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的孩子,长大要想出人头地,读书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呢?

木兰香丽丽


农村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出人头地,读书不一定是唯一的捷径,但是不读书想要出人头地,后期付出的依然要多出很多倍,或许才能成功。我国城乡差距即使到目前依然存在,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依然远远高于农村。我们作为农村的孩子,在教育环境、所获得的资源已经比城里的孩子落后一大截。

因此个人认为读书依然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依然是距离成功最好而且最短的捷径。



我们或许都可以看到,在每个农村中或多或少有几个读书很厉害的农村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大多数生活都获得不差,这相比于只读初中就出社会打拼的农村孩子来说,生活差异有目共睹。虽然比较现实,但是却是很多农村孩子实实在在的例子。

以自己家乡为例,我们村有两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后来毕业也在跟大家一样四处找工作。但是后来过了两年,乡村银行招聘,他们知道以后立即报名,后来经过笔试面试顺利通过,现在工作环境舒服,待遇高,这不得不让人羡慕,但是这也是他们刻苦努力读书换来的结果。



读书无用论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十分普遍,特别是一些只有初中毕业,或者初中都不毕业的农村孩子而言,他们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更不愿意接受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异,最终浑浑噩噩的过着。当然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学历低,很多工作连门槛都进不去,更别说表现的好与不好了。

其实由于很多因素导致我们作为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贫困而不得不辍学,但是这个社会并不是对不读书的农村孩子一票否决。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虚心接受社会中一切比自己优秀的人以及思想,自己依然可以出人头地。



在大部分农村,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混的不好的年轻人往往高傲,而且也很爱吹牛、浮夸。而一些通过读书提高自己学识、素质,个人修养以及工作能力的人往往在村里却比较低调。即使已经在城里有房有车,但在面对别人赞口不绝的夸奖的时候也是谦虚低调,或许只有这样的品格和为人处世才更容易出人头地吧。

当然了,这个社会一直是公平的。很多农村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读书,那也只能充满无奈。但是由于个人调皮而辍学,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里,只要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以及就业技能,不断的扩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功的人依然不少。

对此您对农村孩子读书和不读书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乡村波比


农村家庭的孩子,长大要想出人头地,读书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呢?不能说是唯一的出路吧,但是也基本差不多了,因为我二姨妈家里四个小孩,基本都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大表姐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里很困难,吃饭都没钱,所以只能放弃了读书,去广东打工,几年后去杭州进了阿里巴巴工作,现在已经买了房子,一辆吉利Gs小车,定居杭州了,二表姐武汉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过了几年家里就有点钱了,读书跟外婆借了一部分,自己贷款了一些,大学期间自己兼职,给小学生辅导功课,现在年薪一百万左右,定居杭州买了两套房子,一辆奥迪小车,老三跟我同年的表妹,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不想当老师,也进了杭州阿里巴巴工作,买了房子定居杭州,车买的是本田思域,老四我表弟,毕业于重庆电力大学,为了跟姐姐在一起,自己选择在杭州电力局工作,买了房没买车,刚工作不到二年,这就是我二姨妈家四个孩子真实的情况。


再来说说我自己初中没毕业,
定居农村自建一套房三层半,贷款买了国产车,跟他们比起来真的差远了,虽然有人说再多钱,每天也是三顿饭,那都是安慰自己的,就像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问题在排行榜第一,我的回答要是点赞最高,有可能赚一百块,这就是我的想法,所以没读到书是多么悲催的事,要是我是研究生毕业,还会在这里扯淡吗?所以看到的朋友麻烦点个赞,一起努力奋斗吧。


我是翼心


农村家庭的孩子,要人脉没人脉,要资本没资本,长大要想出人头地,只能白手起家,白手起家,有很多途径,一半靠机遇,一半靠实干,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要想一家人衣食无忧很容易,只要勤奋,不怕吃苦就可以了,但如果想出人头地,提高自己的阶层,那么非读书不可。

二十年前,我老公西工大毕业,分配到一个三线城市当技术工人,每月工资1000多元钱,那年回家过年,村里人问:“你这大学生,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挣不多,也就一千多块钱。”“哎呀,咱村儿里做家具流水线的,一个月都比你挣得多……”

确实,我老公生在家具之乡,家家户户都是个体户、小工坊,在那个时代,家家户户条件都不错。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老公先后考了一级建造师证,市政一级建造师证,在单位是高级工程师,年收入几十万。反观村里的小个体,这几年国家查环保查得紧,因为环保措施不达标,小作坊纷纷关门。

