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叫什麼名字?

古梁鏞


不請自來。

我看的第一部小說是天龍八部。上初中學時候。打開了我的武俠世界。但今天我想說的是。。我看的第一部魔幻小說,那時候我沉迷遊戲。為了轉移注意力,朋友推薦我看小說。並推薦了一部魔幻小說,我之前只看過武俠小說,沒有看過這類小說,就試著借來一本看看。這一部小說有十幾本。就先借了第一本看看。第一次看這類小說就著迷了。連續又借了下面幾本。就在第五本時候被別人借走了。我心裡像急的像貓抓裡樣。情急之下就去網吧搜一下。還真找到了。因為網吧很吵。我就帶著耳機放一首歌。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我其實不是為了聽歌。所以就隨便找了一首歌反覆播放。兩天時間我把一部小說看完。之後這麼多年我連小說名字都忘了。但只要聽到哪一首歌。我就能想到小說裡都部分情節。


風雲賽鴿


十一二歲吧,2001年左右,無意中得到的一本破書,書皮都爛完了,書名都不知道是啥,不過內容非常精彩。記得當時我上課看,下課看,走路看,打牌時也看,吃飯看,拉屎更是一定要看,半夜睡醒了也得翻兩頁,搞得那段時間我爺爺逢人就誇我,說我學習太過用功,是我們家的驕傲,整的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可惜的是那是一本殘書,沒結局的。這特麼對我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殘書結局是一個殺手集團的殺手,也就是男主,帶著他的僕人,是一個大力士到一個堡裡做任務,半路被一個千斤閘堵住了去路,大力士甩開膀子正準備發飆,完了,太監了,氣的我幾天沒吃好飯,沒睡好覺,整天想著那力士到底給不給力。。。幸好趕上好時候,現代化建設,網絡時代來臨,2017左右年被我找到了那本書《銷魂十指令》,滿足了我的遺憾,力士很給力,果然很是銷魂,強烈推薦,大家有時間記得去看看哦


懷揣音響的鳩摩智


第一次看武俠小說是小學三四年紀吧。忘了從哪裡得來的一本沒有封面,破舊不堪殘缺不全的小說。叫什麼名字自然是不知道的。


小說好像是說有一個小孩子,特別聰明,但不知得了什麼毛病,學武功特別快,一學就會,過後就忘。教他武功的那個人說他如果不是這個毛病,絕對能天下第一。後來的情節都忘完了,書名,人名,故事情節一樣也沒能記住,現在想找也找不到了。


那時候好像柳殘陽,陳青雲的書特別流行。我看過幾本,好像很殘忍的樣子,具體也記不太清楚了,時間太長了。

後來就是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那時我鄰居家的哥哥在看這本書,我趁他不看的時候拿來看兩眼,斷斷續續的就看完了全書。

再後來上了中學,校門口有租書的攤位,我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武俠小說。

金庸的看完了,就看古龍的。但是古龍的很多書我都看不下去,覺得沒意思,還不如看臥龍生,梁羽生,金庸新,李涼等人的作品。

那時候《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劍魔獨孤求敗》《江湖一擔皮》等等武俠書盛行一時,我們在班裡相互傳閱,男女都愛看。

你還別說,小說看得多了,對於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助的。我們幾個愛看小說的同學語文都比較好。


總得來說,我看過最早的武俠小說,記得住名字的應該是《倚天屠龍記》吧,金庸先生不愧是大師,他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個的武俠世界,充實了我們的業餘生活,提高了我們的寫作水平,滿足了我們追尋武俠的夢!


一日風流段延慶


1984年剛讀完老派武俠小說《玉嬌龍》,忽然在同學之間傳說有一本小說,非常好看。於是向書主人報名排隊,等了好幾天,輪到我班的一個同學,他在看,邊上幾個同學陪著看,從人逢中只看到題目,《七劍下天山》,作者梁羽生。

那時看武俠小說是人歇書不歇。有課的請病假在宿舍讀,下課是圍著一圈子人讀,晚上這個人讀著睡著了,那個人接著在被窩裡蒙著被子用手電筒讀。書主人絕對的大爺級別的人物,有好吃的,他一過來,得他先吃,否則以後有好書會不給你排隊。

