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鄗新虎》●序

《古鄗新虎》●序

高邑 宗甫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促进了工农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邑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新形势下也有新的发展,使古老的民俗古璧生辉,再展蓬勃生机,为现代两个文明建设擂鼓助威,与时俱进奔小康,鼓士气,励激情,振奋精神。

《古鄗新虎》●序

高邑县民俗之一,是热爱灯谜。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县文教局、工农商学兵等各界人士,猜射之谜语,种类繁多,有字谜、物谜、灯谜、画谜、故事谜等,形式多样,幽默风趣,引人入性。人们对这项古老而又有创新的有趣活动,深表欢迎,从而推动了全县对谜语的研究和创作活动。

高邑县民间谜语,源远流长,灯谜猜射,自古有之, 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在农村、街头、巷尾、舍室,常有不同形式的猜谜活动,甚至有些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还念念不忘传承古老的民俗文化,为孙儿们设谜竞猜。

据有关资料证明,高邑县民间自明清以来,每逢过节,各村就在街道、巷口、门前挂灯笼,糊花纸,上面均有谜语, 民称“灯谜”从除夕之夜至正月十五、十六,有的延长到二月初二,专供人们猜射,渐成传统民俗。这种习俗,一 直到1960年才渐断停息。然而,猜谜活动在民间直延续不断,并年复年逐步 发展壮大。

1984年,中央电视台于春节晚会上,播放了猜谜节目,从而把这一民俗搬上了大雅之堂,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猜谜的兴趣。高邑县文化馆应全县人民的爱好与要求,自此后,连年举办谜语猜射活动,《春芽》、 《高邑报》、《高邑县文史资料第二辑》都刊登了有关谜语的文章、创作,从事谜语业余创作猜射的人员越来越多。猜射活动规模逐年扩大。

《古鄗新虎》●序

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是高邑民间谜语创作猜射和发展的特点。新时代的谜语,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广泛的,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性、艺术性均有进展,有歌颂新政策、新时代、新生活的,有反映新思想、新观念的,有表现工农业生产、四化建设,两个文明、先进人物、英模事迹的,主题昂扬向上,思想艺术融为一体,从中既可学习文化知识、科学技能,还有医药保健、养生益寿等广泛内容,广开智力,使人受益非浅。

实践证明,这-古老的民俗奇葩,一旦被现代传承、发展、运用,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可见谜语具有时代特色和趣味魅力,对它的思想教育作用,不容忽视,谜语在艺术上独具.格,它把百科知识,综合利用,把技巧与自然融为一体,民间谜语在灵巧、俏皮、幽默中诞生,切磋自然,毫无造作痕迹,用语简洁浅显,用自然而朴素的语言,饱含丰富的生活经验,闪烁着机智聪慧的光芒,不愧是民俗一大瑰宝。

近年来,高邑县参与谜语创作和猜射的人员日趋增多。有的是民间口头创作,供地头小歇、休闲逸乐之猜射,有的是文人及谜语爱好者经过专门研究而精心雕琢的创作。他们在县文教局、文化馆、文联领导下,开展谜语创作、猜射活动。并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专著中,可以见到高邑籍创作作者的谜语,大约有600多条。散见于:中国法制报、民间文学、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儿童世界、花果山、北方少年、中国乡镇企业报,学科学报,农村青年、小葵花、黑龙江艺术、苗苗、陕西、广西、江西群众文艺、辽宁群众文艺、广州、济南群众演唱、邯郸文艺、邯郸市日报、秦皇岛晚报、邢台日报、河北科技报、古狮新虎、雁翎、儿童谜语(河北少儿出版社)等。

1985年,沧州市举办首届全国谜语函寄会猜,参加这次会猜的有十三省市的243位谜作者,寄来谜作4486条,成书时筛选为1258条,其中有高邑作者2人,入选迷作13条,占总数1%,这次会猜汇集的书名是《古鄗新虎》。

《古鄗新虎》●序

高邑具民俗之一的谜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民间文化财富,它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与民众,高教育、科学、 知识、道德、思想于娱乐,使人喜闻乐见而又受益多多。确为一项有益有趣、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使人们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高邑县谜语爱好者很多,尤其县文联的赵乃琛、文教局的吕连贵以及王戌辰、李银海、张胜会、王书旗、刘文艺、郭德民、李献朝、刘宗甫等同志,在历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谜语,有很大一部分已流失,为了将尚未流失的一部分谜语保存下来,以便交流提高,抛砖引玉,促进发展,现将征集到6000多条谜作,经筛选整理为400余条,集结于此,定名《古鄗新虎》,供谜语爱好者交流。其中难免有诸多谬误或不当之处,欢迎读者及行家予以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