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喝茶一时,赏壶一世,拥有一把好茶壶可以使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享受到茶趣。真品紫砂讲究多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普通百姓来说,都希望手中能够有一把好的紫砂壶。但是目前紫砂壶的价格体系非常混乱,特别是在一些茶城中,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的茶壶可能会在同一个地点出手,让人无法辨别其中的优劣。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制作成本,不仅没有采用纯正的原矿紫砂,还在普通泥料中加入了化工材料,以此来提高成品的光泽度——原矿紫砂壶色泽沉着内敛,而化工紫砂壶则有一种“贼光”。这种所谓的紫砂壶虽然价格较低,但是长期使用却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具备收藏价值。

泥料

一般一把壶一般需用1斤泥料,即使差点的泥料也要几十元,还要加上手工制作成本(现在农民工工资也达到两三百一天)、生胚做好进窑烧制也会有破损,有时候4个生胚进去烧制,只有2个出窑是完好无损的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再者就是包装、运费成本。因此普通紫砂艺人制作的做工一般的普通壶,一把售价便宜的也要四五百元才是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做工细致,刻绘精良的壶就要上到千元左右,用好泥料制作的因泥料成本也会略高,也会稍微贵一些。当然有的刻绘很好的也有价格几千乃至上万的都有可能。

简单地说,对于我们普通茶友而言,购买紫砂壶第一要考虑的是实用性、还有做工的好坏,泥料的纯正。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壶就好;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好多壶友总是买壶之后才发现被骗,还是那句话多看少买,做好一些基础课之后再下手。

一、不要迷信职称

很多对紫砂壶不了解的朋友,常常会根据职称的高低来以为紫砂壶的价格,其实以作者职称高低来制定紫砂壶的价格,是比较片面的。看壶不单单要看职称,还要看你作品做的好不好。有些工艺师就作品一般。有些无职称者却作品新颖,功力深厚,只有艺术性和工艺性过硬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还是那句话,看一把壶的好坏,首先要看泥料,然后看做工,接着要审架子,然后看壶的气度、韵味,最后看作者。

二、不要被“色诱”

这个话题已经老生常谈,纯正宜兴紫砂壶在没有泡养的情况下颜色绝不会太艳,应是暗淡中略显温润。一些聪明人采用拉坯或注浆工艺,轻轻松松一天数百个身筒。

再拼接上流水线方式制成的壶盖,壶把,壶流,喷匀艳丽夺目的化工泥浆烧制而成,这样的“疑似宜兴紫砂壶”光彩照人,大多销往汽车火车客运站,旅游景点,小商品批发市场,低端旅馆茶楼商场,敬请注意。

三、不要迷信所谓的“艺术性”

始终得牢记一点,紫砂壶的本质是用来泡茶的,不应仅强调它的艺术性,而应更多地关注它的工艺性,艺术性始终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紫砂界最高荣誉称号的全称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所以对那些“中看不中用哗众取宠”的奇形怪状壶,勇敢的大声说“NO”。

四、紫砂界没有“世界级大师”

某些制壶艺人,拿出来动辄“世界华人杰出陶艺家”,“中国紫砂壶文化XX大使” 或者全球知名大师等等吓死人的头衔。这些除了缴费外,都找不到评定机构的名头,只有那张纸是真的别的都是子虚乌有。

无非就是自抬身价,骗取利益。获奖证书也是如此,笔者认为,尽管某人的某个壶款确实在某次展会某次评比中获了奖拿了名次,但其含金量有多高权威与否有无猫腻,摆在你面前的还是不是获奖原件,答案只有一个字----愿者上钩。

五、作品数量是保证收藏质量的根本

收藏紫砂壶,藏家都有“藏珍”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宝贝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一把全手工紫砂壶,从制作到烧成工序繁杂,选泥料,切泥块,打泥片,围泥片,划底片,打身筒,收底,篦身筒,制嘴巴,整壶流,千锤百炼,需要使用数十甚至上百种工具历经数十道工序。直到毛坯完成,晾干后进窑数次烧制,如果烧制过程中出现破损泥料瑕疵,那就等于前功尽弃。

一个正值壮年的熟练工手,制作中等难度的紫砂作品,一个月也就十几把产量,冬天还有2个月左右无法开工,一年能有百余作品已属阿弥陀佛。更不要说那些对艺术有所追求习惯挑战难度实力派创作型高手,其作品数量更为稀少但也尤为珍贵,其稀缺性令藏家趋之若鹜。

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能拿出上百款不同紫砂壶来,并且常年累月四处展览的大师名家们,这里只说一句,其来路和制作均值得推敲和论证。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六全手工就比半手工好

