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菏澤路徑

菏澤廣電網訊 四月,曹州大地廣闊的田野上,處處孕育著村美民富產業強的希望。我市準確把握農村實際,為實現農民錢包鼓起來、村子美起來的樸實願望,緊扣產業興旺做文章,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在繪就。

時下,正是北方應季瓜果青黃不接的時候,但在鄆城縣南趙樓鎮甄莊村高標準的溫室大棚裡,卻是瓜果飄香,碩果累累。

張慶濤說:“這個品種也不孬,還有咱富硒的產品也得用上,用上富硒產品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

4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張慶濤看起來像個老農民,卻實實在在做著新農人的事兒。200餘個溫室大棚內,茄子、番茄、草莓等蔬菜、水果種植品類齊全。

鄆城縣南趙樓鎮甄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慶濤說:“咱現在打造的都是綠色產品,所以說咱的蔬菜價格就高於市場上的蔬菜價格三倍到五倍,咱通過蔬菜種植這一塊,通過採摘這一塊,下一步再通過發展,想讓村民過上更幸福富裕的日子。”

農產品的果摘、包裝、等工作需要人工,十里八村的鄉親都在這裡務工。產業園以現代農發展為主線,採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實行公司化運作,農戶以土地入股,同時在園區內務成為名副其實的”雙新工人”經過多年產業發展和結構完善。目前,甄莊村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農業初具規模,並註冊了自已的品牌。

鄆城縣南趙樓鎮甄莊村村民楊春霞說:“生活越來越好了,腰包也越來越鼓了,買個車買個樓娶個兒媳婦兒。”

位於鄆城縣武安鎮馬屯村的鄆城縣陽光花卉有限公司,是魯西南規模較大的花卉培育示範園,這裡培育的觀賞風果葉大花豔、株型高,市場自然有了保障,去年花卉銷售額超過千萬元。曾經的都市白領,如今轉型成為“育花人”,32歲的何琴是這裡的管理者,也是一名新農人。

鄆城縣陽光花卉有限公司負責人何琴說:“做農業真得需要一份情懷,現代農業這一塊,也是咱必須要走的這樣一個路,需要有先進的技術,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來去發展,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子。”

除了近20000平方米的花卉培育基地,陽光花卉近年來還流轉了4500餘畝土地,種植油用牡丹、採用立體套種模式套種綠化樹,種植規模有了一定基礎。通過產業帶動、託管分紅,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帶動了更多周邊貧困戶擺脫貧困,走上致富道路。

鄆城縣陽光花卉有限公司負責人何琴說:“那麼我就想著能夠,把咱現在做的這個品牌,在咱把控質量關的把握好的情況下,帶到每個家庭當中,品牌化、定製化。”

陽春四月,曹縣磐石街道辦事處五里墩村,滿眼青緑、處處生機。山東銀香偉業集團不斷完善“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有機循環產業鏈,目前,依靠產業發展培育改良的土地達到十餘萬畝。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村民逐漸轉變成產業工人。據統計,五里墩村家家戶戶都有在銀香偉業上班的人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曹縣磐石街道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說:“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民的參與。真正使農民在土地上來做文章,才能實現大家共同富裕。”

去年,企業和浪潮集團合作開展信息化建設,探討實施 “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推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建立農業數據智能化採集、處理、應用、服務、共享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曹縣磐石街道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說:“把這個產業鏈拉長,使更多的農民轉換為產業工人,使產業工人在產業鏈上解決了脫貧,也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起來了。”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我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播種希望的季節,我市正在積極探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菏澤路徑上大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