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教師需要不斷的閱讀充電,當前教師的閱讀現狀是怎樣的?

趙廣宇教育漫談


人人都知道閱讀重要,人人也知道真的是需要放下手機,放慢腳步,靜下心來讀一讀書。

對於教師而言,閱讀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教師需要讀書充電,這不僅僅是職業需求,教學需求,更是通過閱讀來滋養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從而滋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人生和教育生活,潤澤孩子,成就孩子。

但現實就是現實,理想終歸理想。現實中,教師閱讀狀況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毫不誇張的說,筆者所在區域環境內,能夠真正潛心讀書的教師超不過10%。推而廣之,在整個中國教師隊伍之中,真正能堅持閱讀的教師又能佔到百分之多少呢?

我也算不上是一個真正喜歡閱讀的人。雖然每天都清醒的告誡自己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動筆。但說實話,大部分時間很難做到靜心安神。除了繁雜的工作佔去了大部分時間以外,乘下來的時間只想休息。讀書也都是浮皮潦草,蜻蜓點水,一目十行的敷衍交差,好像只是為了給自己靈魂一個交代。

盤點一下自己所讀書目,絕大多數都是與教育有關,與工作有關的實用性書籍。偶爾也涉獵文化典籍、哲學文史之類,但那都是淺嘗輒止的走馬觀花,並沒有深入的研究和領悟。與幾位至交好友約好了要一起行走在閱讀、寫作的路上。但沒走多久,一個個都紛紛退了下去。只有我還在裝模作樣的苦苦維繫曾經錚錚的誓言和內心的一點自尊。說起來很好笑,我雖寫的隨筆感想不少,但涉獵到深層次的問題,深層次的原理,思維就會受阻。

不管你願不願意聽,願不願意信,在當下,教師所承擔各方面壓力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沉重。

每天,除了要一板一眼幹完程序內的工作之外,許多常規之外,臨時性的工作也會鋪天蓋地而來。忙完一天的工作,不少老師到家已經很晚,有些老師還要利用下班和週末去關照孩子,照顧老人,處理家務,辦理私事,閱讀顯得好像是一件極其高雅又虛無縹緲的理想一樣,懸掛在那裡不敢輕易觸碰。

但這些並不是影響教師閱讀的全部。社會的競爭,物質利慾的無限膨脹,各種誘惑的紛沓而來,社會意識形態和價值追求的不斷扭曲,許許多多明裡暗裡的社會潛規則無不侵襲著教師的靈魂。加之,晉職、培訓、科研、課改、深造,業績等等,這些已經成為教師必須面對和邁過的職業門檻。形式多樣,門類繁多的各種考核,考證,像洪水猛獸般湧向教師,教師所承受心靈負擔是可想而知的。

讀書需要時間,需要靜心,需要狀態,需要內在的需求,更需要心境。

在沒有一個好的生命狀態,一個相對平靜的心境,一個相對寬鬆的時間和空間,潛心讀書只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更別說讓閱讀來滋養心靈,滋養生命。

其實,時間與空間也不是根本問題。問題的根本是要有內心閱讀的需求和閱讀的心境。如果沒有讀書的心境和內需,浮躁的心靈,不安的心理何以能靜心安神的坐下來開卷閱讀?

按說教師的雙休日和寒暑假是可以擠出來時間閱讀的,但大多數人寧可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睡覺,也不會去閱讀。因為,根本沒有內在閱讀的需求,更沒有閱讀的心境。沒有需求的閱讀是枯燥的,沒有心境的閱讀是痛苦的。不少人有讀書的計劃,卻沒有閱讀的意志和毅力,做不了多久就放棄或者荒廢。

而在較少的閱讀者之中,每一個人的閱讀目的和方式又有所不同。有些人讀書是為了消遣,所讀內容娛樂性居多,網絡快餐式居多,蜻蜓點水瀏覽式居多。有些人讀書是為了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缺失和空白,解決眼前棘手的問題,所讀內容專業性較強,教學參考,習題資料,課標、課題,教育技術性資料居多,他們的讀書就是為了解決工作中的某一個問題,或者承擔某一項工作。有些人讀書純粹就是為了包裝自我。讀幾本書,拼湊幾個文字,發幾篇豆腐塊,就以為有了成就,到處宣傳、標榜,顯得聒噪而輕浮。而現實中,真正把閱讀當做滋養心靈,蓬勃思想,提升生命質量的人卻並不多。

儘管現行的教育環境下,教師的生命狀態也悄然發生了一些改變,儘管教師的閱讀各有各的形式,各有各的目的。但不論走到什麼時候,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追求,精深的專業知識,積極的職業態度,豐盈的內心世界,陽光的生命狀態,都是一個優秀教師都必須具備的綜合素養。

一個真正以閱讀來滋養心靈,滋養生命,滋養教育,滋養孩子的老師。他必然會成為,或者會靠近綜合素養高這個職業要求。

當下,教師這個群體的整體閱讀情況並不是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沒有理由指責教師不夠勤奮,不夠用功,其實很多深層問題並不是教師主觀意志所能夠改變的。

我們只能渴望這種現狀能有所改善,渴望給減少非教學任務,渴望營造更好,更寬鬆的教育育人環境,渴望真正構建起書香校園,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境,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需求去多讀書,多思考,多研究,多發現,多創造。


趙廣宇教育漫談


說說我身邊的在體制內的教師吧,其實他她們也想不斷的閱讀充電,但做為老師特別一線老師拋開家庭因素不說,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有當地的教育局這學習那培訓,有更荒唐的做法讓教師的微信頭像改成全是禁燃放煙花這些政治任務,還有教師職稱問題應該與老師業務水平能力來衡量不應該以年限來約束優秀老師的晉級,形成優者上庸者下的氛圍。
師者授業解惑也,偏上級領導為了追求政治效應讓老師做些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無關的任務,可想而知老師真的想在本學科深究與科研很難安下心,其閱讀科研成果如何可想而知!所以讓教師真正的閱讀就不應該束縛老師的手腳,少些形式主義化的培訓,多點真正有利於教師業務能力提高的培訓才是正道!這樣孩子才能感受真正名師的教學魅力,學有所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