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有“不尚贤,使民不争”,而明朝圣人王阳明在治理时广设“光荣榜”。到底该不该尚贤?

执而不惑


要读懂“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式的阅读,而应该从全文来看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全文如上我先不翻译,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经济学上“理性人假设”,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利己的趋利避害的!他们会优先选择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比如说,做好事儿让他们获得收益1,最坏事儿让他们获得收益3,而做坏事儿得到的惩罚只是—1,那么结果就是他们统统去做坏事儿。


现在我们类比一下“不上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所谓上贤,基本上应该指的是已经超出了贤者应该得到的收益。这种理解方式,王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翻译过来就是这些贤已经获得了需要的收益,为什么还要上他们呢?上他们的行为会给这些人带来超额收益,因此引起他们的争斗,也就是说“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


难道这种事情没有实例嘛?有的!

如某某富商大贾,在经济领域已经获得了收益,然而依然会演变成大家的爸爸,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这种对富商大贾的上,就是造成现在很多人焦虑的一种原因。

仅仅是富商大贾嘛?明星不也是吗?下图就是太上明星了。

难道明星就够了吗?还不够,主播、电竞也跟着来,曾经我有一位同学说,他弟弟初中毕业想要做主播赚大钱!这难道不是太上主播了吗?


这时我们就要问了,被上的这些人超额收益是哪里来的?


一个东西要被上其后必有推手,或是国家, 或是资本,而在当下则是资本过多,那么国家和资本分配给这些被上人的收益,又是那里来的呢?答案就是“不贤者”不就是你我吗?上某一种东西的结果,就是“楚王好细腰”造成大家趋之若鹜。


所以现在让我们统一起来看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要让贤者取得超额收益,不要让物品取得超额收益,不要让人们能够取得超额的收益,他们就不会去争夺,所以圣人治理国家。不让人们有过剩的欲望,让他们能吃得饱,不要让他们有过剩的目标,让他们健康。让他们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让那些计谋多的人不敢妄为,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以老子为代表讲究自然的道家,并不会要求强行把人们变成笨蛋,因为这不自然!

所谓“不上贤”就是“埙有余”,从而回归自然。而王阳明的“光荣榜”则是“补不足”让贤者“正名”


这种做法对现实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有的,让不自然的回归自然,让没有等到应有收益的正名。这已是最低标准。正如张居正所说的“使不肖者有所忌惮(不上),使贤者有所依归(正名)”


目西


我是文开石,有靠谱答案。

我认为尚贤是对的,像王明阳的“光荣榜”(姑且按照问题这么说吧),让人们有学习追求的榜样。
至于《道德经》的【不尚贤】也没错,因为先贤老子没这么说,后人抄错了。

正确的原文应该是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治矣。

是【上】不是【尚】,这里是高高在上,不是推崇崇尚。

按照正确的解释吧,流行本的就不说了。

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高高在上,那么基层的平民就不会为了不受欺凌而去争名夺利。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占有那些难得之货,那么基层的平民就不会因为极度贫困而去偷盗。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不表现和偏好那些勾起人不正常欲望的内容,那么基层平民的生活就不会因此而变得混乱。所以圣人对待基层平民的做法是:倡导他们拥有朴素自然的心性,保证他们得到充足质优的饮食;教育他们树立纯正高远的理想,帮助他们提高身体健康方面的水平。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保持不散布和传播那些反自然的知识,进而使基层的平民不产生那些不正常的欲望。如果上面的贵族和士大夫散布和传播那些反自然的知识,然后又通过刑罚等手段使基层的平民不敢去做那些违背自然和违法犯罪的事,这样效果就不会好甚至最终导致无法治理。

