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市今年 “三早”行動

本報評論員2016年以來,我省已經連續三年在春季開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行動,一大批著眼高質量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在吉林落地、開花、結果,為新一輪振興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我市本著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就是謀振興的思路,連續11年利用春季項目建設的黃金期,加快項目落地。一大批工業項目、服務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民生項目落戶英城,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積蓄了能量、築牢了根基。

早落地必須抓好招商引資。沒有源頭活水,哪來如許清渠?多年來,我市採取能想盡想的辦法,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利用我市獨特的農業優勢、工業基礎優勢、地域優勢、政策優勢開展招商引資,一大批客商、項目攜手四平、簽約落地,為四平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水,夯實了基礎。

早開工必須全市上下通力合作。項目建設絕不是單個部門的事,它是全市341萬百姓的事,關乎四平更好、更快、更長久的發展。各職能部門必須加強配合、通力合作,牽線搭橋、築巢引鳳,在審批環節做到及時順暢、不拖後腿,作“油門”,不作“剎車”,讓落地項目早日運轉起來。

早見效必須做好跟蹤服務。很多項目都是外來的“陌生客”,人生地不熟,難免水土不服。我們應該像對待家裡來的“且”一樣,照顧有加、關懷備至。結合“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當好“店小二”,為項目提供最周到、最優質的服務,讓客商來得了、留得住,行得通、吃得開。在親清的政商關係之下,在溫情的待客氛圍下,何愁項目不來?

人勤春早,又是一年項目季。項目建設是轉型升級、全面振興的堅實柱石,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項目、依靠項目、利用項目,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提供動力。項目建設,我們走過了11年,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以百倍的信心、堅實的腳步繼續夯實項目基礎,努力建設好“美麗四平、幸福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