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為什麼很多老師都很反感這句話?你怎麼看?

一葦3950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出自我國的教育學家陳鶴琴老先生,本來這句話只是他的一個教育理念,但是放在現在,已經被完全的曲解。感覺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學好,沒有考上好的大學,那麼,全部都是老師的責任,我感覺老師是不會背這個黑鍋的。

既然當年陳老先生把這句話當做他的一個教育理念,其實這只是對教師的一種激勵,教師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老師要不斷去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能夠及時做出總結,選擇更適合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可是現在這句話被曲解成每一個同學都是一樣好的學習成績不好或者行為不端,那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老師不會教,我感覺這非常荒謬。

這句話之所以讓很多老師感覺到很反感,片面強調了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而忽略了學生群體自然存在的各種差別。而且這句話也誇大了教育的功能,教育不是萬能的,學生是否成才,是要受到學生本身,家長,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僅僅靠這一句話,那是對教育的極大諷刺。

試想一下,我們的家長教一兩個孩子都還教不好,卻反過來要求一個教師要教好幾十個孩子。這樣做是不是誇大了老師的作用?老師也是普通人,不是神,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要把老師看成無所不能的神!

要想把學生真正的教好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更是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蕭輝1234


我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是1991年的事情。

在我的老家,有一個鄰居,家裡條件很好。兩個兒子,兩個姑娘,都是生意人,而且他們的生意都很大。每年的總收入可以達到上百萬!唯一的遺憾是:有個孫子學習不好。 1991年的冬天,我這個鄰居哥哥,宴請學校全體老師。他說:我這個孫子,從上了二年級以後,再沒有學會寫一個字,在座的老師,不管是誰,只要能教我孩子學會一個字,付款100塊錢,會寫10個字,給1000塊錢,依此類推,可簽字畫押,說話絕對算數!!

好多老師躍躍欲試。在那個年代,這可是絕對的高收入,高誘惑!!

可惜,一年後,我回老家過春節,問起當地老師,沒有一個人能教會一個字。

我估計,不管哪一個自稱的專家,請他來試試,都是扯淡!!!


bilutang


教不好的學生也分類型的。

第一種是實在是有點笨,怎麼教都沒用的。

比如我姐,小時候頭一天在家教會數學,第二天考試同樣的題還是不會,這種真的沒法。

有一次我給她講店面面積計算的,她自己開店,人家的設計案不合心意,裝修一半了她要改,要算擺放完冰箱各種東西后還剩多少面積,我在紙上畫圖,還實際拿東西擺給她看,各種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她還是聽不懂,大半夜她非得要我跟她回店裡,實地算給她看,淚奔。

第二種是智商夠但沒心思讀書不聽管教的。

這種爹媽自己都教不好,你指望一個老師?

一個班最少有30號人,多的五六十人,那麼多門課,平均到每個老師手上,還剩多少課時?除去正常的講課時間,還剩下多少時間來一一輔導學生?

再說了現在的家長學生跟以前的一樣嗎?不能說、不能罵、不能罰、不能打,想教好得多難?

全中國最頂尖的幾所高中,什麼北師大附中、衡水中學、黃岡中學都還有成績不好的呢,這些老師難道沒好好教?他們教學水平不夠嗎?

所以永遠別說教不好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教與學是個雙向過程,老師賣力教,那學生也得願意學且智商這方面夠才能學好。

一個人要願意學,那他得有個動力,中國很多學生缺乏動力,對未來不清晰,根本不知道未來要幹什麼,迷茫,沒有目標,這樣怎麼去學好?

很多人要說,目標不就是考高分考好的大學嗎?

那這目標可真模糊,具體考什麼學校考什麼專業什麼都不清楚的目標叫目標?

一些國外高中生他們高中的時候就有機會去各個大學參觀,還能試課,甚至還能高中就修大學的課程。

我這裡說學國外,主要是認為讓高中生了解到各個大學的信息,有些什麼專業,具體專業都是幹嘛的,都修什麼課程,未來往哪就業……這些都能很好的鼓勵學生去學習,如果讓他們實地參觀,甚至去教室裡體驗課程是很好的。

但真實的現狀是中國的大學太水了,有的教室裡可能上課的沒幾個人,還可能枯燥無味,如果去985、211參觀那可能好點。

當然目標越大越清楚越具體,不是越有動力麼。

另外:我敢說中國的大學生裡面有一大部分都後悔他們報了XX專業,還有很多是工作後後悔大學學了XX專業。還有無數人工作幾年後覺得現在的工作真心不喜歡,想轉行什麼的。

辛辛苦苦學三年,輕輕鬆鬆混四年,一畢業就轉行,這是中國無數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信息不對稱吧,高中生和大學的信息不對稱。

但是很多家長、學校都沒意識到這一點,成天讓孩子學學學,沒個清晰的目標學什麼學?

建議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還是找機會多帶孩子去各大學轉轉吧,多讓他們瞭解下社會各個行業,不要總把自己以為的強加到孩子身上,多問問他們吧,未來的路是他們有走,不是父母在走。

前段時間比較火的流浪大師不就是真實例子嗎,父母覺得都給孩子安排好了,可他們有真的問過孩子嗎?孩子真的想這樣過嗎?

偏題了,懶得刪了


牧年之荊


這不是反感。我不是教師,但我年令大了,通過我對子女、孫子女的教育情況得知:先天決定的。我的兩兒子我都對他們的學習沒怎麼操心,成績都優秀,退休後看孫女,按書本上的教育方法教,把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但並不優秀。在一個院裡我觀察玩耍的小孩,我就能預知他價將來學習怎樣,同樣玩土蓋房,有的孩子一定要蓋好蓋成,放心這孩子將來一足學習好,若蓋子半截去幹別的或蓋不媽就放棄,這孩子將來學習不會好。這只是舉了一個例子,有始有終一走要達到目的這樣的孩子一定學習好,半途而廢沒恆心的將來學習也不好。所以不能把學習不好歸結到老師那裡是不對的,有的老師的孩子也學習不好,難道他沒用心教自己的孩子嗎?