再拿小徐老师来说,当时我毕业进入教育系统之时,我好友选择考研究生,连续考了四年才如愿以偿,但是她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二线城市一家外资企业,现在已是该企业的中层,年薪不知要高过小徐老师几十倍。

再看,我们的后代,当年那些没读书的同学,他们的孩子依然留在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被老人照看成为留守儿童,能考上大学的占极少数,而那些通过读书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的孩子刚在城市安家落户,孩子也享受了城市教育,考不上大学占极少数。这就是最露骨的现实。

也许,对农村孩子来说,想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但是一个家庭的兴衰,从来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的下一代必将踩在我们这一代奋斗得到的高度的肩膀上,也许我们这一代读书读得辛苦,并没有过上出人头地的生活,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这就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必然努力读书的原因。

这几年,有一句很火的话,叫“我努力的天花板只不过是你的起点”,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农村孩子无论是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远不及城市的孩子,如果不读书,我们这一代拿什么跟人家拼,而我们的后代又拿什么跟人家拼?

总之,读书也许不能使人出人头地,但是决定一个人的层次和高度以及交际圈子的一定是文化层次的不同,而你所在的这个层次将左右着一个家庭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高度上来看,你还敢说,读书不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吗?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但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家族的命运而读书,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读书提高人的层次,知识改变你的命运!


指尖教育帝国


不是唯一出路,但是很大的出路。

在此分享下农村的我读书的故事。

老家在农村,很穷。本人经历两次复读,初中、高中各有一次。最后考上重点大学,考上公务员。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我满意自己的生活。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为什么要读书呢?因为读书是唯一出路。不然我得跟我父亲当石匠。

我每每回忆,发现有几个节点让我坚定决心读书,发誓此生一定要读个大学,走出农村的。

第一,我爸是石匠,小学时县里修柏油路,需要大量“连二石”,父亲为了多赚钱,让我去帮忙。我父子二人从一个悬崖爬下去,站在悬崖中间一个小平台上打炮眼,下面就是深渊,我都不敢看,炮铅重,我们轮流提起来、放下去手工打眼,我力气小根本打不动,老是被骂,双手被打出泡。放完炮后,父亲把石头片好,有翻斗车来拉,要把石头搬上车,我和父亲一起抬,我抬不动,石头掉下来压住我的手掌,中指食指背面当场流血了,里面的白骨都清晰可见,痛得我直哇哇大叫。后来,我父亲说让我跟他学石匠,别读书了。想起打石头的苦与累,我觉得还是该去读书,一辈子当石匠不太好。

第二,也是小学时,我们家当时只有三口人的田地,由于田质差,当时粮食产量也不高,我们家往往青黄不接,没有收粮时就断粮了。我父母就吃红薯玉米,上面用布抱着蒸点大白米给我我弟弟两人吃。为了多打点粮食,家里把村里人家不种的田,全部收过来种植。一共收了九人的田。那年收割稻谷时,全家上阵。天没亮父亲就叫我们起来,打电筒去割谷子。用镰刀来割,就算手用布缠上都能打出满手的泡。估计你不信,人太小,累得全身都在痛,倒哪睡哪儿。但,睡会父亲又喊我起来继续割谷。当时望着满天的星星,我哭了,发誓我长大后再也不想干农活,我要去读书。

第三,上初中时,初二时我的班主任是个体育老师,高大帅气,篮球打得好,字也写得好。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叫杜凡川。其他老师我都不记得名字了。有次上班会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讲他的大学生活,描述大学生活多么的美好,还说人的一生不读个大学是不完整的。我听了后,很憧憬大学,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读个大学。

第四,我们当地教学质量不好,最好的高中在县城,我们大队很多年都没有出过大学生了。但是,我有个堂哥却非常厉害,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最后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是重点大学,一下在十里八乡出名了。他上大学前,家里给他大摆筵席,他父母非常有面。上初中的我,觉得这事倍有面子,决定以他为榜样去学习。后来受他影响很大。比如,他喜欢吹笛子,我自学了吹笛子;他读大学后,我经常去他家里偷他用过的书来看;听说他不爱出门,我后来受影响也不爱出门,在家里看书,搞得村里人都笑话我是假姑娘。