让我们分析一下: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不乱”,和“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构成因果关系。反过来理解,使民“有知有欲”的原因是因为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上贤、贵难得之货、现可欲”的结果。也就是说虽然基层的平民在“争、盗、乱”时也会用到“智(智慧或机巧)”,但这并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这段话的正确解释是:正是由于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上贤、贵难得之货、现可欲”等反自然的做法,在基层平民心中形成的“知”,才导致他们争、盗、乱的“欲”。所以说这段话中的“知”是指反自然的知识,而不是指智慧或机巧。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冲突?其实没太大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确实不冲突。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确实不一样,但不是原则的冲突,而是两个事情不相干。

一家在说ABC的问题,一家阐述的是甲乙丙的道理。

一家说的是道,是哲学。

一家说的是行为规范。


文开石


我认为不应该尚贤。

为什么。古代乡里上贤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乡里有些长老的权力膨胀,一言为定可以断人生死,超过法律,滥用私刑。

而现代上贤的结果是什么?上的都是有权有势之人,他们相互推举,谁家钱多谁家权大甚至谁家拳头大的就是乡贤。

这些贤者不贤,甚至有些是恶霸凶徒,偏偏顶着乡贤的名头却在乡里横行霸道,这个上贤简直就是荒天下之稽!

所以我认为不上贤,则百姓自发会推举跟随他们心中认为的贤能有德之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而不是有钱人用钱财贿赂,上面用权力指定,或者有些人绞尽脑汁暗中使手段争夺出来的贤者。

所以乡里置上贤榜,或者置虚名或者诱实利,就像是鱼饵一样,上贤榜一出以钓乡里。让乡里你争我夺,这种为了名利,争个头破血流胜出的贤者又怎么会有贤德可言,又怎么可以服众呢?难道骗骗上面那些眼瞎心盲之人还不够,还能骗得过老百姓的眼睛不成。这纯粹就是混淆视听,替权势者张目,里面的套路人人肚子里都是一清二楚。

所以在这个唯利是图,为了名利你争我夺,甚至恨不能举刀相向的大时代。一个上贤榜一出恐怕乡里又要多起纷争,难以安宁。

所以不上贤则乡里自贤,上贤则乡里难安。我想这个就是老子为什么反对上贤的原因。

明朝的什么个圣人王明阳广设光荣榜,所以朝野上下不和,喜好虚名。君臣不和,喜欢争辩,辩的的又是一些虚名,毫无实际用处。你也争我也争。最后毁于清名,毁于党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繁花若雪风自摇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贵难得之货:

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两次,一处是本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另一处是第十二章:“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那么,什么是“难得之货”呢?可以令人的行为发生改变沦于盗贼呢?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善”简单到极点,回归到“善”的本能,回归到“虚”的状态,“善”的本质是单纯无知,没有知识的污染,没有任何的经历,“善”只是纯粹的“能量”这是最好的状态。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天地万物,自然规律。高山流水清,平原稻谷黄,没有一处空间被遗漏,没有一寸土地被忘记,自然的教化难道不是最高的智慧吗?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从宇宙的开端“善”作为能量参与天地万物的创造的过程中,不是先教人民聪明的知识,而是先使人民有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人民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有知识聪明的缘故呀。所以,“知识”是“难得之货”,不但“令人行妨”“使民为盗”。无独有偶,《创世纪》第二章第十五节:耶和华 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耶和华 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能够分辨是非善恶是“知识”的功能,“知识”不但“令人行妨”,更主要的是“知识”唤醒“善”的本性,因为“善”在自然规律之中已经不是纯粹的善良了,阴阳相对,天使与魔鬼并存,“知识”与“欲望”结合就会生出“罪”来,天使堕落成为魔鬼就是“知识”的作为,知识不但是“难得之货”,更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奢侈品,因为知识的代价乃是死。知识使心灵觉醒,使良知沉睡,“人心”本是善的居所,身体本是“善”的天下,因为知识的缘故,良心泯灭,身体沉沦,“道”创造的阵地在人类的“知识”面前全线陷落。那么没有“知识”会更好吗?没有“知识”生命就没有进步没有“美”,也就没有意义。

