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4月22日,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長沙地鐵3號線難度最大的湘江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開通試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當日上午,在湖南長沙橘子洲風景區湘江西岸,隨著“湘盾二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擊破洞門,抵達正在建設中的長沙地鐵3號線阜埠河地鐵站,標誌著穿越中國國內最大最複雜水下溶洞區的湘江隧道順利貫通,也標誌著國產盾構機水下施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長沙地鐵3號線難度最大的湘江隧道由中鐵十四局承建,是全線最大的控制性重點工程。隧道全長2.65公里,施工需要穿越橘子洲下方的湘江岩溶區,此區域的溶洞及溶蝕空洞位置和深度無規律分佈,宛如一個巨大的蜂巢,溶洞見洞率高達80.6%,平均每隔1米就有1個溶洞,施工難度在國內外罕見。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承擔穿江重任的“湘盾二號”盾構機直徑6.45米,長96米,是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製的泥水平衡盾構機。

施工團隊與中南大學、山東大學聯合攻關,對盾構穿越岩溶發育地段風險進行充分論證,最終確定了水上鋼平臺施工方案。即通過搭建約6000平方米的施工平臺,採用將溶洞處理由水上施工轉換為“陸地”施工等系列方案,有效解決了在淺溶洞區搭設鋼管樁的技術難題。施工中,溶洞區共計注漿鑽孔3000餘根,注漿約8萬立方米。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盾構機穿越溶洞群時在橘子洲搭建的水上鋼平臺,將溶洞處理由水上施工轉換為“陸地”施工。掘進過程中,項目部採用神經網絡預演盾構掘進參數,有效指導盾構後續地層參數設定;在盾構機內增設超前探測鑽孔,對掘進前方進行至少15米的探測,有效規避了施工風險;對掘進參數不斷總結和優化,形成了一套適用於水下岩溶發育區盾構施工的成熟方案。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盾構穿越整個岩溶區的過程中,盾構姿態控制良好,未出現盾構“栽頭”和“陷落”等情況。施工所在區域為湘江水源保護區,項目部開發溶洞複雜地層成孔新技術,採用創新環保型的改性膏漿作為注漿材料,還用直徑1米多的鋼圍筒做“防護牆”,隔斷了注漿施工與江水的聯繫,有效地保護了湘江環境。

國內最大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

​施工結果表明,盾構機順利通過大規模溶洞群和斷層破碎帶,掘進期間未出現安全質量問題,貫通後的隧道不滲不漏,標誌著長沙地鐵3號線湘江隧道的施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國內最大最複雜水下溶洞區,國產盾構機成功穿越!你覺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