经过这些,我读书很努力,一直都是年级前茅。然并卵!农村教学质量太差。当时读的初中一年一个都考不上我们县最好的高中。初中复读了一次,考上了全县第二好的高中。其实也不咋好的,我都的文科,全年级有时一年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更多的时候一个都没有。第一年我虽然上了二本线,但没报好志愿,落榜了,去隔壁区一个好的学校复读了一年。上了重点大学。后来我也算是运气好,考上了沿海某个城市的公务员。日子过得去。我农村出来的,追求也不太高,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对比儿时的伙伴,他们大多在做工地,我已经很满足。

其实,不是农村孩子太傻,农村教学质量真的太差。我读书吃过不少苦。比如,高中复读那一年,从来没有去过县城的我,独自一人寻车问路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到天都黑了,自己一人在那个学校里面一个楼道蹲了一晚。因为没钱。后来报名时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听了我情况,给我免去了学费,很感激他。还有,因为我复读,村里人老是说三道四,搞得我不敢出门,父母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我觉得这辈子最应该感激的是我父母。他们没啥文化,在读书上都是让我自生自灭。不过,当听我要复读时,他们从来没有说半个不字。用我母亲的话说,只要你愿意读,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读!

这就是我的故事。对农村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改变命运途径,但却是一条众所周知且公平的途径。

如果有农村的小朋友能够看到我的经历,希望你们也要有信心、有斗志,用心的读书,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释法说理


不是唯一出路,是基本出路。

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我们村里职位最高的人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牌大学生。最有钱的是我们村第一个研究生。而那些在县里行政事业机关或企业里有些职位或混得不错的人,90%以上的全是大学生,中专生或师范生,没学历的也有,但极为少数!

当然,在村里也有混得不错的,相比也是书读的比较多的人。

书读的多,见识就多,机会也多。见识多了,想法就多,办法也多。机会多了,选择就多,成功的机率自然也多!

所以,现在的农村了,为了能让孩子不在起跑线上输的太多,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多读书。而且,现在就业的门槛也逐年增高,没点学历,以后的就业将非常困难,初非你选择种地或当个低收入的工人。但是谁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出人头地?





大漠绿海和谐音


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很难,农村的孩子,在外的打拼生活,更难!

如果用我们村的情况来讲!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

曾经有一篇文章是《寒门学子再难出清华北大》的学生!从我的经历来看,这句话说的非常的对。

我是典型的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在农村,有的孩子现在甚至连小学都没上完就不上了,和我同龄的一个人,他只上到了二年级,现在的他成为了村中的小能手,什么手机坏了,找他,电视机出问题了,也找他。但是他今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县城。他最近考驾照,科二科三都不是问题,但是科一和科四却比登天还难。

我们村里的学生大部分止步到了初中,剩下的就是高中毕业,上了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

我初中的同学,已经有好多个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我大学还没毕业。每天靠着他们的朋友圈,不知道是应该羡慕还是心疼。世界这么大!他们却没有机会出来看看。

如果,没有读书,我会像村中大部分的孩子一样,一生都只能待在那个地方!而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了这片大片,来到了广阔的世界。

我们村的确也有小时后,就出来打工的。但是一切都想的太美好,他们只能做一些修车之类的学徒,哎,生活真的很难!

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很难,农村的孩子,在外的打拼生活,更难!


小九故事


说实话,穷人家的孩子真的只有多读书。

因为你没有城市里的孩子,那么有人脉,你不能够去外面旅游,开阔眼见,你也不能够去,让更多兴趣补习班。城市里的人,他所接受的新鲜事物,要比农村里的孩子要快。

如果要出人头地的话,只有多读书。

我的家乡,也是农村,我家是捕鱼的,在那里的女孩子世世代代都不会读书,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嫁到人家去干活,洗衣,做饭。

而我的妈妈坚持一定要让我们读书,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读,只要我们愿意读书。

我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我只知道,我只有读书,才能去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只能使劲硬背的去学习,学习。考上了一个一般般的大学,到了大学里之后,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别人说的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因为我的知识仅来源于课本。课本外的东西,我基本是不知道的。后来我工作来到了上海,在上海找了很久很久的工作,才找到一份工作。一直要留在上海工作,老家的亲戚却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上海继续打拼,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那么辛苦,在家里找一份工作轻松,为什么不愿意呢?

