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说:“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历史一书生


明朝立国之后,朱元璋和众多大臣讨论元朝为什么失去天下,最终大家一致确定元朝失去天下是因为政令过于宽仁。《明太祖宝训》中曾说;

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老朱说完后,刘伯温、宋濂等人对老朱的见解也表示了赞同。那么元朝的法律真的宽仁吗?






首先给大家讲几个典型的事件。蒙古建国初期非常崇拜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为此元朝立国之初还专门设立了“国师”的职位,而且元朝政府还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设置了专门的官职听命于国师。国师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每次朝会的时候,除皇帝之外,他们是唯一有专座的人员。

忽必烈的国师叫做八思巴,八思巴有一名弟子叫做杨琏真迦,这个人是元朝江南佛教的都总统[大总管],统领江南佛教。

当时杨琏真迦手中握有巨大的权力,所以横行无忌,胆大妄为。在江南地区纠集了一批土匪恶霸,每天的工作就是公然盗掘南宋的帝王陵以及大臣墓葬,一共挖掘了110多座。

除了公然破坏南宋陵墓外,杨琏真迦还在江南地区欺男霸女,夺取了别人大量的珍宝以及美女。他也因此获得了金1700两,银6800两,土地23000亩。玉器、珍珠、翡翠更是数不胜数。另外杨琏真迦与他的“佛教弟子”在抢夺别人财物时发生争执,他还命人打死了4个人。



除了杨琏真迦之外,佛教一些小头目也是如此作风。元朝上都有一个开元寺,寺庙里的和尚入室抢劫别人用来越冬取暖的木柴,百姓迫于无奈选择到上都留守李壁处告状。结果开元寺的一大群和尚竟然拿着棍棒闯入府衙,按住李壁的头就是一顿胖揍,胖揍之后还把上都留守李壁囚禁到了开元寺。

元朝的僧人这么狂妄,元朝的皇帝听说后会怎样呢?答案是没事。元朝皇帝的一般做法是“诏释不问”,后来还下旨;

凡民殴西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断其舌

这也就是说,元朝皇帝不仅对僧人横行无忌不管不顾,而且还下令保护他们。如果有人殴打西僧则砍下他的手,如果有人污蔑他们,就割掉他们的舌头。






除了佛教之外,元朝皇帝对蒙古人也非常的“宽仁”。比如任命官员时,蒙古人可以做“达鲁花赤”,掌管当地军政、民政和司法系统,当然他们也负责监督被任命为总管的当地汉族官员。

再说一下网上传闻的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只用赔一头驴的事,实际上这个说法确实是子虚乌有,因为《元史·刑法志》中明确记载;

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诸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

这也就是说,蒙古人殴打汉人可以,汉人是不能殴打蒙古人的。另外,如果蒙古人将汉人殴打致死不用赔驴,只用赔偿丧葬费即可。






说到这儿大家看明白了吧,元朝的法律是对那些“特权阶层”的宽仁,宽仁到了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么元朝为什么会对这些特权阶层如此宽仁呢?

元朝立国虽然在马背上夺天下,但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统一中原后,他们同样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为了治理天下,他们选择纵容一些特权阶层,让这些特权阶层成为他们代言人,替他们治理天下。

所以这些特权阶层获得权力后,开始玩命的压榨百姓,毕竟天下不是自己家的,谁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一时间僧人、道士、官员开始死命的敛财,为此甚至连脸都不要了。1303年时,元成宗曾经整治了一次贪污行为,一次性查出来了18473名贪官污吏。此时还是元朝初年,以此可见元朝政策的“宽仁”。






老朱立国之后,发现了元朝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所以拼命的集权,并且制定了严刑峻法,防止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贪污超过60两就会被处死,也正是因此才处决了一批贪赃枉法的淮西勋贵,让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洪武25年时,明朝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元朝鼎盛时300多万户。

当然,处决了一定数量贪赃枉法的淮西勋贵后,老朱也背上了屠杀功臣的骂名。


我是越关


元朝文字狱横行?敢不敢再搞笑点。

毫不客气的说,元朝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字狱的王朝。如果和文字狱搭点关系,那就是下面这个例子。但,这不是文字狱。元朝孔齐《至正直记》有一条记载宋遗民梁栋因作诗被仇家诬告,说他讪谤朝廷,有思宋之心。最后礼部判决说:诗人吟咏情性,不可诬以谤讪,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话说这种气度的王朝历史上有几个!

