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檢察院一糾正違法案被評為“全國十佳案例

山東商報棗莊訊(通訊員 姚媛)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出通報,對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優秀檢察建議案例和糾正違法案例進行表彰。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報送的一起刑事執行監督案經過層層篩選,在全國248件候選案例中脫穎而出,被高檢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2013-2018年十佳糾正違法案例”。

據瞭解,為深入貫徹落實“規範監督、加強辦案”的總要求,不斷規範司法行為,充分發揮優秀案例指引作用,推動刑事執行檢察工作規範發展,最高檢組織開展對近3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優秀檢察建議案例和糾正違法案例的評選活動。滕州市檢察院獲評的“十佳糾正違法案例”,是該院檢察干警朱先鋒、徐慶偉於2016至2017年辦理的對滕州市監管機構活動違法以及對滕州市某機關、棗莊市薛城區某機關所屬單位違法違規收費的監督案件。

該案由一條不起眼的辯護律師會見異常現象,發現並辦理了三起串案,實現了政治、法律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朱先鋒、徐慶偉從本案公訴環節入手調查,順藤摸瓜牽出被告人親友與兩位律師到被告人女友,由監管機構製作檢舉揭發材料的監管幹警,到被告人以及為他提供檢舉揭發線索的同監室在押人員,最後又到兩名律師。整個案件由外到內,採取抽絲剝繭的方法,查明瞭全案事實,並固定了所有關聯的證據。因薛城區某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不屬於滕州市檢察院管轄,經棗莊市檢察院指定管轄,滕州市檢察院對上述三案進行了併案處理。

“辦理刑事執行監督案件不能就案辦案,也不能僅發一份糾正違法通知書了事,而要超越案件本身去檢視違法違規案件的發案原因,危害後果,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辦法和解決措施。”據檢察干警徐慶偉介紹,他們最大限度的履行檢察法律監督職能和執檢一線監督職責,把功夫下在糾正違法通知書之前和之後,幫助被監督糾正單位和個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查找原因,制定預防和整改措施,有效杜絕違法行為。

在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中,檢察建議和糾正違法是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促進實現刑事執行法律功能的重要方式。近年來,該院堅持了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綜合運用檢察建議和糾正違法等法律監督手段,監督糾正刑事執行和監管活動違法、不當行為,較好地維護了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和監管場所安全穩定,促進刑事執行公平公正和刑事執行法律功能的實現。

滕州市檢察院一糾正違法案被評為“全國十佳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