在焦急的等待中,在一次次的詢問下一個是誰,自己前面還有幾個人排隊,恐怕有人插了隊,飯不思,食無味的等待了半月後,終於輪到了自己。實際上很多內容,人物都知道了,因為沒有事的時候都聚在一起談論這本書。

一看這本和以前讀的武俠小說截然不同的小說,真是廢寢忘食,在別人不停地催促下,匆匆讀完了,真好,什麼人的腦子能寫出這麼好的書,非常佩服。比課文好上千萬倍。

我們那一級二百多人,男同學讀完,女同學讀,

書頁有點髒了,但封面猶新,有書皮包著。

現在很懷念讀的第一本新派武俠小說,懷念青春年少如飢似渴讀書的日子。


我是我啊01


這個我記的很清楚,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上同學家玩。看到他家有一套武俠小說,就坐在那看,這一看不要緊,整個人迷住了,到點回家了還不捨的回。

最後跟同學好說歹說把書借回家去看,那本書是金庸寫的《書劍恩仇錄》。

當時這些書外面沒有賣的,都是人家香港親戚帶過來的。

後來上了初中,同學中有一個家裡是擺書攤租書給人看的,他父親總委託走香港輪航線的船員幫忙帶過來。

我們總叫這個同學偷偷帶出來看,書都是繁體字的,那一陣看的武俠小說最多。


東嘮西叨


記得我看武俠小說是源於瓊瑤的。在看了好幾部瓊瑤小說之後,終於受不了了,想著換換口味就說試試武俠吧。反正打發時間,聊以自慰,就打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梁羽生的《大唐遊俠傳》,從此,一入江湖歲月催。

當初被武俠小說的情節和想象給震撼到了,好像發現了新的天地。當時有空時間就看,上課時也想著小說中的情節人物,近乎三天看完了,後面寫著後續故事見《龍鳳寶釵緣》,就找同學想辦法弄到,一發不可收拾。

故事情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人物也大致只記得幾個段圭章,空空兒,鐵摩勒安史之亂這些情節,其他全部想不起來了。再後來,就不停的瘋狂看武俠小說,開始只看梁羽生的,覺得梁羽生是一帶大師。直到後來看了《倚天屠龍記》接觸到金庸,又再次顛覆了我對武俠小說的認識。慢慢地後來看到了古龍,蕭逸,臥龍隱,溫瑞安等人風格各異但都很精彩的武俠世界,主要還是以金梁古的為主。都說武俠是成人世界的童話,我是認同這句話的,喜歡武俠的人基本都是內心善良的人,要不然是沒法體會武俠世界的那份快意恩仇和恣意瀟灑的。隨著金庸的離去,香港電影的沒落以及那些熱愛武俠,心中有江湖的人的老去,可能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那些年讓人意猶未盡而又痴狂的武俠世界和江湖影片。那些年藏在課桌下偷偷看武俠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那些在放學後扮演各種江湖人物的孩子也長大了,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我們都是歲月的流浪狗,終究不是大俠,不能給心愛的姑娘所需要的,我們也不是大俠,要真是大俠的話,那該多好,江湖!






小生氣啦


1984年剛讀完老派武俠小說《玉嬌龍》,忽然在同學之間傳說有一本小說,非常好看。於是向書主人報名排隊,等了好幾天,輪到我班的一個同學,他在看,邊上幾個同學陪著看,從人逢中只看到題目,《七劍下天山》,作者梁羽生。

那時看武俠小說是人歇書不歇。有課的請病假在宿舍讀,下課是圍著一圈子人讀,晚上這個人讀著睡著了,那個人接著在被窩裡蒙著被子用手電筒讀。書主人絕對的大爺級別的人物,有好吃的,他一過來,得他先吃,否則以後有好書會不給你排隊。

在焦急的等待中,在一次次的詢問下一個是誰,自己前面還有幾個人排隊,恐怕有人插了隊,飯不思,食無味的等待了半月後,終於輪到了自己。實際上很多內容,人物都知道了,因為沒有事的時候都聚在一起談論這本書。

