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生坑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因為入土年代久遠,舊化特徵明顯,往往為鑑定真贗提供了較為明確的證據。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很多玩明清老玉的人常說:“明清玉器容易鑑定,高古玉器難鑑定”——這是謬論。高古玉器絕大多數曾經入土,舊化痕跡明顯,大部分明清玉器是傳世品且年代較近,舊化程度低,且目前高仿明清容易到位,因此鑑賞高古玉器較易,鑑賞明清特別是傳世品很難。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有人誤以為鑑賞高古難,是因為平時接觸高古玉器機會較少,感覺其文化含量深邃,高不可攀,因此有敬畏心理。

在高古玉器實戰領域,以前曾經流行過所謂“工藝痕跡派”和“器物紋飾派”兩大鑒賞派系,一者以分析微觀工藝痕跡為主要手段,一者以分析紋飾器型為主要手段,但後來都遇到了實際問題:從器型紋飾到工藝痕跡,現代的高仿都已經幾乎全面攻克所有難關,也就是說,高仿已經能夠完全製造出符合時代特徵的所有紋飾和痕跡。

鑑賞生坑玉器(特別是高古玉器)到底主要應該注重那些方面?什麼才是真正器物舊化的本質特徵?我的認識是,工藝痕跡和器型紋飾固然重要,但首要關鍵是解決古玉皮殼的問題,對於生坑玉器皮殼首先解決三個要素:沁色、土門、灰皮,以及這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解決了這三個要素的問題,就算入門。

沁色,是金屬離子深入玉質內部的色澤反映。真沁,一般都“沁色入骨”。顏色進入玉質以後,金屬離子圍繞玉石分子團滲入,因此強化了玉石分子團的形態,所以沁色透光看,多呈現玉石結構的片狀、絮狀結構,如同飄蕩在玉質內部的雲翳。一旦盤玩,沁色會動,於是就感覺玉有了靈性。

土門,就是沁色進入玉石內部的通道和門戶。金屬離子必須咬蝕玉器表面的拋光層滲入,因此在玉器表面出現咬開的小孔或者鈣化點。有土沁就必定有土門。(古玉有黑色沁者,一般人都隨口說是“提油”、“烤色”,其實有土門的就是水銀沁,無土門的才可能是提油和烤色)生坑玉器一旦盤玩,玉器被喚醒以後會“出灰”,灰就主要從土門中吐出。(真灰,粘性強;假灰,鬆散、淺薄、粘性差)

灰皮,就是金屬離子在深入玉質內部過程中,玉石內部置換出來的有機物質。一般反哺到玉器表面,形成白色的粘性包裹粉液。

玉器內外部的物質通過土門這個通道置換並達到平衡,因此在土門的裡面是沁色,外面是灰皮,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鑑賞出土玉器皮殼的本質要素。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出土玉器也有絲毫不受沁的現象,不在此文討論之例。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修建於1891年,位於芝加哥市中心,密歇根湖湖畔,由三幢三層建築聯接而成。收集展品極為豐富,以繪畫,雕塑為主,輔有建築,攝影、手工藝、紡織等,時間跨度由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古陶乃至當代的波普藝術,以希臘、羅馬、歐洲、美國的藝術品為主,兼收印度、東南亞、中國、日、韓、非洲與美洲的藝術品,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

東周時期玉器由西周注重禮儀性,轉向注重裝飾審美性,禮器較前朝明顯減少,而佩飾用玉大量增多。造型上突破了西周時期的單調而富於變化。玉器的圖案紋飾也日趨繁縟華麗,細膩精美,琢紋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古玉:生坑玉器鑑賞的必備要素古玉收藏價值多高要了解古玉的歷史

中國人有著悠久的崇玉傳統,古玉界收藏近年來更是持續升溫,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全國收藏愛好者的隊伍數以千萬計,當前各古玩城和商場中玉器店鋪往往開在黃金地。

那些凝聚著天地造物精華的古玉,蘊涵著古老璀璨的文化,後世被尊奉為儒家文化象徵物,成為中華民族凝聚精神情感之物的瑞物載體,它們的價值如果一旦體現出來,將是無法估量。

高古玉這沁潤著古代文化精髓的珍品,難道真就是國內藝術品拍賣裡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嗎?究竟為何如此神蹤難覓難覓蹤影?

首先,我們都知道高古玉非常稀少,在那歷史久遠的年代中它們是神權王權專享之用,這使得高古玉充滿神秘感,它們包含了當時的宗教、神權、政權、祭祀、圖騰、吉瑞等象徵,包涵著諸多豐富的古代文化內涵。歷經各朝代更迭戰亂,所存傳世古玉早就被各級文管部門鎖入‘深宮’,偶有漏網之魚,也已被歷代千萬古玉淘寶者們納入囊中,可想而知市面上流通和存在的高古玉堪屬鳳毛麟角的珍寶。

其次,高古玉鑑定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收藏者與造假者始終是一對正道和邪道利益攸關的競爭對手。除國家考古出土的館藏高古玉外,市場非常難見到真品,造成許多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和上手過真品,而高古玉的鑑定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行之有效的科學鑑定標準體系,其高價位的誘惑更給製假者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使製假者投入資金、精力、時間做出各種各樣的高仿古玉,甚至於有些人用這些偽玉來花巨資出書等,這些別有用心者使出各種手段使得自己的偽貨變成真品,某些著名專家更為了蠅頭小利就大開偽證書,諸多癥結形成了古玉的瓶頸,混淆了市場,不要說一般初學者,就是許多收藏古玉多年的收藏者往往也極易被造假者矇騙。

中國世界之大,玉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域玉文化流派甚多,只有深入研究本地玉文化者才可能真正領悟當地玉文化精髓,也才最有權威的話語權。而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臺灣著名機構曾收進一批高仿古玉,當時東南亞、臺灣、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大收藏家都曾跟風買進,這著名的"造假古玉事件",給當年國際收藏界造成很大的衝擊波,使得國際古玉投資者的信心遭受重創,高古玉風光不再,事件最終殃及了整個玉市,資金遊離古玉市場,曾導致古玉器國內外市場多年一蹶不振。

從近些年的拍賣會上看,高古玉成交率一直不高,想收藏者異常警惕而不輕易出手,相信還是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最影響中國高古玉市場價格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文物政策,因高古玉一般多為出土,而少傳世。但作為民間收藏中的一支主流,古玉的流通是事實客觀存在的,這也就造成了高古玉市場隱形資本暗流湧動,買家賣家都採用私下轉讓的方式進行流通交易。

高古玉在經歷千年的洗禮後,帶著滄桑來到我們身邊時,它們像棄兒一樣流落街頭和地攤,被識寶的港臺客商及來自新加坡、日本、韓國、歐美的古董商以低廉的價格認購,流落異鄉散失海外,古玉在國內受到冷遇和否定,但被國外學者視為重要文化遺產珍品的現象,是國內收藏界的悲哀,讓人痛惜,值得讓人深刻反思。

以上種種不正常現象,是背離和相悖於中國古代玉文化傳承的歷史原因,它造成了當前高古玉的市場價值嚴重錯位,形成了影響古玉市場價值難以正常發揮出來的瓶頸。同樣,這也給睿智的藏家們造就了最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