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指数相同,灵活就业和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有区别吗?

Gingai-K


这个肯定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大。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退休金的计算方式。

按照社保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退休金由统筹要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寿命等因素确定。由于退休金计算的因素不仅仅是依靠缴费指数来计算,所以具体到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领取退休金时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第二,缴费指数。

我们通常说的缴费指数,其实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三个缴费档次,即最高缴费指数为300%,中间的为100%,最低的为60%,这是目前大多数地方比较通行的,但是也有个别地方还可以缴纳40%。其实这个缴费指数的基数不一样,缴费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差别也是巨大的。比如部分单位是按照在岗职工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缴费基数,如果缴费指数都是100%,但是由于工资标准不一样,缴费金额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别,灵活就业人员实际上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在相同缴费指数的情况下,实际工资和社平工资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缴费年限。

在相同缴费指数的情况下,除了缴费基数的差别外,缴费年限长短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缴费时间长的肯定比缴费时间短的人有优势,同时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就比较多。

第四,个人账户总额。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来源于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的,最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就越大。个人账户资金总额越大,分摊到每月个人账户的退休金相对也就比较高。

第五,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退休金是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发达地区办理退休,由于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高,退休金所得当然也就比较高,相反,如果是在经济比较差地方办理退休,即使缴费指数再高,退休金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总之,退休金的计算不仅仅是靠缴费指数来计算的,还涉及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总额、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所以即使缴费指数一样,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其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帮兄爱唱歌


如果仅仅是社保缴费基数相同,其他条件不一样,不要说是灵活就业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会有区别,就是同一个企业的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都会有区别。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之后才退休的“中人",还有一项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

通过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影响养老金的因素除了缴费基数之外,还有其他几个主要因素,比如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以直接影响养老金的高低。

举例说明:

老张和李阿姨是同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后来老张下岗了,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两个人的缴费基数都是100%,也在同一年退休(社平工资相同),但由于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不一样,退休时的养老金却不相同。

假设老张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为5500元、缴费基数100%、徼费工资5500无、缴费年限40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60000元、退休年龄60岁。

这样,老张的基础养老金=(5500+5500)÷2x40x1%=22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0÷139=413.65元; 过渡性养老金=5500x1x15x1.3%=1072.5元:

基本养老金=2200+413.65+1072.5=3686.15元。

假设李阿姨退休时的社平工资也是5500元、缴费基数也是100%、缴费年限35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5年)、缴费工资5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退休年龄55徼周岁,这样,

李阿姨的基础养老金=(5500+5000)÷2ⅹ35x1%=1837.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70=294.12元;

过渡性养老金=5500x1x5x1.3%=357.5元;

基本养老金=1837.5+294.12+357.5=2489.12元。

通过计算,老张和李阿姨在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几个数据不同,最后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为:

老张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3686.15元。

而李阿姨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2489.12元。


叶公来帮忙


社保缴费指数相同,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退休以后养老金有区别吗?我们都知道计算养老金的条件,不单单只是一个社保缴费指数,如果说能够保证社保缴费指数相同,那么还要具备另外的条件,也就是这两个人要有一个相同的累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并且还是在同一年退休,同样的退休年龄,那么这样的话才可能保证两个人的退休金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说如果不能保证这三个条件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实际上退休金有偏差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因为不同地区退休的两个人,他们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那么这样的差距就会形成自己最终,退休以后养老金的一个差距。

所以说计算退休金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主要还是取决于退休所在地区和哪一年退休,还有就是累计缴费年限这几个重要的条件,当然如果这些条件完全一致的话,那么平均缴费指数也相同,这样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职工退休金的标准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懂社保


社保缴费指数相同,灵活就业和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有区别吗?

问题的条件不全面,只能告知到你目前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医疗保险还是企业职工参保的养老保险,最终计算待遇的公式都是一样的,只要各方面条件都是一样的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都是没有区别的。


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也就是自己的缴费基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作为我们参保人无法去影响平均工资或者人均寿命这些因素,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增加缴费年限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退休待遇。

所以这也印证了社保缴费的一个铁定原则,多缴多得。道理跟买东西一样,价格越高享受待遇越好,品质也会越高。


单位办理退休和个人身份办理退休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以为单位办理退休的人员退休待遇都会高些,其实都是一样,在重庆地区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单位办理退休的人员退休后的职工医保大额医保费用可以由单位承担,个人每个月只需要交纳5元就可以了。

个人身份办理退休每年缴纳标准为上年度社平工资的1%。重庆的标准大概就561元。


唠嗑职场


社保缴费基数相同,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是有区别的,因为养老金的多少受好几个因素决定,如果只是缴费基数相同,其他方面不同步,养老金多少不然是结果不同。首先解答一下灵活就业与企业职工社保缴纳内容。

1. 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组成;单位缴纳养老保险20%,个人缴纳8%,单位缴纳部分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纳部分进入个人社保账户。企业职工中人会有视同缴费年限,这个在领取养老金时也是决定多少重要因素。

2.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需要全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和单位社保相比,个人缴纳社会保险就需要把单位需要缴纳的部分都给予缴纳,因此个人购买社保产生费用是一样的,进入的账户不一样,这样也影响领取养老金不一样。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领取一样的养老金呢?这样的情况还是有的,比如;若二者同时在一个城市,同一个时间申请购买单位保险以及个人保险,而且其申请购买时候的工资是一样情况下,在期间没有相关工资变更而且在同时满足当地退休购买社保年限以后,申请所领取到的养老金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也只是理论上存在的,因为社保缴纳是一个长达数年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最后想说的是不论怎样,都要参保,给自己晚年创造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机会,幸福安度晚年。




醉美395


楼主您好,如果你的社保缴费相同。那么还有其他必备条件也要一样。就是要交费年限长短一定要是一样的。还有就是要同一年退休。

只有相同年份退休,然后缴费年限是一样长的话,那么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和企业在职职工退休养老金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因为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也是职工养老保险。而在职职工缴费的,也是职工养老保险。这种情况他们之间的缴费如果是一样的话,那么退休以后领取到的养老金也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需要个人自主全额承担。而企业职工的缴费是需要企业承担大部分费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