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運營商定下十年之約 目標L5級自動駕駛

“智能世界比想象中來得快,已經觸手可及。”

4月16日-18日,在為期三天的2019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HAS2019)上,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在開幕演講中稱,“如今AI已經不是泡沫,而是真實在改變各行各業,如環保、醫療、運輸,近幾年AI正在加速企業上雲。很多企業己經認識到,AI可以幫助他們利用雲上的數據創造巨大的價值。

在千行百業上雲擁抱AI的浪潮中,揹負龐大而複雜物理網絡負擔,又恰逢從4G移動互聯向5G萬物互聯轉換的電信運營商,似乎又慢了一拍?!4月17日,華為SoftCOM AI解決方案總裁韓雨發疾呼,“一方面網絡複雜度成指數型增長,另一方面網絡運維成本居高不下,運營商已經不堪重負,網絡呼喚變革。

华为与运营商定下十年之约 目标L5级自动驾驶

如何破局?HAS2019期間,華為與運營商定下十年之約——發佈以自動駕駛為目標的下一代網絡構架,預計在10年之內幫助電信運營商網絡邁入L5自動駕駛階段,實現效率提升70%,為運營商節省25%的運維成本。同期,華為還正式發佈自動駕駛電信網絡SoftCOM通信智能白皮書,系統詮釋了自動駕駛電信網絡的戰略演進,架構創新和分級理念,展示電信網絡AI方面的平臺價值,場景探索和案例落地,為AI在自動駕駛電信網絡中的應用指明瞭方向。

龐雜的運營商網絡也能玩自動駕駛?長期掣肘運營商降本增效的網絡運維也能走向全自動?電信網絡的自動駕駛要怎麼實現?讓我們一探究竟。

市場和技術雙驅動電信網絡智能化升級大勢所趨

毋庸諱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已成為當前千行百業的主旋律,電信行業也不例外。全球正進入一個跨界競爭的新時代,每個行業都面臨著結構性挑戰,電信行業尤其如此。受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雙驅動,電信運營商迎來了智能化升級的關鍵時刻。

韓雨發講到,兩大驅動力推動運營商網絡發生變革:一是業務訴求,到2025年整個網絡連接數將會達到750億,網絡會有多種接入技術並存滿足聯接訴求,固定網絡接入和2G/3G/4G/5G多域並存,網絡複雜度是現在的10倍以上。二是運營商網絡運維自動化程度不高,當前運營商網絡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人的經驗和技能,其結果就是運營商OPEX逐年遞增,OPEX的佔比也逐年上升,據統計已經是3倍的CAPEX。

华为与运营商定下十年之约 目标L5级自动驾驶

在運營商自身網絡面臨高複雜度、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同時,IT互聯網企業卻正通過大力發展雲計算和AI等技術,越過運營商為企業及行業提供服務,躋身新型ICT服務商。這些OTT與運營商相比,由於一開便採用了源自互聯網的雲模式及ABC(AI、大數據、雲)一體化等先進理念及架構,使得其業務運營及設備運維的效率要遠高於電信運營商。市場機構的數據顯示,如今在全球及中國公有云市場,排名前列的都是互聯網企業,且其業務邊界越擴越寬。

很顯然,對運營商來說,降本增效以重拾競爭力勢在必行!可喜的是,近年來以AI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逐步在多個行業落地開花,這為運營商網絡升級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主流觀點認為,AI的價值,一方面在於用機器完成大量簡單重複性工作,顯著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在於通過海量數據訓練,提升預測和洞察能力。這兩個價值對龐大複雜而需要大量人工維護的電信網絡均有裨益。

市場有壓力,技術有動力,電信網絡的智能化升級也就水到渠成了。HAS2019期間,華為正式發佈的自動駕駛電信網絡SoftCOM通信智能白皮書顯示,

IDC統計有63.5% 的電信組織正投資AI以改善其基礎設施建設;Tractica/Ovum預測到2025年全球電信業對人工智能(軟件、硬件和服務)的投資將達367億美元,使之成為最大的AI應用市場。

SoftCOM AI演進華為用架構性創新解決結構性問題

然而說易行難,面對龐大繁複的電信網絡,面對支離分散的大量物理設備和物理場景,AI在電信行業到底該如何落地呢?早在去年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發佈SoftCOM AI解決方案構架時韓雨發就強調,運營商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僅僅依靠壓縮費用或者提升人員技能已經不能解決,要“用構架性的創新解決結構性的問題”。

提起架構創新,熟悉華為的可能都知道,華為網絡架構經歷了ALL IP、ALL Cloud兩次大躍進,分別誕生了Single和SoftCOM兩大戰略,各自對應全IP和全雲的時代。SoftCOM AI在SoftCOM的基礎上疊加AI,顧名思義對應的是一個ALL Intelligence(全智能)的時代。眾所周知,ALL IP變革持續了多年,ALL Cloud始於數年前如今還在繼續,ALL Intelligence註定也將持續演進。