海浪139634508


我想到我讀高二的時候,樓下差班有個男孩子成績特別差,特別特別差的那種,老師上課也完全不聽,但他打遊戲特別厲害,當年玩球球大作戰打比賽打到了全國前十,後來就輟學去上海做職業遊戲主播

正好當時我們班班主任是他班的歷史老師,和我們說這件事的時候他就說“當時看他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上課打遊戲邊打邊說話,邊搞小動作,他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在那打遊戲,我也不去打擾他,讓他打。”

我班也有很多老師就說了,你讀書不好沒有關係,你可以去學一門手藝,家庭條件好的可以去當藝術生,找工作也特別好找,以後混的不比那些讀書出來的差,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那是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老師,這是及其不合理的,一個人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長期的過程,與父母的習慣息息相關。

我高中的政治老師給我們講到了他朋友的一件事,他說“他朋友小時候讀書特別棒,比他鄰居的孩子強多了,高考後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學校,畢業後光榮的加入了高中教師的隊伍,他領居家的孩子高考甚至都沒有考上大學,考了一個專科,但是他深受他父母思想的影響,學無止境,一直考研考博,最後出來每月工資是他的十倍以上。”在教育中,習慣的養成家庭因素佔主要


北巷小美女


一般說這句話的都是領導,而且是沒有在教學一線待過的領導。 我在一所技校工作,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在一家國企擔任高位的領導,後來以為企業倒閉到我們學校,擔任分管學管的負責人。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有一年這位領導,也想體驗普通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同時怕自己忙又配了一名副班主任,開學報道後學生不分時間場合,打電話或者直接找他,不到一個月他快瘋了。那個班級變成哪一屆最差的一個班級。 最後他堅持了一年,給普通老師帶了。 後來他再也沒有說過這句話。 還有,另外一個觀點。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差學生。我們如何評價,如何定位。例如,一名學生考80分,在重點高中和技校。老師們的評價標準,絕對不一樣。 有一位老教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在理。他爸媽教育了10幾年,沒能教育好,指望我幾個月就能教育好?


醒獅1阿德


這句話是對的,每個學生的性格都不一樣,學習方法也是不一樣。所以老師就要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去往學習的道路。不要認為這學生學不好就放棄他,這樣學生就會走更彎的路。我以前的老師打,罵,罰都沒用,只會更佳氣。等到六年級的老師才鼓勵我,抓嚴我。明天老師早上提前在早讀時,抓我們幾個成績差的來考背讀,後來才知道讀書讀那裡。也希望中國教師能學習日本教師一樣,認真,細心去教好每個學生。不用老師本事有多好,只要老師能掌握每個學生都在認真學習路上就好,別讓學生掉下學習路,造成他們走歪路,你就是最好的老師


東I方O之G勇


上學期間我曾特別推崇這句話,剛參加工作時也把這話奉若真理!

工作兩年後,接觸的學生多了,就特別反感這句話,心想這是哪個混蛋提出來的混賬理論!就後面的學生,每天上課不是睡覺聊天就是看課外書,通知家長希望家長能協助老師教育,家長來一句:我娃在學校只要乖乖不惹事就好了,不學習也無所謂,反正現在大學生出來也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說家裡房子都蓋好了就等著高中畢業回家娶媳婦了!這樣的學生成績怎麼可能好的了?

再後來,見到的各式學生和家長也更多了,反而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以前對這句話只是從成績層面來理解,自然對它厭惡至極!現在卻覺得"會教"未必只是說能教出好成績!能發現學生的特長並鼓勵學生朝著這方面發展將其學好,這也是"會教"也是"教的好"!


milan_vivi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境下是有不同的意思的。



有位小夥子娶了個外國媳婦,有一次他們去散步,小夥子說媳婦我去方便一下,然後她就發現他去小便去了;還有一次,他的媳婦兒打電話讓他幫個忙,她老公說我比較忙,等我方便的時候我再去給你幫忙。他的媳婦就很納悶,就問為什麼要在你小便的時候才能給我幫忙。這就是語境的重要性。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同樣是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的,離開特定的語言環境來討論,那就是對老師的侮辱、對教育規律的否定,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老師負責教,學生認真學,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適合討論這句話。



不談劑量的毒性都是耍流氓,不談語境的名言就是毒雞湯!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付出什麼樣的行動,才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赤裸裸的說努力就會成功,那就是騙人的鬼話——努力的方向是錯的,努力的時間是縮水的,你和還談什麼努力的美好結果。

每個人都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獨立思考,先從讀書做起!

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幸運露水111


我就不這麼認為啊,我和我舍友就是鮮明對比

我高中就住校,我和我對床的哥們兒在英語和數學上就是截然相反的兩種狀態,對於數學,我每天做習題,做一道忘一道,剛會一個類型體,變個數,我就不會了,而我舍友,他從不在寢室熬夜,甚至自習課他都在抄歌詞(90後都懂,抄歌詞是樂趣),但是人家數學一直是120+,我一直就沒及格過,你說尷尬不?

再說英語,鄙人實話實說,我上高中英語沒下過120,沒有所謂的“背單詞,背短文”,就是拿著題去做,就能對,而我的數學“學霸”舍友,英語就是90左右,無論如何上不來,我們倆一開始還說互幫互助,結果,他教不會我,我教不會他,乾脆放棄了。

你說這是老師的問題麼?我不認為,人的天賦是有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