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劃轉到減持:社保基金會新動作

減持形式雖有變化,但其本質及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或許不分伯仲。

本刊記者 易強/文

是否別有深意?

當交通銀行(601328.SH)4月初將第三大股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會”)減持股份計劃函予以公告後,不少投資者憂心忡忡:這是社保基金會第二次向上市公司發函,表示要減持股份,然而卻是第一次表示將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

上一次是2017年年初致函節能風電(601016.SH)。大致內容是,社保基金會擬在未來三年逐步將所持股份劃轉至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劃轉完成後,再由投資管理人自主決定是否減持,以何種方式減持,以及減持價格。

顯然,與上一次先劃轉再由投資管理人發起減持不同,這一次是由社保基金會自己直接減持,且減持計劃要在6個月內完成。

對於投資者的憂慮,國企改革專家、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在接受《證券市場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社保基金會的減持並非市場行為,並非因為看空後市,亦非認為所持股份估值過高,而是到了用錢的時候,未來可能還會發生。

減持交通銀行

4月3日,交通銀行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社保基金會將自本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A股股份。

截至2018年年底,社保基金會持有交通銀行A股18.78億股、H股90.46億股,合計109.24億股,佔普通股股份總數的14.71%。

具體計劃是,自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7.43億股,即不超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份總數的1%;6個月內累計減持不超過14.85億股,即不超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份總數的2%。減持價格視市場價格確定。

社保基金會計劃減持的股份,為其2012年認購的交通銀行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

交通銀行2005年6月在香港上市,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商業銀行,彼時前三大股東財政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社保基金會的持股比例依次為22.20%、19.90%和12.37%。

2007年5月,交通銀行迴歸A股市場,成為繼興業銀行(601166.SH)、中信銀行(601998.SH)之後的第10家A股上市銀行,財政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社保基金會等股東當時都沒有認購A股,持股比例分別降至20.36%、18.60%和11.34%。

2012年8月,為補充資本金,提高風險抵禦能力,應對國內外經濟的快速變化與挑戰,交通銀行向財政部、社保基金會、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等7個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65.42億股A股股份,發行價格為4.55元/股,募集資金297.65億元。其中,社保基金會認購了18.78億股。其後,交通銀行A股股本沒有發生變化。

根據公告,社保基金會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的股份,即來自其在該次非公開發行中認購的股份。以減持計劃上限(14.85億股)計,佔到所認購股份的79.07%。

根據Wind資訊,自2013年至2018年,交通銀行A股每股分紅合計1.60元(稅前)。4月18日,公司股價報收6.39元。假設減持均價為6.39元/股,則自認購A股之日起,社保基金會的投資收益為3.44元/股,收益率為75.60%;以減持計劃上限計,投資收益共計51.08億元。

節能風電:劃轉與減持

如前述,交通銀行並非第一家收到社保基金會減持股份《告知函》的上市公司。

2017年1月,社保基金會致函節能風電,表示將在三年內將所持股份逐步劃轉至社保基金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具體步驟如下:3個月內劃轉不超過2078萬股,即不超過節能風電總股本的1%;6個月內劃轉不超過4156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2%;三年內劃轉不超過2.49億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12%。

根據公告,股份劃轉至社保基金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後,由相關投資管理人獨立自主管理,“可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減持價格視市場價格確定”。

節能風電全稱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公司,成立於2006年,2014年9月上市。上市之初,公司前三大股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社保基金會及國開金融公司的持股比例依次為53.33%、17.78%和8.89%。

2015年3月,節能風電向東海基金、財通基金等8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合計3億股,股本增至20.78億股。截至減持公告發布之日,公司總股本未有變動,其時社保基金會持有3.16億股,皆為無限售流通股,佔到總股本的15.21%。

其後不久,2017年4月,節能風電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每股轉增1股。不過,在此之前,確切說,在同年第一季度結束之前,社保基金會已開始實施上述股權劃轉計劃。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會所持股份已降至2.95億股,即當季劃轉了2100萬股(轉增後變為4200萬股)。

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社保基金所持股份為5.90億股,即第二季度未有股權劃轉動作。不過,在同年第三、第四季度,社保基金會分別劃轉了4200萬股,截至2017年年底,所持股份合計5.07億股,持股比例降至12.21%。

到了2018年,在第二及第四季度,社保基金會又分別劃轉了4200萬股,截至2018年年底,所持股份降至4.24億股,持股比例降至10.21%。也就是說,自上述計劃公佈之日起,至2018年年底,在接近兩年的時間裡,社保基金會共計劃轉了2.10億股。而按照之前的計劃,社保基金會將在三年內劃轉股份不超過4.98億股(考慮到每股轉增1股)。也就是說,在2019年,社保基金會最多還會劃轉2.88億股。

至於社保基金會將所持股份劃轉給境內哪家(或哪幾家)委託投資管理人,投資管理人截至目前又減持了多少股份,則尚不清楚。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末,社保基金四零七組合連續三個季度位列節能風電十大股東之一,所持股份最多未超過2400萬股,該組合的基金管理人是易方達。

其後,在2018年第四季度末,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闖入十大股東名單,成為第五大股東,所持股份為4200萬股。數據上的巧合(如上述,社保基金會歷次劃轉股份的節奏是每次4200萬股),說明社保基金會大概率在2018年第四季度將4200萬股劃轉給了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該組合的基金管理人是嘉實基金。

根據減持公告,社保基金會減持交通銀行與節能風電的股份,是基於其資產配置計劃和業務發展的需要。

是否別有深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兩個案例,是自2014年下半年監管層要求持股5%以上的股東減持股份必須公告以來,僅有的兩個涉及社保基金會公告減持的案例。

同時,由於社保基金會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極為有限,因此,投資者在短期內恐難再見到類似公告。

Wind資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至少在97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名單上,以及至少在6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社保基金會都有一席之地,但其持股比例超過5%的只有上述兩家。

進入2018年第四季度再添一家,即中國人保(601319.SH)。截至年底,社保基金會的持股比例為8.60%,但其所持股份皆為限售股,短期內無減持可能。

問題在於,社保基金會減持安排的變化——由2017年的先劃轉再由投資管理人減持(節能風電案例)發展到直接減持(交通銀行案例),且節奏明顯加快(前者減持總股本2%需費時3年,後者為6個月)——是否別有深意?《證券市場週刊》記者曾致電社保基金會,但未能獲得答案。

國企改革專家、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給《證券市場週刊》記者的解讀是,社保基金會對交通銀行的減持,或與近期的經濟形勢有關:無論是減稅,還是降費(社保降費將為企業減負三千多億元),短期內都會直接影響到財政收入,從而形成社會保障上的壓力;社保基金會之所以減持股份,可能是用錢的時候到了,因此,未來可能還會有其他減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會的減持並不只是發生在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

例如,在2017年第三季度,以及2018年的第一和第三季度,社保基金會曾先後三次減持國電電力(600795.SH),每次減持1.97億股。截至2018年年底,其持股比例已由2017年上半年末的4.67%降至1.67%。

社保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8月,是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事業單位,原先直屬國務院,2018年3月改由財政部管理,不再明確行政級別。根據官方解釋,作為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