当然,元朝这个宽是怎么回事?你可以理解为宽纵。

首先,在赋税上,元朝就是出了名的宽松。
明朝范廉
《云间据目抄》: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赋虽轻,不足法也。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也说:前元取民最轻,固不可法。

同样,李开先在《西野春游词序》当中也对元朝赞美有加: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元朝不征发百姓戍边,那是蒙古人的活;官府收的赋税不多,老百姓也就衣食饱暖;既然都衣食饱暖了,那咱们老百姓就唱歌跳舞了。顺带说一下,《西野春游词序》是李开先在明初的作品。

这就是元朝宽的一个方面:赋税轻。

接下来要说另一个方面,律法轻。当然很多人会选择不相信的,因为它们只愿意相信谎言。

言归正传,元朝对于死刑方面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十分慎重的。

《忽必烈汗:他的生活和他的时代》





《剑桥辽西夏金元史》

根据《中国历代酷刑》,元朝禁止官府审问犯人的时候拷打犯人,应该感化犯人,让犯人自己认罪。
但是到了明朝酷刑不仅有所恢复,还有创新。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天下死囚,审谳已定,亦不加刑,皆老死于囹圄。自后惟秦王伯颜出天下死囚,始一加刑,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斩戮,及见一死人头,辄相惊骇。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这相当于变相废除了死刑。

由此可见,元朝对死刑可谓是慎之又慎,这是为什么?世祖谓宰臣曰: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杀,汝勿杀,必迟回一二日乃覆奏。《元史刑法志》。宋濂是这样评价的:斯言也,虽古仁君,何以过之。

当然,元朝对于老百姓的反抗至多惩罚几个带头的,剩下的都放了。老百姓折腾惯了,社会新陈代谢也就加快了。真乃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

正如朱元璋所说,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以宽失之。这是为什么?


简单来说,因为元朝管的太宽松以至于宽纵。比如说元朝给了宰相很大的权力、中央过度向地方放权、对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等原因,使得元朝无法集中资源应对全国的天灾人祸,以至于天下大乱,这才给了朱元璋机会。

也正因于此,朱元璋才要救以刚猛。但是朱元璋刚猛过头了,使明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元朝极为宽松,而明朝又是极为内敛。

所以题目的描述真是可笑的很!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朱元璋说的是“元以宽失天下”而不是“元以宽仁失天下”,两者含义差别可大了去。元朝的统治是宽但与仁没啥关系。

朱元璋所说的元朝统治的宽可不是啥正面好评价,而是一种严重的负面评价。元朝统治的宽,指的是元朝统治粗疏,只关心维持蒙古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地方上实际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土豪地主拥有几乎无限大的权力。

《五茸志逸随笔》记载:“胜国(指蒙元)时,法网疏阔,征税极微。吾松(江)僻处海上,颇称乐土。……一家雄踞一乡,小民慑服,称为野皇帝,其坟至今称为某王坟茔。”

元朝时代,地方大地主拥有其它时代不可想象的巨大权力,对小民可以生杀予夺,是名符其实的土皇帝。甚至地方土豪大地主被当地小民称为野皇帝,大地主的坟墓一直到明朝还被当地小民称为某王坟。

“江南豪家广占农地。则驱役佃户,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恣,纵恣妄为,靡所不至”。

南方地区的大地主,被称为“”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恣”,这样对大地主的极度宽纵政策,自然被大地主们视为黄金时代。江南大地主们只要交清蒙古贵族主子的赋税,在自己地盘怎么肆意妄为都没事。

元朝的科举规模很小,科举出身官僚在元朝统治集团里比例很小。江南汉族大地主很难参与元朝中央政权,但在地方作威作福的程度其它任何时代都不可想象,因此江南汉族大地主们在明朝初期还普遍怀念元朝。

但元朝只是蒙古贵族和少数汉族大地主的天堂,却是绝大多数平民的地狱。江南大地主幸福生活的背后,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大倒退。在宋朝时代,佃户和平民已经基本是雇佣关系,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而在元朝时代,大地主权力极度扩张和蒙古习俗的影响,佃户完全奴隶化,甚至大规模出现了佃户需要为地主殉葬的事情,文明程度可谓倒退回了春秋战国之前。春秋时期的秦穆公还因为人殉被其余诸侯嘲讽秦国野蛮落后。

元朝江南大地主还普遍使用阉人为奴仆。使用太监为奴在其它时代一直是皇室特权,其余人使用会被视为谋反。元朝的无政府状态下,江南大地主们可以体验一番皇室的特权。大地主大规模使用阉人为奴仆,阉人规模自然极度扩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努力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更改元朝统治对文明的破坏。但朱元璋本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元朝文明倒退的极大影响。像朱元璋虽然禁止了佃户为地主殉葬和地主使用阉人,却保留了皇室的人殉,没有完全禁止元朝之前中国早已消失千年以上的人殉。


