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鏖战1年,挖山填沟1000万土石方,一座由49栋高楼1866套安置房以及学校、医院、市场、扶贫车间等齐备设施组成的花园式新城,在天峨县红水河畔拔地而起。2019年元旦前,首批1712户7513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拎包入住”新家。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天峨县“长安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该项目推进难度之大、该县党员干部执行力之强,对河池乃至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影响深远。这也让易地扶贫搬迁的“天峨经验”成为先进标杆,在今年3月召开的广西2019年计划退出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动员会上,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面对赞誉,代表去年全区14个预脱贫县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的天峨县县委书记陆祥红,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两次赶路,相距263天。这对人的一生、对一个县的历史,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天峨的脱贫攻坚,对于全县扶贫干部,却漫长得不能再漫长,艰辛得不能再艰辛……”会前,陆祥红在路上写下这样一段话。2017年,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缓慢,他曾代表县委赶赴南宁,接受自治区约谈。

在这“短暂”又“漫长”的1年里,陆祥红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从不气馁、敢于担当、知耻后勇,凭着一股不言弃不服输的拼劲,硬是把之前的工作难点,干成全市全区亮点。天峨也从“后进”跃升“先进”,全县“九有一低于”指标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顺利通过自治区“四合一”验收和自治区第三方评估检查。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陆祥红(左三)在下老乡下老村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谈及这一让人叹服的巨大变化,陆祥红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这是全县党员干部付出心血、齐心攻坚拔寨扭转的局面,这是大家的功劳。”

率先垂范 攻坚克难

天峨县地处偏远,县内超过95%以上区域属于大高差、大坡度山地,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库区搬迁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天峨共有45个贫困村,其中不仅有深度贫困村,还有极度贫困村,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达19.62%。

陆祥红跑遍全县各乡镇和所有贫困村后,总结出天峨决战脱贫攻坚战绕不开的5大难题:贫困群众致富“增收难”、义务教育“保学难”、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难”、基础设施环境“改善难”、群众满意度“提高难”。

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的工程,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2017年,因国防光缆、高压电线搬迁耗时长、砂石料供应困难等多种因素影响,天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滞后,被自治区约谈。

“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干事找办法。”面对挫折,肩负万钧重担的陆祥红没有丝毫埋怨,更没有消沉萎靡。他化压力为动力,变“后进”为“后劲”,跑柳州、上桂林、下南宁、赴广州,到相关部门主动协调、争取政策。经过不懈努力,制约项目推进建设的“卡脖子”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为天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来居上、如期完工,赢得了宝贵时间。

眼看距离向贫困户承诺的交房日期越来越近,陆祥红没敢松半口气,他身先士卒践行“一线工作法”,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魄力,率领全县党员干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陆祥红(右二)在三堡乡纳沙村中药材示范基地了解产业扶贫情况。

“压力大到无法入眠,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也会被惊醒。”陆祥红说,那段时间,全县很多党员干部和他一样,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采访中,县委办的同志还透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过去一向热爱运动、身体健硕的陆祥红,因长期超负荷工作,以致胃病、颈椎炎、腰椎劳损和“三高”等疾病缠身,体重骤减20多斤;腰椎疼痛坐不了软椅,他就随身带着硬木板垫着坐,特别是下乡时,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只能在座椅和靠背垫上木板平躺,才能缓解疼痛;医生劝他接受系统理疗,以免留下病根,争分夺秒跑项目、下基层的陆祥红一听“要住院十天半个月”,立马回绝了;年近90岁的父亲在老家因病住院,需要家属陪护,他只能委托亲戚帮忙照顾……

“我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陆祥红冲锋在前、率先垂范,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该县许多特殊岗位的干部全年不休、连续作战,咬紧牙关“攻堡垒”,先后有7名干部因病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抽调的县领导和党员干部不仅全脱产进驻易地扶贫搬迁工地,还与建设者一起住工棚,抢晴天战雨天,白天加油干,晚上加班干;县处级领导干部“人盯楼”开展督查,确保项目按时高质推进。

流血流汗的付出,换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没有一寸平地的山坡深壑上,天峨建起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生活好”的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示范新城“长安家园”,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天峨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载歌载舞,喜迁新居。

勇于创新 精准扶贫

为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陆祥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亲自撰写《天峨县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天峨县把脱贫攻坚作为“相马选将”的主战场》等多篇调研文章,为全县精准扶贫理清思路、把准方向的同时,提出许多务实管用的新举措新办法。

为攻克贫困群众致富“增收难”,天峨创新推行借“店”营利、借“光”发展、借“股”分红、借“地”生财、借“企”增收、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五借一规范”模式,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量有增无减、不断壮大,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引进多家企业进驻易地扶贫搬迁新城,创建扶贫车间,解决了贫困户在技能培训和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成功打造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个、县级5个、乡级10个,成为全市获得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认定最多的县,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超过90%。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天峨龙滩珍珠李已发展为富民大产业,自治区主要领导曾称赞其是“小李子闯出大市场”。

为攻克义务教育“保学难”,全县整合退休教师、乡村教师等力量开展送教上门,在解决43名残疾智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情感劝学、行政促学、司法督学,成功劝返163名辍学学生,其中贫困学生43名。

为攻克基础设施环境“改善难”,天峨在财力紧张情况下,连续3年拿出八成以上的财力,投入超过16亿元,实施交通、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升级硬化和新建县乡联网路、通屯路1300多公里。

为攻克群众满意度“提高难”,陆祥红带头执行周六“扶贫工作日”制度,深入村屯开展“感党恩·促脱贫”扶贫政策宣传暨群众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跟群众一起共谋脱贫攻坚大计。

在陆祥红身体力行的带领下,天峨广大扶贫干部用汗水甚至是生命,干出让群众从“另眼相看”到“刮目相看”的好口碑,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不辱使命 驰而不息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谈及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思考和体会,陆祥红定出他的政治坐标。

为此,他主持召开县委会,研究出台关爱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容错纠错等机制,建立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到必访、生活困难必到必访、生病住院必到必访的“三必到、三必访”干部关爱机制。

陆祥红:把难点干成亮点 从后进跃升先进

陆祥红(左二)在纳直乡百合村贫困户家中了解精准帮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2018年,天峨提拔的干部中,有六成以上来自扶贫一线;在年度评优中,共有217名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上榜,32名扶贫干部记三等功。同时,坚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及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贯穿工作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检验党员干部,做到“不摘穷帽,就摘官帽”,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大力营造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氛围。

“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减担子。”陆祥红说,天峨虽然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翻身仗,但绝不会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必须乘胜追击,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千斤重担大家挑,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凝聚新力量作出新贡献,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权 晟 通讯员 田世远;编辑:林郁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