全手壶简而之就是不使用模具,半手壶简而之就是借助模具,如果用同一种泥料,同一人做同一品种壶,做一只半手,做一只全手,会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不会有多大区别,相反来说模具壶做得更工整。让我们来对一些说法分析一下:

1、全手壶功夫大,难做。对新品种来说可能要大一些,但做多了做熟了不见得功夫会大多少。全手壶也是一做多少把,各种活都可以穿插着做,功夫就省出来了。一把好壶真正用功夫是体现在明针及整理手法上,不论是全手、半手的壶都要放在缸里润了再拿出来一遍一遍光,光到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这是最花功夫的事。所以说同样一个人做全手、半手壶,到壶最终成型时哪一道工序都不会少。模具壶装模、脱模、清理模具也要费很多功夫。所有我认为如果是同一工艺师做同一品种的全手、半手壶,要达到他心中的标准,所花的功夫应该是相差不大。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2、全手壶全部是手工做的,这话不错,但半手壶也是手工做的。全手壶也要借助许多工具,如模板及相应的辅助工具,许多尺寸的定型都要制作相应的模板来定型,特别是像筋囊、方壶等更需要特制的模板来定尺寸,这样做出的壶型基本才能一致,所以说全手做出来的壶每一把都不同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二把造型一样的全手壶做出来说有所不同有何意义呢,如果要用仪器来测二把模具壶也会有区别。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3、全手壶泡出的茶好喝,有何依据?有些人为了夸大全手壶,说什么泥门结构,用高倍放大镜来看泥粒的组合等等,以此来证明全手壶透气性好泡出的茶香等等,你信吗?我们选一把壶主要是看泥料,型状,有没有力度,做工是否精致,出水是否流畅,有没有精气神,是从宏观大的方面来看,有多少人会以泥门的结构密度从微观来选壶呢。所以说同一工艺师,用同样的泥料,同样的火候做出来的半手、全手壶,用同样的水,同样的茶叶,同样的冲泡方法,如果要区别出那把壶泡出的茶好喝,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品茶师至少到目前还未出现,更不要说我们一般的喝茶人。不信你试试,至少在常理及逻辑上都不成立。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4、好壶都是全手的,半手壶不行。有这样的道理吗?1980年前仅有的紫砂一厂大都是模具做出来的壶你说不行,好的模具壶都被台湾人高价收去了,现在又回流高价卖给国人。你买壶是看型、泥料、年代、谁做的,还是看是否模具壶,全手壶。顾景州带出来的徒弟有几个没做过模具壶。你总不能说这些人以前做的模具壶没有现在学了二年全手做的壶好吧。多数人在概念上认为模具壶很容易做,模型一按一个壶就好了,这只能对外行人和外地人这样说,丁山人心里都很清楚,全手、半手要做好功夫都差不多。

5、做半手的不会做全手,做全手的都会做半手。这种说法无非是想夸大全手的能力,从而来提高全手壶的价格。如果说做了10多年模具壶真正达到了技术员以上水平的人,哪个不会做全手壶,做壶那点事哪个做紫砂壶的老手不清楚。在丁山,许多人全手、半手都精通,天天在琢磨泥料、身桶、嘴、把、钮,做了三年就有千日之功了,更别说做了几十年像紫砂一厂那些科班出身“黄埔军校”出来的人了。什么壶拿出来不能做,只是做得好与差而已。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说白了,全手、半手只是二种不同成型茶壶的方法,有些壶适合全手做,有些壶适合模具做,只是前道工序有所不同而已。早期紫砂一厂的模具壶做出来都要验坯,做的不好就摔掉,为什么要摔掉就是基本功还不好。说穿了,做壶靠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何惧什么全手、半手。同一工艺师,用同样的泥料,同样的器型,同样的火候做出的全手、半手壶,如果全手卖10000元,半手也卖10000元,我宁愿选半手的,我想半手的器型更工整,喝茶不会有丝毫影响。

七切勿贪图便宜

那是年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去古玩市场闲逛。忽然听到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嚷道:“哎,坐车都挤碎了,亏了,亏了!剩下这点东西便宜了卖,卖多少钱是多少钱!”我注目一看,她的摊位上放着一把刻有坐佛像与楷书字体的龙形提梁旧紫砂壶。

中年妇女见我看她的货,就说:“便宜了,便宜了,卖点儿钱就行,省得回去坐车又挤碎了。”闻听此言,我忙问她:“你从哪里来?”答曰:“从陕北来,路上坐车时挤碎了好多东西,就剩这些了,便宜就卖,省得再往回拿。”

我平日喜欢紫砂壶,拿起这把壶我大致看了一下,这是一把小紫砂壶,壶身的一面烧制的佛像古朴,另一面刻有“财神佛祖”4个字。我心想,这没准是从哪个寺庙里收来的老壶,或许还很珍贵呢!于是问多少钱卖。她说:“便宜卖了,80元就行。”我把壶盖打开细看,发现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像是一把新壶,然而壶外观却色泽古朴,呈暗红色。

