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渾元樁幾種力的培養

我們站樁,為什麼站幾年沒有出功夫?原因就在於站樁的針對性不強,不知道為什麼而站。

如果針對的是技擊素質的培養,以下幾種力務必要搞清楚,在不同的階段,有重點的鍛鍊。

即使站樁的側重點不同,但其外形始終如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1、掌指力

鍛鍊掌指力,不能體驗抱球意念,要體會抓球之意。

同樣是兩手相對環抱,但意念要放在兩個手掌的抓球勁力上。掌心內凹,促使掌背筋腱撐起;五指微分,指縫之間都有合力,又合不住;再細微的體會是每個手指關節都有輕微的內抓之意,同時指關節外頂。整個掌面、手指肚都要貼在球面上,有意抓球,還不能把球抓破了。

掌指力的提升,在於掌背、各個指關節等處的筋腱有沒有拉伸,隨著功力的加深,我們可以使很大的力去抓球,既用力又不使意中球被抓癟,這只是為了兩隻手筋腱的拉伸,為了掌指增力。

2、撐抱力

撐抱力是針對雙臂環抱說的。練習撐抱力,抓球的意思就淡了,側重的是抱球。

去除多餘用力,意想抱氣球;建立骨骼支撐,意想抱木球;強化整體力,意想抱鐵球;增加整體樁架的彈性,意想抱皮球。

目的不同,設意也跟著變化。

很多人追求的多為撐,少為抱,頂勁大,迴旋的勁兒弱,違背了撐三抱七的原則。

3、腰背力

鍛鍊腰背力,要注意兩個細節,松腰坐胯和胸空腹實。

還要注意腰肌、腹部的脹縮感。站樁時要有這樣的體驗,想著人推我身體任何一點,我側重用腰背的力,受力時腹肌、腰肌發生膨脹,受力消失則回松,如此反覆。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體驗自身承受的大力拉扯、搖晃、推搡、衝撞,藉此強化腰背肌群的力量,假的要當真的去做,假想中求實際。

4、腿、腳力量的強化

跟鍛鍊腰背力的意思差不多,這一階段只是把受力重點下移至下肢罷了。

鍛鍊下肢,站樁有一個意想訓練,值得一提,過去前輩傳授的是意想站在波浪起伏水面上的船上,現在我們可以設想立在正在行駛的公交車上,意思差不多。

站樁的時候,你可以想著自己站在公交車裡,沒有扶手,車時快時慢,時而剎車,時而啟動,自己兩腿肌肉不斷隨著鬆緊調整,上身放鬆。

還可以設想,前臂或胸口頂住對手的推力,把我的主動受力點下移,儘量用下肢的力量,外力大則力增,外力消則力減,求得同步。

增加腿部力量,可以站低位大式樁,這是另一個話題,這裡只是針對高位平行步渾元樁說的。

一個樁,外形不變,可以生出很多重點,有重點的練,是站樁出功夫的關鍵。

為什麼大成拳不好教,因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那個地方弱,哪裡弱,就要偏重練哪裡,還要多實踐,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弱點,關起門來悶頭練功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