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一個祖國文物保護主義者

我只想做一個祖國文物保護主義者

我是一個收藏愛好者,面對天文數字的中國珍貴文物被走私分子以白菜價走私流失,我感到極為感傷。關於行業內一些爭議事件,我雖比較關注,但從未發表過個人意見,原因是我既未到過現場、更未親自上過手,對展品真假沒有發言權。

直到今天,我也無法對沒有上手過的任何一件藏品品頭論足,對事件本身也不持立場,只是從如何有效推動祖國文物保護的角度談談對文物打假的看法:

一、打假之害甚於造假之害,中國文物在質疑聲中大量流失

自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收藏熱的興起,伴隨而來的是文物造假熱,河南洛陽、安徽蚌埠、江西景德鎮等成為文物造假的熱地,甚至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的主業。

空前氾濫的造假業讓中國人失去了誠信的底線,假文物與假奶粉、地溝油、毒生薑一樣成為社會的大毒瘤。然而,其它製假業都有人抓有人管,而唯獨文物造假卻被政府默許甚至扶持。

近30多年來,由於空前規模的大破土和空前猖獗的大盜掘,幾千年來沉睡中國地下的大量珍貴文物也幾乎“一網打盡”,然而,出土文物一面世便與形形色色的假文物混跡一處,令人真假難辨,如此,真文物失去保護、許多假文物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於是乎,針對民間收藏家的文物打假此起彼伏。

收藏,門檻的確非常高。不容置疑,數千萬的收藏人群中,有相當部分人確實在為洛陽、蚌埠、景德鎮等地流出的假文物買單。然而,中國地下文物井噴式面世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是,打假者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覺得別人的東西不符合自己的鑑定標準,便一律喊假,於是出現了上面專家打假、下面藏友打假的熱鬧場面。

現如今,收藏收藏,收起來藏起來可以,但藏品一旦見光,可以說無一不被打假的。

那麼,文物打假到底好不好?

要我說,中國文物保護有三大毒瘤,那便是盜掘、走私和打假。

打假之所以害比文物盜掘和走私,原因在於大量珍貴文物被不懂裝懂的人誤打誤判之後,成為無人認領的孤兒,專家也把真文物當成假文物、海關也把真文物當成假文物,鋪天蓋地的打假便給走私分子提供了天賜良機,他們便把真文物以現代工藝品的身份和價格瘋狂走私出境,致使文物大量流失,給國家、給民族、給子孫後代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讓文物流失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無法揮卻的傷痛。

二、打假本身就有假,無據打假風不可長

從浙師大事件看,幾乎所有的打假者連現場都沒有去過,僅憑一些圖片便說長道短。

我們知道,文物鑑定是一件嚴謹性、科學性非常大的“活兒”,通常來講,鑑定一件疑似文物的真假,最起碼需要親自上手,古玩圈裡常說“一看二摸三上手”,即使這樣,真假問題也不一定能搞得清楚,有的甚至還要藉助熱釋光技術、化學成分分析技術、微觀氣泡衰老檢測技術、物證司法鑑定技術等科技檢測手段,而打假者連現場都未去、藏品也沒有親自上手,更沒有經過嚴格的科技檢測便說人家的展品“假得離譜”、“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髮指的狀況”,這顯然是極不嚴謹的,也是經不住推敲的。也許是打假人文物鑑賞的水平極高,但是,一個人水平再高,站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渺小得甚至連一朵小浪花都不如,以自己淺陋的已知去界定廣袤的未知,這本身就犯盲人摸象的方法錯誤。

再則,打假就打假,如果就物論物談談自己的看法尚且不算太過的話,那麼,搞“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大清算”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說假就說假吧,但萬不可對藏品背後的人(團隊)進行名譽侵犯,讓當事人遭受嚴重的精神打擊實屬不該!

將心比心,倘若是您把自己畢生花費和心血無償捐贈出來,支持大學的建設和發展,而被人說成是“運作高手”、其中存在腐敗等等,請問您自己將有何感想呢?

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文物保護遠比打假重要得多

看看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數量越來大,大到令人驚訝、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級別越來越珍貴,珍貴到令人痛心、令人愧疚和汗顏的境地。

想想看,那麼多、那麼好的珍貴文物是怎麼出去的?

真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國內無休無止、熱熱鬧鬧的文物打假,窩裡鬥來鬥去的,結果是什麼?

近30多年來,埋藏中國地下的文物幾乎都在大破土大盜掘中集體出土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一下子呈現在人們面前,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許多珍貴文物是人們聞所未聞的,不認識、讀不懂、鑑別不了,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而對這些疑似文物,我們不能使用棍棒之術,保護才是第一前提。

難道,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文物出土即出走您才開心嗎?

事實上,事物都是在動態中發展的。比如元青花,如果不是那個美國的波普博士,那對兒“至正十一年”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還會被固執的中國人判定為贗品。再如汝窯,近來年清涼寺、張公巷、段店古窯址明明都已發現和發掘,可是無知的打假者們還堅定地說“汝窯只有67件半”。

很多人都懷疑打假者到底是何居心?常有人說打假者是以文物走私和販賣為主營的漢奸利益集團的打手,他們之所以急急忙忙地打假並對當事人進行惡毒攻擊,目的就是要讓國人相信,國內的都是贗品、收藏家都是專收贗品的“國寶幫”,如此,便可能幫助利益集團大肆走私和販賣中國文物了。

四、中國文物外國人說了算,這是打假盛行的惡果與悲哀

西方的各大博物館,往往都珍藏著世界各地的珍貴文物,其中也包括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珍貴文物。中國文物種類眾多,時間跨越5000年,而國外的一個博物館,負責中國文物的僅有三五個人,這些人甚至連中國文化都不懂、中國文字都不識,甚至還是出道不久的年輕人,憑什麼他們就能成為中國文物鑑定的權威?中國那麼多文物專家,那麼龐大的收藏大軍,難道連國外某博物館的幾個年輕人都不如嗎?

為何如此?

只能用中國人天生喜歡窩裡鬥和深入骨髓的崇洋媚外來回答了。

拿劉益謙先生的《功甫帖》事件來說,打假者為什麼不在劉益謙先生天價購買之前衝在前面打假?為何人家花了大價錢買回之後才出來說三道四?有本事您去找外國人打假呀!為什麼槍口總是對著自己人?難道您是體制內的大專家嗎?人家劉益謙先生花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銀,就您聰明人家都傻嗎?

事實上,把別人當成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傻。

前面的話說得有點多了,只是希望中國的文物保護有一片晴朗的天空,我們作為當代的華夏子孫,應該勇敢地承擔起祖國文物保護的歷史責任,有利於文物保護的事多做,不利於文物保護的事少做或儘量不做!

文物打假有害於祖國文物保護,打假者也是華夏子孫,您的身上也流淌著華夏民族的血,打假前請從國家與民族的利益多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