回到家,我把壶内外洗了又洗,为了杀菌消毒,又把它放进大锅里煮。水开了几个滚后,我打开锅盖一看,不禁目瞪口呆,紫砂壶竟变了颜色,锅里的水也被染成红褐色了。我用筷子夹出那把紫砂壶,它已经原形毕露,表面挂着肉皮冻一样上了色的骨胶,有些地方还留有没有煮掉的已渗入壶表面的碱性或乳胶白色,壶的表面大部分已显露出普通陶壶的土红色。这种陶制小茶壶,市面上也就卖10元左右。我不由惊呼:“原来紫砂壶也有假货!”事后冷静下来一想,多花些钱就当交了学费,买了经验,长了见识。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紫砂壶泡茶好处多多,而今社会对紫砂壶工艺品投资热潮的不断升温,“代工壶”、“假紫砂”、“毒紫砂”等造假也络绎不绝,甚至愈演愈烈。对收藏者来说,买到一把假冒名家的紫砂壶,认为不过损失了金钱,但其实不然,如果买到“假紫砂”、“毒紫砂”,损失的就不只是钱财,还可能是身体健康。

很多造假者为改善制壶泥料的颜色,会在紫砂泥料上人为添加化工原料包括氧化铬绿、氧化钴、二氧化锰和工业碳酸钡等。灌浆壶和拉坯壶均值得大家去谨惕。

灌浆壶就是把普通陶泥掺水机械搅拌成泥浆,为了模仿紫砂的质地,根据需要掺入锰、锌、铁等化工原料,然后在石膏磨具里成型,一个普通的工人,一天可生产三百到五百只。为了让成品壶表面更具诱惑力,还会使用抛光、打蜡,甚至涂上凡士林或皮鞋油等。而一般拉坯壶使用的是高岭土而非原矿紫砂泥。高岭土是1:1型层状八面体硅酸盐矿物,结构不同,成型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熟练的拉坯工人一天可在机械转动的圆盘上拉制三百把左右。高岭土是白色的,如何把它做成紫砂的感觉呢?其一,往高岭土里面加化学色素,其二,成型后在高岭土表面喷上紫砂泥浆。

这些壶中含有重金属、有害金属,会破坏人体的酶系统,继而产生许多毒性,包括神经毒性。即便是长期慢性,也有致癌的作用。

紫砂几大骗局,中招的请举手

小贴士:如何辨别紫砂壶的好坏

第一个方法:看星光、熔点、砂色

这个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过,因为天然的紫砂矿含有大量的云母、石英和铁质。这些矿物质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从壶身看出来,云母就是俗称的“星光”,而不溶性特质被叫做“熔点”,因为多种矿物同时存在,因此放大镜下会看到不同的砂色。

因此,真的的紫砂壶都会有星光,熔点和砂色不一。(包浆后则不容易看出来,因此老壶不能用这种方法鉴别的)

因为紫砂泥料种类有很多,因此星光、熔点等也会有差异。有的假壶会添加一些假料做成星光熔点的样子,来迷惑壶友。假壶的星光,熔点,以及砂色分布的比较均与颗粒大小都差不多大的

第二个方法:热水验证透气和吸水性

我们都知道,紫砂壶拥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以及透气性,因此一把真正紫砂料做的壶,一定是有透气和吸水性的。因此,在紫砂壶内倒些热水暖一下壶,在外面浇淋开水,能看到壶表有挂水并且吸收现象的,就说明具有紫砂壶的性质,是真紫砂料,反之则是假壶。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紫砂壶泥料,透气性也会差别,比如朱泥壶,由于先天密度高,透气吸水性比其他泥料都要差很多,这里说的朱泥要除外了

第三个方法:能否养出包浆

紫砂壶除了泡茶好喝,艺术价值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乐趣,就是养壶。养壶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茶叶内的油性成分被紫砂壶吸收,慢慢颜色变深,并在壶表面形成一层玉一般的包浆,让人爱不释手。这层包浆也是和紫砂具有透气性吸附性相关的,所以一把真正的紫砂是一定可以养出包浆的,而且越好的料,养的越快,如果一把紫泥的壶,用了几个月壶表都没变化,颜色没有加深,没有变润,那就说明这把是假壶了。

怎样能放心买到真品紫砂壶,总结如下:1、看熔点、星光、砂色;2、热水验证透气性和吸水性;3、看能否养出包浆,真正的紫砂壶是一定能够养出包浆的;4、买紫砂壶除了学会鉴定真假,更重要的是找一个靠谱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