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洋縣:二龍樑家埡飛出了金鳳凰


漢中洋縣:二龍梁家埡飛出了金鳳凰


“那時太困難了,她丈夫有病舍不得看。一見好轉,兩口子又不停地幹起活來。”

“芝蘭吃了苦了,那些年起早貪黑、沒黑沒夜地幹,犁田耙地,樣樣男人能幹的活都擋不住她。”

4月17日,筆者來到二龍村11組梁家埡,問起王芝蘭,村民對她吃苦耐勞、照顧丈夫、艱苦創業的事蹟讚不絕口。王芝蘭家在11組梁家埡大山溝最裡面,距山樑上的通村路有1公里多遠。以前,在家裡種糧食、餵豬,又種點元胡、烏藥等中藥材,是她家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丈夫從小患有心臟病,2011年病情加重。當時家裡太困難,要生活下去就得腳不停、手不住地幹。丈夫身體不好,農活我都挑大頭。一有空,我就到村裡河南人辦的香菇廠去打零工。”她說。那時,王芝蘭在香菇廠一天就收入三五十元,這份工作對她家卻是一筆不可缺少的收入。她告訴筆者,有了這筆收入,她丈夫看病才敢“大方一點敢花錢。”2016年2月15日清晨,丈夫病情突然再一次加重,她像往常一樣,趕緊推出摩托車,正要用粗布條將丈夫綁在自己背上騎摩托車去洋縣醫院搶救,可丈夫卻早已停止了心跳。多次住院治療掏空了這個悲慘家庭,丈夫去世還留下了3萬多元的債務。

“丈夫的債我來還,只要有口氣,用雙手拼命幹,我就不信過不上好日子!”安葬完丈夫,這位倔強的女漢子暗暗發誓。


香菇廠真正的女主人

漢中洋縣:二龍梁家埡飛出了金鳳凰


2016年底,香菇廠老闆因經營不善,不想再把廠子辦下去。得知這一消息的王芝蘭動起了心思,很想接過香菇廠自己經營。

“不自量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千萬別再往這個坑裡跳了。”

”搞砸了,你翻不了身不說,兒子將來連娶媳婦都成問題”……非議、懷疑、勸阻之語不絕於耳。

“我要用行動來證明我能行!”兩天後,王芝蘭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協助與見證下,將香菇廠成功租賃了過來。萬事開頭難。接過廠子,啟動資金成了她的心頭難事。正當她為籌錢焦急苦惱時,洋縣紀委包扶她家的幹部龐欽雪中送炭,將7000元現金送到了她手中。加上向親朋好友借的5000多元,她的香菇廠開始生產了。

“當時,村支書王文治和合作社的技術員親自上門給我指導技術,還免費讓我使用合作社的制袋工具。”王芝蘭說, 2017年2月5日她的第一批香菇袋就裝了1萬多個。2017年4月,縣紀委二龍村駐村工作隊積極協助她申請到產業扶持貸款5萬元,一下給她解了大難題,她當年就發展袋料香菇3.9萬袋。


鄉親們仰慕的“女鐵人”

漢中洋縣:二龍梁家埡飛出了金鳳凰


“白天摘菇、注水,晚上翻袋——這兩天,我和兒子已經翻了1萬多袋。”4月17日,王芝蘭告訴筆者,生產中,她對每一份開支都精打細算。除了技術上請教人,制袋、接種僱人幹,其他的活她都自己幹:“在香菇廠打工的4年間,接種、裝袋、扎袋、翻袋、蒸袋、刺孔、脫袋、注水、摘菇,我樣樣都精通。這些技術活,自己親手做,我心裡踏實還省錢。”“媽媽太累了,經常白天干雜活,晚上拿手電摘香菇,一摘往往就是個通宵。上個月新發展3萬袋香菇蒸料,我就和她輪班燒柴。就這樣晝夜不停,還燒了5天4夜。”王芝蘭的兒子柯東說。

2017年10月,王芝蘭近350公斤烘乾的香菇被搶購一空。第一次拿到客商給付的26800元貨款時,母子二人潸然淚下。她用優質的香菇和厚道的人品留住了十來個客戶,她的香菇經常還沒進冷庫就被搶購走了。甘肅的石老闆是王芝蘭的老客戶,對她的香菇有多少收多少,毫不挑剔,“她懂技術,又自己親自動手種植,所以才確保了香菇的質量。”

2018年5月,王芝蘭種植的第一季香菇收穫結束,粗略估算,她收入了18萬元。同年,她被鎮村評定為脫貧創業先鋒,村上還將她的香菇廠定為二龍村創業脫貧示範產業園。如今的王芝蘭還清了欠債和貸款,脫了貧,致了富。她在擴大規模發展生產的同時,正計劃著回11組繼續發展香菇產業,把梁家埡一溝人都帶動起來,共同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