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址』之丹東紫陽觀


『道教名址』之丹東紫陽觀



紫陽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鳳凰山景區的中心開闊地帶,院中有數百年生的青翠柏,四周有天女木蘭和丁得花叢,香氣撲鼻。特別是月夜,景色更為迷人,時值月上東山,潔白如火,疏密洩影,景極清絕。

紫陽觀是鳳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廟宇。居廟宇之首,雄偉壯觀,佈局嚴整,獨具特色,觀院之中有古松四株,挺拔屹立,相襯覆蓋庭院,更顯得殿觀肅穆而壯觀。從山麓仰望,清晨即迎受曦陽之光照,曦陽初上光線呈現紫色,素有“紫氣東來”之說,又謂紫陽乃祥瑞之兆,故紫陽觀為名。

紫陽觀包括玉皇殿、三官殿、純陽殿、鬥母宮、碧霞宮(娘娘廟)、觀音閣、三教堂、山神土地廟、護法殿、藥王殿、靈神臺。這些 殿觀使這裡形成了道教廟宇磷次櫛比,寶殿如林的一派仙境風光,這些殿觀不僅馳名中外,也是道教信徒進廟朝拜和旅遊的重要景點,在這些廟宇中各徜徉,磬聲陣陣,經詠琅琅,使遊人緬如超凡脫俗,沉入玉宇瓊樓之境界。


『道教名址』之丹東紫陽觀



紫陽觀始建於明弘治初年,初為寺廟,後因諸多原因廟宇日漸凋零。清雍正年間長安有一龍門派道士郝教明游到鳳凰山,見山勢巍峨,氣勢非凡,林密幽靜,適修真養性之佳境,留此長住,更名為紫陽觀,又稱三官廟。一連主持數年。乾隆初年,他回到長安將其徒弟永義招來鳳凰山。

清道光十三年,紫陽觀三名道士化緣集資擴建道觀,計正殿三楹,東西配房各五楹,山門一楹,此後百餘年香火尚盛。


『道教名址』之丹東紫陽觀


解放後,紫陽觀,正殿擴建為五楹,保持了遼金時期的建築特點,雕樑畫柱,金壁輝煌。東西配房改建為三楹,餘地新建四角贊亭式鐘鼓樓各一座,新建的山門,比從前大而寬。正殿內供奉天、地、水三宮,兩側靖瑤池金母和八仙,旁有土地和靈官,彩紜畫保持明清藝術風格,壁功採取鐵線描寫,人物栩栩如生。

一九九三年,孟崇然道長任紫陽觀監院。2010年石興道道長任紫陽觀監院新修玉皇殿一座,火神殿一座,藥王殿,靈官殿一座、丹房12間,門點兩間及齋堂。重修三官殿、純陽殿、鬥母宮、碧霞宮(娘娘廟)、山神土地廟、護法殿、觀音閣、財神殿。

正一天師堂:杜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