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區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成果交流會上分享經驗

安定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成果交流会上分享经验

4月18日至20日,全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成果交流會在珠海舉行。安定區作為先期實施的“基於監測結果應用的督導能力建設項目縣”應邀參加會議,並在會上進行了經驗分享。

安定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成果交流会上分享经验

會上,該區以“立足於‘改’,著眼於‘變’,努力優化區域教育發展生態”為題,從“結合區情明思路、力補短板改策略、穩步推進顯初效、謀求長效促提升”四個方面,向大會介紹了該區立足區域實際,近幾年充分應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全區上下特別是教育系統從“心動”——“行動”——“變動”——“推動”的主要經歷、成效和體會。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李凌豔在總結和點評時說,安定區雖然不屬於首批監測結果應用的實驗區,但卻是更早的“基於監測結果應用的督導能力建設”項目縣,是早於實驗區的實驗點,項目實施這幾年,能夠充分應用監測結果,積極探索並初步明晰了區域基於監測結果應用提升教育質量的方法策略,並把所有的工作歸結到國家課程落實這個核心上來,充分運用實證,使教育管理更精準、更有力。從“明”到“改”,從“變”到“緊”,對於教育的思考、行動、習慣,這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收益。

安定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成果交流会上分享经验

據瞭解,此次會議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辦,全國35個首批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和相關省、市200名左右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成果交流大會由國家督學、原海南省總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特邀專家石秀慧主持,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3位副主任辛濤、胡平平、李凌豔和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科大訊飛分中心主任鮑潛巢分別做了《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現狀與前瞻》、《國家質量監測地方服務行動》、《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的探索與展望》、《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可視化解決方案》等主題報告。石慧秀在總結會議時對結果應用實驗區後續工作提出了要求。大會在專家主題講座的同時,共有12個市縣(區)從基於監測結果應用的組織與保障機制、基於監測結果應用的教育決策與管理變革、基於監測結果應用的教育與教學改進等三個環節,分別進行了專題交流。

近年來,該區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一是結合區情明思路。關鍵詞“明”。就是明曉區情,更加明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意義,更加明瞭存在的問題,更加明晰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更加明確今後應該怎麼做。明思路的過程,也就是該區自身理解、認識、分析、謀略的過程。二是力補短板改策略。關鍵詞“改”。全區教育的短板是評價方式簡單化、課程落實打折扣、課堂教學效率差、教師研訓層次低。通過改變評價體系設計、改革課程整體構建、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師研訓方式,引導每一位老師自覺立足教學實際,開展問題研究,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水平。三是穩步推進顯初效。關鍵詞“變”,就是按照確立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全區教育辦學行為、質量意識、學生體質健康、教師精神面貌均發生較大轉變。四是謀求長效促提升。關鍵詞“緊”。就是要緊盯問題、緊扣主線、緊守理念、緊抓隊伍,持之以恆抓好監測結果應用工作,不因項目結束,不因未列入實驗區而出現工作上的鬆勁、鬆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