“知识”因为选择而产生,选择是生命自由独立的标志。没有自由独立的生命,公义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公义不存在美就不存在,没有美“道”仍旧回归到空虚之中。所以,“知识”是生命之所以宝贵所要付出知识的代价。

《创世纪》第三章:“耶和华 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 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 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 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 神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亚当,夏娃在还没有吃善恶果之前,没有知识,心灵没有开窍,表示心灵纯洁是“善”的原始状态,知识点燃心灵的眼睛,就会分辨是非对错,就会知道怎么样去选择,“善”的第一品德就是“公正”,在还没有知识之前,人类与动物无异,连赤身裸体也不知道害羞,因为处于混沌的状态,当有了知识之后“眼睛就明亮了”,知识使人心第一失去的就是“公正”的心,没有“公正”的人心,“公义”就会迟到。所以,知识是一把双刃的剑,没有知识就没有生命的高贵之美,没有人类的文明。而有了知识就有了是非之心人心也就黑暗了,知识带领“善”违背客观的真理,主观的意志与客观的意志开始战争,当主观的意志服从客观的意志的时候,心灵柔和谦卑。当主观的意志凌驾于客观的意志之上的时候,心灵就骄傲僵硬人心就死了。那么,如何平衡这一种矛盾的关系呢?《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什么意思呢?意思是知识是必须的要的,没有知识是很危险的,但是也要知道知识的本身也是很危险的,如果知道知识的危险性,那么,知识就没有危险。所以,对待知识要适可而止,要学习“善”的方法,不“贵”难得之货,就是不要过分依赖知识,因为知识是工具,而且还是有毒的工具。这也是《创世纪》当神用六天时间创造好天地万物之后,跟人类的第一次对话,就是告诫人类要警惕知识,不要走得太近的缘故啊。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虚,在词的定义中副词,“副词”的定义就是半实半虚。“虚”不是不存在而是“隐藏”的存在,“虚”是“善”形而上的存在,“善”是“虚”的名字,“虚”是“善”的形状,“虚与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理解,“善”只有通过“能量”彰显出来的万物的形体才是可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存在。“虚”是“实”的根本,“虚”到极点就是“纯洁”到极点,致“虚”极,就是能量纯度达到极点,能量的能力也大到极点,“虚”到极点也就是“善”到极点,“能”到极点,就好像“能量”到达可以爆炸的“奇点”。那么,“善”的“心”是什么呢?第八章:“心善渊”,心地“善”到极点“虚”到极点的时候,心中的能量就好像大海的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心”是容器。“虚”其“心”就是在源头上“涤除玄监,能无疵乎”?(第十章),“心”是“善”的容器,“善”有多纯,“心”就有多“善”,“心”有多“善”,“心”就有多“能”,“虚”其“心”就是“实”其“能”,“实”其“能”就是“实”其“腹”。能量充满心中“知识”就没有空间(弱其智),能量循规蹈矩,万物生长,按时候结果子就是“强其骨”。“虚其心”是“善”最原始最纯粹的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是指“善”,“善”只有一颗纯洁纯粹的心,已经为天下万物都准备好“能量”了就好像是大海一样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但是,“善”是以百姓的“心”为“心”,百姓的“容器”是白的,能量就是白的,百姓的“容器”是黑的,那么能量也就是黑的。所以,“虚其心”是“善”最本质的秉性品德。“虚其心”是在源头上清洗干净,听从内心善良本能的声音,不要听从知识的教唆,立足真理,面向“公义”。因为,“善”的最终的归属是公义,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心”就是盛装能量的容器,“气”是生命的体系,“能量”只有在正确的生命的体系中才会发挥正确的功用产生有价值的美。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常:客观的规律。民,善,能量。能量运行在客观的自然规律中是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只有循规蹈矩的自强不息,因为没有知识反而是那些有知识的人没有办法挑拨离间的余地。