因为我想我的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开心姐姐生活记


关于农村的孩子读书是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个人认为还是见仁见智的,因为有些小孩儿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啊,在我还在老家的时候邻居有个女孩儿上初二,我家里是做批发生意的,所以我爸每天都是凌晨到市场去,他跟我们说每天去市场的时候邻居小姑娘都在那背英语单词,我们下午出门遛弯儿的时候也能看见默写古文,我保证这小姑娘绝对是我们这边学习最刻苦的一个!但是她月考还是每次都不及格,有时候还会倒数。可见读书也是真的需要天分!还有的小孩儿天生就是生意人,我小舅家里没女孩儿,就两个儿子。所以没怎么花心思在他们身上,两个表弟基本属于放养。

两个男孩从小就惹祸,学校也不怎么去,上树下河偷鸡摸狗什么都会了就是不会念书,用我们这边老人的话说就是坐不住,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哥哥因为伤了自尊打了学校的老师,具体原因我就不说了,从此以后辍学跟着我爸妈做生意,在我爸身边待了几年之后就开始自己干,做了我爸妈的上线,开始全国各地的收货买货,回家卸了再加工,然后向外批发,到目前为止我表弟一年在家不超过2个月,他全权负责收购,家里一切事物交给弟弟和舅舅,具体收入我不清楚,但是绝对是同龄人中的翘楚,谈吐 眼界 办事能力都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忘了说我表弟今年差不多是二十三左右,他一个人就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亲戚一起发展,我爸就说他是天生的生意人!

其实,读书不仅是为了出路,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仔细的认识这个世界,而且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是那个独特的人,想要有更多出路就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膝盖好凉


我虽然出身教师家庭,但小时候也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住过,后来五岁回到城里上小学。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属于比较幸运的,上山下乡没赶上,又幸运的赶上高考,经过努力考上大学,当时高考录取率只有4%,本科就更低了。


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大多数来自农村。我们宿舍七个同学,只有包括我在内两个同学来自城市,其他同学都来自农村。

当时,大家的家庭都不富裕,学校给家庭困难的同学发放助学金,我是三级9.9元,别的同学都是一级、二级。每个月我20元就够了,家里寄来一半。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都分别回到各自的家乡,分配了工作。我先分到中专学校,因为我学的专业是企业管理,很想去企业看看,我调到了全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后来又参加市政府的招聘考试,在一百多人中脱颖而出,考入市政府机关,后来又去了银行,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现在又来到大学,开始教书育人。

应该说,如果我没有考入大学,进入一个大型国企或者税务机关是不成问题的,但我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就不会那么幸运了,他们应该还在农村当农民,或者来城市打工。


而现在,我宿舍的几个来自农村的同学,目前都混得不错。两个在自己所在的县担任了县级领导干部,一个在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两个在大学当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应该说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如果没有高考这条路,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取得如今的成绩。


子龙威武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

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经过高考,我没有考上本科,但是呢?我也没有重来一年。就带着忐忑的心情进去了现在的大学,说实话在这个基本上都是本科班的学校了,我心中始终弥漫着一种自卑的感觉,我发誓要好好学习。我家里没有钱,上边没有“人”,有的只是爸妈一双粗糙的双手。

之前爸爸总是让我好好学习,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咱们庄稼人,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回来种地吗?”以前我总是对这句话弃之以鼻,但是随着慢慢的走入社会,人总是都会长大的,当我看到哪些已经不上学的同学,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各种各样,有个已经堕落,在一个工厂里混着日子,一个月三四千工资,吃喝嫖赌。还要家里寄生活费。还有个在开大车,一个月七八千工资,算是可以了。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毕了业之后能有七八千工资吗?

我甚至在想我上的学有什么用,但是啊,他们那些毕业的同学最多工资也就是八千,而且是拼了命的干活,而那些在做一些脑力劳动,凭借知识来谋生的呢,条件一定比他们好(工作环境方面)。所以我知道了,我爸想让我过得生活是优越的不是和他一样用自己的力气来养家糊口,想让我舒舒服服的坐在办公室里,让我风吹不到雨淋不到。

而且我相信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有饿死的人,只是生活质量的差距,读书学习是提高你生活质量的最便捷的方法。也许有人会说,就算不读书也可以创业啊,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中国这么多人,你能确定下一个就是你吗,读书是最好的出去,不是唯一,也可能手机前的你就是那个唯一。(厚脸求赞)*^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