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夏天就要来啦,防晒越来越重要!很多小伙伴兢兢业业涂防晒霜,最后还是晒黑了......这是为什么呢?防晒真的只是防止晒黑那么简单吗?

首先,必须要纠正的观念是——

防晒≠防晒黑

更重要的是

防止光老化!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

就不得不借用这张图了↓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照片里是一位工作了 28 年的司机。由于他的左边脸长时间晒在阳光下,导致两边脸的“不一样”。

1

防晒其实是在防衰老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皱纹的形成很大程度是阳光照射的原因,光老化对衰老的影响大到75%,吓得捂紧了我的防晒霜!

↓ 以下是紫外线照相机下,皮肤暴露的深层状态。右侧是它真实的状态:长满了各种永不消退的斑点。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一般来说,肌肤衰老分为内源性老化因素和外源性老化因素,而外源性老化因素中紫外线就是最大元凶。

所以除了皮肤保湿,最主要是的还是要注意防晒,最大程度杜绝外界环境因素对皮肤老化的影响,因为光老化的可怕性远比你想象得严重。

2

SPF值和PA值是什么意思?

紫外线分UVB、UVA两种

UVA是长波紫外线

UVB是中波紫外线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SPF值是针对UVB的

,SPF值越高,添加的防晒成分剂量越大,对皮肤表层的保护作用就越明显,不易出现红斑或晒伤,但对皮肤的负担也相对较重。

PA值是针对 UVA的,UVA是皮肤衰老以及黑色素沉积的元凶,PA后的+号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3

防晒霜选哪种?

市面上的防晒霜花样百出,各种品牌和防晒系数让人挑花了眼。其实,事情没那么复杂。所有的防晒霜,都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大类。

物理防晒霜

  • 成分:主要为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它们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使紫外线无法穿透皮肤表面。
  • 生效时间:物理防晒霜呈白色、糊状,涂后马上生效,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但它润色效果不自然、不滋润、不适合做全身防晒,且必须使用卸妆产品帮助卸除干净。

化学防晒霜

  • 成分: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可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其他能量来防晒。
  • 生效时间:
    涂化学防晒霜半小时后再出门,才能起到防晒的效果。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了解好种类之后,综合SPF值、PA值等防晒指数需求,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防晒霜了。

3

涂防晒"硬币公式"

涂对防晒霜,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载文,在涂防晒霜时,有一个科学的“硬币公式”可以帮你找准用量,科学防晒。

面部

每侧涂抹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鼻子容易出汗,应不时补充涂抹。耳朵顶部、耳垂和耳朵边缘都不应漏抹,发际线也常被忽略。

前额和颈后

各用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很多人不在前额上涂抹防晒霜的理由是容易出汗,刺激到眼睛,但这里是皮肤癌的高发区域。脖子后也常被忽略。

肩膀和四肢

在这几个部位,推荐以一元硬币为单位,双肩共使用两枚,上下臂各使用一枚,每条腿使用两枚此大小的防晒霜。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脖子和胸部

推荐使用略大于一元硬币面积的防晒霜。脖子和胸部很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导致颈部皱纹增加,及胸部皮肤变得粗糙。

背部

推荐使用略大于两枚一元硬币面积的防晒霜。后背最容易晒伤,也是男性黑色素瘤多发部位,最需要防晒。

腹部

推荐使用一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腹部经常被衣物遮挡,皮肤比较娇嫩,容易晒伤。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切记!防晒霜用量别太少哦!

我们的皮肤表面其实是不平整的,多数时候我们涂的防晒都进入了皮沟处,而皮丘处却很少,所以千万别省着用!!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另外,正确的涂抹方式是轻轻地按照皮肤的纹理向上抹匀,让防晒薄膜自然变干。千万不要涂抹太用力、别来回揉搓,否则就是帮倒忙哦!

还要补充一点,不建议直接使用防晒喷雾做主防晒。防晒喷雾不能直接往脸上喷,有吸入的危险,而且喷雾里面大部分都是推进剂,实际的防晒剂极少,只能用来补涂,不能当做主要的防晒产品来用。

4

这些药吃完尤其要防晒!

其实,有很多药物服用后也是需要防晒的,这些药物用药后5天需要引起重视。若出现红疹应及时停药。

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服他汀类降脂药后,就“见不得光”了,一晒太阳,全身凡是裸露在外的皮肤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疹子。后经询问医生确诊为药物光敏反应。


防晒霜没涂对,一个夏天老三岁!最全防晒指南看这里→


什么是药物光敏性皮炎

药物光敏性皮炎,是指在服用某些药物后,皮肤暴露于阳光中,经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一定时间后,发生的皮肤不良反应,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两类。

  • 光毒性反应发病急、病程短,病变主要在表皮,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呈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等症状,有刺痛感、红斑、水肿等;偶尔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变深或出现色斑),重者可有水疱,溃破后可形成溃疡或糜烂。
  • 光变态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病程相对较长,病情可反复,病变主要在真皮。

除了他汀类药

用很多常用药也应注意防晒:

1.抗菌药。喹诺酮(沙星)类抗菌药光敏发生率较高,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四环素、氯霉素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

2.维生素A。

3.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

此外,部分抗结核药、心血管疾病药、抗抑郁药、利尿降压药、消化系统药、磺脲类降糖药等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

预防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

首先,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注意防晒;

其次,尽量不要在阳光强烈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出行,晴天出门应涂防晒霜,撑遮阳伞;

再次,如出现皮疹后应立即停药,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

药物的光敏作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夏季进行户外工作,外出游玩时更应警惕。建议有光敏反应史的人慎用光敏药物,看病时应主动告诉医生。另外,建议大家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是否为光敏药物,提前做好防晒准备。

来源: 综合丁香医生、中国健康头条、央广网、生命时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