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師這個行業越來越冷?

妙筆開花


教師行業越來越冷,不外乎下面幾個原因:

一是工作時間太長,工作壓力太大。老師一旦上班,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特別是班主任。早上7點半到校,晚上10點多才到家。家純粹成了晚上歇腳的旅店。因此很多沒成家的年輕班主任平時都住在學校,週末才回家。

二是現在的學生太難管理。現在的學生,被家庭和社會寵壞了,天不怕地不怕。一旦發生問題,打不得,罵不得。遇到個別有個性的,你還不能說他。

三是教師社會地位太低,收入也不高。

因此,凡是有更好出路的,都不會選擇做教師。歷來只有教師轉行做其他職業的,很少有其他行業轉做教師的。


詩意南山


家住成都周邊縣城,鄉鎮農村小學編外臨聘教師..工資2200,沒五險一金,暑假沒工資,沒績效獎金,過年有幾百元過節費倒是真的[淚奔],我們學校年輕男教師就只有一個,其他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的男教師,還有都是部分上了年紀的和年輕的在編以及編外的女教師,編外的分兩種,一種是我們這種學校聘請的工資2200,另一種是今年縣裡招聘的編外合同老師,待遇除了沒有編制以外,有五險一金和年績效考核獎金,好在我還有個窩,有一套商貸高層小戶型每月房貸1650,才還1年[捂臉]每天回到家的心情要好一些[微笑]



苗兒wm


教師行業越來越“冷",我不知道這個觀點怎麼來的,我認為,從縱向來看,至少是平的,甚至有些向“熱"的趨勢。

從筆者當老師這30年來看,老師的收入和地位一直呈上升趨勢。與我一起師範畢業的男同學,我們縣的幾個除了我之外都改行了,當時特別優秀的,當學生會幹部的才能到企業上。而當時那些很好的企業現在都走下坡路了,他們如果在企業不景氣的時候沒能及時調出,現在會很慘。

供銷、糧食、工商、郵電等很多熱門行業漸漸變冷,而教育行業卻是逐漸由冷變熱。就拿娶媳婦這一項指標來看,我們那幾屆的女生呈淨流出,她們嫁得最多的是復轉軍人或是企業工人,對我們這些分到學校的同學不屑一顧。從95年左右開始,漸漸開始達到平衡,2000年以後,呈現淨流入,而且隨著女老師的增多,男老師變成了香餑餑,開始挑三揀四了。

如果要說教育行業遇冷,主要是表現為以下一些情形:

首先,難以吸引優秀生源報考師範類院校

教育是百年大計,優秀教師對教育的貢獻是很大的。雖然也不能排除專科生三本生一樣能成為優秀教師,但是優秀的人才成為好老師的概率會更大。大學教授尚且把耄耋讀成“毛至”,更何況中小學教師。目前,雖然從縱向來看,中小學教師的學歷達標率逐年升高,新入職的教師學歷越來越高,但是卻並不是當年的尖子生,甚至是學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說明教師行業吸引力十分有限,優質生源瞄向了那些高收入行業。

第二,一方面,超級中小學、民辦學校人滿為患,另一方面,很多國辦中小學面臨生源枯竭

由於行業內不正當競爭嚴重,特別是超級中小學和民辦學校破壞了教育生態,再加上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加,造成有的學校人滿為患,而農村很多中小學門可羅雀,面臨倒閉的窘境。如果不加以干涉,用不了幾年,將會有許多中小學因為沒有學生而倒閉。

這樣帶來的惡果是什麼呢?一是我們的後代或許很難像我們現在這樣,老師是當年最優秀的那批學生;二是,很多孩子從小就得背上行李遠走他鄉求學,家長的負擔會越來越重。


愛河北人


編者按:事實上,教師這個職業並不是越來越冷,而是越來越沒有吸引力,甚至是越來越覺得教師行業不是一個很光榮的職業。原因很多,其中管理,工資待遇,以及工作的複雜性等等都是教師行業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工資待遇這一塊沒有達到學子們的理想待遇。除此之外,職稱制度也是最令廣大教師比較反感的制度之一。再加一些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夠公平,體現在績效工資的發放上就可以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以下是某中心校2019年1-6月的績效工資發放方案(初稿), 孖此方案一出大家紛紛議論,但是又無可奈何。績效工資是扣除教師基本工資的30%來做基礎績效考核工資發放的一種工資,很多教師覺得績效工資不公平,所以很多地方已經取消績效工資,工資全額髮放。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取消績效工資,它將繼續影響著廣大一線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如果績效方制定得不公平不合理,那麼將對教師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一、補貼補助

