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否与中国当年的快速发展一样,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吗?

__丶H


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速很快,2017年达到8.1%左右,但是短时间内要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印度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



经济增长靠什么?

按照印度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发展滞后,所以印度在基础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农村建设还不够,印度经济总量虽然很高,达到2.6万亿美元,但是人均GDP只有1800多美元,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印度教育水平严重滞后,由于印度实行种姓制度,所以占人数最多的首陀罗和贱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他们所能够从事的工作也只有清理垃圾,收拾尸体和下水道等工作,总之都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等高种姓不愿意做,也没有高回报的工作。

低种姓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接受教育,所以教育水平偏低,甚至不能统一语言,也不可能在工厂工作,这将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培训成本。

印度经济落后,所以人工成本便宜,如果能够吸引外界投资,印度是可以快速发展的,但是要想真正获得质变,必须提高科技水平。

印度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印度最好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可以培养出3000多名优秀人才,但是2000多人移民外国,其中绝大多数前往美国。硅谷有越来越多的印度高管,这就意味着印度在为美国贡献力量。

日本人均GDP3.8万美元,靠的是高科技产业,日本在机械制造、医药、电子方面占据垄断地位,即使是最简单的拉链日本就拥有200多项专利技术。如果不能提高科技水平,最终只能为别人打工。

印度可以效仿中国的发展模式,从低端制造业入手,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光靠低端制造业恐怕是不行了。


视野新观


在过去三天,刚从印度回来。去印度之前,我们对印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同时也知道印度发展很快。


2018年印度GDP达到了857680.5亿卢比,按照全年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71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7.97万亿元,约为同期中国GDP总量的20%(同年中国GDP达到了90万亿元人民币)。但印度全年增速仍然达到了7.4%,在全世界都是快的。


与此同时,日本2018年GDP达到了4.4万亿美元,比印度高出一半多。但增速只有0.7%。印度超过日本,不是一个痴人说梦,而是不远将来,非常有这个可能性。


那么,这次从印度回来有何感受呢?就是印度有诸多潜力。13亿人口中5亿多都是2、30岁的年轻人口,整个国家充满活力。这些年轻人和全世界其他年轻人一样,求富求进,未来将形成巨大的市场,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


另外,印度人不少会说英文,这比我们具有优势。再加上过去印度长期实施“头脑立国”战略,现在在硅谷,以及世界的投资,贸易界都活跃着不少印度人,他们是印度的重要资产,也是推动印度全面发展的宝贵人才。


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当然这也需要印度政府进一步发挥优势,降低劣势。


比如多多引资引智,完善国内基础设施,招揽海外资本对印度进行投资。做好教育,降低文盲率。让更多人享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与就医权利。推行国内和平与稳定,降低各宗教与地方派系冲突,维持一个和平与稳定的社会局面。为国际关系做好贡献,降低边境冲突,不要作死。


很多中国人对印度不太了解,这是我们应该要补充的一课。不了解真实情况,每天只有键盘侠,只会误国,不会产生任何好处。



北京不冷东京热


首先说,印度不能复制中国奇迹,印度有太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至于超越日本,那是有可能。但是超越日本和复制中国奇迹是两个不相干的事。

中国奇迹,源自于制造业的崛起,中国是不折不扣的“制造业强国”

为什么中国能快速发展呢?得益于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崛起,曾经中国制造风靡世界。许多国家的日用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当然过去都是衣服、鞋子之类。现在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向更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

比如华为手机,在欧洲销量很好。比如国产电视剧,主不在周边国家热播。中国高铁也走出国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服务。可以说,中国人凭借制造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打开了国际市场,完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初的资本积累。

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崛起之时,充分发挥了人口优势

中国有一句至理名言“要想富先修路”,所以中国一直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实高速公里,到后来的高铁,就是要把各个城市连接起来,促进贸易的发展。

所以,今天从广东这个制造业基地购买的商品,两三天就能到全国好多地方。这给了人们多少方便?这样的效率在好多西方国家都做不到。

此外,我们当年制造业开始发展的时候,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完全把中国的人口优势发挥了出来。当年好多内陆的人口去沿海打工,不仅带动了沿海经济也拉拢了内地的发展。

印度的制度决定印度的基础设施拖拖拉拉,效率低下

印度的社会制度,决定印度各邦有很大的自治权,这样印度中央的政策很难快速推进。所以印度的基础设施出奇的落后,好多人都看到过印度的火车,简直颠覆我们的想象。请问,这样的基础设施,怎么快速运送货物?怎么促进贸易往来?