裘承信微读道德经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

幼儿园里分苹果。阿姨问孩子甲:要大的还是小的。甲说要大的。结果阿姨批评他自私自利,只给了他一个小苹果。

然后,阿姨又去问孩子乙。乙说他想要小的,阿姨好一通表扬并且给了他一个大苹果。

于是,其他孩子纷纷说:“我想要小苹果。”

谁都希望要大的要好的,如果说实话会受到批评、遭到惩罚,人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得偿所愿,还会被表扬、夸赞一番。

何乐而不为呢。

老子说“不尚贤”的意思大概就在这里,因为你所希望“贤”并没有被崇尚、树立起来,倒是适得其反,让更多的人变得奸巧伪善、争着去钻空子——使得社会风气更加败坏了。

其实,对于幼儿而言,大家想要大苹果。不管“尚贤”与否。

除非能够把“大小”“好坏”“美丑”“贵贱”的概念都从人们的脑子里清除掉——如果真正能够把这些都去掉的话,尚不尚贤的都无所谓了。

如果没有能力祛除这些东西的话,尚不尚贤的其实也是无所谓的了。


唐言唐语


反者,道之动?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顺自然之道,不必人为设定某个方向或某种标准。一设立标准就有对待,有对待就容易引导人们趋利避害,破坏了事物本来的矛盾特性,事物也因之走向一个极端。更为可怕的是人们会有意识地去以设定的方向(利)去弄虚做假沽名钓誉,由此而纷争四起,所以不尚贤也是其中之一。

王阳明处明之乱世,人心不再淳朴,当然无法使用老子的指导,于是反动之,干脆以利诱之以理晓之以情动之,光荣榜大体就是这样的载体。乱中求治,拨乱反正,总是以正能量为好,因为原来的乱可能正是无为放任的恶果!

一无为一有为都是为了一个治世,时势使然而道之不同也。当然,我们会说老子虚无而王阳明致用,但若从终极来说应该是互用互参的,偏于一端都可能自有其弊。



我是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该不该尚贤要看从什么角度去说。

从理想的角度看,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当然没有错,因为这在老子看来是有“道”的人类境界——“绝圣弃知,民利百倍”,此属于“见素抱朴”的自然境界(见老子19章)。而王阳明所示的是功用之境,勉强属于“德”的人类境界——准碓地说它只是介于老子所谓“绝仁弃义”(德的境界)与“绝巧弃利”(无道无德界)之间的境界,这与老子所强调的有明显距离。从人生修养的角度讲,我们当心向道行,以最大限度地挥发内能而达致“自由自在”的人生“道”境。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讲,由于功名之心主导了整个人类的行为,早已积重难返。有识之士不得已才提倡尚贤的,以维护勉强不失德的人类生态圈,否则,人类怕早就自我毁灭了。


一曲凌日


个人愚见,两者本不该为一类之谈,老子主张“无为”,顺应规律,人人能够自省,“无为”也是分情况而用的,或者说它是有代价的,也是有范围的。可能老子所讲的也是理想状态下,或者是在能“无为”的范围内。

王阳明是在以现实为基础上,以他当时所处的“范围”,不适用“无为”。因时代背景、时势所致,可能民不聊生,人心杂乱,私欲甚多,若不建立良好的处世规则,竞争关系,那无疑会乱成一锅粥。

以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例,他为何在当时不实施“无为”的思想,是“无为”不好呢,还是他不懂《道德经》,最后为何会鞠躬尽瘁,操劳过度而死。当时本就是乱世,人心惶惶。就蜀国而言,也没有良好的制度体系,也就是没有好的规律规则供他延续管理,人人都处在人道之争中,蒙蔽在人道中体悟不了天道,谈何感受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说的比较笼统,题主如若想弄清楚个究竟,提议先从“无为”入手,了解“无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就解决了这个疑惑(我说的无为也是结合他人解析,纯属个人理解,还望见谅)。

最后献上一张头条保存的关于“道”的思维框架图。



映月池上


这个不矛盾!要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就要懂得,中国道家的典籍圣人的言说有三层含义:体相用。体是道的本体,在形而上来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乃至绝圣弃智,绝学无忧。这是就道的本体而说的。因为言语道断不足以表达道,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这些语言都是在表达道的体。

那么道的相状是什么呢?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夫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明。

这就是道的相,可是在道的层面还是很难理解。

所以道还有用的层面,让我们可以近于道。

用的层面是哪些呢?这就广了!

