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鄗新虎》●序

《古鄗新虎》●序

高邑 宗甫

隨著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不斷深入,促進了工農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邑縣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新形勢下也有新的發展,使古老的民俗古璧生輝,再展蓬勃生機,為現代兩個文明建設擂鼓助威,與時俱進奔小康,鼓士氣,勵激情,振奮精神。

《古鄗新虎》●序

高邑縣民俗之一,是熱愛燈謎。尤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縣文教局、工農商學兵等各界人士,猜射之謎語,種類繁多,有字謎、物謎、燈謎、畫謎、故事謎等,形式多樣,幽默風趣,引人入性。人們對這項古老而又有創新的有趣活動,深表歡迎,從而推動了全縣對謎語的研究和創作活動。

高邑縣民間謎語,源遠流長,燈謎猜射,自古有之, 在逢年過節或農閒時,在農村、街頭、巷尾、舍室,常有不同形式的猜謎活動,甚至有些八九十歲的耄耋老人,還念念不忘傳承古老的民俗文化,為孫兒們設謎競猜。

據有關資料證明,高邑縣民間自明清以來,每逢過節,各村就在街道、巷口、門前掛燈籠,糊花紙,上面均有謎語, 民稱“燈謎”從除夕之夜至正月十五、十六,有的延長到二月初二,專供人們猜射,漸成傳統民俗。這種習俗,一 直到1960年才漸斷停息。然而,猜謎活動在民間直延續不斷,並年復年逐步 發展壯大。

1984年,中央電視臺於春節晚會上,播放了猜謎節目,從而把這一民俗搬上了大雅之堂,更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猜謎的興趣。高邑縣文化館應全縣人民的愛好與要求,自此後,連年舉辦謎語猜射活動,《春芽》、 《高邑報》、《高邑縣文史資料第二輯》都刊登了有關謎語的文章、創作,從事謎語業餘創作猜射的人員越來越多。猜射活動規模逐年擴大。

《古鄗新虎》●序

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是高邑民間謎語創作猜射和發展的特點。新時代的謎語,反映的社會生活是廣泛的,內容豐富多彩,思想性、藝術性均有進展,有歌頌新政策、新時代、新生活的,有反映新思想、新觀念的,有表現工農業生產、四化建設,兩個文明、先進人物、英模事蹟的,主題昂揚向上,思想藝術融為一體,從中既可學習文化知識、科學技能,還有醫藥保健、養生益壽等廣泛內容,廣開智力,使人受益非淺。

實踐證明,這-古老的民俗奇葩,一旦被現代傳承、發展、運用,就會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可見謎語具有時代特色和趣味魅力,對它的思想教育作用,不容忽視,謎語在藝術上獨具.格,它把百科知識,綜合利用,把技巧與自然融為一體,民間謎語在靈巧、俏皮、幽默中誕生,切磋自然,毫無造作痕跡,用語簡潔淺顯,用自然而樸素的語言,飽含豐富的生活經驗,閃爍著機智聰慧的光芒,不愧是民俗一大瑰寶。

近年來,高邑縣參與謎語創作和猜射的人員日趨增多。有的是民間口頭創作,供地頭小歇、休閒逸樂之猜射,有的是文人及謎語愛好者經過專門研究而精心雕琢的創作。他們在縣文教局、文化館、文聯領導下,開展謎語創作、猜射活動。並在全國各級報刊雜誌、專著中,可以見到高邑籍創作作者的謎語,大約有600多條。散見於:中國法制報、民間文學、中國青年報、中國少年報、兒童世界、花果山、北方少年、中國鄉鎮企業報,學科學報,農村青年、小葵花、黑龍江藝術、苗苗、陝西、廣西、江西群眾文藝、遼寧群眾文藝、廣州、濟南群眾演唱、邯鄲文藝、邯鄲市日報、秦皇島晚報、邢臺日報、河北科技報、古獅新虎、雁翎、兒童謎語(河北少兒出版社)等。

1985年,滄州市舉辦首屆全國謎語函寄會猜,參加這次會猜的有十三省市的243位謎作者,寄來謎作4486條,成書時篩選為1258條,其中有高邑作者2人,入選迷作13條,佔總數1%,這次會猜彙集的書名是《古鄗新虎》。

《古鄗新虎》●序

高邑具民俗之一的謎語,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民間文化財富,它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社會與民眾,高教育、科學、 知識、道德、思想於娛樂,使人喜聞樂見而又受益多多。確為一項有益有趣、有開發利用價值的民俗文化活動,可以使人們增長知識,啟迪智慧。

高邑縣謎語愛好者很多,尤其縣文聯的趙乃琛、文教局的呂連貴以及王戌辰、李銀海、張勝會、王書旗、劉文藝、郭德民、李獻朝、劉宗甫等同志,在歷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謎語,有很大一部分已流失,為了將尚未流失的一部分謎語保存下來,以便交流提高,拋磚引玉,促進發展,現將徵集到6000多條謎作,經篩選整理為400餘條,集結於此,定名《古鄗新虎》,供謎語愛好者交流。其中難免有諸多謬誤或不當之處,歡迎讀者及行家予以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