印度的人口优势正在被机器优势挤压,尤其是智能化机器高速发展

智能化产业高速发展,现在全球顶尖的大型企业优势机器化的大生产,哪还有依赖人工的模式的容身之地?因为只有标准化,机器化的产业,才能在国际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而印度现在的基础产业还很不完善,也就是说,印度根本没有经历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阶段。于是印度绝大多数人口还没有完成最基本的财富的积累。直接跨越机械化、智能化?抱歉,那不现实。

没有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就无法培养大量的职业的技术工人。印度也不可能积累足够的技术,所以出现了,印度国产武器一再下马的传说。被印度公司修过的米格战机,几乎全部坠毁。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光辉战机、国产航母的极度都是一拖再拖。未服役,先落后。

但是呢,印度凭借巨大的人口基数,想超越日本还是有可能的。日本GDP在1995年以后,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常年维持在5万亿上下,20年前是5万亿,现在是4万多亿。毕竟这些国家体量有限,你印度的人口是人家的十几倍。

日本还是一个老人社会,所以未来的经济恐怕难有大的起色。所以,印度加把劲,超越英法,甚至是日本都有可能。但是复制中国奇迹,那是不可能的。


寰球视角


据观察者网4月10日报道,印度大选将至,印度总理莫迪所在的人民党(BJP)放出豪言:2030年以前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极高,却没有可能与我国一样持续、快速的增长。2017年,印度的GDP总量为2.45万亿美元,人均GDP仅为1800美元左右。2017年,日本的GDP总量为4.84万亿美元。印度拥有超过13亿人口,人口红利巨大。也就是说,当印度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GDP总量就能够超过5万亿美元。而日本的经济一直处于停滞,当印度GDP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就能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不过,印度等级制度根深蒂固、教育水平低、人才外流等问题严重,很难如我国一样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印度总理莫迪

4月11日,印度大选已经开启。由于印度人口众多,登记选票超过7亿,印度大选是世界上花费时间最长、资金最多的选举。印度大选预计花费70亿美元,从4月11日开始,共分为7个阶段,5月23日正式公布结果。在此次大选之前,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公布了竞选承诺,也就是在2030年之前将印度建设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根据人民党的竞选承诺,2025年印度的GDP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2032年的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此外,人民党还向印度人许下了很多的“空头支票”。

印度在2017年是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与英国的第六大经济体,2018年极有可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2018年,日本的GDP总量近5万亿美元,德国的GDP总量也超过了4万亿美元。以印度经济目前的增长速度,超过德国与日本的可能性极大。印度人口总量超过了13亿,很快就能够超过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目前,印度的人口中位数为27.6岁,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可以释放。世界银行、国际货币与基金组织都曾经预测,印度在2050年之前能够成为仅次于我国与美国的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最大城市孟买

不过,印度内部问题重重,很难如我国一样,实现长期快速发展。首先,印度80%以上人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尽管印度已经通过立法取消了等级制度,但是等级观念已经在印度人心中根深蒂固。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印度种姓之间泾渭分明,阻塞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其次,印度的制度也很难支撑印度经济持续发展。严格的说,民主是工业化的结果,而不是工业化的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制度不断地进步。印度一步到位,在经济没有发展的情况下,成为了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直到今天,印度依旧使用的是英国殖民时期的铁路系统,可见其基础设施建设多么的落后!特别是,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强调印度教精神,不是一个主张世俗化的政党。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经济名义上取得了增长,实际上却非常脆弱!

印度孟买贫民窟

此外,印度的教育水平低下,高级人才流逝十分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观察室



这个问题要这样的回答,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应该说未来10年是有很大的可能。因为目前印度的GDP大约3万亿左右,而日本GDP是5万亿左右,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度完全不一样,日本每年增长率在1%左右,而过去5年,印度每年的GDP增长率在7%前后,如果没有太多的外部因素发生,印度在2030年前,赶超日本是非常有希望。

但是印度能不能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这个笔者还是抱有很大疑问,甚至认为印度目前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当年中国为何能够这么迅速的发展,就是有大量的外部投资,强劲的对外出口,以及劳动力,中国曾经的增长速度达到15%,并且连续几年超过12%。


