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平顶山脚下,潮河源头,是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镇子不大,但出产小米历史悠久,有“米粮川”的美誉,清朝时是宫廷贡米的产地。

黄旗镇海拔 884 米,多为缓坡平地,土质好,光照时间长,自然环境无污染,是种植有机小米的黄金地段。这里出产的小米金灿灿的,熬出的小米粥更是香味扑鼻。

黄旗镇百姓种谷子已有 400 余年历史。近年来,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当地种植的黄旗小米一下子变身“金米”,一斤能卖到 60 元。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是什么让黄旗小米身价倍增?

奥秘来自于“有机”。“县里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脱贫摘帽两大中心任务的最佳切入点。”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方志勇说,2015 年,丰宁启动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经过几年发展,如今黄旗小米、奶业、蔬菜、特色养殖等有机园区初具规模,全县 30 家企业获得 56 张有机证书,有机种植认证面积达到 20 多万亩,其中黄旗小米种植面积达 6000 多亩。

丰宁已走出一条生态提升、产业发展、农民脱贫高度契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规范种植,昔日贡米有了新标准

“凤琴,你要种出最好的谷子来,让黄旗小米实至名归。”11 年过去了,李凤琴依然记得三哥对她说的这句话。

李凤琴是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8 年,她在外工作多年的三哥回乡探亲。吃着家乡饭,李凤琴的三哥感慨道:“小米粥吃起来不香,也不黏稠,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三哥,你那都是老皇历了。小时候都是上羊粪,现在为了多打谷子,都用化肥,味道当然不一样了。”李凤琴不禁笑了起来。“既然别人都用化肥,你为什么就不能用传统方法种植?”三哥鼓励当时做建材生意的李凤琴转行搞农业种植。

种地并不难,可要找回“小时候的味道”却不易。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李凤琴租了 40 亩地,从全国各地选择了 40 多个品种试种。看到谷秧长得高大、谷粒饱满的,就用红头绳拴上,秋天单独存放种子。

为了育出一粒好种子,李凤琴可没少遭罪。2010 年夏天,下了一场冰雹,李凤琴看着一米来高的谷子被成片砸倒,心疼地哭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李凤琴和家人决定,给谷子安装保护网。一家人顶着酷暑,在地里竖起一根根杆子……

通过多年的试验和探索,李凤琴终于培育出了非常优良的品种——“黄旗皇 1 号”。2012 年 11 月,她注册了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专注于谷物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2015 年,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起草了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黄旗小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生产加工、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该县坝下地区黄旗镇、大阁镇、土城镇等 20 个乡镇。

“该项标准的实施,对丰宁境内两万公顷黄旗小米保护区域的小米产量和质量安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黄旗镇党委书记赵金宇说。

有机打造,叫响农业品牌

“我们黄旗镇的小米好吃,价格也比一般小米贵。”在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李凤琴拿起一盒小米说:“现在平均一公斤卖到 40 元以上,高端小米卖到 120 元一公斤。”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黄旗小米身价倍增的秘密,就在一个印着“有机产品”的小小绿色标识上。

天蓝、地绿、水清、土净——上风上水的丰宁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持续打造京北最大的有机农业基地。借助与京津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的区位优势,从 2015 年开始,该县启动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全力打造了各类有机园区。

为了寻回自然的味道,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坚持原始耕作:自留常规品种、人工间苗、人工收割、精耕细作、自然成熟……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为保证黄旗小米品性良好,营养成分充足,黄旗小米采用隔年轮作种植,第二年用葵花或豆类轮作达到养地的效果,两年一个种植周期有效保证了小米的品质。

不仅如此,李凤琴还亲自给种植户上课,鼓励大家使用腐熟农家肥。春种、夏管、秋收、冬售,李凤琴全程关注,只为“有机”两个字。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后,丰宁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撑,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投入各类资金 9 亿元,形成了以黄旗小米、奶业、蔬菜和特色林果四大类有机产品为主,以食用菌、杂粮、中药材和其他产品为辅的完整有机农业链条。

为把黄旗小米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该县出台了《黄旗小米园区扶持政策》,对具有一定带动作用、达到一定产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有机肥料、节水浇灌、保鲜库、金融贷款、农业保险、品牌建设、有机认证、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全产业链扶持,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全力保障。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同时,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通过调研,制定了《丰宁小米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用 3 年时间开展重点示范,抓好有品牌、有基础的企业或乡镇,就有机小米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基地面积达两万亩,为大面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品牌;第二步,运用好示范成果,用 3 年时间,在全县小米产区选择具备种植条件的基地单元进行有机示范基地推广,扩大规模,面积增加两万亩;第三步,全面开发现代有机农业,持续壮大基地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步入有机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的有机农业发展轨道。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如今,仅黄旗镇谷子种植就达到了 1.5 万亩,有机认证面积达到 6000 多亩。

在县里支持下,“黄旗皇 1 号”“黄旗皇 2 号”等优良品种得到有效推广,获得“国家一级优质米”殊荣,黄旗小米地理商标成功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 年,“黄旗皇 1 号”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

利益联结,脱贫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

近日,64 岁的村民刘凤春在忙着平整土地。

1993 年,刘凤春的老伴得了癌症,治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 10 多万元的外债。刘凤春家中虽有 9 亩地,可当时种玉米,受累干一年,也不过几千元的收入。

2015 年,刘凤春到丰宁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上班。他不仅将家中的 9 亩地流转给该公司,还从该公司租了几亩地耕种。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用化肥农药种谷子,1 亩地收成 800 斤左右,收入 2000 元左右。现在种有机小米,不用化肥不打药,亩产仅有 400 多斤。“产量下来了,可是价格上去了。”刘凤春说。

“老刘是我们公司反租倒包模式受益者之一。”李凤琴说,公司统一流转土地,费用由公司承担,根据种植户(贫困户)的劳动力情况,公司将流转的土地承包给种植户(贫困户)耕种,公司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小米变“金米”,一斤卖到 60 元!河北这个县是怎么做到的?

种植黄旗小米成为当地的扶贫主导产业,参与农户突破 5000 户,年可带动 2600 多户贫困户增收。

丰宁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机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等形式,使广大农民参与进来,实现了紧密的利益联结。2018 年,该县实现各类农业产业对贫困农民全覆盖,带动所有贫困农民户均增收 3000 元以上。

发展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也日益显现。黄旗镇是供北京用水的潮河发源地,通过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普遍使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施药、节水降湿灌溉等先进技术,根据认证面积推算,年可减少使用化肥 15000 吨,减少使用农药 100 吨,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告

重磅!!!

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指导、河北华糖云商营销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君的东家)主办、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支持的 2019 首场新商业家大会暨京津冀糖酒食品精品交易会将于 4 月 26-27 日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大会:

集中布展区域达到 15000 平米

200 多家企业、超千款新品将集中亮相

聚焦 3 大核心产业、9 大布展品类

近 5000 家专业经销商参会选品、学习研修

新商业家百家讲坛,分享实战案例

……

深耕京津冀,打造新引擎!

大幕将启,诚邀你来!

商务合作请联系:18632161616(微信同号)

扫描海报上二维码即刻报名参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