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大王”李志輝:賺錢的事我不懂,就是想著種好梨子

採摘梨園果實

梨果分級冷藏

批發市場銷售

…………

每年秋季,

對於“梨果大王”李志輝來說,都是最忙碌的季節。

進入水果行業已有15年

“梨果大王”李志輝:賺錢的事我不懂,就是想著種好梨子

新發地“梨果大王”李志輝從18歲進入水果行業,至今已有15年的歷練生涯。公司從1996年成立,至今一年銷售額已達1.5億元,主營各類梨,線上供應易果生鮮等,線下供應京客隆、物美等大型商超。

但在銷售的過程中發現,產品參差不齊,種植不夠標準、沒有規模化,因為品種單一也會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物流體系、產品質量、種植規模化管理都是生鮮產品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

承包千畝梨園,提高產品質量

“梨果大王”李志輝:賺錢的事我不懂,就是想著種好梨子

要想贏得市場青睞,就要從源頭抓好農產品的質量,解決怎麼種、怎麼管理的問題。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向種植源頭要品質,僅靠農民一己之力恐怕難以實現,抓好農產品品質需要多方發力,最終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既治標又治本。於是,李志輝開始將目光放在瞭解決產品源頭上。

河北趙縣梨果種植面積25萬畝,其中雪花梨面積13.7萬畝,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雪花梨之鄉”,栽培歷史悠久,可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早在秦漢時代就被歷朝歷代選作“貢梨”。2010年“趙縣雪花梨”註冊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5年,趙縣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成為國家級出口雪花梨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梨果大王”李志輝:賺錢的事我不懂,就是想著種好梨子

當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主流,讓分散的農戶有了相互聯繫的橋樑和紐帶,確保了種植過程標準化,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也使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在種植方面,通過標準規模化管理、分散種植,使農產品的質量大幅提升。可見,完善標準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強化技術支撐,就可以幫助農民從源頭搞好種植與管理,農產品的品質就有了保證。

李志輝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千畝梨園,並擁有22個冷庫。李志輝在承包的果園裡,採用綠色種植方式種植雪花梨,施農家肥、生物防治病蟲害,梨果含糖量和口感得以提升,他的千畝梨園也成為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在趙縣的梨果基地,去年銷售額在新發地位列第一:1.5億。

開發休閒農業,增加果農收入

“梨果大王”李志輝:賺錢的事我不懂,就是想著種好梨子

為了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李志輝在承包地上搞起了休閒農業。“趙縣梨園經濟不應僅僅侷限於梨果的種植和銷售,還可以把梨園包裝開發成旅遊、觀光等項目,為大城市的白領們提供放鬆、休閒好去處的同時,也為辛苦的梨農增加一份收入,這是雙贏!”李志輝表示。

在今年的梨花節上,李志輝的果園可謂是人山人海,不但賺足了眼球,還收益頗豐。“為迎接梨花節,建了一個四層樓高的觀光平臺,能讓遊客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梨花。同時還準備了餄餎面、野菜包子等特色小吃,讓遊客吃好玩好。”把梨園經濟擴大化、豐富化、實現梨園的多業態發展一直是李志輝的目標,現在李志輝的果園基本實現了集吃、住、玩於一體。

從梨果產業到到鄉村休閒旅遊觀光,趙縣梨果通過對梨果的深加工、產業的不斷融合,讓更多人實現了就業增收,不斷完善產業鏈,提升品質及產業升級。 在趙縣梨果的集中產區,梨果收入佔到農業總收入的90%,梨果產業已成為富民的支柱產業。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梨果產品附加值、促進梨果產業轉型升級?李志輝的果園可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