现在很多人对于印度的人口结构赞不绝口,认为印度的这个人口红利未来20年可以保证印度的经济发展。这是笔者不能认同的地方,当年的人口红利时代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发展,印度需要建立对外的经济模式下才能享受到人口红利,同时在印度周边具有与印度一样的人口红利国家很多,如近3亿人口的孟加拉也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但这样的红利很难转化为发展动力。

为何印度外向型经济很难建立?这是由于印度的特殊劳动制度以及严格的投资规定造成,这样的规定对印度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不利于外部的投资,这样投资的迟迟不到位,印度就会失去发展的窗口期,虽然印度可以利用经济规模,超越日本,但要赶上美国,中国,这是一个难题。

其次印度的教育问题也是重要的问题,印度人口多担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只有20%左右,这样的人口又有一部分流向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等地,在印度的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并不多,这样也影响了印度产业的升级。印度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与欧洲,美国,中国等通过投资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未来印度的发展在基础设施,以及国内市场都饱和时,外向经济又没有建立,资金流入减少等会导致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明显下降。


桥本看日本


中国和印度都是崛起中的大国,目前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印度不需要复制中国奇迹,它的经济总量也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印度也复制不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2017年世界经济总量前七大经济体分别是以下国家:

1、美国:经济总量193621亿美元

2、中国:经济总量122503亿美元

3、日本:经济总量48845亿美元

4、德国:经济总量36519亿美元

5、法国:经济总量25748亿美元

6、英国:经济总量25651亿美元

7、印度:经济总量24390亿美元

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为243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而中国以122503亿美元的gdp位居第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日本,2017年日本经济总量为48845亿美元,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日本的1/2。



印度的体量远大于日本,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接近日本的8倍,人口达13.2亿,是日本的10倍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印度大可以依靠其体量规模和远高于日本的经济增速实现对日本的赶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日本经济已经持续低迷很多年了,1995年日本经济发展达到顶峰,以美元计算,其经济总量高达5.4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的71%,二十多年过去,2017年日本以美元汇率换算的GDP为48845亿美元,比1995年还少,再加上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严重,其未来经济发展也难有起色。所以印度经济总量有望赶超日本。

印度复制不了中国奇迹。1991年印度开始走上市场化、自由化的改革,印度经济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比印度要早13年,但在1991年,中国的GDP为3766亿美元,而印度为251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66.79%,中国的GDP并不比印度高很多。此后两国的经济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中国相对印度发展得更快,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发展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实现了多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到了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印度的5倍。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15%,而印度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仍然不足3%。

中国和印度虽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两国的经济结构不一样,中国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将近40%,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它的第三产业比例更高。印度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除此之外,印度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人口膨胀、就业压力、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种姓制度等等,所以印度复制不了中国奇迹。


锦绣中源


从大的层面上来看印度还是有着相当大的经济潜力。但是要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并超越日本


几乎不可能

当前印度在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名列第七,应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同时。印度的科技产业以及电影文化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这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些错觉,感觉印度发展潜力巨大,超越日本指日可待。事实上并非如此。印度想要超越日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农业依然是重要经济部门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印度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而印度依然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农业出产国,不难看出。农业对印度的影响非常大,农业有更多的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如果农业的比重过多意味着其他产业相对发展比较滞后,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力量比较小。所以说印度的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增速不够

超越日本需要一定的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印度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5%左右,而日本的gdp总量是5070626百万美元,印度是2689992万美元,几乎是印度的一倍。在日本经济原地不动的情况下,印度要实现这一数字跨越,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3、经商环境差,发展后劲不足在2017年的各国经商容易度排名中印度名列第130名,甚至远远不如伊朗越南这些国家,比中国更是落后了50名。近些年来中国特别重视营商环境的营造。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外资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而印度的经商荣誉度和营商环境较差。语言宗教政治过于多元化,造成政策无法强力推动,外资对此诟病比较多。所以说印度的发展后劲不够。


军师副祭酒


中国刚改革开放那几年,逐渐理顺内部的体制机制限制,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主要指标,所以曾经发展速度是非常高的,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



印度这几年,相当于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莫迪上台以后,大力改革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比如法律、行政、劳工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等,逐渐理顺内部的障碍,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强化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引导,经济逐渐开始强劲增长,去年增长率超过7%,已经超过中国。

