉等。

雞蛋中的膽固醇大約200毫克,且蛋黃富含卵磷脂,有助於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是,雞蛋當中的膽固醇集中於蛋黃,所以如果患有高血脂,一定要少吃蛋黃。

通常建議,血脂正常的人,可以一天吃一個雞蛋,孕婦、產婦可以每天吃兩個雞蛋,而高血脂患者,則需要減少蛋黃的攝入量,每週吃2-3個雞蛋就好。


家庭醫生雜誌


因為擔心血脂升高,很多高血脂病人不敢吃雞蛋,或者吃雞蛋時會扔掉蛋黃。高血脂的病人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

我們血液中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飲食攝入,佔比不足三分之一;另一個是肝臟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佔比至少三分之二。飲食攝入的膽固醇在小腸吸收入血液;肝臟合成的膽固醇也不能直接進入血液,會隨著膽汁進入小腸,再吸收入血。因此,血循環中膽固醇水平高低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即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和小腸吸收膽固醇的能力(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簡單,人體對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也是影響膽固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是科普文章,不涉及過於複雜的內容了)。

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數量與腸道吸收膽固醇的數量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兩個過程,而是互相影響、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飲食攝入膽固醇增多,肝臟合成膽固醇就會減少;如果飲食膽固醇攝入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就會增多。通過這種機制,將血液中膽固醇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內。因此,一般情況下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對血循環中膽固醇水平影響並不大。如果您一點膽固醇也不吃,肝臟也會合成足量的膽固醇。按照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用一個雞蛋。吃蛋黃不僅不會對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產生明顯影響,其中的卵磷脂等物質還會對人體產生多方面的好的影響。因此,不要簡單的拒絕雞蛋黃。

當然,上面觀點是針對健康人說的,對於已經發生冠心病、腦梗死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還是應該適當控制飲食中膽固醇攝入的(每週3-5個雞蛋即可)。很多患者正在服用他汀治療,後者可以顯著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使得腸道吸收膽固醇的能力增強。若不控制飲食膽固醇攝入量,可能會使血液膽固醇升高,降低他汀的療效。近來還有另一種極端的說法,認為高膽固醇食物(例如蛋類、動物內臟等)可以隨便吃,這是不正確的。適當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量,對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是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