其用深矣!广矣!远矣!大矣!

简而言之,在国为政,奇正相合。在兵为谋,阴阳相杀。所以,掌握了道,争是对的,不争也是对的!不明了道,争是错的,不争也是错的!

在更广的层义来说,道家为体,儒家为相,法家为用。古往今来,但凡进入政通人和的治世,都是外示儒术,内用法家。若是治政者在道体层面懂得治国之术,那就是盛世来临了!如汉景帝,光武帝,或者本朝太宗皆是如此。

王阳明龙场悟道,早已掌握了道的本体,所以处事无碍了!我现在也只能领悟到一点点皮毛。

但是真的领会了,那么绝对是外显豪富,内修道德,达到古人所说的外王内圣的境界。

这就需要我们实践了!而不是空口白话,虚度一生。


skysite


有句话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个方面讲的是善战之人能应机得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个方面是说当国泰民安时,英雄也好,圣贤也好统统无用武之地。非是不用,而是用之不显其能,用之不彰其功。用老子的一句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个火候,能力高的得心应手。好像也没干多大事业,就这么平平常常的就把事儿给办了。

治国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并不是指以无为治天下,而是有为以至于无为。国家有事你无为个什么?有事儿能出来料理的不算本事,能让国家一直太平无事的才算本事。有病能看好那是能人,没病的时候能预防着不让你得病那就是圣人了。所以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手段,并不是说无为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是无为无不为。以有为之身而行无为之事。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这样解有偏差,但也只能这样了,我要说“为尚不可得何况无为”,那就费不尽的唇舌了。道理上也只能先分作两段讲。其它的以后再探讨。

下面再说这个“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就是老子提倡的无为思想,非不尚贤,在统治者而言不是不崇尚贤能,而是不崇尚有为的功业。提倡什么?用现在的话讲,愿作革命的螺丝钉,放到哪里哪里亮。人人做好本职工作,自然就天下太平了。不提倡像秦国那样你砍几个人的头就做多大的官儿。人人能做好手边的事就行了,别等事儿出来了再补窟窿。

盼着有事儿建功立业的就是盼着不太平啊。老百姓不就图吃口安稳饭嘛。当权者如果为了自己的功业,胡作非为,那影响就大了,不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历史上好多例子。尚贤是为了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国君不尚贤?不还是为了建功立业,管仲,乐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等哪个不是贤能?可老百姓得到了什么?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使民不争”,并不是民见尚贤而争,而是民本不想争,是被那些所谓的贤能裹挟着去争,这就是统治者“尚贤”的结果。这里也等于给统治者提个醒,什么贤能功业老百姓不关心,统治者的一举一动对老百姓都有巨大的影响,千万别拉老百姓为自己的野心陪葬。再回头看“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一定要小心啊,弄不好就糊了,这个火候的把握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以下的“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等都是对统治者而言,要统治者收敛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并不是是对老百姓说的啊,等于当权者的作为领导着社会风气。并不是不让老百姓做生意,不发展经济,不让老百姓吃喝玩乐啊,要这么理解,可冤枉死老子了。等于是当权者要以身作则,是教化,而不是要求。

下面再说王阳明的光荣榜的问题,这和“不尚贤”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榜样不是尚贤,是为了教化,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可别理解错了,这和针对统治者的“尚贤”有本质的区别。榜样是给老百姓看的,“尚贤”是对统治者的野心而言。可别把它们往一块儿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