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在引導涵涵畫畫方面,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數《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這兩本書了。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該書是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畫家鳥居昭美的經典著作。

作者在幼教領域積累了五十餘年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結合典型案例,通過樸實親切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繪畫所隱藏的寶貴信息,幫助父母正確認識孩子的繪畫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後所蘊涵的價值和意義,從兒童心理和生理全面發展的角度,來指導成人真正瞭解孩子塗鴉的內在需求,以及如何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與幫助,從而使教育者避免走入誤區。

很感謝作者的這兩本書,讓我沒有早早把涵涵送去繪畫班,而是在家讓她自由畫,發揮天性。

倒不是說非要讓她在畫畫方面有所成就,而是想讓她擁有自己的愛好,讓靈魂不空虛,讓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排解的方式,讓她能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這是我跟涵涵發完火,她畫的,感覺很傳神,畫完之後拿給我看,我道了謙,我們倆都笑了。


在給她講繪本《查理街21號樹》時,我問她這裡是不是真正的椰子樹?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她說不是,理由之一是,椰子樹一般都是長在海邊的。

我有些不確信,然後查了資料,果然是。之後涵涵拿出了這幅畫。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原來有時孩子真的能夠當我們的老師。

如今再翻涵涵小時候的畫,也覺著蠻有創意。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兩歲多看完《小兔湯姆》之後,畫的帶腳的浴盆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兩歲多外出回來,畫的長頭髮阿姨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四歲多畫的樹


昨天還跟兩位媽媽聊,說是現在的孩子比咱強,至少他們敢於去畫。

比如之前我想著跟涵涵一起做讀書筆記,她不會寫的,可以畫出來,可我又再暗自揣摩,會不會她不願意畫,或者畫不出來?

可等到他們英語班要求做Book report的時候,我發現,原來是我低估了孩子。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不管畫的好不好,至少她敢於畫,而且能夠有自己的思路。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五歲多畫的美人魚


而且畫著畫著,無論是配色和線條,都會越來越好。

感謝鳥居昭美老師的書,讓我能夠保存孩子的天性,以及愛畫、敢畫之心。

那麼接下來,我把鳥居昭美老師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培養獲得的能力,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自然地表現與年齡相應的繪畫能力。對成人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為他們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

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不一樣的。成人所感興趣和欣賞的畫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繪畫方面的交流呢?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有意思的是,孩子塗鴉之後會把自己的作品破壞掉,如畫好的小車剪下來,畫好的小人剪下來,讓它們打鬥,這其實是孩子在發展造型能力。

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年齡段孩子繪畫的特點:

一歲


繪畫從會淘氣開始。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

塗鴉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握著筆的手揮舞著在紙上留下印跡,他們會高興的叫起來。他們能明白這種變化的樂趣,這也會成為孩子熱愛畫畫的原動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隨著爬行能力的提高,繪畫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他們會在紙上留下點點,小蝌蚪,小蚯蚓之類的印跡。在這個時期家長請讓孩子充分地塗鴉。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一歲半左右的幼兒,手開始能夠做以肘為軸心的左右往返運動,他們繪畫的印跡也多以往返的塗鴉為主。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一歲半以後,孩子的畫會從大的連續圓圈到小的連續圓圈發展。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這個時期的家長們可以簡短的詢問孩子的畫,讓孩子說出他畫得是什麼。但要在孩子畫完之後問,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的繪畫熱情。

家長要準備好紙筆以及繪畫的環境,並儘量讓孩子做些其他的遊樂活動,比如沙子,水,泥巴等,這會非常有助於孩子的繪畫。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顏色還沒有區分,只需挑一種他喜歡的顏色,和一張大的畫紙就可以了。

兩歲


兩歲以後的孩子隨著眼手諧調功能的發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和長短以及方向,孩子想要畫什麼的意識開始萌芽。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兩歲以後孩子開始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並且這些說明會不斷的變化。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畫多以連續的圓圈為主,請不要教授孩子畫任何形象,否則孩子的畫將會猶豫不流暢甚至畫不出自己的畫了。讓孩子盡情去畫連續的圓圈,盡情地塗鴉。

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對顏色沒有過多的區分,只需要給孩子一種顏色就足夠了。

讓孩子多讀一些繪本,不必擔心孩子模仿繪本而被束縛,因為孩子要到八歲左右才能夠模仿形象來畫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不會的。

請家長在孩子的作品上註明日期和孩子的解釋,作為一份有意義的孩子成長記錄。

三歲


孩子到了三歲,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畫什麼,孩子們是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的。

三歲半以後,孩子愛將自己置身於情景遊戲中,並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發展,他們已經能夠自由地畫出大大小小的圓圈和橫豎線條,並在事先相好要畫什麼的情況下再動手畫。孩子給這些線條和圓圈賦予了意義和故事。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家長們請把這些畫的日期和故事記錄並保存下來吧。

