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上週末,老公提議約幾個朋友一起,帶娃娃們去“野遊”,被我辭色俱厲地拒絕了!最近看多了孩子溺水的新聞,說句實話,帶孩子在水邊走,我都恨不得將孩子綁在身上。

春暖花開的四月,全國皆迎來了一次小高溫,伴隨而來的還有,全國多地連續發生的孩子溺亡悲劇。

  • 4月11日,通州一名男孩不幸溺亡在家門口的小河裡。
  • 4月12日,廣西玉林8名小孩結伴到河邊玩耍,其中2名孩子掉進河裡溺水而亡。
  • 4月13日,貴陽市觀山湖區,一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河裡,被吸進一根從河裡取水的大鐵管,不幸身亡。
  • 4月13日,海南瓊海4名小學生在河裡游泳玩耍時,不慎落水,全部溺亡;
  • 4月20日,邢臺兩名兒童去河邊玩,發生意外溺水身亡......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有媒體統計,7天時間有10名孩子因為溺水而亡,這數據著實讓人不寒而慄,這其中還不包含那些尚未報道的悲劇。

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1號預警,提醒各位家長要時刻繃緊“防溺水”這根安全弦。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據《法制時報》報道,溺水已經成了我國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一大致死原因,每年都有兩萬名兒童溺水身亡,特別是7~8月之間,0~18歲的兒童溺水事件佔據全年的32%。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安全!

所以,安全這個話題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做好孩子的“守護神”。

今天,為大家整理一份防溺水安全指南,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收藏起來。

首先,家長要有安全意識。

去年,北京雙胞胎女孩溺亡青島海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事發地是沒有開發的海灘,沒有救生員,沒有防鯊網,且上面有明確寫著“禁止游泳”的標誌。這片海域的暗流、礁石、風浪等未知風險很多,十分危險,這是悲劇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不僅如此,這位心大的媽媽在這樣的環境下還對孩子“放任自流”,僅僅是發一條朋友圈的功夫,兩個可愛的女孩就永遠與她陰陽兩隔,多麼可悲!

悲劇已然發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訓,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在這,我想提醒大家幾點:

1、父母帶孩子外出郊遊,一定要選擇安全、正規的場地。

2、照看年幼的孩子,絕對不能分神。

儘量保證專心,不看手機、不聊天、不打電話,儘量讓孩子在自己視線範圍內活動。

3、如果孩子要外出,請家長們一定要做好“四個知道”。

  • 孩子去哪裡?
  • 孩子做什麼去了?
  • 孩子和誰一起去?
  • 孩子什麼時候回來?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4、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會游泳,就放鬆警惕。

要知道,歷年溺水死亡的數據顯示,會游泳的人數要明顯高於不會游泳的。

5、游泳池裡也絕對不是百分百安全的。

去年,芬蘭一個5歲的男孩在淺水區突然溺水,他的媽媽在一旁做水療,旁邊的人也都以為孩子是在游泳。最後,男孩沒力氣掙扎漂浮在水面,才被一名經驗豐富的女子發現,並救出。

6、孩子溺水時的十個特徵,父母須知道。

  • 頭浸在水裡,嘴巴在水平面上
  • 頭向後仰,嘴巴張開
  • 眼睛空洞,眼神散亂
  • 眼睛閉上,臉無表情
  • 頭髮散亂在額前或者眼睛上而無動於衷
  • 豎直方向上,腿部沒有動作
  • 換氣慌亂,斷斷續續
  • 想遊向一個方向,但是無法前進
  • 嘗試翻轉身體
  • 好像在攀爬無形的階梯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其次,安全教育絕對不可少。

孩子小,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清楚什麼是危險,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就需要我們家長扛起安全教育的責任,讓孩子明白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1、關於游泳,告訴孩子“六不準”。

  • 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 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準備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 不準不熟悉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
  • 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 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游泳。

3、游泳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如果身體沒有足夠的熱量,過冷的水會刺激皮膚和肌肉血管,不能滿足肌肉活動後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4、不在飢餓或飽食後游泳。

這樣極容易發生低血糖或胃痙攣,從而使得身體發生不適。

5、正確營救溺水者。

告訴孩子: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救人訓練,切記不要下水救人,應該第一時間呼救和撥打求救電話。如果溺水者離岸邊不遠,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用棍子或繩索營救。

最後,學會溺水急救知識。

“倒掛式急救”曾在網上很火,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就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超外,大人奔跑。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其實,這種姿勢只會增加胃內容物排出的機會,導致窒息或者誤吸,如果患者發生了心臟驟停,此時這樣控水,只會延誤心肺復甦開始的時間,大大降低患者存活的幾率。

正確的方式:

如果溺水者意識喪失,而且有呼吸,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胸腹部是上下起伏運動的,此時我們要開放氣道,清理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同時將患者採取側臥位,等待120急救人員到達;

對於心臟驟停的溺水者,我們首先要給予心肺復甦術,先給予病人五次人工呼吸,首先開放氣道,清理口腔鼻腔的分泌物,用你的嘴唇包住病人的嘴唇,按照三十次的胸外心臟按壓,兩次人工呼吸,一直持續施救,直到溺水者出現呼吸或者意識,或者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7天10個孩子身亡!為此,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下發了1號預警!

最後,我想再次大聲呼籲:

孩子安全無小事,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在守護孩子的路上,謹慎謹慎再謹慎!

願孩子們都能平安、健康、快樂長大!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