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说起日本,有些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风俗产业、色情交易、援交高中生等不好的印象。

特别是所谓的风俗女,更是囊括了黑道、欠债、贫困之类所有的消极词汇。而活在这种“总之就是觉得很糟”的印象下的风俗女,她们究竟是什么人?又过着怎样的人生呢。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思考就像风俗业本身一样被刻意地遗忘在社会的角落。谁都知道它的存在,可却不会有人想起。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中国就有一位专门研究红灯区的学者潘绥铭,他曾采访过1000多名风俗娘,最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要“把小姐当人看”

所以这里首先想传达的一点是,这篇文章绝不会出现那种在市井流传的“不幸的风俗女的色情故事”。毋宁说,想传达一种接近于事实的情报。

现在的日本,充斥着各种各样深刻的社会问题。

“活着带来的痛苦”、“工作带来的痛苦”之类的话题,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可是“能容易地活着“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创造那种社会,什么又是必须的呢?

不管在哪个国家,“社会幸福”绝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多角度的看待这个问题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

而这也是我们看待“风俗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年末年始、実家に帰れないんだよね。」

“就算过年,也不能回老家。”

风俗娘们经常这么抱怨,理由很简单,当被亲戚朋友问“现在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也不想回答。

“风俗”这个词有着和新年的爆竹一样的力量,总会让人惊讶又打破平静。

普通人对于风俗娘的态度,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觉得她们就是很糟糕,不务正业,只知道做一些下流的事情。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比如2010年7月30日发生在大阪西区的“鬼母”事件

27岁的风俗女早苗抚养着两个孩子,3岁的女儿羽木樱子和一岁的男孩枫。一天早苗突然离家出走,被门反锁的两个孩子就这样在酷暑中饿死了。50多天以后才被人们像从垃圾堆一样的公寓房里发现,这时候两个孩子的身体已经部分白骨化了,冰箱里布满了翻找食物的小手印。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当时的媒体把这位风俗女妈妈称为“鬼母”,网络舆论也是一边倒的认为她“不管孩子就知道跟男人鬼混”、“被这种妈妈生下来的孩子好可怜”、“就因为从事风俗工作才会发生这种事吧”。

对于风俗女,另一类人则是觉得她们很可怜。“一定是家里贫苦,迫于生计才去做这种工作的吧,还要被店里面压榨”、“一定想要从这种工作里逃走吧”。

就像是“鬼母”早苗,她也有着残酷的过往,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援交。“孩子的死不应该单单指责这位可怜的母亲,父亲和社会难道没有责任吗?”社会中也不乏这样的意见。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但实际上,风俗女里面当然有迫于生计无可奈何的人,但那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并没有多么深刻的金钱问题,也有很多风俗女非常富裕。

就算被一脸同情的人问“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吗”,得到的回答也不是“不想做这个工作了”,而是“请把更优质的顾客介绍给我吧”。

这才是风俗女的日常。

风俗女们面对的问题不是压榨、不是贫困、不是黑社会的控制,她们最有可能面对的困难是“如何从夜晚的世界退出”。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これからどうしたらいいか。」

“以后该怎么办呢?”

风俗女,不管怎么说都是出卖体力的职业,不是可以持续一生的工作。大部分的风俗女到了四十岁就不得不“引退”,这样的事在日本被称为“四十之壁”。

“才四十岁而已啊。”

对我们来说四十以后的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但对风俗女来说,“前进”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因为大部分的风俗女都把性风俗当成主业,是维持生计的“本职”,那这样的她们在简历上能写什么呢?

工作经历、考试资格、执业证书对于大部分的风俗女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社会能给“简历全白”的她们提供的就职机会几乎为0。

虽然现在风俗女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要以后的某一天突然觉得“想要换个工作”,这对于生活在“夜晚的世界”的她们来说,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

特别是随着风俗女年龄的增长,这件事就愈发的不可能。

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有前辈、校友、过去的同事、就业促进机构等多种多样的渠道,但是能给她们提供类似服务的地方几乎没有。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文案:

“躲的过对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

她们没有办法躲避“社会上的孤立”这一现实。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second career ”在日语中写作「セカンドキャリア」,和字面意思一样,指代第二职业,主要是指职业运动员选手引退后从事的职业。在日本,在讨论退休以后的高龄者、出产、育儿妇女的再就业问题时这个词常被用到。

我们先把色情、糟糕、可怕、可怜等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抛在一边,直面风俗业。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里还有洒下金钱的顾客和许多劳动者。

在这样夜晚的世界里工作的她们,脱离这个产业以后,人生还是要继续。

风俗女真实面临的问题不是歧视,而是“无法前进”。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东日本地震的风俗女 摄影/小野一光

“可以容易地活着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她们来说,也许就是“不管处于什么状况,努力就能前进的社会吧。

END

看起来奢侈糜烂的日本风俗娘,生活里却藏着无边的冷漠和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