三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同時還會給事物加以擬人畫處理,而孩子給這些形象所賦予的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在這種表徵手法的表現畫面當中,家長千萬不要質疑孩子為什麼不畫耳朵手腳等,只需要耐心並愉快地傾聽孩子們的故事就可以啦。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四歲


孩子在四歲左右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形成了所謂的頭足人像。

這時候切勿去提醒或教導孩子該如何畫,因為這樣做會打破孩子認識事物的自然發展過程,同時也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我樂趣,甚至會挫傷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學習和發展能力。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孩子到了四歲就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畫畫的主題和內容,並結合腦海中的印象來畫出大人們眼中像樣的形象。孩子想要畫出來的,是隻有孩子能瞭解到的事實,即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會把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畫得大而誇張。

從四歲半以後,孩子喜歡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形象,並且會有同一形象反覆出現的情況,也會有像商品目錄一樣排隊羅列的表達方式。如果聽了孩子的解釋,就會發現在他們的腦袋裡,這些事物都是有關聯有故事的。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而且在四歲半以後孩子的畫中開始有了區域的劃分,比如說家裡家外,船裡船外等,這是孩子的條理性表達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現。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四歲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沒必要刻意使用顏色和教授形象,這樣只會受到顏色和形象的束縛,感覺不到自由。最好用單色粗筆和大的畫紙來畫畫。如果孩子希望使用多一點的顏色,最多給六種以內的顏色,而使用的畫筆則可以嘗試不同的種類,例如:馬克筆,粗鉛筆,蠟筆,圓珠筆等。

將東西擺在眼前讓孩子邊看邊畫,即所謂的寫生,是不適合六歲以前的孩子的繪畫方式,因而要避免讓孩子邊看邊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把自己認識到的事實的感受畫出來。寫生與觀察,最好還是放到六至九歲以後。

請儘量給孩子提供多種娛樂方式,並儘量多傾聽孩子對畫的描述。

五歲


孩子到了五歲左右已漸漸明白了各種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徵和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因此不會再像四歲以前的孩子畫的頭足人像那樣直接從腦袋上畫出手來,而且還明白了畫中的人物是要穿衣服的。儘管如此,孩子的畫在成人的眼中仍然有所缺失,但不要取笑他們的畫。

四到八歲左右孩子繪畫的特點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畫,而是按照自己認識到的並且是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物來畫畫。

孩子在五歲半以後開始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逐漸有了興趣,並試圖用繪畫來表達這些關係,最為明顯的特徵是孩子在畫中開始使用基底線,這時候的孩子們從四歲的目錄式羅列開始過渡到以基底線為基礎的二維平面世界。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這段時期欣賞孩子的作品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孩子講述畫裡的各種關係。在孩子二至四歲時我們只要問這是什麼,而到了五歲時,我們應該多問問畫裡的各種故事情節,並在生活中儘量豐富孩子的娛教活動。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喜歡在幻想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遊戲,這也是孩子發展想象力的重要階段。能把對故事的印象畫成一幅畫也是五歲孩子的重要特徵之一。所以請給孩子多提供豐富的故事和繪本。

切勿讓孩子看著事物來畫畫,也不要總是提醒孩子應該怎樣畫,這樣會讓孩子的畫失去自由和成長的樂趣。對於觀察力的培養需要等到六至九歲以後。而五歲的孩子通常會將實際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來繪畫,家長要經常鼓勵和讚美孩子憑印象畫出來的畫。

五歲的孩子仍然不能用過多的顏色,這樣只會對他畫畫的創造力進行干擾,試著只用一隻黑筆盡情地畫個夠吧。

六歲


孩子到六歲時會堅決地使用基底線作為建立事物秩序的表達方式。

這階段不可忽視的是孩子對圖案紋飾的涉及,孩子開始有了將事物抽象化和圖案化的能力,這也是書面語言和文字的基礎發展。孩子甚至能將聽到的故事表達豐富的畫出來。

六歲以後孩子的畫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透視畫法”,即把房間裡或土壤中看不到的東西也一一仔細畫出來。這是感覺寫實主義傾向,也是一種非凡的耐心和能力。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家長在這個階段絕對不要用好和不好來評價孩子的畫,也不要在孩子的繪畫上給予所謂的指導和干預。要進一步的重視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多問問孩子的畫裡都是什麼。可以將生活中有趣的經歷來做為孩子繪畫主題的提示。並且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故事和繪本。

七八歲


孩子到了七歲左右就會開始分別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來畫人物肖像了,接著就在八歲左右孩子會開始畫有動作的人物肖像。

儘量讓孩子少去臨摹電視或動漫裡的人物形像。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七歲以後的孩子的畫開始逐漸變得讓成人一看就能理解了。

孩子到了七八歲這個年齡段就可以有意的在繪畫方面進行一些引導,引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的觀察力,引導孩子多思考,並結合豐富的手工和娛樂活動以及大量的優秀作品和繪本的欣賞,拓展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同時儘量為孩子提供多種繪畫用具和繪畫方式的體驗。