1.各崗位、管理員津貼

①少先隊輔導員:按鎮中層副職領導崗位津貼發放。

②各均衡功能室管理員、檔案材料管理員: 300元/人,協助人員150元/人

③圖書管理員: 500 元/學期。

④堂管理員: 500 元/人(或按中層領導副職津貼發放)。

⑤教研組長: 200 元/人。

2.領導崗位津貼

按中心學校總部制定《2019年1月至6月XXX心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實施。

3.班主任津貼

①高年級班主任(120 元/月): 720 元。

②中低年級班主任(100 元/月): 600元。

③高年級副班主任(50 元/月): 300 元。

④中低年級副班主任(40元/月): 240 元。

4.值班補助

①值周10元/人.天。

②帶學生看病10元/白,15 元/夜。

5.頂課: 10元/節。

6.課賽獎勵(以證書或教導處證明為準):按總部補助方案執行。

7.大型文體活動比賽(以證書或校領導證明為準):市級等300元/人次、市級二等200元/人次:縣級等200元/人次、縣級二等150元/人次(證書不明確等級的按二等獎勵)

8.接受上級任務時間長,補貼100元一200 元。

9.優秀班級獎:正班100元/人;副班50元/人。

10.上自修補助: 30元/晚(集中在一 兩個班,第一節完成科任老師佈置的作業、第一節跟班老師有針對性指導)

11.主科兼任補貼:任兩個班數學功課的老師補貼400元/人:任個班語文(或數學)併兼英語功課的老師補貼200元/人:專職英語科者師任3個或3個以上班級的,補貼400無/人。

二、成績優秀獎

績效工資總額10%- 12%作 為成績優秀獎,分兩方面獎勵:

1.個人獎(60%):期末檢測達到鎮平均分獎佔(40%),超出平均分的分值按30%計算出係數分配到個人:優秀率、及格率按15%計算出係數分配到個人。六年級的期中、期未或全鎮統模擬 檢測的也如此嘉獎。

(2)團體獎(40%):期末檢測達到鎮平均分的年級組獎金佔(50%),剩餘的(50%)超出平均分的分值按係數分配到年級組,再平均分配到個人:六年級的期中、期末或全鎮統一模擬檢測的也如此嘉獎。高、中、低年級組每超出鎮平均分按2:1.5:1來分配。

(3)畢業班學生分數線達X中線的每科任老師獎勵100元/生,達X中線的每科任老師獎勵60元/生

三,扣除細則

①無故不在崗的的扣5元/次,曠工扣100元/天:②曠課的扣50元/節。

③不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的,每次扣50元一100 元(含監考、改卷等)。

④開會遲到扣5元/次,缺席扣10元/次,大型活動不參加扣10元/次。

⑤違反師德師風,造成不良影響的扣100-500元/次;被新聞媒體曝光造成惡劣影響的,本學期績效工資不得發放.

⑥請病(事)假累計十五天以內(含15天)扣10元/節:累計達十五天以上的,其績效工資按實際工作天數計算,其計算公式為:績效工資+180天X實際請假天數。

7.在領導視導聽課中被評為不合格或上不備之課的扣100元、領導常規檢查時每被扣1分的則扣20元(按0.1分佔2元計算,以此類推)。

本方案從本學期開始試行,如有不妥之處再作完善。

XXX 中心學校2019年4月

請大家看一下,此方案公平嗎?這樣的方案能激勵教師們投身工作嗎?




