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再次整版關注法大,為什麼?

4月24日,《光明日報》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刊》中,再一次對中國政法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整版報道。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其中“學思踐悟”欄目以《春天的囑託——中國政法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兩週年》為題,從“營造思想政治工作良好氛圍”、“帶好思政工作'引路人'隊伍”、“打造思想政治課專屬品牌”等三個方面,報道我校兩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思政工作改革探索與實踐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春天的囑託

中國政法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兩週年

文/光明日報記者 姚曉丹 通訊員 黃楠

2019年4月11日,中國政法大學、中共蘭考縣委共建的“焦裕祿精神”教育實踐基地和主題展覽在中國政法大學落地生根,作為學習、研究和傳播焦裕祿精神的載體和平臺,實踐教育基地肩負著向全校師生傳播和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是中國政法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又一個春天裡的“暖場”力作。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不僅對全面依法治國、法學學科建設以及法治人才培養進行了重要闡述,做出了重要部署,更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強調高校黨委要履行好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結合起來,把立德樹人、規範管理的嚴格要求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靈活方式結合起來,把解決師生的思想問題和教學科研、學習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的明確要求,為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

兩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於承擔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大使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圍繞“三全育人”主旋律,譜寫著中國政法大學思政工作的奮進曲。

營造思想政治工作良好氛圍

“通過親身體驗,我瞭解到焦裕祿治沙並不是帶著人民蠻幹,而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因地制宜的科學辦法。這對我們理解焦裕祿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現實價值很重要。”“1502新時代青年知行社”第一任社長潘輝說。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為什麼學生社團用“1502”這樣一個編號命名?其中有一個故事。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參加了民商經濟法學院1502班團支部“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併為團日主題“點贊”。一年後,1502班全體同學又以寫信的方式向總書記彙報這一年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跟黨走”的誓言,並在2018年5月3日得到回信。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502班全體同學深受鼓舞,自願成立“1502新時代青年知行社”,鼓勵更多的團員青年“勤學立志、德法兼修”。

兩年來,知行社成員已多次赴蘭考學習實踐,通過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與裕祿小學師生座談交流等方式,進一步瞭解歷史、接受焦裕祿精神的洗禮。回校後,他們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全校學生理解焦裕祿精神的內涵和本質,將焦裕祿精神內化於心。同學們組建了焦裕祿精神宣講團、拍攝了“永恆燈塔——我們心中的焦裕祿精神”微視頻、編演了大學生話劇,讓這位20世紀60年代的榜樣人物在95後學生的心中活了起來。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所高校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而理想信念正是立德樹人內在邏輯與建構原則的理論精髓和精神實質。兩年來,中國政法大學始終將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崇高志向。通過開展“我的中國夢”系列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教育和專家宣講報告、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通過參觀展覽、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深化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識,並在實踐、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你姓鞏,就得把我們都‘拱’起來。”這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瓦廠村村民對從中國政法大學走出去的“博士書記”鞏宸宇的一句玩笑話,也是對他扶貧工作的充分肯定。鞏宸宇是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專業博士生,在校期間,他自願申請休學一年,去最高檢定點扶貧村掛職。從2017年9月起,他成為這個村的第一書記。掛職期間,鞏宸宇為幫助村民脫貧做了很多實事,得到了村民的認可。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每每接受媒體採訪,這位“博士書記”總是表示,他只是中國政法大學到西部基層就業同學中的普通一員,還有很多默默奉獻的學子,正在祖國的熱土上揮灑青春。

同學們獻身基層的熱情,得益於學校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鼓勵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學校連續多年舉辦“榜樣法大”“感動法大”等品牌活動,積極樹立學生典型,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塑造大學生的價值共識。近5年來,學校已有1084名畢業生選擇去西部基層就業,有百餘名學生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其中8人次榮立三等功。

帶好思政工作“引路人”的隊伍

“‘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評選’又開始了,你投票了嗎?”為本科生最受歡迎的老師投票,成了最近中國政法大學校園裡最火熱的話題。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吾愛吾師’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七屆,早已成為學生心中的文化品牌。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說,“對教師教育教學、師風師德的評價,學生是最有話語權的。由學生票選出來的好老師是最大的榮譽,也是對於獲獎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充分讚揚。我們舉辦這個活動,同時也希望藉此樹立師風師德典型,加強教師理念信念的教育和培養。鼓勵老師們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自尊、自重、自省、自警,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內鑄師魂,外塑師表,努力做一個既有學識魅力,又有人格魅力的人。”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在學生心裡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中國政法大學為此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完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細化流程形成全方位管理體系,如以“教師在線學習中心”“四有好老師”“四有引路人”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等。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李秀雲表示,學校還推出了多期“法言微語”系列節目,包括《法言微語·十九大》《法言微語·說教育》《法言微語會客廳·思政教師專題》等,供師生交流學習。“各學院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師職業技能培訓與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民商經濟法學院已率先成立青年教師工作坊,通過各種活動,為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搭建良好平臺”。據瞭解,目前青年教師工作坊已舉辦了11期學術輔導專題講座,得到了院內外師生的一致好評。

打造思想政治課專屬品牌

“我和同學們最喜歡上吳老師的課,他讓我們對思政課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吳老師上課時會用很多材料,比如給我們看紀錄片,看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文獻材料。就好像是在我們和思政課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給予我們精神指導和幫助。”2015級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生郭思宇告訴記者。學生口中的吳老師,就是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吳韻曦,他所教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當代中國”課程受到了同學們的極大歡迎,同時這也是中國政法大學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舉措。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當代中國”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後,中國政法大學面向全校開設的一門通識主幹課。“這門課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兩卷本為主要講述依據,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使同學們學有所獲、學有所想、學有所感,激勵他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吳韻曦說。

目前,中國政法大學結合教育部“萬個示範課堂”建設工作,已打造15個“特色示範課堂”和5個“名師示範課堂”,並制定了《中國政法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金牌”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建設和培育了一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金牌”課程體系。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強對於探索創新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感觸頗深,“我們搞思政課改革已經有幾年時間了,積累了一些經驗。例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等方面有著天然的資源和優勢,但是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因為對於近代史,大部分入校的同學在中學時期已經學過至少兩遍了。並且,現在我們主要面對的是95後學生,教師的單向度講授很難達到教育部開設這門公共政治課的預期效果。所以,我們研究出了一種混合式教學法,把網絡平臺和線下實體課堂結合起來,讓線下課堂講授基礎知識變成課上研討艱深難題,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化成帶著問題主動向老師索求知識”。目前,這種混合式教學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事實上,中國政法大學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探索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方式,形成了微課堂、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適合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方式的教學形式,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將繼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跟黨走’的誓言,把中國政法大學辦成讓黨中央放心、讓社會各界認可、讓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圖/新華社 法大新聞中心

《光明日报》再次整版关注法大,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