九歲


孩子到了九歲終於開始採用和成人相同的觀察方式了,畫法也開始向寫實的手法轉變。在繪畫方面,九歲是孩子邁向成人階段的第一步。而孩子在九歲時耐力和執著力也會增加,這階段的孩子如若遇到錯誤的教授方式會造成繪畫的停滯甚至是厭煩。

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使用任何繪畫工具和多種色彩顏料,以及版畫等各種繪畫方式。儘量不要讓孩子臨摹或是畫電視裡的人角色,應多給孩子講講故事和開展多一些的課外活動,幫助孩子發掘更多的繪畫主題,鼓勵孩子畫自己的畫。

九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寫生畫了。

九歲以後的孩子在畫畫時開始向寫實方向轉化,並且開始關心自己作品的好壞,有時會否定過去自己畫過的畫,逐漸注重所描繪物體的逼真性。愛欣賞立體感強,明暗變化豐富,色彩真實感強的作品。

鳥居昭美:各年齡段孩子繪畫有什麼特點?怎樣去理解和引導?


三歲到九歲孩子對人像畫方面的自然發展過程

這一時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記憶能力方面發展逐漸減慢。觀察寫實能力飛速發展。不再適合學習純粹的兒童畫。可以逐漸接觸素描、色彩等專業技能的訓練。孩子這時候將會對繪畫的熱情轉變為努力的動力,可以通過接觸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來開拓、提高並深入孩子在繪畫方面的造詣。

鳥居昭美的繪畫教育觀點總結


鳥居昭美在《走進孩子的塗鴉世界》了,總結了自己對兒童繪畫,尤其是塗鴉階段的觀點:

1、兒童塗鴉嚴格來說不僅是一種美術活動,而是孩子的一種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周圍的大人和小朋友學會交往、獲得肯定的一種成長方式,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塗鴉,孩子在學習自己的表達,創造及享受與人交流的成就感,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天然的成長方式。

2、孩子通過自由自在的塗鴉,體驗並獲得 “靠自己的力量來行動,用自己的感覺來感受,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 的萌芽。

3、通過不受限制的塗鴉活動,孩子逐步練就了為做人所具備的主體性的活動能力,以及區分美與醜的感性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培養出了文字、數學、科學、道德自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大人會不會繪畫和孩子的塗鴉沒有任何關係,孩子需要的不是大人的任何指導;相反,這種指導還會損害孩子的成長體驗。

5、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態度(讓孩子自由而隨心所欲地塗鴉),大人的支持和寬容(給孩子合適的工具和地方,讓他想塗就能塗,大人不對孩子的塗鴉時間、內容、次數做任何限制,能夠對孩子的作品不以大人的眼光而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給予真誠的傾聽和肯定,大人讓孩子盡情玩水、玩泥、玩沙,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交往,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打架等等,即大人負責提供給孩子充滿豐富的感受機會的生活;大人不限制孩子用哪隻手畫或雙手一起畫,不限制孩子的繪畫姿勢:可以躺著畫,坐著畫,站著畫。)

6、孩子們在一起塗鴉更有利於孩子的交流和成長。

7、兒童繪畫班能夠提供繪畫場所和繪畫夥伴以及造型活動(如玩沙、玩兒泥、做手工),兒童參加繪畫班的原因只有這個,而不是有能夠指導怎麼畫的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繪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前提必須是決不指導孩子"這兒要這樣畫",讓孩子不是摹仿大人而是自由塗鴉的繪畫班。如果孩子能在家有夥伴一起塗鴉,就沒有必要上繪畫班。

8、孩子在幼兒期,家長對兒童塗鴉所具有的正確態度,足以培養出孩子的好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而培養兒童期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等基本能力的責任和能力,家長都具備,因此沒有必要特別請教師替家長擔負起這種培養重任。

9、孩子畫出形式感比較強的畫(如洋娃娃、機器人、或卡通人物),說明孩子的生活中缺少在他的心裡紮下了根的感情、發現以及感受;家長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和體驗,家長應該讓孩子遠離電視和漫畫書,從水、沙、泥、粘土、色水開始,讓孩子感受和體驗。孩子有了真實的體驗,他的畫自然就會變。

10、繪畫以外的造型玩耍,對於孩子的繪畫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如男孩子釘釘子、造小船,女孩子編頭髮、織帽子、縫衣服(一般4-5歲開始)。

11、孩子塗完鴉之後,有時會把自己的作品破壞掉,如畫好的小車剪下來,畫好的小人剪下來,讓它們打鬥,這是一件好事;用自己的作品來進行玩耍,這其實是孩子在發展造型能力,家長應該高興。

12、家長不要過早教孩子學寫字,過早學寫字會限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在6-7歲以前,多給孩子講故事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