孖無悔觀教育


首先是待遇太低,現在隨便一個工廠一入職就四千往上,關鍵人家還是初中或者高中畢業,而一個正規大學畢業的,經過了重重考證,多次面試,經歷磨難進入教師行業,工資兩千往上起許!連養自己都難,還談什麼養家!二是國家高調提高老師待遇,特別是農村教師待遇,但也只是高調的說說而已,真正落實沒有,我想領導們最清楚,不怪國家,只怪地方政府沒錢啊!三是說要全民尊師重教,我看是開始全民批師討教了,各種媒體對行業的負面新聞大肆報道,卻對正面報道少之又少,愈發增加了對老師的成見!老師成了弱勢群體,何來尊師一說!四是學校成了很多不能攤派各項任務的唐僧肉!各種雜七雜八的任務都發給學校做,不做還不行,官大一級壓死人啊,連村裡的一個小隊長都可以對學校指手畫腳的,何來輕鬆教育一說?既沒有生活的保障,又沒有受人尊敬的地位,教師何來吃香一說?反觀世界發達國家,哪個不是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正因為重視教育,國家國民素質才會提高,國家發展才會更快!


用戶66488945061


工資待遇差,像西北地區,事業編教師招的少,考教師的途徑只有每年的特崗招考,但是特崗工資每月2883,扣掉五險五百多,沒有住房公積金,就剩兩千三百多了。兩千三百多在當今社會能幹啥?特別是男老師,取個媳婦十幾萬,買房買車首付三四十萬,靠每個月的2883啥時候是個頭,特崗三年沒有任何的福利待遇,只有幹工資,烤火費,績效,農村補貼,名族團結獎,年度效能獎。工作壓力大,學生地位高,教師地位低,與教育無關的事情多,除了聽課備教案,各種工作筆記,心得體會,各種答題,各種網絡培訓,每年考上工作又辭職的數不勝數!


wyf18095303750


教師是不是越來越冷,我還真沒看出來,反正是學校總有特崗教師來。倒是感覺現在教師的門檻越來越高了,當個初中教師必須有全日制本科學歷,當個高中教師要有研究生學歷,可能有些人想進進不來。工資是不高,剛來的特崗扣完五險一金,剩三千多塊錢,不扣時4千多。據我所知,一個一般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剛工作時若工作一般也就這些錢。 現在人到中年的教師略好過些,一月到卡5000左右。很多人不願當教師,主要是待遇不好,若能待遇更能吸引人才。再次提醒,如果你是一個能辦班的老師,那一定收入不菲,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僅就我所在小縣而言,當老師也沒有什麼不好。坐井觀天,大地方不清楚。


雙色球石專家


有用教師名稱升官發財的嗎?沒有!就有那麼一點愛國熱情,就有那麼一點死工資,還被那個所謂聰明人戲弄,把工資分成績效來發,全國很多地方都被這種聰明人所感染,爭相效仿,我們地區特別是鄉村教師一直還沒有年終獎。省級其他縣市都補發年終獎,可我們這裡誰想提出要年終獎的呼聲,那可是要被整的!教師是啥時都要帶著菩薩心來苦口婆心,啥時都是沒錢沒勢的最底層人!如今不如打工的,不如農民,有時甚至不如乞丐!因為乞丐不用西服革履,乞丐不用在意自己形象。而教師,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山外青山眼前過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教師行業的越來越冷主要表現在中西部地區教育行業的“冷”、一二線城市男性對教育行業的冷淡以及一線教師工作熱情的冷卻。江湖滿地一愚翁嘗試談談越來越冷的原因。

一、中西部地區教育行業的“冷”

教育本是千秋大業,不應該“遇冷”。但是現狀卻讓人憂慮。我國廣大中西部地區教育行業的確“遇冷”。經常在網上聽到中西部地區的中小學同行說,工作20年左右,工資只有3000左右。和安徽老家以及重慶同行的交流證實了網上的說法是事實。我的老家在安徽南部。老家的鄰居就是工作21年的初中教師。他說他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在3000到3200之間。因觀摩語文報杯,偶遇重慶同行,他們告訴我重慶的中小學老師大都有第二職業。他們往往會開個小賣部、飯館、火鍋店等等。我說,你們這樣做,不是違反國家規定嗎?他們說,如果沒有第二職業,僅僅靠教師的工資是無法維持生存的。頂著違法國家規定的風險開闢第二職業,是因為工資實在太低,重慶的消費又實在太高。那位重慶朋友工作15年,每月到手的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