仁勇校尉


元朝将民族分为四等制,按等级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汉人。蒙古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色目人为剥削者地位,南人和汉人处于被剥削和被奴役的地位。需要说明的是,朱元璋所指的“宽仁失天下",不是指元朝对平民百姓的宽容而是指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宽容。元世祖忽必烈曾经对丞相说:如果我盛怒之下让你去杀人,你不要执行,等3天后再说。还有一说:杖责犯人时比规定的总数要少3下,说什么天饶一下,地饶一下,我饶一下。如果说在元初忽必烈时期为了稳固政权的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平息蒙古铁骑对汉民族的血腥屠杀而采取的一些收买人心的举措也有可能,但自元世祖后还有此说法吗?


《元史》记载:1295年,太子立,是为成宗,本于惯例,厚赐诸王,驸马,所谓赐金一者,加四为五;银一者,加二为三。可以看到,向这样大肆封赏皇室宗族的事情已形成规制,习以为常,元朝每位新皇登基皆是如此,以至于“库府所余用尽"。其实,作为外族统治者,为了维护中央统治集权必须拉扰厚待贵族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维护他们做为剥削阶级的主导地位,这同中原王朝的分封制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由于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缺乏良好的文化根基,统治手段过去简单粗暴。而中原王朝以儒家学说的忠、孝、仁、义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民众的思想准则。所以游牧民族的异族统治阶级与农耕文明的汉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尖锐的,不可调和的。

我们看看元朝当时所信奉的喇嘛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世祖时期,江南释教总督(可能是指布教头目),带领手下明目张胆地挖掘宋朝皇帝及重臣的坟墓,盗取其中的金银财宝,并杀害平民,掠夺财物,抢夺民间美女奸淫,地方官府不敢过问,上诉朝庭,帝“诏释不问"。意思是皇帝说:“不要管他"。这就是所谓的法制吗?我们在通过一件小事看看汉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大汗待卫旧称怯薛,凡一万人,护卫天子,管理杂务,皆蒙古人,继有色目人,汉人后亦投充。武宗,文宗皆汰汉人,并令:各宿卫若复容匿汉人者,罚其长官。意思是做为皇帝的待卫称为怯薛部队都是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掌管,而且皇帝讨厌汉人,若发现卫队中有汉人充当,惩罚卫队长官。
另外,



元朝中书省发往各地的通告明确规定:凡遇到蒙古人员过往,汉人应当准备粥饭供应并安顿住宿。如果发生争执,蒙古人殴打汉人不得还手,如汉人将蒙古人殴伤或致死者,严刑处死。在民生方面,蒙古权势官宦之家垄断商业,哄抬物价,并放高利贷。中书省规定:到期无钱归还者,除本金之外,按时间累加利息,并可将人口,马匹,房产一并没收。并将欠债人的老婆、小孩、女儿、拖走在脸上刺字贩给蒙古人为奴。这些都是蒙古统治者的特权。

1329年,河南发生大旱,元朝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非但不开仓救济灾民,依然横征暴敛,导致饥民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为防止人民起义反抗暴政,元顺帝还下旨禁止汉人私藏任何铁器及私自购买贮藏兵器及骡马。中原王朝有句古话说的好:“民可载舟,也可覆舟。"游牧民族凭蛮力夺得中原天下,只知道一昧的维护自已的贵族利益,肆意践踏汉民族的人格和尊严,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严重对立,社会经济和民生凋敝,民众无法生存,只有起义推翻元朝统治者的暴政。朱元璋所说的“元以宽仁失天下",就是指元朝统治者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宽仁,而不是指劳苦大众。


乔江宝


朱元璋的原话是“元以宽失天下”,这并非朱元璋个人观点,而是明初君臣的一个共识,例如刘基,宋濂等人都有过类似表述。

这句话来自《明太祖宝训》: 帝曰:“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这个“宽”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有“宽纵”的意思,对谁“宽”?自然是特权阶层和地方势力。元朝采取的是间接统治,对地方管理是非常松散的。

其次,有“宽厚”的意思。我们现在听了很多关于元朝对汉人的各种不公,例如初夜权,杀头胎。但明初君臣却认为元朝的刑法很宽厚。

宋濂、王袆主修的《元史·刑法志》: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检也。还说到:盖古者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后世除肉刑,乃以笞、杖、徒、流、死备五刑之数。元因之,更用轻典,盖亦仁矣。

第三,元朝对宗教和民间组织很“宽容”。甚至是听之任之。朱元璋就是参加了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之后慢慢发家的,而当时红巾军的领袖韩山童原先就是一名白莲教的传教士,自称大明王。