一看這本和以前讀的武俠小說截然不同的小說,真是廢寢忘食,在別人不停地催促下,匆匆讀完了,真好,什麼人的腦子能寫出這麼好的書,非常佩服。比課文好上千萬倍。

我們那一級二百多人,男同學讀完,女同學讀,

書頁有點髒了,但封面猶新,有書皮包著。

現在很懷念讀的第一本新派武俠小說,懷念青春年少如飢似渴讀書的日子。


南山一花奴


我看過第一部武俠小說是《碧血劍》,主人公袁承志,那是七七年,當時我讀初中,這部書耽誤了我的一生,從那時起,我迷戀上武術,說實話,我的學子成績很好,一直到高中,全校一、二名的學生,嚴格的說我是好考生,特別理科,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全分,但是我並不是好學生,平時打鬧戲耍也是一流,畢業後,流浪江湖,現在說這些有說不清的酸甜苦辣,直到九五年才徹底放棄武術,但是通過武術也使我學到另一面的知識,總之是後悔莫及,一三年我讀了“增廣賢文”,覺得讀的太晚了,已經是年過半百了,如果早讀幾年,可能改變人生,這裡也提醒廣大的好友們,選擇書籍也是人生中重要一環!


無名1898146086933


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戊戟的《神州傳奇》。

記得在剛讀初中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堂兄家開的書攤上看到的。當時是在我們當地的一本叫《佛山文藝》的雜誌上連載發行,而市面上還沒有整書發行。從那次看了之後,就好像著魔了一樣,經常會在腦海裡浮現書中描述的情景。第二天一放學,馬上騎著自行車飛奔過去,想找新一期的看,結果沒有,最後問堂伯母才知道這本雜誌是半月刊,要等兩個星期後才有,那時的心情感覺好像丟了什麼貴重東西一樣很失落。在這等待的兩個星期裡,我不斷地在腦海裡構造下期的故事情節,完全把自己套進了書中的主角。就這樣兩個星期過了,第十五天就衝著過去,一本嶄新的《彿山文藝》出現在眼前,那種心情高興得無法形容,就地坐著,拿著書看完了才走。因為當時家裡窮,沒有閒錢用來買書,堂伯母很好人,不計較我在那裡看書,所以就這樣風雨不改地準時到書攤看書,直到把這部武俠小說看完……。

我後期熱愛閱讀,熱愛看書,跟這次看武俠小說的經歷有緊密的聯繫。它讓我知道了書也可以很精彩,能從書中尋找快樂,它更讓我懂得要想改變命運就要多讀書,用知識去賺錢。



書海拾掇


我最早是從二年級開始看的《射鵰英雄傳》。

小時候,家裡農地裡種了好多棉花,每天最不喜歡的就是去地裡摘整棉花,晚上又點燈扒棉花。我們兄妹倆雖然小,但也要幫我媽幹活,又困又累又無聊,對於七八歲的小孩是怎麼也坐不住的。



我媽為了哄我們兄妹倆,晚飯後一邊扒棉花一邊就開始把她從孃家帶來《射鵰英雄傳》像連載故事講給我們聽,聽的我和妹妹如痴如醉,睡意全無,手腳麻利的幫媽媽幹活,三個人順便等著每天出去做小生意的爸爸回家。印象最深的是在荒島上洪七公幾次幫助歐陽鋒反遭其害的憤懣,以及黃蓉坐著大樹彈弓彈落大海割破歐陽鋒叔侄木筏樹皮的暢快,想想以前的時光真是一去不復返了。



後來二年級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媽媽衣櫥裡發現了這本殘書,前後都有脫頁,憑著大概認識的漢字,驚喜的發現這就是媽媽每晚講的故事,非常開心,就趁媽媽不注意,每天都美美的看上幾十頁,不認識的字就連蒙帶猜,順便查查字典,語文成績在農村小學裡也是突飛猛進,沒人能比。

記得有一天,我在院子裡手壓水井邊,按照媽媽命令,要壓滿一缸水,站在凳子上正壓的起勁的我,突然聽我爸爸在堂屋門口問我:最近成績可有下降?正好這個降字我有查過,跟降龍十八掌的降字一樣,我心裡暗想,這是個好的字,我只需正面回答就行了,然後就很開心的回答下降了,結果我爸爸雷霆大怒,我囧了好一會兒,才慌忙說沒有下降。現在想想也是非常搞笑。



射鵰是我的啟蒙,陸續後來一發不可收拾,農村正經書沒有,八九十年代大家都愛看武俠,俗稱看大書,沒少挨家里人的罵,怕耽誤學習,現在轉眼三十多了,當時的事情想起來還跟昨天似的。

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