近年來,我發現不少中西部地區出現物價高、收入低的現象。以我的故鄉安徽涇縣為例,除了蔬菜價格和房價遠遠低於廣州外,其它商品的價格和廣州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商品比廣州還貴。我實在難以想象,工作20年左右的教師,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資,想家餬口是怎樣的艱難。我想到了《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個片段: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打開百度,以“招教師遇冷”搜索,你會發現這樣的新聞鋪天蓋地:安徽招教師遇冷、廣西招教師遇冷、湖南招教師遇冷……其中安徽招教師遇冷,被關注度最高。王開東老師的文章《安徽教師招考遇冷,誰將為蔑視教師買單?》一文引起社會不小的反響。

中西部教育之所以遭遇“越來越冷”,一個字,是“錢”的問題。當微薄的工資讓生存越來越艱難時,這個行業必然遭到冷遇。畢竟,只要是人,活下去,體面地活下去,有尊嚴地活下去都是人的第一需要。能無私奉獻、安貧樂道的人畢竟是少數。

二、一二線城市男性對教育行業的冷淡

看看我們一二線線城市的中小學,男教師稀有到什麼程度了。我們學校算是男教師相對較多的學校了。教職工總人數230人,男職工25人,剛過十分之一。每次全區教研活動的時候,一眼望去幾乎沒有男教師。要知道歷史上很多偉大的教育家都是男性喲!蘇霍姆林斯基、杜威、孔子、蔡元培、陶行知、葉聖陶等彪炳史冊的中外教育家都是男性。為什麼今天人才高度集中的一二線城市的男性如此冷淡教育行業呢?還是一個字:錢。

著名教育家蘇霍穆林斯基

有人測算過,目前二線城市的男教師要撐起一個家,理論上至少須要每月工資不低於11000元。據我瞭解,教師月薪過萬的二線城市很少。多數二線城市中級職稱、工作10年以上的中小學教師,月薪一般在6000元左右。用同樣的方法測算,我也初步估算了一下,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男教師要撐起一個家,月薪應不低於3萬。廣州正高級教師月薪也不到2.5萬,更不要說普通一線教師了。雖然早就男女平等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承擔養家主要責任的還是男性。一二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活力強,比教師待遇好的工作俯拾皆是,於是為了撐起一個家,男性一般情況下不會選擇教育行業。

我還發現,廣州女教師的另一半很少是同行,很多女教師的丈夫都是高收入階層。我想這大概也是因為女教師只有和高收入的另一半一起打拼,才能在廣州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

三、一線教師工作熱情的冷卻

由於職稱、績效等因素,以及這些因素背後管理層和一線教師事實上的不平等,導致很多一線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工作熱情有所冷卻。關於這一點,我已在4月14日撰文《一線教師工作熱情下降,是職稱、績效的原因,還是其它?》。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

教育乃千秋大計,強國之本。教育行業應該越來越熱,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儘管現實有點無奈,但江湖滿地一愚翁相信未來。

江湖滿第一愚翁期待,不久的未來,教育行業越來越熱,教師真地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教師招考筆試現場,男性很少


江湖滿地一愚翁


要分清楚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公立教育越來越冷,私立教育越來越紅火。

不要籠統談教育。當教育商業化氣息越來越重,而公立教育教師還在盡義務,想想看,會是什麼結果?要知道,很多碩士博士畢業了,都到私立學校任職,為何?沒有誰會想到碩士博士會到公立學校應聘,別人以前的教育投入只能在高收入高回報的私立教育機構收回而已。

公立教育也變成了“功利教育”,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公立學校教師也從原來的“神壇”(天地君親師位)上走了下來。你不見小學老師連體育課也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