华为与运营商定下十年之约 目标L5级自动驾驶

HAS2019期間,面向網絡自動駕駛,華為發佈了下一代網絡運維構架——以統一雲化平臺為基礎,面向5G網絡規劃、敏捷專線、預測維護、智能調優等場景,使用AI、Cloud、DigitalTwin等技術,實現分層(雲端智能、網絡智能、邊緣智能)分域(無線、固定、核心網、數據中心)自治,最終實現規劃、建設、維護優化、業務部署等全場景的自動、自愈、自優和自治。

這標誌著,作為網絡自動駕駛的使能技術,華為去年發佈的SoftCOM AI已經從概念走向現實。據介紹,SoftCOM AI解決方案有四個核心部件——數據湖、訓練平臺、推理框架、應用模型市場。其中,數據湖幫助運營商構建最為稀缺的數據倉庫;訓練平臺負責模型訓練,將專家經驗轉化為模型;推理框架將實時數據基於模型翻譯為網絡控制指令,並交由網管系統執行;應用模型市場負責管理訓練出的模型,並將模型推送到網絡。

“SoftCOM AI是華為All Intelligence戰略在電信領域的落地,其中最核心的AI能力依託於華為在All Intelligence中長期堅決的戰略投入而積累成長。”韓雨髮指出,“當前我們還處在L2網絡自動駕駛階段,以人為主,機器輔助,未來10年華為自動駕駛網絡構架將幫助運營商從局部自動駕駛(L3)、高度自動駕駛(L4)邁入L5級全面自動駕駛,實現效率提升70%,節省25%運維成本。

华为与运营商定下十年之约 目标L5级自动驾驶

ALL Intelligence

智能化升級任重道遠但使命必達

當然,羅馬並非一日建成,運營商網絡的智能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韓雨發表示,未來十年是網絡智能化的時代,華為公司願意和所有有志於此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進網絡自動駕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HAS2019期間,韓雨分享華為SoftCOM AI解決方案在過去一年中和多個運營商合作,已經和正在解決運營商的實際問題。

比如,針對運營商基站能耗大,忙閒不分浪費能源的痛點,某移動運營商採用華為SoftCOM AI方案,準確預測話務流量,同時評估網絡KPI指標,在確保KPI指標不下降的情況下將空閒載波置於睡眠狀態,全省部署之後一年節省2000萬度電,節能10%。又如,針對運營商網絡單一故障會觸發多個故障告警,產生海量工單的痛點,某市移動公司採用華為SoftCOM AI方案,讓機器學習故障告警之間的關聯,尋找故障根因,運行3個月後工單壓縮率達21.5%,預計每年可以節省費用200萬。

類比汽車領域的自動駕駛,可見電信網絡的自動駕駛發展已也步入發展快車道。韓雨髮指出,華為SoftCOM AI的典型應用可以總結為“三個倍增”和“一個提升”,即運維效率倍增、能源效率倍增、資源效率倍增和用戶體驗提升。華為將圍繞這些提升對運營商的價值持續創新,推動電信網絡智能化升級演進。具體推進節奏上,華為計劃未來三年實現L3級有條件自治網絡;五年達到L4級高度自治網絡;十年實現L5級完全自治網絡。

华为与运营商定下十年之约 目标L5级自动驾驶

毫無疑問,正如汽車自動駕駛一樣,電信網絡的L5級完全自治網絡令人心馳神往,但達成之路任重道遠。作為推動運營商網絡升級的中堅設備商,華為內部很早確立了全面+AI的戰略,要讓AI賦能終端、聯接、計算、雲四大核心業務,全面邁向ALL Intelligence。對運營商來說,面對5G網絡升級這個大契機,也應將AI發展成為5G 的原生能力,將AI滲透到無線、固網、核心網和數據中心的端到端網絡,融入到網絡規劃、建設、優化和運維的全生命週期,實現真正ALL Intelligence的5G智能網絡。

2017年開始,華為正式把公司使命確立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與其說是華為的使命,不如說也是運營商的使命,其結果更是全世界用戶的願景。其中的邏輯很清楚——智能世界的起點是萬物互聯,如果運營商網絡不能擁抱AI實現降本增效,那麼智能世界的發展亦將嚴重受阻!

目標所向,使命必達。在這個5G+雲+AI塑造智能世界的關鍵節點,華為與運營商定下十年之約,要將智能世界的“底座”電信網絡逐步智能化,最終實現L5級自動駕駛的完全自治網絡,無疑是踏出了電信網絡變革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讓我們一起關注華為與運營商的ALL Intelligence之約,看看自動駕駛的電信網絡“底座”將把智能世界推向何種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