朱元璋与大臣们都认为:要吸取前朝的教训,实行高压并且高度集权的统治。


how8


提问者肯定是偷换概念小能手,

首先古代的宽和现在的宽有一定的区别,

其次朱元璋说元失天下于宽,并没有说失天下于宽仁,

朱元璋说的宽按当时的理解应是现代的纵,然而元代对特权阶级确实非常宽也非常放纵,概括起来就是粗狂野蛮,看似自由开放,实则是社会文明制度的倒退法制的不健全,底层人民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你不小心被杀了可能你的命人家就用一条狗一只鸡就给抹清了,真不知道这和现在的宽有什么联系,所以这种宽也让元朝几十年就垮台了。提问者的失天下于宽对元朝实则是挺讽刺的。


妲己60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想来不会错。

元,蒙古人所建,铁蹄纵横亚欧大陆,征服俄国两百多年,但却是异族,有人甚至崇拜成吉思汗,伟大的中国人,我就呵呵了。

看看毛主席的评价吧,只识弯弓射大雕,不是真英雄。

他是一个赤裸裸的侵略者,他是中国人?他是征服了汉人的蒙古人,并非我有意制造矛盾,本来就是这样。

元代98年历史,定鼎天下靠的是铁骑,强权,杀戮,大肆屠城,一个野蛮的政权,有什么宽容?

朱元璋一家三代没有出头之日,富不过三代,穷能穷的过三代?这样的社会一定是不安稳的。

再说河南,有人说现在没有河南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原本在这个地区生活的人起义反抗被屠杀的十室九空,后来的河南人都是山西等地的移民。

洪武年间官方移民10次,三次移民河南,可想而知,背后有多少罪恶,当然有些资料因为各种原因被隐去了。

作为皇帝,官僚,阶级的变化,自然不会再从农民的角度看元朝,他本来的目的有驱除鞑虏这个意思,当了皇帝之后就变成了安定天下,你们都别乱,从朱元璋礼敬元代皇帝,就可以看出来,他承认了前朝,为自己政权找了一个合法的来源。

元亡于仁,不值一提。


逸谦吧唧吧


我不知朱元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指什么特定条件下讲这话的,但大家都知道的是,元亡中国后,是准备杀尽汉人,想把耕地改为牧地的,如果不是耶律楚材的力劝,估计汉族至多也就是个小数民族了,屠城等杀2400万人就不讲了,当权者听劝后对汉人如何?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定位是四等人,但知道四等人的真实含义可能就不多了,据元典章记述:如蒙古人打死了汉人,只需付钱对汉人埋葬就可以了,反之则必然处死,如蒙人对汉人动武,绝不能还手,如还手就是犯罪,必须进行刑罚,这还罢了,却要连坐,危及连保内10户或20户的无辜邻居,对汉人实行严格的军事管控,实行连保连坐的保甲制,收缴一切刀具〈菜刀10多户共用一把)禁止街头卖艺〈棍棒〉讲大书〈集结〉⋯这应该是听劝后没杀尽汉人的一种宽仁吧


中56657804


很多人提到元朝都是强化民族矛盾淡化阶级矛盾,然而事实上阶级矛盾才是造成元朝败亡的根本原因。统治者不善治国,行政手段过于粗放,谁给好处会帮忙干活就照顾谁,前期蒙古人色目人贵族集团,统一后汉人大地主豪强成了其重点优抚对象。至于汉人贫苦农民(还有一直被忽略的蒙古下层牧民作为大牧场主近似财产的悲惨处境),任其自生自灭,结果是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破产农民越来越多,同时简单粗暴的贡税制度最终让金融体系彻底崩溃。最终阶级矛盾全面爆发,人活不了就造反,所以才有后来朱元璋对大地主和官员近乎变态的恨(童年阴影)。阶级矛盾还有一个缩影,顺帝北逃后,草原上大部族也不怎么听北元及后继者的,小部族也被压迫得很惨,炮灰不想做,所以直到朱棣时代始终无战斗力。


仰望苏格拉底


元朝说是国家,其实更像是一个民族自治的大部落。蒙古人缺乏管理庞大国家的经验,统治中国依旧使用草原上那一套。也就是划定各个区域的老大。老大只要每年按时足额上税,战时拉出足够标准的兵员,在领地上做什么事朝廷都不会过多干涉。所以有人反叛,有人巧取豪夺,压榨百姓。元朝的国力在蒙古贵族的堕落和地主阶级不断激起的民愤中消耗殆尽。元朝失之于宽的宽不是指元朝统治者宽厚,法制仁和。而且元朝的统治手段太过宽泛,对统治阶级的限制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