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画"第一人卢德富:"彝画"理念提出者 传统彝画传承者

卢德富


史上的画作浩瀚无边,但是在凉山,有一种画作叫“彝画”。

是一位彝族画家历经多年摸索和创新而得。

阿古扎摩(又名卢德富),“彝画”理念的提出者,彝族传统绘画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何谓“彝画”?阿古扎摩提出,“彝画”是彝族画家自身第一人称艺术心理活动结晶的外化,它并非第三者对彝族生活的主观摹写,而是第一人称用彝族母语与观众直接的对话交流,因为是艺术,所以没有交流的障碍。

彝画《舞》 68cm×77.5cm 阿古扎摩 作


卢德富老师的工作室从西昌火把广场艺术街搬到不远处的“阿惹妞”实景演出地隔壁的三楼,是今年1月份的事情。

进入工作室,变化的是空间的狭小,不变的是工作室里装满油画用丙烯材料的柜子和那些并排放在墙角的画作,还有卢德富那一如既往的画家风度。

画作的主题永远不变,都是以彝族人的生产生活和神话传说为中心,以彝族文化传承中的精髓为骨血,以彝族历史上的传统绘画方式为根本,进而创作出来的“彝族绘画”。

这样一种绘画形式,成为他创作的一门画种——“彝族绘画”。

他是“彝画”理念的提出者,彝族传统绘画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彝族绘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入世界艺术的大潮流中,彝族绘画将以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呈现出一种另类的美。艺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是世界各民族血脉相联的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彝族艺术愿与世界人民共享、共有、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卢德富说。

彝画《马布》 80cm×110cm 阿古扎摩 作



彝画《支格阿尔》 180cm×140cm 阿古扎摩 作

40多年潜心研究和艺术实践

在大凉山,他是彝画创作的代表性人物,经过4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艺术实践,明确提出了“彝画”概念,为中国彝族绘画的创作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他的名字叫阿古扎摩。

阿古扎摩(又名卢德福),1956年生于四川省越西县瓦岩乡后山村。自幼生活在彝族人群中,深受彝族民间文化的熏陶。

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今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被分配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任教。1986年调凉山州群众艺术馆(现今凉山州文化馆)从事中国彝族美术的创作与研究工作。

2012年调州文广传媒集团公司专门从事彝画创作与研究工作至今。高级职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凉山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活动中,卢德富致力于研究和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他深入民间,深入劳动群众,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彝族绘画蓝本,吸取了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获得了艺术创作的源泉。

多年来,他的许多作品,包括《支格阿鲁》《凉山风情》等参加了国展、省展及出国展出并获得多项奖,有部分作品被阿尔及利亚、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人士收藏。

有论者指出,经过近四十年来的潜心研究和艺术实践,是他明确提出了“彝画”的概念,即用“彝画”这种独特的民族元素文化砝码填补了彝族绘画在国内画坛中的历史空白,为中国彝族绘画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历史走到了现代,现实又试图回归历史,回归自然,寻觅本真,但它不是一个圆的简单对接,而是一个螺旋式的升华,彝族绘画也如是,回归也许是一种升华。”卢德富说。

20年前提出“彝族绘画”概念

大约在20年前,卢德富老师就在创作和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彝族绘画”的概念。

他说,关于“彝族绘画”,从古至今,在中国的云南省及四川省凉山州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彝族绘画和与彝族历史相关的摩崖岩画以及青铜器造型。古往今来,彝族的造型主要掌握在“毕摩”手中,多用于经书插画,其造型极为原始,古朴抽象提炼,风格异常独特,它属于宗教绘画。

卢德富认为,彝族的现代绘画综合了彝族古代用线造型艺术、漆器艺术、服饰艺术的色彩和图案,囊括了彝族人生活中的各种内容,根据史诗典籍、山歌民谣、生活习俗、毕摩文化、语言文字和现实生活进行多方位的创作。

用彝族传统古老的“磨漆”和“漆刻”的手法进行加工制作,取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作品可谓独树一帜,雅俗共赏,是艺术世界的一朵奇葩。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发展,表现彝族和彝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和画家层出不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姿多彩。

吸收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型艺术

卢德富说,我是一个彝族人,我所画的画是一种叫做“彝画”的画,它有别于中国的工笔和写意画,也有别于油画、版画,它是属于中国彝族的一个画种,但它仍属于中国绘画范畴。

他认为,中国当代的彝族绘画来自本民族、本土,来自于彝族自己的生活和审美观念——

从形式上看,它是吸收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漆器工艺、服饰工艺、金银器工艺、毕摩文化、语言文字等的元素和符号而派生出来的造型艺术。

从内容上看,它涵盖了彝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风民俗以及当代生活。

从技法上看,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用线造型技法并在艺术领域中形成一门另类的画种。

何谓“彝画”?卢德富提出,“彝画”是彝族画家自身第一人称艺术心理活动结晶的外化,它并非第三者对彝族生活的主观摹写,而是第一人称用彝族母语与观众直接的对话交流,因为是艺术,所以没有交流的障碍。

“‘彝画’,我属。而‘画彝’则他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说,彝族绘画对色彩的应用上,在主体色彩为“红黄黑”(来自于彝族漆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兰”“绿”“白”(来自于服饰)的自然色彩并离开客观对象,进行主动的任意搭配和合理利用,这些色彩为我所用,服务于画面,美丽响亮、传情达意。

卢德富说,彝族对“红”“黄”“蓝”“绿”“白”的任意搭配,是对色彩的主动驾驭,因而它不是自然色彩的奴隶,而是自然色彩的主人。尊重历史但反对泥古不化,尊重自然,反对照抄自然,照搬生活,是彝画创作的根本宗旨。

现在,中国“彝画”在与世界民族的不断对话和交流中,将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同时学习和鉴赏世界各民族艺术的优秀与长处,必将会取得更大、更好的长足发展。

来源|凉山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