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很多鸡汤文常常惯以人们所谓的“你对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你面前的人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你对它龇牙咧嘴,它也会同样对你恶狠狠。”乍听起来,貌似挺有道理的,其实现实却并非如此。这句话想要成立,那得有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在,那就是你面前的这个人他得对得起一撇一捺的人字,也就是说,它首先得是一个可以听得进人话,明理的人。否则,适得其反。

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同事的姐姐在婚姻里一直受着丈夫家暴的伤害,她姐夫不仅对她姐姐经常性拳打脚踢,还在外面明目张胆的搞小三儿。而她姐姐总是觉得为了儿子有个正常的家,一忍再忍,有时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同事问她是否被打了,她也不说,谎称是自己不小心磕的。她不知道,其实她老公在外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很多同事都清楚,碍于她自己不愿承认,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同事性格跟她姐姐完全相反,曾在街上遇见姐夫和小三儿逛街,抓起手边的一瓶酒就砸了过去,吓得两人赶紧跑了。同事心疼姐姐,让她离婚不肯,她也实在没办法过多的掺合,毕竟这个姐姐的家事。直到后来,有一天她姐夫在打她姐姐的时候,失手打到了孩子。当时孩子摔倒的时候刚好头磕在桌脚上,血一下子就流了下来。那个时候她姐姐红眼了,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劈头对着她姐夫就是一顿乱砍,当时也是疯了,就知道那个男人身上被捅了几处。

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救护车到了之后,她姐夫和孩子被同时送去了急救。索幸孩子没什么大碍,头上缝了两针,她姐夫多处刀伤。却头一次没有骂娘,反而面对她姐姐的时候很发怵。那之后,她姐姐突然就活明白了,从原来的低眉顺眼的忍受,到后来好脸儿没一个,好话没一句。那个男人反而变乖了,不但不敢再打她,还主动承担了全部的家务。跟小三儿也彻底断了。

那次出院后,她姐姐就给那个男人立了规矩:“再跟小三儿联系,我就废了你。”或许这话从前说男人不会听,但是她姐姐那次真刀见血之后,这话就不是一种吓唬了,它成了一种震慑。

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其实她的那些痛苦都是她一再的隐忍和软弱得来了,对于无耻的男人,你越想用你的善意去感化他,他就越会得寸进尺的欺负你。善良过了头,就是软弱,就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当你突然变得很泼,具备了很强的“攻击性”,让他充分领教什么叫:“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呀?”欺负你的人才会知道什么叫“女人一旦狠起来,那可是比男人狠上千倍不止”这话句不是白给的。

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我们提倡的这种“攻击性”是为了自我保护,而不是让我们主动去找别人麻烦。当一个女人被欺负太久,内心不会积聚很多负能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会主动消息,它需要找一个恰当的出口发泄出去。所以,因为我们善良,我们“先君子后小人,我忍你很久了,你没个数吗?这次老娘不忍了。”通过对欺负我们的人绝地反击,不仅有效的把身体里所有的负面能量一股脑排干净,还能震慑住坏人。

做一个“攻击性”女人,自己活得舒服,坏人不敢惹

作家余华说的一句话特别好:“当我们凶狠的对待这个世界时,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这句话不用过多解释,它在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不讲理,或者有理都讲不通反而还跟你胡搅蛮缠大放厥词的无赖时,你就应该从一个守卫者变为一个攻击者。让他知道你的善良是带有锋芒的,当恶出现的时候,善良也会为正义而战,绝不手软。

(图自网络,图文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