可以预见,如果莫迪继续当选总理,继续坚持当前的发展政策,印度经济发展的障碍会进一步清除,印度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会进一步增强,年均增长率也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既然经济增长可以预期,加上他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日本,所以印度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高尚涛


印度凭借巨大的人口基数,若干年后超越日本还是有可能的。日本GDP在1995年以后,就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了,常年维持在5万亿左右,20年前是5万亿,现在是4万多亿。而且,日本还是一个老龄化社会,所以未来经济也难有大的起色。所以,印度GDP现在超越英法,未来要想超越日本也是时间问题。

但是,印度要想复制中国当年那样的快速发展趋势,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印度有太多的现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大出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预期。美国等发达国家未来在支持印度经济发展时,既会希望印度崛起来制约中国,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印度强大起来,将来挑战美国的地位。对于印度,美国肯定是有褒有压,印度所面临的经济形势要比之前的中国要差一些。

第二,日本经济也不是轻易能超越的。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沉沦之后,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的强和催动下,已经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即将步入复苏通道。如果未来不出现大变故,日本经济增长率也会逐步加快。因此,印度经济要想超越日本,付出的努力很更大,经济必须要达到两位数增长。

第三,印度的基础设施过于落后,不利于吸引投资和经济增长。印度的铁路网还是当年英国人留下的,早已经陈旧老化,危机四伏。以这样的基础设施,怎么来快速运送货物,怎么能促进贸易往来?而且印度各城市供电、供水、排污问题都没有解决,试想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如何促进贸易交流和发展经济呢?

第四,印度虽然有人口优势,但是多数劳动力没有生产技能。所以,印度的人口很容易被别人的机器优势所挤压,智能化机器人所淘汰。而中国制造业刚开始是通过衣服、鞋类等来打开国际市场,后来中国又转型到智能手机、高铁等领域。印度目前基础产业还很不完善,就更别提印度培养大量的职业技术工人。为此,印度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的积累。

第五,印度由于长期对外是购买自己所需商品,而不是自己去创新和研发。所以,除了软件、制药等二大块还拿得出手去。其他的高端领域,印度是乏善可陈,所以出现了,印度国产武器一再下马的传说。被印度公司修过的米格战机,几乎全部坠毁。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光辉战机、国产航母的极度都是一拖再拖。未服役,先落后。印度在高端制造领域也是问题频发,漏洞百出。

对于印度来说,要想GDP超过日本还是有可能的。但是GDP增长是虚幻的,经济增长既要讲究GDP的质量。现在看来,印度GDP即使超过日本也没多大意义,因为日本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列,而印度人均GDP却是排在世界各国的后面。同样,印度再想复制中国当年奇迹也不可能,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基础产业很不完善,人口红利难以施展、创新能力比较迟缓等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发展会遇到很大的瓶颈。,


不执著财经


日本经济始终起不来,2018年实际GDP增长率只有0.7%,整体上年均维持1%-2%的增长都困难,



印度增长始终高于日本,经济总量追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但印度并不能像中国这么快速追上日本

中国GDP从2000年的1.2万亿美元到2011年7.57万亿美元只用了12年,2010年持平日本,2011年超越日本,2018年是日本的2.6倍。

12年里年均增速10.3075%

那么印度呢?

从2007年1.2万亿美元GDP开始算,

到2018年,12年里GDP达到2.69万亿美元,

年均增速7.3058%

中国是印度的4.8倍

增速并不算太低,为什么印度GDP只有2.69万亿呢?

这是因为印度卢比一直在贬值,

换算成美元GDP的经济数值被抵消了。

而中国高速增长的那些年人民币一直在升值,

从2000年的8.2795到2012年升值到6.6215,

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均汇率为6.6174

无论是在高速增长期还是在中高速增长期,人民币都保持着基本稳重有升的态势,而印度不仅增长率比中国同期要低,卢比也无法保持稳定且不断贬值。

可以确定的是印度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问题,是什么时候超过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超过的问题。

但印度无法用跟中国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速度超越日本。

不仅仅是同时期GDP增长率达不到两位数增长,本币货比也无法保持稳定升值态势。

印度预测超过日本的时间是建立在卢比美元稳定,年均增速7%以上的前提下的,但就目前来看如果卢比无法稳定或升值一直在贬值,即使增速始终高于7%,最终超过日本的时间也会延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